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千门36天局 > 第4章 玄机

千门36天局 第4章 玄机

作者:小说故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15:10:16 来源:小说旗

太原留守府显得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李渊把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和家眷留在河东,次子李世民在云定兴军中,他的身边只带了沓玉和胡标等少数几个随从。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或许是因为太匆忙吧!大多数人都这么想,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李渊仍没有搬动家眷的意思,这连沓玉也感到奇怪,她曾有意无意地对老爷说,真有点冷清啊!李渊却摸着她的脸蛋说:

“老爷就喜欢和你单独在一起。”

他说得似乎也有点道理,这些日子来,他几乎离不开她,就说今天,他除了早晨出去一趟,便整天待在家里,不是读书写字,就是与她饮酒作乐,甚至连白天也不放过她,弄得她都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然而,沓玉越是和他亲近,就越觉得他是一个解不开的谜。有时她觉得他是一个野心勃勃、一心想谋取天下的乱臣贼子,有时她又觉得,他其实不过是一个沉酒酒色、碌碌无为的老人。当她觉得李渊是一个大阴谋家时,她很兴奋,觉得复仇有望,她的难题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才能把他的这些阴谋报告当今圣上,让他下一道圣旨,把李渊满门抄斩。而当她觉得李渊不过是一个平庸的老头时,她很失望,觉得这完全失去复仇的意义,她渴望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场面:当皇上的钦使宣完圣旨之后,李渊被当众拖出去斩首。她甚至渴望听到他一声绝望的喊叫。这和当初舅舅的惨死才能形成一种对照,这才叫做复仇。她相信舅舅希望看到的也是这种痛快的场面。

她常常处在矛盾之中,自己和自己争论,一会儿说这样,一会见又说那样,各有各的根据,谁也说服不了谁。她唯一的方法是把自己更深更深地隐藏起来,只有躲在最黑暗的地方,才有可能看清别人的真面目。

她很快就发现一个秘密,就是李渊的睡眠状况很好,一觉能睡到天亮,如果是在酒后和房事之后睡去,那就是雷霆之声也不能让他醒来。这就给了她一段十分安全的时间,她可以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她想做的事情无非是两样:一是用她自己才能看得懂的暗语,把她想记的事情记下来,这样的事情做起来十分安全,即使被发现,老爷也不会有什么怀疑,因为是他和万夫人鼓励她学写字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去和胡标幽会,这样的事情有危险,但她做得十分谨慎。

这天晚上她从床上爬起来,李渊和平时一样睡得深沉,她悄悄地穿好了衣服。

正要出门的时候,桌上有什么东西晃动了一下,她吃了一惊,定神一看,是压在镇纸下的纸张被风吹动,那是老爷晚饭后刚刚写的一个帖子,“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老爷也要她写,她问老爷,“这是谁的话?”老爷说,“这是孔子的教诲。”她说,“老爷能教教我这话的深意吗?”老爷却笑而不答。

它在马厩后面的竹林里找到了胡标。

偌大的留守府就是白天也显得冷清,就更不用说是晚上,除了更夫,几乎没有什么人走动。每次幽会,胡标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是“下一次再也别这样了”可是,每一次她来的时候,总是看到他站在竹荫下。

“你不是不来了吗?”她说。

“我怕你来找不到人,老爷真的睡了吗?”他说。\"要是怕他就回去好了,我自己在这里透透气。“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怕了?我是说这样不好,老爷是个好人。“

”是好人就不会把舅舅杀了,我舅舅才是个好人哩!\"

“好了,不说了,我得走了,真的,我非走不可。”

沓玉不说话,只是伸出手将他拉住,然后慢慢往他的身子靠过去。胡标像中了邪一样地颤抖起来,嘴里喃喃道:

“别这样,别这样。”

“你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吗?”沓玉轻声说。

“你什么事也别干。”

“我什么也没干。”

“但是你想了。”

“你说不说,不说我走了。”

这一下,胡标舍不得了,他把她搂得紧紧的,说:

