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绣春光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外贼退,山河复

绣春光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外贼退,山河复

作者:麦小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4 01:42:20 来源:小说旗

上海之行非常顺利,蒲绣绣拜访了老师傅,甚至还得老人家亲手教她做了一件旗袍样板出来,在看了她的刺绣作品之后,对她赞不绝口。

老人家只会说上海话,还是同行招待他们的朋友给翻译的,老人嘴里不停夸“乖囡囡”,也不知道是不是把她错认成了哪位故人。

丝绸缎面上的刺绣,比起普通的底布,更考验绣工的技术。

以前张明泉总教蒲绣绣说,湘绣是永远不会完成的作品,只要你不满意,都可以继续绣下去,一直绣到你自己满意为止,这就免不了有些地方需要拆,然后再重新补绣。

蒲绣绣就在湘绣大赛上,拆掉过一个丘比特,做了修改。

但是这个是建立在绣布不会有大面积损伤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修改。

缎面的话,再细的针,绣过之后都会有痕迹,没有哪一位绣工能够保证自己每一针都能绣在原来的位置上,一来二去的,被戳出来的针洞可能就越来越大,这就属于刺绣事故了。

这次蒲绣绣绣旗袍,分为好几种主题,有官太太、官小姐穿的,那就要优雅、大气,或是清新脱俗,从面料到刺绣都要极尽华丽,总之要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它们值钱,也有歌舞厅的舞女穿的,那就需要十分艳丽,未必多值钱,但看上去,尤其是在歌舞厅的灯光下,一定要足够吸精,除此之外,也还有普通学生穿的,这就不属于旗袍了,而是有时代特性的校服,校服上很少有刺绣,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毕竟也是有一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到学校读书的,她们的服饰和更贫穷一些的学生相比,又有低调奢华的感觉在里面。

正是因为有这些区分,所以蒲绣绣才会在正式开始刺绣之前,一定要来一趟上海。

事实证明,这次上海之行收获可太大了。

回来之后,蒲绣绣家都没回,下飞机就往湘绣坊跑,她简直是迫不及待地开始她的绣品了。

这种时候,蒋淳珖肯定是不能拖后腿的,但他这时候也不想离开,就想在这里继续陪着她,于是找剧组那边要来了能要来的全部剧本相关资料,默默地看了起来。

整个故事是围绕一个女学生来讲的。

女学生出身名门,祖上还曾经为皇帝绣过龙袍,之后几代也算是沾光,逐渐成为望族,世世代代学刺绣,但刺绣很多时候都不仅仅是绣工上的训练,还需要有文化,知道很多典故,更需要观察生活,对自己的绣品内容,有全面而细微的认识,所以才会送她去念大学。

那时候的时代已经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为皇帝绣过龙袍这件事,再也成为不了多么显赫的家世,大学里除了教授知识之外,还会教一些生活技能,是一个临时的象牙塔,女学生家里把她送进学校,本意是希望她能够安全。

可她却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在那样的时代,学医尚且不能救国,更何况只是会刺绣呢?进步青年们总有各种途径找到属于他们的组织。

女学生在学校里还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天资极高的女学生,和同学们一起谈古论今、讨论时事,也会跟着教授们下地耕田种菜,亲手下厨做饭。

小时候才能吃到的那种小馄饨,是再也吃不到了。

她很快发现,学校的教授里,也有个跟她一样的“异类”。

这个教授是个外国来的神父。

八国联军侵华,是每个学生都知道的屈辱历史,但这个神父身为洋人,却得到了学校里大部分师生发自真心的喜爱,想必也是有过人之处的。

女学生想知道神父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然后就发现了他的秘密。

神父居然趁大家睡觉的时候去小厨房偷吃东西!

但他偷吃的也是他自己从教会那边领来的洋面包,平日里学生们都吃不惯,即便是出身富商家的小姐们,也是吃不惯这种粗粮餐点的,她们只吃精致的小蛋糕。

两个人的缘分就从这个小厨房开始。

神父除了身份是神父,别的看上去都不太像,他的确每天都祷告,但祷告的时间并不固定,如果需要他去帮忙锄地,他就会立刻放下《圣经》过去,如果有学生来找他谈心,他也会立刻放下十字架,去拥抱他们。

颇有一种“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意思在。

不过很快女学生就想到了,这两句接下来就是“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不知道这个神父到底是上帝还是魔鬼呢?

反正看起来不怎么正经,身为一个神父,又是教授,每天和学生们聊“爱情”。

“爱情”能当饭吃吗?

“爱情”能救亡图存吗?

“爱情”能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吗?

“爱情”什么都不是。

在最危难的时刻,有一份非常重要的情报需要传递出去,组织已经想了各种办法,牺牲了很多同志,都没能成功把情报送出去。

就在这时候,敌人知道了女学生祖上曾为皇帝做过龙袍,扶持伪满洲国“皇帝”登基,一定要让女学生来做这件龙袍。

这可不是绣龙袍能光耀门楣的事,一旦真的绣成,那可是要遗臭万年的。

但这是个绝好的机会。

女学生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地赶工,终于绣成了这件龙袍。

当然,情报也被藏在了这件最安全的龙袍里,被顺利送了出去。

最后当然东窗事发,整个学校都要遭殃。

神父一个接一个地“迎娶”女学生,给她们自己国家的“身份”,将她们一个一个送上远渡的轮船。

可女学生不肯“嫁”给他,不接受西洋婚礼,绝不肯穿白色婚纱,不肯上轮船跟他离开。

神父最后站在船上远眺这个他住了十年的国家,耳边萦绕着的,是女学生的那句“待外贼退、山河复,我去找你”的承诺。

他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多年后闭眼的那一天,等来的是一个叫毛的男人,站在**城楼上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

神父心里想,这应该就是她说的“外贼退,山河复”了吧?

可她还不来找我呢?神父心里想,你不来找我,我就只能去找你了。

神父死于第二天傍晚,他不知道的是,当年的女学生,早已死在他离开的那一天。

一个无神论者,和神父相爱的故事,被裹挟在时代洪流下,遗憾又令人感伤。

然而故事里,和女学生相关的,也不止神父这一个男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