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第11章 不要用皮鞭打他,而是用真理说服他

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11章 不要用皮鞭打他,而是用真理说服他

作者:肥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4 01:07:01 来源:小说旗

梁朝曦跟着杨星野和阿尔斯兰在半山腰处看着像一个农家小院的地方下了车。

虽然定居兴牧工程已经实行了好几年,还是有不算少的牧民依然遵循着传统,继续游牧迁徙的生活。

政府分给他们每人六十亩草场,并且事无巨细地规定了每片草场的载畜量。

蓄养的牲畜超过这个数量是不可以的,但如果牲畜数量没有达到这么多,政府会按照标准给予牧民一定数额的补贴。

包括这座“牧家小院”的房子,也是政府补贴了一部分房款修建的。

梁朝曦虽然在来的路上听过了阿尔斯兰和杨星野的介绍,但当她走进小院,在房子前面、院子中间看到了一座毡房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讶的。

果然,在这个时代还能坚守放牧传统的人家,一定是恋旧的。

通水通电的房子要有,哈萨克传统的毡房也不能少。

院子门口的大狗看见人就兴奋地直嚷嚷,有了在达列力别克爷爷家的前车之鉴,梁朝曦这回特意仔细观察了它一下。

果然,狗狗叫得虽然大声,但尾巴摇得欢快,一点儿也不像要出来咬人的样子。

一位哈萨克妇女听到响动,从毡房里面走了出来,手里还拎着一块有一些发黄的纱布。

“大姐你好吗?”阿尔斯兰率先走上前去问候,“还认识我吗?森林警察阿尔斯兰!我们今天是过来政策宣传的。”

大姐听了连忙朝着毡房里面呼唤了一声,之后就笑容满面地把他们让进毡房。

梁朝曦跟在杨星野身后,生平第一次走进了哈萨克毡房。

和从外面看起来不一样,毡房的内部空间还是挺大的。

梁朝曦很快发现,仅凭着地面的不同,就能看出一座毡房的功能区划分。

进门处裸露的地面大大小小错落有致地摆放着铁皮的炉子,木制的柜子,还有一些零碎的生活用品。

往前几步是一片铺着各种毯子和垫子的矮塌,有上面放着一张盖着蕾丝花边布料的长方形矮桌,靠着墙壁的一圈都挂着花色各异的织毯,防寒保暖又能做装饰。

身材健硕红着脸膛的阿斯塔大哥热情地和宣传小分队的人一一握手,又把他们让到塌上坐好。

大姐眼疾手快地给每一个人端上一碗热腾腾的奶茶,招呼他们别客气,趁热喝。

梁朝曦脱了鞋,学着杨星野的样子盘腿在垫子上坐好,就听见杨星野先和阿斯塔大哥聊了一些“转场还顺利吗”诸如此类的家常,看起来他和大哥一家像是老相识了。

“冬天到了,要注意森林防火啊!还有那些山上的野生动物,天冷了它们很有可能下山来找吃的,万一遇到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吃好喝好让它们快快走,用手机拍下证据,它们吃了什么弄坏了什么政府会来赔偿的。”

阿斯塔大哥不住地点头:“这些事情嘛我们都知道的。”

杨星野又问:“一会儿我们上去看看,最近你们上山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捕兽夹之类的东西?冬天了大家也闲下来一点儿了,现在北山羊大头羊还有狼啥的都是保护动物了,抓上打上这样的事情可不能干的。”

阿斯塔大哥皱着眉想了想:“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还没有发现呢。我们生在草原上长在草原上,我这些羊都要在草场上放了以后换钱给儿子读书去呢,草原上的规矩要守呢。那些狐狸、狼啥的,来了以后吃呢喝呢,我们打它们这个事情不能干。老话说呢嘛,砍树的人要单身,拔草的人会掉头发,打了那些动物嘛要一辈子倒霉呢嘛。”