“这事对你不知有没有用。我想了好久,自己也觉得奇怪。那天在龙门,老爷把毋端儿射下了马,但老爷总是不放心,要我去看看射中了什么地方,还要我去算一算那些尸体上有几根镞,你说怪不怪?\"

“你去了?\"

”老爷叫的不去行吗?我告诉老爷,说他的箭射中了毋端儿的咽喉,说那些尸体上一共有七十根镞。“

”老爷怎么说?\"

“老爷高兴得像小孩一样地笑着,他可从来没有这么笑过。”

“这么说,中与不中,中多少对老爷很重要,是吗?\"

”看来是这样的。“

”这就对了。“沓玉说着,放松了他的手。

”你要走了吗?“胡标小声问。

沓玉没有回答,她在想,原来老爷最关心的是他和他部下的本事有没有减退。说不定他在听我唱歌的时候,甚至在和我做那种事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他的本事。老爷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啊!

这时,传来了更夫的梆子声,二更了。胡标的心里颤了一下,他想收紧他的双手,但沓玉却蛇一样地从他的怀里溜了出来。

”今天不行。“她说:”天冷,你没看我冷得发抖吗?\"

天果然有些冷了,说不定会下雪哩!

“那就到我的屋里去吧!”胡标近乎哀求地说:“一会儿,就一会儿。”

沓玉的心里流过一阵蜜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老爷的房里从来没有过。这是她托付一切的人。自从上次把心事向他和盘托出之后,她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他,甚至自己的生命。她难道还会吝惜自己的身子吗?她知道胡标爱自己,要不,他早就向老爷告发了她。但她现在不能和他在一起,想到自己刚刚从老爷的床上爬起来,就感到浑身不自在,他们应该在另外一种场合,最少她要把自己身子洗净。

“以后,以后好吗?”她温柔地说:“以后,我一定会给你的,我是你的,不是老爷的。”

沓玉说着,在胡标的脸上轻轻一吻,走了。沓玉在长廊碰到更夫,这有点意外,她想闪到柱子后面,却已经来不及了,她只好迎上去,没想到更夫反倒躲开了她,从栏杆边跳出去。

他有没有认出我来呢?没有认出我的话,他为什么要避开呢?

沓玉回到房间时,李渊还睡着原来的姿势。沓玉睡不着,她索性点了灯,在桌上写字。她先写了几遍老爷要她写的帖子,“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然后再写她自己想写的东西。她写得很慢,写得不好,撕了再写,最后,她终于写了这样的一幅字:“中,针针皆中;笑,处处可笑”。

这是她自己才能解读的暗语。她等这些字干了,打开一个盒子,把写好字的纸装进去。这没有任何危险,老爷也知道,这盒子还是老爷给的哩!开头,老爷说,写完就扔了吧,留下没什么用的。她说,不,我要留着,看看我原来写的字是什么样子。老爷倒高兴起来,说:“有道理,有道理。”便赏给了她这个盒子。听万夫人说,这盒子是宝夫人用过的哩!

沓玉在灯下翻着盒子里的纸,她常常翻这些纸,正如最上面的一张所写的那样,“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经常翻经常看,她就能记住她所写的那些事,一旦这些事一件件地报告皇上,那么李渊就死无葬身之地。

但她就是不知道如何把这些事情报告上去。

突然间,她看到一个黑影从窗口一闪而过。

“什么人?”她大叫一声追了出去。可是院子里什么也没有。当她转过身来时,又吃了一惊。原来老爷握着剑,就站在她的身后。他给她做了个手势,一闪,消逝在门外的黑暗中。

一会儿,老爷回来,后面还跟了胡标和几个家丁。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老爷说。

“一个黑影。”

“什么样的黑影?\"

”我没看清,我正在写字,抬头时,他一闪而过,我追出去就没有了。“

”你怎么不睡?\"

“我睡不着,就起来写字。”

李渊沉吟片刻,对胡标说:

“今后每夜都得巡逻,不得有误。”

等家丁们走了之后,李渊搂住沓玉说:

“今晚多亏了你!\"

”难道有人要杀老爷?\"

