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千门36天局 > 第3章 岳家军风云

千门36天局 第3章 岳家军风云

作者:小说故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00:27:11 来源:小说旗

第3章 岳家军风云

1

宋高宗绍兴四年五月一日,风和日照的杭州城,热闹非凡。

杭州城这几年变化很大。人们都还记得,四年前二月丙子日,渡江南侵的金兀术带领胡虏兵北返时,曾到达杭州,放火烧掠,居民死伤者十有五、六,杭州城几乎成了废墟。此后的四年多无战事,特别是两年前从绍兴迁到杭州后,勤劳的浙江百姓发愤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使杭州城很快就繁荣起来。那大街小巷上出售杭州织锦、海门绣衣、西湖绸伞、金丝草帽、龙泉宝剑、嵊县竹编、东阳木雕、绍兴佳酿、金华火腿、春江鲥鱼的店铺,栉次麟比;来往行人,摩肩接踵,挤满街头巷尾。

时近晌午,有一位银盔白袍、器宇轩昂、面目和善的大将军,正穿过大街上熙来攘往的人流,向高宗行宫急匆匆走去。

“啊?岳爱卿,朕终于见到你了!";

仿佛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岳飞的魁伟身影刚刚在便殿大门前出现,高宗就迫不及待地离开御座奔出去,拉着他的一双巨手左看右瞧个没完。

”巨岳飞叩拜皇上,愿我主万岁,万万岁!“岳飞慌忙下跪,连连叩头。

”岳爱卿免礼清起,赐坐!";

高宗亲扶岳飞起来,让他坐在御座前的一张靠背座椅上。";谢皇上。“

见皇帝如此屈驾厚待自己,岳飞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站在高宗背后的吴嫔见状,亲自递给岳飞一条白手帕,但岳飞摆摆手没有接,红着脸道:

”谢娘娘,臣大逆不道了!";

“将军客气了。”吴嫔微微一笑,转身向殿后招手。两名宫女上来,一个递热茶,一个送香巾。岳飞接过宫女手中的香巾,擦一下眼睛,又接过另一个宫女手中的热茶,慢慢地品味着。高宗也低头喝茶。

此时,高宗和岳飞君巨俩相对无言,似乎两人都忽然想起八年前的一段往事。

那是靖康元年冬十月,金邦右副元帅干离不(完颜宗望)带兵至磁州,追寻康王赵构的行踪。康王应相州知州汪伯彦之帛书邀请,从磁州前往相州避难。刚走到相州汤阴城郊,他发现后头的尘土飞扬,有一股金兵追来,急得高宗往林缝中躲。忽然有一砍柴壮士从林缝中跳出来,挥舞短柄柴刀,左砍右劈,将那股金兵全部杀了,并护送惊恐的康王一程,使他安然无恙地进入相州城。

次日,汤阴县丞刘浩带着岳飞拜见康王。康王立命延入,见他生得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英气逼人,心内颇为奇异。便问他姓氏,方知他姓岳,名飞,表字鹏举,乃河南相州汤阴县人,现年二十有四。

后再问刘浩才知道,这位岳飞出生于崇宁二年(公元--- ○三年)五月。出生时,有大鸟飞鸣屋上,因而为名。岳家世代务农,家道贫寒。其父名和,母姚氏。岳飞未尝弥月,适值内黄河决口,大水淹至。在情急之中,姚氏抱起岳飞坐在缸中,随水飘流,幸得抵岸,才能抚养长大。

岳飞天生神力,能挽强弓三百斤,弩八石,闻得周倜善射,投拜倜为师,尽传所学。岳飞又喜博览经史,吟诗作文,雅歌投壶,温顺得犹如书生。然而他脾气很倔,遇理力争,从不让人,且爱打抱不平。

岳飞二十岁时,刘革合宣抚真定,招募战士,飞前往投靠,乞得百骑,至相州,剿平了土匪陶俊、贾进和。

现在岳飞家居无事,便砍柴种田,侍候母亲,养育妻儿。昨天,他偶遇康王,今天便来拜谒。

康王见岳飞一表人才,文武双全,非常爱慕,且又救过自己一命,便征作护卫。适相州有盗吉倩,打家劫舍,跋扈异常。康王命岳飞前往招抚,岳飞奉了王命,单骑驰入寨内,与吉倩角技较劲。吉倩屡败,乃率众三百八十人,情愿投诚。岳飞引见康王,康王嘉其功,授岳飞为八品的承信郎,留在身边。岳飞请康王募兵御寇。康王觉得有理,乃一面请旨,一面招募兵卒,以防金兵,相州人心渐定。

建炎元年七月,高宗在应天府登极刚刚两个多月,就罢了李纲的相位,改用黄潜善、汪伯彦为相。黄、汪二相极力劝高宗巡幸东南,以杭州为都。当时岳飞上书反对道:

“陛下已经登极,国家有了君主,伐敌计谋已定,各地勤王部队云集。金人认为我们平素软弱,应乘他们懈怠的机会出击。黄、汪二相不能承圣上旨意收复失地,整日谋划巡幸东南,恐怕不足以维系中原人心。愿皇上乘敌人的巢穴尚未牢固,亲率六军北渡黄河,如此则官兵士气振作,中原可以收复。”