杨星野爽朗地哈哈笑了两声,露出一口大白牙。

一旁的阿尔斯兰也笑了。

这是一种古老迷信的诅咒,倒是句句都戳在了现代人们的痛点上。

杨星野想一想,该提醒的点都说完了,他拿起面前的茶碗,把里面的奶茶一饮而尽,“行呢,这样我们就放心了,遇到什么困难了就直接给我们打电话。”

梁朝曦看杨星野这意思是准备要走,也连忙端起茶碗,一口咸味的奶茶就这样丝滑地流进了她的胃里。

这种把茯砖烧成茶水加上盐和烧开的鲜牛奶制成的奶茶,梁朝曦已经好久没喝到过了。

记忆中的味道重新萦绕心头,暖融融地熨帖了她的心,陈年旧事因她那时尚在幼龄已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但熟悉的味道总能让人和故旧的记忆重逢,身临其境,历历在目。

不知不觉间她的眼眶就有些湿润了。

坐在一旁忙碌的捏着奶疙瘩的大姐在抬头的空档正好看到了这一幕,只是她哪里想得到有人只是因为喝了一口奶茶就会心潮翻涌潸然泪下,还以为她是因为急着走喝太快被热奶茶烫到。

“哎呦你们这就走呢嘛,稍等上一会儿,你看这个丫头子,喝得烫着了。”

阿斯塔大哥此时也反应过来连忙说道:“就是的嘛,还没喝完奶茶你们就着急要走。”

他看向杨星野:“杨警官,这个丫头子是你们新来的吗?看着也不像我们新疆人。”

杨星野笑起来:“这可不是我们新来的警察,这是野生动物保护站新来的兽医,上海来的。这会儿我们宣传活动和林业局一起搞的,他们人手不够这几天。”

对于生活在牧区和村庄里的哈萨克人来讲,从事像医生和教师这类神圣职业的人是非常受尊重的。

梁朝曦虽然不清楚这一点,但她马上就发现大哥和大姐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惊讶和敬重。

她主动伸出手去和他们握手,“大哥大姐你们好,我叫梁朝曦。”

“你们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兽医是不是啥动物都能治呢?”阿斯塔大哥对梁朝曦的职业产生了好奇:“我们这儿的畜牧站也有兽医,上次我们家的马难产了,多亏他们来帮忙。不过我们这儿接生看病都是大的牲畜马、牛,最小的也是羊和狗,费劲得很,兽医嘛也都是男人。我还从来没见过丫头子当兽医的呢!这个丫头子不是一般的丫头子啊!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是不一样。就是狮子老虎那些动物你也能治呢吧?”

对付大型猫科动物梁朝曦实习的时候倒是有一点经验,只是就这样信誓旦旦说能治,好像也有些勉强。

看着阿斯塔大哥期待的眼神,梁朝曦只能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厉害得很。”阿斯塔大哥比画出一个大拇指。

简单聊了两句,杨星野以还有好多家要跑为理由和大哥大姐告别,阿斯塔大哥见状也只得送他们出门。

临别时大姐特意送给他们一些酸奶疙瘩,“丫头子是外面来的,没吃过,给她带上尝一尝。”

梁朝曦推辞不过,只好道谢收下。

走出院子临上车前,梁朝曦看到大哥大姐还站在院子里,朝着他们挥手。

阿尔斯兰只好大声喊着,想让他们快点回去。

梁朝曦手里还拎着大姐给她的酸奶疙瘩,她看着窗外的身影感叹道:“大哥大姐是真的热情又淳朴。”

“哈萨克人有一个祖训,祖辈留下的财富有一半是留给客人的。所以无论是谁,只要来了就是客人,都会受到他们热情的招待。阿斯塔大哥是这一片的义务监督员,人尤其热情,要不说我们还有别的事,他非得把我们留下来吃饭。”

杨星野一边说一边发动了车:“这种奶疙瘩奶味比较浓烈,酸味也大,你吃的时候小心一点。”

“好的,”梁朝曦把袋子递过去,“阿尔斯兰,你尝尝?”