“或许只是来刺探一下。”

“老爷,你可别吓我。”

沓玉一边撒娇,一边想,要是我也睡了,还不知道是什么结局哩!说不定早把他给杀了,说不定连我也杀了。

“睡吧!”李渊把她拥进罗帐。

沓玉却怎么也睡不着,我刚才的喊声很大吗?老爷是什么时候醒的?莫不是我起来时他就醒了吧!沓玉简直不敢想下去。她试探地说:

“是我的喊吓声把老爷惊醒的吗?\"

”我是说醒就醒的。“李渊笑着说。

老爷的话说得沓玉心惊肉跳。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沓玉说:

”老爷偷看人家写字,我可不依。“

太原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一个晚上没有睡好觉。他在等一个人,这个人应该在半夜来找他的,但等他一整夜,都没有出现。弄得他等也不是,睡也不是。刚刚躺下就做噩梦,不是皇上降旨夷族,就是李渊持刀追杀,吓得满身冷汗。拂晓时分才闭上眼,一睡便到了日上中天。等他醒来时,下人报告说,林将军在客厅等候多时了。

王威刚刚在客厅出现,林安就站了起来,林安还很年轻,笑容俊貌,但此时却显得有点紧张。\"末将林安给大人请安。“

”你是怎么回事,让我白等了一个晚上!“王威一摆手,说。

”大人容禀,“林安说:”昨夜末将潜入李府,李府死一般的沉静,李渊早早睡下,只有那侍妾在窗前的书案上写字。..... \"

“没有任何动静,没有什么人来往?\"

”没有。“

”为什么不及时回复,又逛窑子去了?\"

“大人取笑了。小人刚想离去,不料被那小妾发现,高声喊叫起来。..... \"

”什么?\"

“什么事也没有,只是末将怕有人跟踪,不敢马上回复大人,便到。..... \"

”我就知道又去找那个胡姬了。“

王威笑着,林安也笑了。

王威在客厅来回地踱着。林安收敛了笑容,眼光跟着他来回地转着。林安是王威从京城带来的心腹,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但不学好,偷鸡摸狗,一肚子坏水。后来因为争风吃醋杀了人,亡命京师,因与王威有点沾亲带故,王威收留了他,他便对王威感恩戴德。这次王威让他潜入李府,他原以为要杀掉李渊,满心欢喜。真是乱世出英雄,这几年,他跟随王威东征西讨,从无赖升官到将军,杀人也杀出瘾来了。没想到王威给他的任务只是刺探消息,说难听点,也就是偷听李府的人谈话,这对他来说是又窝囊又困难,他去李府两次,都没有什么收获,昨晚是第三次,差一点出漏子。

“李府不能去了。”王威在窗前站住说。

“干脆把他宰了算了。”

“你懂什么,圣上给我的旨意是看着他。再说,尽管圣上对他有戒心,他毕竟是圣上的表兄,这几年,他的官不是越当越人吗?\"

”末将明白。“

”这种事你永远也不明白。你嘴巴要密,不要一碰到女人就什么都忘了!\"

“末将岂敢拿性命当儿戏。”

正说着,晋阳乡长刘世龙走了进来,刘世龙是这里的常客,也不用人通报。

刘世龙是晋阳首富,为人豪爽,从不吝惜钱财,所以他与所有到太原当官的人都有交谊。王威给林安丢了个眼色,林安说了声“末将告辞”,便走了。

“林将军英俊风流,正当其时啊!”刘世龙笑着说。

“老夫刚才正教训他呢!\"

”将军不必过于认真。风流,小事。堂堂留守大人,不也是。..... 你没看过他的那位小妾,像小糖人似的,谁见了都要流口水!\"

“没想到刘大人也是风流才子一个啊!\"

说着,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没想到啊,“笑过之后,王威说:”唐公也是个沉酒酒色的人。皇上把这么大的责任交付给他。..... 内忧外患,我们可不能辜负皇上的信任啊!\"

“唐公虽然糊涂,却不失为一个好人,你看,他请你喝酒去。”