高宗在定都问题上的态度游移不定,时而同意李纲、宗泽力主的以汴京为都,以利于收复河北、中原失地;时而同意黄潜善、汪伯彦巡幸东南,以杭州为都城的主张,以苟且偷安。但他骨子里倾向黄、汪的主张。于是,他罢了李纲的相位,并对站在李纲一边的岳飞,以“超越职务言事”为由问罪,撤销了岳飞的承信郎官职,并将他交给天下兵马副元帅宗泽治罪。

宗泽一见器宇轩昂的岳飞便感到惊奇,不禁脱口叹道。“真是将材啊!";

适逢金人进攻泛水,宗泽将五百名骑兵授予岳飞,令他立功赎罪。岳飞大败金兵而还。宗泽晋升岳飞为统制,并对他说:";你的智勇材艺,虽古代的良将不能超过,然而你喜好野战,这并非万全之计。“

岳飞点头称是。因此宗泽授予岳飞一张打仗的阵图。岳飞边看阵图边沉吟道:

”列阵而后战斗,这是兵法的常规;而兵法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宗泽对岳飞这一说法,大为赞赏,向诸将夸赞岳飞的深知卓见。从此,岳飞成为一位天下知名的将领。......

”岳爱卿,屈指算来,朕有八年未见到你了。“高宗似有内疚地道:”这八年来,日日夜夜,朕心里总是记着你。“

”谢皇上!“岳飞俯首道。

”朕不会记错,你今年该是三十二岁了吗?";

“年过而立,一事无成啊!”岳飞点头叹道。

“不,你这八年来,抗金平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绩辉煌。特别是近四年,你为了执行朝廷”攘外必先安内“的方略,破戚方、败曹成、收张用、擒彭友、逐李成,所到之处贼兵无不闻风丧胆。而且你爱民如子,只诛杀首恶,而赦免胁从。虔州人感激你的恩德,绘制你的画像进行膜拜。朕闻说高兴得流泪。”高宗夸奖道。

“皇上过奖了。那是借皇上的龙威和将士的努力,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罢了。”岳飞谦然道。

“该做的事,你做得很漂亮,这就应该受奖。”

高宗拿出一面由他亲笔书写的“精忠岳飞”四个大字的锦旗,交给岳飞,道:

“朕将这面旗帜赐给你。”

“谢皇上。”岳飞接过旗,跪地叩拜。

接着,高宗关切地道;

“你现在家属均在江州百姓家。朕已命人筹划在杭州西子湖畔为你建一座岳家府第,把你的母亲和妻儿接来。杭州城市繁华,风景秀丽,又有长江、钱塘江两道天险,而且朕的行宫也在这里,这可以让你无后顾之忧。”岳飞闻说又是一阵感动。但他想到金兵入侵时到处烧杀抢掠,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凄凉情景,便谢绝了

“皇上美意,臣心领了。但是,刘豫未除,金人未灭,天下未平,怎可以为自家谋划豪宅呢?请皇上收回成命。”

“天下什么时候能够太平呢?”高宗像问岳飞,又像问自已。

“文臣不贪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太平了。”岳飞似乎早已想过这个问题,答得很直截了当。

“那么,以爱卿之见,怎样才能做到文廉武勇呢?”高宗又问。

岳飞心中微微一震,本想避而不答。但他抬眼看一下高宗,见他倦怠的脸上闪烁着--种渴求真知的眼神,便直言不讳道

“皇上,恕臣直言,这就全靠皇上英明了。倘若皇上英明,从谏如流,辨忠奸,识真假,赏罚分明,量材用人,哪个文臣敢贪钱?哪个武将会惜死?";

高宗点点头,道:

”你说得很是。今天朕特设家宴,独请爱卿,略表朕对爱卿奖赏之心意。听说你平生别无嗜好,就是爱喝酒。今日我们君臣共进午餐,痛痛快快地一醉方休。不过,你今后可要戒酒,来日打到河北时方开戒饮酒。如何?";

“臣遵旨!”岳飞跪拜。

2

岳飞随高宗步进御膳厅,刚刚在一张摆满酒菜的方桌下首坐定,便听到侍臣唱道:

“两位大臣求见!";

”传他们进来吧!“高宗道。";臣叩见皇上!";

宰相朱胜非和参知政事赵鼎走进来,朝高宗行了一个君臣礼。

朱、赵二人分别坐在高宗的左右两边座椅上。

“朱爱卿和赵爱卿都是朝廷有名的酒仙。朕不胜酒力,特请两位酒仙共进午餐,陪岳爱卿多喝两杯。”高宗笑着对岳飞解释。

“如此最好。”岳飞含笑点头。

岳飞乍听要单独和皇帝共进午餐,多少有一些紧张,见有两位大臣陪着,心里放松了许多,甚至还有一种意外的惊喜。

心想,自己这次从驻地江州来杭州入觐皇帝,并非为了邀功领赏,更非为了陪皇帝喝酒,而是为了向皇上面陈收复中原的方略,阐述一条灭齐伐金的谋策,争取一项拔除刘豫的战斗任务。