阿尔斯兰面露难色:“谢谢,还是不用了吧。这种原汁原味的,太酸了,说实话我也吃不惯。”

杨星野笑眯眯地伸出手:“来,我陪你尝一块,我喜欢吃酸的。”

阿尔斯兰闻言给他掰了一小块,杨星野就像吃巧克力那样,接过来扔进嘴里大口咀嚼,面不改色:“嗯,就是这个味道,太正宗了。梁朝曦,你试试看能不能吃习惯。”

梁朝曦也掰了一点,一入口就尝到了浓浓的酸奶味,是那种单纯的乳酸菌发酵出来,不带一点甜的酸奶,还是浓缩版的。

她被这股直冲脑门的酸味刺激得失去了表情管理,整个五官都皱成了一团。

阿尔斯兰乐呵呵地看戏:“你看我说太酸了吧,就算是我们本地人里面也有很多人吃不了这种纯天然的。你别看野哥这样的,他吃开拌面了那醋就像不要钱似的往里倒,恨不得凑上去喝两口,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他递给梁朝曦一瓶水:“等回去了我给你买点我经常吃的那种,超市里面就有卖的,白色的一个一个奶球球,奶味特别足,但是放了一点糖,吃起来就没有这么酸了,也没有这么硬,和外国那种奶酪差不多。”

梁朝曦实在受不了这个酸度,喝了点水像吃药似的仰脖把那一小块酸奶疙瘩吞了下去,又惹来杨星野几声低笑。

接下来他们又去了几户哈萨克牧民家里,梁朝曦跟着杨星野和阿尔斯兰一起把防火防灾的宣传页一一发放给他们,又帮着科普一些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

这片区域除了人口居多的哈萨克族之外,还有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牧民,虽然民族不同,文化及相貌也略有差异,但大家都世世代代遵循着这片土地的生存法则,互帮互助,和睦共处。

在这里,几乎每一户哈萨克人家都是一个“能量驿站”。来来往往无论是牧民还是游客,无论属于什么民族,都被当做最尊贵的客人来招待。

尤其是辛苦赶路、转场的那些牧民,每当这些人感到口渴或者饥饿时,便会就近找一户人家做客,转场时遇到天气不好,无论是谁家设在路上的简易小屋,只要有需要,都可以在不知会主人的情况下随意使用。

这里的人们是如此淳朴又热情,开朗又坦诚。

人和人之间充斥的不是钩心斗角尔虞我诈,而是完全的信任和深厚的友谊。

这是梁朝曦之前的人生中从没有过的体验,虽然她因此喝了太多奶茶,感觉这一天的饭都能省了。

考虑到他们还带着一只小狼崽,上山巡查时杨星野找牧民借了两匹马,他和阿尔斯兰一人一匹分头行动,这样能快一点。

这不在梁朝曦的工作范围内,杨星野更不放心她一个人上山,索性把她安顿在一户蒙古族牧民家里,等他们完成任务后再一起开车回去。

梁朝曦其实很想帮忙,只是自己实在实力不济,骑马上山是想都别想,只好听从杨星野的安排在蒙古包里坐着。

这户蒙古族牧民已经是四世同堂,七十多岁的曾祖母奶奶早就在定居点定居,这次来冬牧场是因为闲不住想在转场的时候给子女们帮帮忙。老人家这么大年龄还会说普通话,只是口音有些重,梁朝曦连蒙带猜的沟通交流也不怎么受影响。