刘世龙说着,便从袖子里拿出一张请柬。

“唉!”王威叹了一口气说:“世道变得如此颓废,连唐公这样的人都不想为国家出力,真是国运艰难啊!\"

刘世龙只笑着,不说话。他的笑很有魅力,能使人忘记许多事情,化解很多矛盾。笑也是交际的一种手段,他对什么人都不得罪,这笑容使人感到可爱和真诚,感到他是一个可以信任、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此时王威对他就是这种感觉。

”如今乱贼四起,就是太原附近也不是个安宁的地方,甄翟儿的凶残,我看不亚于河北的张金称,你听过张金称吗?“王威说。

”依稀而已,愿闻其详。“刘世龙说。

”张金称与孙德雅等人肆虐河北,杀人如麻。太仆卿杨义臣与虎贲即将杨善会将军伐之。张金称也太狂了,不把两位将军放在眼里,杨义臣将军正是利用了他的狂妄轻敌,半夜从馆陶渡河,袭击了他的营地,杨善会将军断其后路,终于将他擒获。为了警示世人,让那些个乱贼强盗知道造反的下场,杨将军特命在闹市中立一根木柱,将张金称悬吊起来,伸开他的手足,命令他的仇家割他的肉吃。你说这贼人如何?\"

“吓昏了头。”

“他唱歌,一直唱到断气!\"

”太可怕了。“

”所以对付这些个贼人,绝不能手软,更不能掉以轻心。“

”我想这样的事,唐公必有所闻。“

”我看未必。“

”将军的意思是让我转告唐公?\"

“你看着办,方便的时候,不妨向他透露一些。居安尚且思危,更何况现在盗贼蜂起,时世艰难。”\"将军对皇上一片忠心,实在是令人敬佩!“刘世龙又说了一些好话,说得王威有些飘飘然起来,此时,他已经把刘世龙当成他的知心朋友了。说来也是,王威与高君雅到太原,人生地不熟,也难得有几个谈得来的知心朋友。刘世龙不但善解人意,而且慷慨大方,这样的人最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

刘世龙在回廊上就听到从花店传来沓玉的歌声。这沓玉的确是个尤物,刘世龙想,人长得那么美,歌也唱得那么好,难怪唐公整天守着她。但他又有点纳闷,依他的直觉,唐公应该不是那种沉酒酒色的人。

”唐公好雅兴啊!“走出长廊,刘世龙高声说道。

李渊正一边喝酒,一边听歌。见来的是刘世龙,高兴地说:

”世龙兄来得正好,这是我写的一首诗,你来给我斧正一下。“\"岂敢岂敢。“刘世龙说着,在他的对面坐了下

来,念起李渊的诗:”秋风秋月晋阳地,秋月秋风塞外人。'诗好,沓玉姑娘也唱得好。“

李渊笑着,摆了摆手,沓玉不唱了,收起箜篌,走过来为刘世龙斟酒。

刘世龙也不推辞,端起杯子就喝。

”好酒!“刘世龙赞道,一边伸出筷子来夹菜,一边说:”我说唐公,你也真会享受啊!\"

在晋阳,刘世龙的官最小,可是他在李渊的面前最随便。他们是朋友而不是上下级。

刘世龙最初是晋阳宫副监裴寂引见的,一见面他就给李渊留下很好的印象。别人都是毕恭毕敬的,唯有刘世龙不卑不亢,而且一见面就称他唐公,叫得很自然,很随和,使他听得很舒坦。以后他便经常往来,与李渊坦诚相见,不但向他提供了许多晋阳的人事情况,而且把自己的发家史也毫无隐瞒地向李渊抖落出来。

刘世龙说,他最初的钱是来自一个他收留的乞丐。那是开皇元年的事了,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他从朋友那里喝酒回来,路上被一个横卧街头的人绊倒了,一看,是个乞丐,一摸,还有气,便背了回来。这个乞丐在他家里住了几个月后,不辞而别,他也不当回事,你能要一个街头乞丐讲什么情义吗?没有想到这乞丐在他的床下留下了一块金子。