岳飞知道,高宗是一位优柔寡断、主见不足的皇帝,往往受身边掌权的宰执所左右。四年前的十月,自己曾上疏请求带十万兵马北伐中原擒获刘豫,据说起先高宗也赞成,还表示要御驾亲征。可是主张和议的秦桧突然从金邦回来,力主与金齐解仇息兵,使高宗改变了决定。结果,岳飞的上疏石沉大海。如今,主和派的秦桧早于两年前的六月罢相,主张抗金的左相吕颐浩也于今年四月被弹劾落职,能够左右高宗决策的正是这朱、赵二位大臣。让他们直接听取自己的据理面陈,更有利于争取他们的支持,让高宗下定决心。

四名穿着华丽衣裳的清秀宫女,像--群翩翩飞舞的花蝴蝶,鱼贯着奔进来为他们君臣四位斟酒。岳飞虽然自幼贪杯,可今天有要事面奏,在很礼貌地敬了皇帝和正副宰相共三大杯酒之后,便虚晃着手中的酒杯,只顾低头吃菜沉思,并不再喝。

岳飞今天很有耐性,能掌握讲话的火候,直到高宗和朱、赵二人即将饭饱酒足之际,才开始了他的面陈:

“胡虏狡诈狠毒,在侵占我朝大块的富饶土地,劫夺我无数的子女金帛之后,立刘豫于河南,盖欲茶毒中原,以汉治汉,彼得以休兵观衅。而叛臣刘豫僭号以来,依仗金人,为虎作伥,日益蚕食我国土。去年十月,刘豫派叛贼李成侵吞我襄阳等六郡。如今他又沟通洞庭湖贼首杨幺,联合发兵,欲沿汉水顺流而下,直取临安,妄图灭我宋祚。孰可忍孰不可忍?臣闻高明的郎中,常用毒药治愈病毒,吾人何尝不可仿用医道的';以毒去毒';之法,以敌人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敌人?当然,饭要--口-口地吃,酒要-- 杯一杯地喝。襄阳等六郡乃我恢复中原的基地和根本,应当首先攻取六郡,擒获李成,先除去心头之病;其次平杨幺,砍断伪齐的羽翼;然后北伐中原,活捉刘豫,灭掉伪齐,以破金人“以汉治汉”的谋计。如蒙皇上应允,臣岳飞愿帅所属两万兵马,在两个月之内歼灭李成的二十万伪兵,收复襄阳等六郡。“

岳飞有理有节的一席话,说得皇帝和宰相、参政三人,皆微微点头,表示赞许。

”襄阳,是国家的上流,不可不急速攻取。“朱胜非赞同地说。

”知道上流利害的,无有人能比得上岳飞。而两个月内便收复六郡失地,也非神将岳飞莫属了。臣奏请册封江西南路制置使岳飞兼任荆南制置使,立即发兵北渡。“赵鼎也旗帜鲜明地支持岳飞。

”朕准奏!";

高宗挥一下手,倏地站起来道:

“文,我们君臣四人共饮一杯酒,预祝岳爱卿收复六郡旗开得胜,两个月内便凯旋而归,为我大宋再立新功。干!";

”干!";

岳飞满满地喝下这杯酒,高兴地道:

“臣尊旨,谢皇上!";

3

赵鼎向来欣赏智勇双绝的常胜将军岳飞。在一起离开御膳厅时,他盛情邀请岳飞到他府上共进晚餐,以便细谈为将用兵之道。但是,得到收复六郡诏令的岳飞心急如焚,婉言谢绝了赵参政的盛邀,当天下午就起程回江州去了。

岳飞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回到江州行辕时,已是五月三日晨光熹微的拂晓。仅仅稍事休息,他便向帘外叫道:

“中军!";

随着一声应答,一位身着神将戎服的青年将领便掀帘而入,这位青年将领名叫王万,今年二十二岁,长得五短身材,跟随岳飞南征北战已经五年。

”待候升帐!“岳飞命令道。

”是!“中军王万应声而出。

按宋廷惯例,一路元帅升帐,要放炮、擂鼓、奏乐、文武官员大声报告参见等繁文褥节。岳飞在战场上纪律严明,但升账时却不喜欢排场,所以这些仪式统统免去。不过,如果有人胆敢该来不来,或迟来,或无精打彩,岳飞却要治他们的罪,毫不留情。这是岳飞经营岳家军的一个特色。

岳飞善于以少击多,每个战役之前,总是召集各统制一道谋划,商定后再战,所以---向有胜无败。今天,他升帐的目的显然是要同部属们商讨如何收复六郡。

各统制很快就着装齐整,来到大帐里,静候岳飞讲话。岳飞平时喜欢银盔白袍打扮,今天却换上正三品紫色宁丝蟒袍,头戴六梁冠,腰系玉带,背挂金鱼袋,十分严肃地在中间座椅上坐定。

他简明扼要地传达了高宗的诏令后,道:

”今天升帐,想听听诸位将军对收复六郡的高见。我想提醒诸位注意,时间只有两个月。兵力就是我们岳家军的两万马步军,而伪齐李成的兵马却有二十万之众。“

”大哥,以小弟之见,先集中优势兵力,经郢州,直取襄阳城,擒获李成。然后,分兵取随州、邓州、唐州、信阳军。这样两个月之内,便可收复六郡。“说话的将军名叫牛皋,字伯远,河南汝州人,今年四十八岁。他虽然脸黑貌平,但为人忠烈,武艺不凡。官至蔡州、唐州、信阳军镇抚使兼蔡州知州。因仰慕岳飞,自愿加盟岳家军,拜比他小十六岁的岳飞为大哥。

“牛将军所言极是。常言道,擒贼擒王。李成乃刘豫手下的左路军元帅,如今坐镇襄阳,统辖六郡。先擒了匪首李成,其它各郡便迎刃而解了。”

接着发言的是统制杨再兴,他今年三十九岁。在岳家军的诸位将领中,位居老二。他本是江西割据势力成的部将。岳飞破曹成,他拒不投降,同宋军血战三昼夜,杀死了岳飞的弟弟岳番和三名宋将。后败在岳飞之手,被俘。岳飞见他为人忠义、战斗勇敢,不计私仇,释放了他。杨再兴深受感动,从此死心塌地迫随岳飞。

“父帅,擒贼擒王,很有道理,孩儿愿化装成一个卖柴少年,随带八十斤铁锤,潜入襄阳城中,伺机敲破李成的脑袋,将其首级献给父帅。然后父帅带大兵进城,一举歼灭贼兵,岂不省事?";

岳飞闻声便知讲话的是自己的十六岁儿子岳云。此时,他心中又喜又气。喜的是儿子酷似自己,智勇双全,小小年纪竟想出这个可行的好计策。气的是,元帅升帐商议机密军事,只有统制方可参加,儿子虽然已参军两年,屡屡立功,但至今尚未封官,岂能越职参加议事,乱了法度?于是,他将手中的惊堂木一拍道:

”大胆岳云,你身为士卒,哪有资格在大帐里置喙?还不给我退下!";

初生牛续不怕虎的岳云,不慌不忙地道:

“父帅,常言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孩儿的话尚未讲完,

怎好退下?";

岳飞眉头紧处,心里天人交战。这云儿颇有智计,又兼积极,可是却连番违背了他所标榜的严整的军纪,非得给予严惩不可,便大声喝道:

“来人呀,将岳云给我拖下,鞭责三十。”此时岳云才惊恐得躲到牛皋背后:“牛伯父,救我!";

”元帅息怒,云侄越权上言,本应受罚,但念他所言,乃是一条可行的擒贼擒王妙计,姑且原谅他这一回,让他立功赎罪。“牛皋求情道。

众将军都知道岳飞说得出做得到。记得年初部队休整时,岳飞和战士一起身披重铠,练习从斜坡上急驰而下,跳越沟壕。岳云从余坡上急驰而下时,不慎战马失蹄跌倒,岳飞怒斥道:”前边面临大敌,也这样吗?“于是,大家都纷纷跪下,为岳云求情讨饶,七嘴八舌道:

”元帅息怒!元帅手下留情!";

岳飞见众人求请,回想起八年前自己超越职务上疏而获罪,后被恩师宗泽救免的事,气也消了许多。便道:

“看在众将面上,暂贷这三十鞭,下次如敢再犯,一并受罚。”

“谢父帅不鞭之恩,孩儿明白了。”岳云一揖,悻悻地退下。

“众爱将都起来吧!”岳飞双手一抬道。

接着,王贵、张宪、徐庆等几位统制都相继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对于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如何打法,岳飞从杭州回江州的一路上就已构想成熟,但为了包打包胜,还是让部将们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使作战方案更臻完善。

于是,他胸有成竹地道:

“诸位爱将都说了很好的意见。本帅现在决定如下几项要略:其一,先合后分,先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吃掉郢州伪齐将士之后,由徐庆留守,其余全部直攻襄阳,擒获贼首李成;然后兵分五路,第一路牛皋率领三千兵马收攻随州,第二路王贵统帅三千兵马取邓州,第三路张宪统帅三千兵马夺唐州,第四路杨再兴统帅三千兵马复信阳军。最后一路,由我和王万带领,穷追李成的残余部队。其二,先礼后兵,先诱降,陈以大义,后出奇兵夺城。其三,先探后进,凡攻一城,都必须事先派间谍进城探明情况,后见机而战。“

”末将遵命。“诸将稽首领命。

”诸位爱将还须记住,以少胜多,勇不足以凭借,用兵贵在制定计谋。春秋时期,晋楚两国城濮之战,晋将栾枝用马车拖曳枝柴而诈败逃走,荆楚军队驰逐,晋兵横击楚军,结果晋胜楚败。这个名叫“杂枝曳柴以败荆”的战例,就是告诉我们凡胜战皆是由计谋所决定的。至于用什么计谋,那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随机应变,不是什么事都写在兵书上。所以我曾说过,';兵法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们岳家军建立四年多来,抗金剿盗,历经百战,有胜无败。这回初伐伪齐,只许胜利,不许失败。军法无情,胜者有奖,败者必罚。”

岳飞的一番话,说得诸将振奋起来,个个摩拳擦掌,人人表示“不成功,便成仁。”