老奶奶一直觉得梁朝曦穿的冲锋衣太薄,执意让她坐在离炉子最近,最暖和的地方。

满意地看梁朝曦坐好之后又认为她太瘦,把家里人准备好端上桌的风干牛肉干、奶皮子、奶豆腐一股脑地往她手里塞。

大概奶奶辈看孙辈总是像这样,生怕这些孩子们挨饿受冻。

梁朝曦的心被这种突如其来的真诚关爱涨得满满当当,为了不辜负老奶奶的厚爱把手里的东西吃了个干干净净。

奶奶的儿子是这个家庭的一家之主,大叔虽然看起来有些严肃,不苟言笑,但一直细心地关注着桌上的食物和炉膛里的火,不管是什么,只要下去一点就立马又加上许多。

梁朝曦总觉得大叔长得很眼熟,有种莫名的亲切感,直到看到蒙古包的墙上挂着的成吉思汗画像才恍然大悟,大叔和教科书里成吉思汗的画像有八分相似,唯一欠缺的是那点胡须。

大叔的儿子正好去草场了还没赶回来,只有他的老婆和不到两岁的儿子在家。

小家伙刚学会走,步伐还不太稳,正是顽皮的时候,在蒙古包里呆不住,被妈妈看管着在院子里玩,不是招猫就是逗狗,撵着一只小羊到处乱窜,自己高兴地又笑又叫。

梁朝曦喝完一碗蒙古族特色加了炒米和牛肉干的奶茶,觉得再坐在桌子旁迟早得撑死,和主人家打了招呼,跑出来帮着小朋友的妈妈看孩子。

她和孩子的妈妈年龄差不了几岁,沟通起来更没有任何问题,两个女生的共同话题很好找,孩子妈妈也很健谈,他们虽然是第一次见,聊得却挺好。

小朋友玩着玩着发现妈妈的注意力分到了别的地方,开始撒娇打滚耍赖求关注。

他妈妈有些无奈,只好使出大招,将这位浑身是劲的游牧民族后裔放在了一匹小马背上。

据她说这匹小马原本就是一家人选出来,准备给小朋友长大之后骑的。

小马看起来刚刚出生没多久的样子,一脸青涩稚嫩地嚼着草料。

小朋友还在控制不住尿尿的年纪,端坐在没有马鞍的小马上却自带一种老牧民的镇定和自然,仿佛骑马这项基本技能已经被祖祖辈辈刻在了他的基因里。

一坐在马上,他整个人都安静了下来,两只小手紧紧攥着小马的鬃毛,表情严肃又认真,把他的奶奶和妈妈都逗笑了。

这匹小马也不亏是整个家族精挑细选的礼物,青涩但沉稳,一脸淡定地稳稳站在那里,温驯的样子让它坐稳了长孙坐骑的地位。

梁朝曦看着眼前的小马和小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毛吾兰,想起了他和这个黝黑健硕的孩子截然不同的瘦弱和苍白,想起了他干瘪的小手上扎着的留置针,想起了那匹受伤的小马。

今时今日,此情此景,梁朝曦好像忽然间更能理解了杨星野那天突如其来的爆发。

也许他那通发泄,并不是冲着自己。

原本好好坐在小马上的小朋友忽然兴奋地挥起手来,清脆的笑声接踵而至,打断了梁朝曦的回忆。

她顺着小朋友挥手的方向看过去,三个骑马的人正一路风驰电掣地往这座牧民小院而来。

跑在最前面的人肩宽腿长,身姿英挺,气宇轩昂,他骑着一匹额头上有黑色花纹的白马,自有一种潇洒不羁,风流倜傥。

梁朝曦的视线凝固在他的身上。

天高云淡,风清气朗,阳光在他身上镀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倒像是天外来客。

只是他逆光前行,面目模糊看不清长相。

梁朝曦心里隐隐有了一种猜测。

三人好似赛马,全力以赴越跑越快,白马骑士也一笔一笔逐渐显露真容。

果然,还隔着一段距离,梁朝曦就看到了一双湛蓝的眼眸,蓝得和她那颗未经打磨的海蓝宝石,一模一样。

奇怪的是,在离蒙古包不远处,三个人就都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骑着马慢慢悠悠地往家的方向走来。

孩子的妈妈看出了梁朝曦的疑惑,笑着解释:“我们蒙古人的讲究,除非发生了很不好的事情,没有骑着马急匆匆地往蒙古包走的,这样做不吉利。草原上生活的人,基本上都有这样的习惯。”

话音未落,梁朝曦就听见了杨星野的笑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