“再也没见过这个乞丐吗?”李渊问。

“再也没见过,或许已经死了。”刘世龙说。李渊想,连这种世上不可能有人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我,这个人是值得信任的。后来,刘世龙说留守府太冷清了,便出钱为李渊雇了十几个佣人,李渊也没有反对。

两人喝了一会儿酒,李渊说:

“依世龙兄之见,王威、高君雅对我如何?\"”王威城府较深,不易露出真的想法。高君雅则不然,他毫不隐瞒对唐公的不信任,而且隐约透露了点这样的意思:仿佛圣上对他们有过什么面谕。“

”难道他不接受我的邀请?\"

“倒也不至于如此大胆,唐公毕竟是他的上司。”

刘世龙想了想,又说:

“听说,高君雅对练兵倒是盯得很紧的。”第二天晚上,李渊在府内宴请王威、高君雅。这是个私人宴会,只请刘世龙作陪。王、高都来得很准时。高君雅军驻城外,进城后先到王威府上,意思是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去,还是不去。\"当然要去,而且不能空着手去。“王威说。于是他们都备上一份很贵重的礼物来赴宴。留守府的后院他们是第一次进来,免不了要东张西望。他们都觉得留守府太冷清了,冷清得有点反常。王威问在前面带路的刘世龙:

”留守府平时也是这么冷清吗?\"

“我也来得少,好像也没见过什么热闹的场面。听说李渊的家眷都在河东,身边只留一个侍妾。”刘世龙说。

“我听说,那是个天仙般的人物。”高君雅在一边小声说。

刘世龙笑而不答。王威则不满地白了他一眼,高君雅自嘲地嘿嘿一笑。

花厅里早已摆好了宴席,李渊降阶相迎。

宴席一开始气氛就很好。刘世龙不断地说王、高二人的好话,李渊不住地点头,还示意沓玉为二位将军频频斟酒。

高君雅偷偷地看了沓玉一眼,果然名不虚传。李渊看酒喝得差不多了,说:

“今天请二位将军,一来表示李渊的谢意,自到任以来,二位将军尽职尽力,李渊一定面奏皇上,为二位请功。二来也想与二位将军商讨讨贼之策。”王、高二人对看了一下,他们没想到李渊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们以为这是一次纯粹的私人宴会,无非是饮酒作乐,联络感情,一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太原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李渊又说:“李渊深感责任重大,寝食不安,无时不以圣托为念,无时不想为圣上分忧。奈何时世道维艰,外有突厥,内有乱贼,贼师甄翟儿更是猖獗无比,攻城掠地,杀人放火,甄翟儿一日不除,我太原一日不得安宁。然,甄贼自号”历山飞“,生性狡猾,来去无踪,如何剿而灭之,二位将军有何高见?\"

王威看李渊说得认真,心里也有些感动,说:”甄贼确非一般草寇可比,依末将之见,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愿闻其详。“李渊说。

”甄贼流窜成性,飘忽不定,进剿,必使我大军东追西击,疲于奔命,不若引其来攻,然后聚而歼之。“

”王将军所言极是。但如何才能引其攻我呢?“李渊说。

大家一时想不出好办法。

”二位将军可回去细细思量,甄贼去年攻我太原,潘长文将军战败身亡,对此贼不可掉以轻心。我等改日再议。“李渊说。

出了留守府,高君雅说:

”王将军为何帮他出起主意来了,难道你忘了圣上的吩咐?\"

“剿贼事关社稷安危,岂能无动于衷?\"

”他李渊未必想剿贼。“

王威一时无话。对于李渊,他了解得不多。但不管李渊是真是假,他都想尽力剿贼,为皇上效力。王威与高君雅有不同的经历,他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升上来的,他还想靠自己的努力再升上去。而高君雅则是靠世袭,他的家族给他带来的爵位利禄,一辈子也享用不完。