4

兵贵神速,更重机密。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两万兵马,五月五日夜里刚刚北渡长江,五月八日深夜就长驱至郢州围城。

在渡江时,岳飞在船上以坚决的语气对僚属说:

“飞不收复六郡,誓不返渡。”

在围城时,岳飞又在城下对部将说:

“飞不攻下此城,誓不为人。”

郢州在半年前被齐大将李成所陷。刘豫遭部将京超为郢州知州,带一万兵力守城。京超勇力过人,又善骑射,素号“万人敌”。他自恃勇力,不重视备战,更忽略郢州城的防御设备。

那天夜里,京超正和两名姬妾饮酒作乐,忽闻侍卫报告岳家军已经围城,开头他还不相信,大笑道:

“岳飞,岳飞,莫非他真的会飞么?";

随后他亲自闻到炮声、呐喊声,才拖着醉醺醺的轻飘躯体登牌楼守御。

岳飞在门外亲自下令道:

”先登城者赏,退后者斩!";

牛皋、王贵二将首先攀登上城楼,奋勇杀死一批守楼的士卒,并轮番同京超对阵。

岳飞魔众随上,前仆后继。蔓时间,拔去了齐帜,换上了宋旗。

齐兵闻风而逃,京超吆喝不住,虽然有万夫不当之勇,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又兼喝了许多酒,便心虚得跳下城楼,打开城门逃走了。

岳飞眼快,命杨再兴、张宪追蹑。眼看追上了,京超慌不择路,又兼夜色昏黑,竟逃到一个悬岩边。随着“啊”一声凄厉的惨叫,京超连人带马掉落到那无底的深坑中。

天亮后,岳飞进城安民。城中百姓夹道欢迎。岳飞宣布徐庆代理郢州留守,对大齐的降兵进行造册登记,共得一万名。愿意留下参加岳家军的欢迎;不愿意的和老弱病残者,释放回家。

于是,一夜之间郢州便收复了。

5

岳飞收复郢州后,在郢州郊区扎营休整五天,以逸待劳。第三日上午,岳飞独自坐在大帐里思考收复襄阳的计策。他派往襄阳收集情报的侦探已经回来,探知襄阳城驻扎齐兵十五万,战将五十八员,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门门设备牢固,易守难攻。李成亲自坐镇城中指挥。岳家军收复郢州的消息,已传到襄阳城中,李成刻正严阵以待。收复襄阳,并非活猫捉死鼠那般容易。面对兵力、城防均占优势的强大敌人,恃勇硬攻是不行的,唯一的办法是计取。那么该用什么计策呢?

岳飞愁思苦想着。忽然想起两年前自己巧施“反间计”破曹成的事来。

那是绍兴二年闰四月,匪首曹成聚众十万,占据道、贺二州,烧杀抢掠,无法无天。朝廷任命岳飞代理潭州(长沙)知州,兼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付予金字牌、黄色旗,招降成。但曹成自恃兵众势大,拒不接受招安。岳飞只好率兵八千前往围剿。

岳飞率军到达贺州境内,忽报抓住曹成派来的一个间谍。岳飞叫人把他缚到帐下,故意当着其面问军中粮草事。粮吏曰:“粮尽矣,奈何?”岳飞假装道:“姑且退兵返茶陵。”岳飞说完,佯为失意状,顿足而入。并暗令让这个间谍逃跑。

间谍逃回后,即向曹成面告岳飞将要撒军的情报。曹成闻说大喜,命人马就地休息,待次日半路截击。正当曹成十万大军在夜间熟睡之时,岳飞率八千岳家军杀入驻地。曹兵本是乌合之众,加上夜里不明真相,心生恐慌,一闻到喊杀声便各自逃命,逃不掉的都就地投降。曹成自己也弃众逃遁,直逃到邵州句韩世忠投降。

于是,岳飞平定了这股势力强大的匪寇。....

“现在能否依样画瓢再用此计呢?”岳飞在心里问自己,“看来此法可用。但是,敌人的间谍该从那里去找呢?";

也是上天成全。正当岳飞苦于没有敌人的间谍可以利用之际,中军王万走进帐里,禀报道:

”元帅,张宪将军抓到李成派来的一个间谍,名叫李明。现请示元帅如何发落?";

岳飞闻说,喜出望外。便命令道:

“把那个间谍带进来,我要亲自审讯。”

“是!”王万应声而去。

旋即,那个叫李明的间谍被反手绑着,由两名兵士押进来。

“先把这个该死的间谍,给我绑在柱子上!”岳飞喝道。那间谍毫不畏惧,不但没有求饶,反而破口大骂道:“襄阳不比郢州,李成也不是京超。你那二万兵力,还想攻打我襄阳吗?你死在近日,还逞什么威风?可惜我不能亲眼看到你被我李大哥手刃。”

“我却可以看到你被我岳元帅刀劈。”王万见间谍辱骂元帅,气得一掌挥了过去。

岳飞挥挥手道:

“算了,同他计较什么,不理他就是了。你去把管粮的军吏叫来,我有事问他。”

管粮的军吏王俊应声而至,问道:

“元帅,有事吗?";

”军中的粮草充裕吗?“岳飞重重地握住王俊的手。王俊倒也机灵,见元帅当着间谍的面,问他粮草大事,马上会意,便故意叹气道:

”唉,别提了。宫中运来的粮草本来就不多,偏偏昨晚又失火烧毁了一半,看来只能维持一天了。“

岳飞立刻变了脸色,假意斥责道:

”自古用兵之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们竟如此麻痹大意!唉,现在骂你也无用,只好明天起程返回鄂州再说了。“

”元帅,这。.....“中军王万看--眼被绑着的间谍,对岳飞欲言又止。

岳飞抬头一看那个眼睛欲睁又闭的间谍李明,便显现出一种失言后悔而又担心害怕的紧张神色。他气急败坏地顿足道:

”我今天是怎么啦?唉!-------中军,把这个敌间押下去关起来,明早回鄂州前,斩了他的首级祭旗!";

“是。”王万命亡兵将间谍带下去。

岳飞见间谍已经离开大帐,便对王万交待道:";兵不厌诈。你去部署看守的士兵,故作疏忽,夜里让这个间谍乘隙逃跑,不要追捕!";

王万会意,应声而去。

那位名叫李明的间谍连夜逃回襄阳后,便把他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向李成报告。李成闻说大喜,这是乘隙追击的大好机会,立即召集群僚道:

“看来,岳飞不会来了。我欲分兵五万,由马力将军带领,绕道截击撤退回鄂州的岳家军,活抓岳飞。你们意见如何?";

”如此很好!“群僚无不赞成。

于是,李成放松了对岳家军的戒备,派出截击岳飞退军的五万分兵也已悄悄起程了。

6

岳飞得到李成调兵的情报后,便密令全军饱餐,乘夜间飞奔襄阳,袭击大齐的军队。

岳家军擅长于夜行军,仅仅一夜之间,一万马军就先行奔抵还在沉睡中的襄阳城。一万步军也在日出之后赶到。

李成昨晚同军师李俦两人边喝酒边谈天至深夜方散。他刚刚上床躺下,忽闻岳家军已经前来攻城,又气又急,突然来了一腔无名火,竟莫名其妙地把报警的亲兵一剑砍死。

杀完了一名亲兵,李成的脑子方清醒过来,赶忙命令各将领率兵出城迎战。

惊慌仓促之中,李成命令五万步兵列于平野,五万马军列于裹江岸边。岳飞带牛泉、王贵等将领骑马登高远望,微笑道:

”步兵利于险阻,骑兵利于旷野,今李成适与相反,显然违反兵法,虽有十万之众,必败于我军之手。“

”大哥所言极是。弟闻';兵贵神速';,现趁他们列阵无序,冲入阵中,打他个措手不及,李成可擒。“牛皋振奋地说。

岳飞对牛泉道:";好的,你可率骑兵,袭击他的步卒。“”遵命。“牛皋飞马而下。

岳飞在马上举鞭对王贵命令道:”你立领长枪步卒,突击他的骑兵。“”遵命。“王贵也急马而去。

牛皋杀入李成的步兵队里,怒马驰骋,锐不可挡,步兵不为骑兵的刀枪杀死,也为马足踏死,伤亡惨重。余者赶忙倒退,又被他们自己的将领杀了许多。

王贵杀入李成的马兵队伍,专用长枪,刺他的马腹。马中枪即倒,骑兵纷纷落地,杀死无数。余骑逼入襄江水中,也多半溺死。

李成见大势不妙,正想策马撤走,却突然冒出一个小将岳云,手举八十斤铁锤同他对阵。李成是久经沙场的骁勇战将,见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并不在意,只轻挥一剑劈去,不料一个铁锤挡来,却使他那执长剑的右手虎口发麻,险些连人带剑跌入马下。小将岳云又一个铁锤挥去,怎奈李成的马快,却没有打中。李成再也无心恋战,独自一人飞马而遁。那些战将见元帅跑了,也都顾命要紧,哪有心绪管及部下,无不逃亡而去。

于是,岳飞克复了襄阳,带兵入城,安抚百姓。

休整两天一夜之后,牛皋、王贵、张宪、杨再兴四统制带领各自的军队,分别前往随州、邓州、唐州、信阳军夺城。

李成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他逃到新野,同新野的驻军将领商议,如何反攻襄阳。他一边派人前往汴京,求刘豫派新兵增援;一边收集溃众,准备再战。

岳飞闻讯,亲率裨将王万、儿子岳云等五千将兵,分成左右两翼,掩袭新野齐兵。那些从襄阳逃脱的李成散兵,已是虎口余生,一见”岳“字旗帜,早已魂胆飞散,皆不战而逃,不知去向。而原驻扎新野的齐兵,在打了几仗之后,自觉形势孤单,不是岳家军的对手,也纷纷逃散。岳飞、王万、岳云痛杀了一阵,直杀得尸体遍野,血流成渠。只是不见了李成。岳飞只好回到襄阳,静候派出的各统制的佳音。

一个月之后,牛皋、王贵、张宪、杨再兴陆续回来报告胜绩,随州、邓州、唐州、信阳军,一律收复。

于是,襄阳六郡如数收复,汉水流域全部平定,岳飞移屯德安。

从此,岳家军的声威大振天下。

七月一日,捷报传到杭州行宫时,刚好是两个月。

高宗闻报大喜,笑着对朱胜非和赵鼎两人道:

“朕平素闻知岳飞治军有法度,行军有纪律,临敌而不乱。连金兀术都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没想到他智商过人,深谋善算,料敌如神,竟获此大功。“

”皇上英明,所言极是。吾观岳飞是个大材,大材必须大用,切不可按资论辈,埋没了他。还有岳飞的儿子岳云,也是个奇才,屡立大功,不能因为年少,老是当一名兵卒。“赵鼎趁机道。

”以爱卿之见,该怎么安排他们父子的官职呢?“高宗问道。

赵鼎沉吟片刻道:

”容臣考虑周全后再奏。“

7

岳飞收复襄阳等六郡后,移军到地势险要的德安。他一边命牛皋等各位统制对兵士进行强化培训;一边静等朝廷对他下一步作战诏令。

七月尾的一天上午,岳飞正在元帅行辕的大帐里埋头写字。突然,牛皋窜进来,高声嚷道:

”大哥,你又在吟诗作文呀?都已经休整一个月了,还不打仗,害得我的手好痒。到底有战打没有?大哥你不急,牛皋我却忍不住呀!";

“谁说我不急?你看,我写的是什么?”岳飞把刚才写的一张纸递给牛皋。

牛皋接过来一看,却是上疏表,只见上面写道:

";...... 金兵所喜爱的唯有子女玉帛,志气已经骄横急惰,如果用精兵二十万直捣中原,恢复原有疆土,是容易做到的。襄阳、随州、郢州,土地肥沃,如果能够实行屯田,可收到很厚的利益。臣待粮足,即北伐剿敌。盼皇上准奏!";

牛皋看了岳飞写的上疏表,正想说什么,突然中军王万匆匆进来,躬身向岳飞禀道:

“请元帅赶快接旨。”

岳飞走出行辕大门口,送诏书的天使和二名随从已经飞驰来到。

“啊?是赵参政大人!”岳飞心里不由得一阵惊喜。按照惯例,皇帝的诏书交给一位四、五品官员送达就行,用不着官居从一品的副宰相参知政事亲自出马。但赵鼎一直想同岳飞单独探讨为将用兵之道,便向高宗领了这个长途跋涉的天使苦差事。

赵鼎打开黄缎包袱,取出一个朱漆描金盘龙匣子;打开来,拿出一个黄绫暗龙封套,又从封套中取出诏书,朗朗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尔岳飞一向忠于朝廷,抗金平盗战果辉煌。这次驱逐伪齐李成,收复襄阳等六郡,劳绩卓着,朕甚嘉慰。特授清远节度使兼湖北路荆裹潭三州制置使,赐尚方剑一柄,在节制地区和军队内方便行事。并赐白银三万两,绫三百匹,绵二百匹。飞子岳云屡立奇功,为左武大夫;牛皋等诸统制,随岳飞征战,功不可没,已饬吏、兵二部从速论功升赏。

朕即位以来,金人连连南侵,伪齐为虎作伥,群盗频频作乱。幸天不亡宋,尚保半壁河山。望诸将思国家涵养之恩德,念二帝被拘北狩之耻辱,悼敌兵烧杀掠夺之祸乱,继续智勇杀敌,为中兴宋室立巨功。朕遵循裹功罚罪之古典,不吝功封侯,不惜罪受诛。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岳飞、岳云和诸将叩头谢恩,山呼万岁。岳飞站起来,接过诏书,放在香案上。

赵鼎从身边一名随员手中接过尚方剑捧在手中道:

“钦赐尚方剑,岳飞跪接!";

岳飞赶忙跪下,双手接剑,口呼:

”谢皇上盛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岳飞站起来,把尚方剑捧到香案上,放下。

随后,众人退出,岳飞陪赵鼎喝茶,闲谈。

8

在边喝茶边闲谈中,赵鼎问岳飞:

“听说鹏举兄这回攻克襄阳之前,巧用了';反间计';,让李成上当,既分散了兵力,又放松了戒备,才使他的十五万之众败在二万岳家军之手。可有此事?";

岳飞闻说心中不禁一震。心想,这是一项机密,怎么参政一来便知?可见岳家军并非一池清水。幸好赵鼎是自己人,不然传出去,今后此法便不灵了。他轻呷一口茶,微笑道:

”参政消息真灵呵!不过,檀道济公的';三十六计';传到今天已经六百余年,为将者几乎人人会用,何足挂齿!";

“吾闻”反间计“乃是一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妙计,运用得好,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吾乃文臣,从政以来,整天在庶务上忙忙碌碌,对孙吴兵法、檀公三十六计之类兵家谋策未做研究,所以年过半百,还不懂得用计,遇事总是直道而行,不知吃了多少亏。鹏举虽然比我晚生十八年,但是你既天生神力,又智能超人,有丰富的用计体验,何不教我几招,使我有生之年也少走一些弯路呢?”赵鼎说得很诚恳。岳飞为人豪爽,见赵鼎如此谦然求教,顿时忘了自己的晚生下属身份,竟滔滔不绝地论述起“反间计”来了。