”不过,李渊的侍妾倒真是举世无双的。“高君雅说。

王威不禁紧皱眉头。黑暗中,高君雅什么也没看见。就是看见,他也无所谓。他想,将来要是真的能把李渊参倒,他一定要把那个小妖精弄到手。

王、高两人刚走,刘世龙就对李渊说:

”唐公怎么突然提起剿贼之事?\"

“甄霍儿是钦令捉拿的要犯。”李渊说。

“也是唐公的心腹之患吧?圣上的心病就是我李渊的心病啊!\"

刘世龙不再说下去。他似乎已经触摸到了李渊的一点思想脉络。许多事情是不能说破的,破了反而不好。

“我明天上悬瓮山,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玩玩?”李渊说。

刘世龙吃了一惊,这个唐公,真是叫人捉摸不透,怎么又想到晋祠了呢?现在可不是到城外游山玩水的时候,出了晋阳城,几乎没有一块安全的地方。他想说什么,却听到沓玉说:

“老爷,明日奴婢也去。”

“那是自然。”

刘世龙不说了,起身告辞。李渊却不让他走,说:“还没喝够哩,我们接下去喝,一醉方休!\"

听说李渊要上悬瓮山,王威大失所望。高君雅却冷笑一声,出城回到他的驻地去了。

李渊真的上了悬瓮山,而且在晋祠一住就是五天。只是他在出城的前一天,给二儿子李世民写了一封密信,让胡标火速送到云定兴军中,面交李世民。

晋祠实在是一个好去处。

这里几乎就是晋水的源头了。数十座殿堂楼阁,散落在高高低低的山头,出没在万绿丛中,那些出露在林末树梢的飞檐殿角,给人雄奇的感叹,却又没有盛气凌人的压迫感,更令人叫绝的是那些楼榭亭台,沿着潺潺的流水,时隐时现,仿佛许多美丽的仙女嬉戏泉边,或凌水而立,如梦如飞,或依泉而卧,如歌如诉,当然,最令人留连忘返的还是唐叔虞祠,际山枕水,阶明台丽,四周松柏青青,有如三十出头的丽人,妩媚,成熟,端庄。

李渊出城,带了一大帮人马,轰轰烈烈,早已有人报知晋祠主持慧贞师太,慧贞带着几个道姑在山门迎候。李渊下了轿,说,“一切礼仪全都免了,尔等自便。”说着,便迳直上了台阶。

慧贞刚刚松了一口气,却见一位天仙似的小姐下轿朝她走来。她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人太艳,红颜薄命,这里或许是她最好的归宿。沓玉笑吟吟地走过来,对师太说:

“山上可有空余的房间,老爷想在这里住些时日。”师太感到有点意外,历来官员都是走走看看,很少有人住下来的,因为这里住的是女道士,诸多不便。但是既然老爷要住下来,她也没什么好说的,便吩咐人去打扫房间。沓玉又说:“老爷吩咐,只需三间房屋。”师太更是不解,这么多人三间房怎么够住?她看着沓玉,意思是说,你没说错吧。沓玉笑着,肯定地点了点头。

师太吩咐打扫房间之后,便拉着沓玉的手说:“你是老爷的千金小姐么?\"

沓玉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师太说:

”失礼失礼,我太冒昧了。“

”没什么。“沓玉小声说。

”你看这里如何?\"

“很好,我以后就到这里来住。”沓玉脱口而出。

师太心里一惊,她果然与晋祠有缘。

“夫人富贵中人,何出此言?\"

沓玉凄然一笑,便匆匆地上了台阶。师太连忙跟上来,老爷虽说自便,却也没有真正自便的道理。

李渊在大殿里绕了一圈,然后燃了一柱香,非常虔诚地对着殿里供奉的唐叔虞,三跪九叩头越来。

站在一边的刘世龙开头有点吃惊,唐公何以对一个古人如此顶礼膜拜,行天子之礼?可是脑筋一转,便悟出了其中的奥妙。

刘世龙是个满腹经纶的人,自然知道尧时便在太原筑唐城,殷商为唐国;他自然也会想起太史公记下来的这段故事:

“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日:”以此封君。“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日:”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叔虞死后,其子燮父困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

唐公留守唐地,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上天的启示?唐公如此虔诚膜拜,不会是一点想法也没有的吧?这么想着,刘世龙似乎窥视到李渊心中的一个什么秘密,自己反倒吃了一惊。这位唐公,真正是不可小看的啊!

李渊一行人拜罢唐叔虞,走出大殿。在阶上,刘世龙试探地说:

“唐公对晋祠可谓情有独钟啊!\"

”叔虞之封唐地乃成王的一句戏言,实不足道也。“李渊笑着说。

这话在别人听来,或许没有什么意思,但在刘世龙听来,却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了。

下了台阶,便是一棵大柏树,郁郁苍苍,据说这是当年叔虞手植。李渊在树下站了一会儿,意味深长地向刘世龙微微一笑,又掩饰地说:“四处走走吧!\"

刘世龙是当地人,自然就成了导游。

”晋阳之胜在晋祠,晋祠之美在晋水,晋水之泉,以难老泉为最。唐公先看“难老泉”如何?“刘世龙说。

李渊点头,他们便在刘世龙的带领下,穿过回廊,跨过曲桥,拾阶而上。刘世龙边走边说:

”这难老之名,取于《诗经》《鲁颂》'永锡难老'之句,涓涓之流,生生不息,青春常在。“

说着,也就到了难老泉。果然是好泉。只见那泉水从石间涌出,汇成清潭,水中萍莎星星,彩石斑烂,鱼儿悠游,雾霁蒙蒙,波光粼粼。

李渊站在潭边,很有兴趣地看着水中的游鱼,突然又听到叮叮咚咚的水声,原这潭水溢出之后,顺着长满青苔的一片巨石,直落到下面一个更小的潭里,溅出许多水花,还有一两条小鱼被水冲到下面的石上,蹦了几下,又落入小潭中,瞬间便不见了。

那泉水溢出小潭,分成四股在祠中环绕,蜿蜒而去,像绿色的玉带,把那些个楼台亭阁像珠子一样地串连起来,再从从容容地向那幽深的林中流去。

头上日影迷离,脚下流水淙淙。李渊走进潭边的一块草坪,说:

“何不在此小酌几杯。”

“难得唐公有此雅兴。”刘世龙说:“来个一醉方休!\"

”醉卧山林亦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摆酒侍候。“

李渊就在难老泉边和刘世龙喝酒,一直喝到日沉西山,古柏生烟。

李世民接到李渊的密信,立即向云定兴告假,带着几十个心腹兵丁,马不停蹄地赶回晋阳。到晋阳已是正午,吃过饭,亲点三千精骑,每人带足三天的食物,原地待命。李世民做完了这些事情,也不在府内逗留,悄悄地溜进晋阳令刘文静的家中,一直待到夜幕降临,斗牛升天。

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冷风阵阵,黑夜沉沉。李世民带着三千轻骑,离开大道,悄悄地沿着小路向晋祠移动。三更时分,这三千轻骑便都隐没在悬瓮山黛色的树林之中。

李世民在阶上碰到刘世龙,两人都吃了一惊,他们没有见过面。但刘世龙早就听说过李渊的二公子英俊魁伟,胆识过人,虽在夜光之中,却有一股英气袭人,便认定是李世民了,他说:

“小将军莫非就是唐公的二公子?\"

”在下正是。请问大人。.....“李世民连忙答礼。”在下乃晋阳乡长刘世龙。唐公在后厢房等候公子。在下急于返城,恕不奉陪了。“

”刘大人好走。“李世民揖手道。

他站在台阶上看着刘世龙消逝在树丛中。心想,父亲急命我上山,却又要他连夜下山,一定有什么大的行动。这么想着,心中暗喜。圣上任命父亲留守太原,乃天赐良机,他最担心的就是父亲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李世民走进房间时,沓玉正要侍候李渊睡下。她看到李世民,觉得意外,叫了声二少爷。

李渊抬起朦胧醉眼,说:

”唐固我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予。予而不取,祸将斯及!然“历山飞”不破,突厥不和,无以经邦济时也。“