“兵家无道德禁忌,所以常说';兵不厌诈”。欲想战胜敌人,勇是前提,然而勇不足恃,非用智能、计策、谋略不可。这';反间计“是兵家最常用的一个计策。吾从军以来,抓到敌人派来的间谋不少,我也曾派出许多间谍到敌方去。做间谍的任务,或窃取情报,或唆使敌人互相猜忌。做反间谋的,是利用敌人派来的间谍为我去离间敌人。其实,这反间计,早在孙子兵法中就已提及。《孙子·用间篇》云,';反间者,因其间而用之';。这句话已经把此计的概念讲透彻了。用反间计,是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计谋,也是一种“以毒去毒”之策。记得小时候,村上有个富家的少年,他养了一条狼狗,会咬人,每当我路过其家门口,就唆使他的狗咬我。至今我腿上还留有伤疤。后来我火了,便想出--计应变。当那只狗跑出来欲咬我时,我就把事先准备的一块肉包扔给它。狗吃了我的肉包就不咬我了。连续几天如此,那狗同我混熟了,竟跑到我的家里来。说也奇怪,有天我带那狗出去,被主人发现了,企图用棍棒打它回去,结果它不但不回去反而咬它的原主人。现在想起来真有趣。哈哈哈--";

赵鼎也听得大笑起来,道:

“鹏举兄从小就懂得用反间计,以毒去毒,真是神童。”“反间计是利用敌人的间谍去离间敌人,往往比我们派出的间谍去离间敌人作用大,威力强。但是,如何诱使他为我所用,这就颇费思量了。前人常用的办法,或厚赂诱之,使之叛变,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之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然而,情况光怪陆离,办法也要随之变化多端,不能依样画瓢。此计在使用前,必先察情。察情未明,必须疑而叩实,察而后动,不能放过微隙在所必乘的时机。在运用时,要合乎事理人情,倘若事出不经,则诡异立见,诧事惑俗,而机谋泄矣见岳飞稍顿,赵鼎接口道:

“这就是鹏举兄曾经对宗泽师说过的,';兵法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吗?";

岳飞点点头,正想再说什么,中军王万进来,俯首道:”元帅,时已过午,请参政大人用膳!";

“你看,我这个人,只顾讲话,却不顾参政肚子饿。”岳飞笑着站起来,抬手道,“请!";

”听鹏举兄讲兵法,犹如吃仙丹喝神露,解饥解渴,怎么会饿呢?“赵鼎笑着站起来。

吃过午宴之后,赵鼎提出要参观岳飞的书房。岳飞自然欢迎。

步进岳飞的书房,赵鼎的视线不由得被墙上那几首岳飞亲写的诗词所吸引。还没有坐下来,他便迫不及待地朗读起挂在左壁上的那一阕词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志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好,好,好!";

朗读完这首仄韵体的《满江红),赵鼎赞不绝口:

“有气魄,写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渴望报仇雪耻、恢复失地、奋发图强的精神。想不到,鹏举兄还是一位功底很厚的诗人。”

“参政大人见笑了,那只是闲来无聊,写着玩的。”岳飞有些不好意地说。

“你别客气。我赵某虽然不擅写诗,但我却爱读诗,我这位崇宁进士欣赏水准还是有的。“赵鼎又忍不住抑扬顿挫地朗读一遍,接着道:”鹏举兄,吾观满朝文武,主张抗金灭齐的,还是占大多数,你这一阕词正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不过,敢旗帜鲜明地在皇上面前反对和议、坚持抗金者,还属少数。“岳飞正色道:”如今,宗泽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李纲仅仅做了七十七天宰相,便被罢官。那时朝廷大权被黄潜善、汪伯彦所窃取,蒙蔽圣听,居然杀了坚持抗金的太学生陈东、布衣欧阳澈,然后便是天子车驾东幸,一味潜逃,使皇上即位、李纲辅政时期所出现的两河民众振奋、誓死抗金的大好形势,如昙花一现。建炎三年,黄、汪被劾罢相,大快人心。但接替为相的吕颐浩、范宗尹,只是平庸之辈,无所作为。后交不知怎么又跑出一个秦桧出来,力主和议,提出';河北归金,中原归豫';之二策,使皇上本来决定御驾亲自征讨刘豫的决策改变了。我的多次上疏,也石沉大海。幸好秦桧罢相,终不复用,朝中有你和朱胜非二位大人主战,才便我岳飞这回攻取六郡的面陈得到圣上批准,终于收复了六郡。这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今后灭齐抗金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君臣有志一同,总有一天会打进黄龙府,迎回二帝,雪我国耻,恢复我大宋一统江山。“

”是啊,到那时,可真是“壮志饥餐胡房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了!";

赵鼎被岳飞的雄心壮志感动了,不禁对国家前途充满着憧憬。但是,他太了解高宗那反复无常的个性了,谁知道自己的参政能参多久呢?然而,他又不愿把自己的担忧让岳飞察觉。于是,便笑笑道:

”鹏举兄,我该起程回宫复旨了!";

岳飞知道赵鼎君命在心,也没有挽留之意。他当然没有忘记把自己上午写好的上疏托赵鼎带上,转呈皇上。他相信,他这次的上疏一定会获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