或许是太突然,或许是他语调有些含糊不清,李世民一时没有听清楚,再叫了一声”大人“,他想父亲是喝醉了酒,但说的仿佛是一些很重要的话,他希望父亲能再说一遍。

李渊自己也吃了一惊,这是他心里想的,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的话,怎么一下子就溜了出来呢?是的,二郎是最适合于听他内心独白的人,但现在为时太早,二郎毕竟年轻。

李渊装出一副刚刚清醒过来的样子,说:

“你来了,人呢?\"

”按大人吩咐,都隐藏在树林子里。“李世民说。

”大人,您刚才说。.....“李世民顿了顿,又说。”我说什么了?“他抬头问沓玉,沓玉摇了摇头:”我是喝多了点。你去睡吧!有事明日再说不迟。“

”是,孩儿告退。“

”你就睡刘世龙的房间吧,他下山去了。“李渊又说。

沓玉等李渊睡熟了,又偷偷地爬了起来。老爷刚才的话,少爷没有听清楚,她倒听清楚了,看来,老爷是真的想夺杨家的天下!难怪,他怎么就对这唐叔虞这么感兴趣,想想他与刘世龙大人上午的对话,也不是不着边际的啊!”唐固我国“,老爷是想把这太原作为他起事的根据地了。那好吧,我就叫你死在这块你最喜欢的土地上。

她在院前院后转了一圈,不见胡标的踪影。想,二少爷回来了,胡标也应跟着回来才对,会不会也到林子里去了呢?或许,他在什么地方等着我出来找他哩。她又转了一下,看到师太的房里有灯光,便走了过去。

她掀帘进屋,师太听到声响,抬起头,认出她来,笑着说:

“这么晚了,老爷又有什么吩咐吗?\"

”老爷睡了。我出来透透气。师太可曾看到老爷的马夫胡标?\"

“老爷不是坐轿子来的吗?\"

沓玉知道自己失言了,改口道:

”我是说,一个年轻人,高高壮壮的,有点像胡标。“

慧贞摇了摇头,她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她的脸。不知怎么的,沓玉的脸一下子又红了起来。她指着案上的经卷,把话题扯开:

”师太也真用功啊。“

”这是《老君道德经想尔训》。“慧贞说。沓玉走过去,随手翻了翻经卷,有一股幽香从经卷中扑面而来。她环视了一下师太的房间,清帐素帏,玄机四溢。一个念头在心中闪过,报了伤,能在这里度过余生,多好啊!

“如果你喜欢,就拿去吧。”慧贞说。

“那我就拿回去抄下来,我正练字哩!\"

”这就更好了。“

沓玉拿了经卷,又在院子前前后后转了几转,没找到胡标,便回到房间,一时睡不下,就在灯下抄写《老君道德经想尔训》。

刘世龙进城时天已经亮了,也顾不得吃饭梳洗,迳直就朝副留守王威的府上奔去。

王威正在庭院中舞剑,看到刘世龙风尘仆仆,以为城外发现了贼情,说:

”大人如此匆忙,定是贼情紧急!\"

“下官刚从晋祠赶来。唐公命下官转告将军及高将军,速速做好迎敌准备。唐公吩咐,务请二位将军做到内紧外松,表面上造成这样的印象:唐公带着一班人游山玩水去了,城内的守军也毫无戒备。风声既出,贼师甄翟儿必来犯太原。到时,请二位将军紧闭城门,等唐公从晋祠回击贼营。贼营一乱,二位将军再率军出击,内外夹攻,必能置贼于死地。“刘世龙说。

王威听罢,连声称善。

王威坦白的告诉自己:看不懂!

他身为李渊的副手、虎贵郎将,兼隋炀帝的耳目,是要与李渊斗法的,没想到李渊却让人一眼看透。

这太假了!王威提醒自己:李渊非常人也,岂会如此浅薄。太简单的表象往往蕴藏着危机,只是这玄机他真看不懂。

因此,他对李渊一会儿怀疑,一会儿放心,一会儿内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