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绣春光 > 第二章 《曌》

绣春光 第二章 《曌》

作者:麦小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4 01:42:20 来源:小说旗

双面全异绣被誉为“魔术般不可思议的艺术”。

简单来说,就是在同一块透明底料上,正反两面绣出构图、色彩、针法都不一样的物象来。

hUN省湘绣研究所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首创出这种在精细微茫的藏针隐线,分毫之间,精密妥帖的针法来。

在座所有人在看到蒲绣绣这幅作品之后,都第一反应想起了双面全异绣的代表作《望月》。

蒲绣绣这幅作品当然是在致敬《望月》,可她的突破也非常大胆。

她依然是采用湘绣掺针、游针等等针法为主,绣屏的一面,和《望月》十分相似,也是一位佳人在卷帘内的侧影,她隔帘遥望空中明月,削肩仙袂,忧思飘渺,可另一面,却是截然不同的风采!

另一面是从室外的角度,透过玲珑剔透的水晶帘,可以看见佳人的面容,云髻堆翠、榴齿含香,她却在伸手摘星辰。

人物头部正反两面,一面黑发似瀑,一面容颜似雪,黑白叠绣千针万线,却不露一丝端倪。

绣线所特有的丝光折射,绣出月色如洗,佳人的神情愉悦,一改帘内忧愁之色,她甚至在伸手摘星辰!

即便是双面绣,两面呈现出来的画面不同,但落针的位置却不能变,只能在同样面积的绣面上做文章。

蒲绣绣居然做到了两面佳人手部动作都不一样!

这绝不可能。

蒲颂立刻蹙起了眉头。

蒲绣绣看到他起身走向自己的绣品,心里有些忐忑,要说完全不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这未免太虚伪,但蒲颂过去种种行为,又让她心里很清楚,这根本不可能。

张明泉朝她微微摇了摇头。

果然,蒲颂看了没过多久,就重新归位坐下,他扭头问张明泉:“张老,这是您亲自教的?”

其中一面有手部动作,另一面就不可能毫无落针痕迹,唯一的可能,是利用极细的一股绣线,将画作中的光影效果都用进去,才能在另一面看起来仿佛没有绣线。

这个技巧原理说明白了不算太难,但实际操作起来,连蒲颂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做到。

蒲绣绣才多大?她怎么可能做到?

所以蒲颂的问法相当委婉,他问的是“是您亲自教的”,可他真正想问的是,“这是您亲自绣的吧”。

张明泉看着那幅绣品,眼睛都笑得眯起来:“要不是你不肯亲自教她,哪儿轮得到我来捡现成,这把岁数了收到这么个好徒弟啊。”

蒲颂吃了一惊,这幅绣品还真是蒲绣绣绣出来的?

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挪了座位,悄悄凑到了蒲绣绣身边来:“小师妹可以啊,你现在都到这个水平啦。”

“低调、低调,”蒲绣绣偷偷打量着蒲颂的脸色,精准做出判断,“我要挨骂了。”

蒲颂果然马上就发难:“不伦不类!仿绣《望月》就罢了,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敢将原作立意都大改!”

“致敬本来就该如此,在经典作品之上,做出自己的创新,而不是一味仿绣,”蒲绣绣毫无惧色,立刻起身和他针锋相对,“时代在发展,湘绣也要进步!”

“竖子狂妄,”蒲颂瞪大了眼睛,“这里多少名家大师,轮得到你来口出狂言!”

“蒲老师,所有大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不是一味用经典来压制学生的创作,”蒲绣绣起身之后,将她身上所穿旗袍裙外层纱上的一对小兔子掀开来展示出来给大家看,“各位老师,我这对小兔子,算不上双面全异绣,但也有些微不同。”

众人探头去看,蒲绣绣已经站到椅子上去展示了。

这种行为多少有些不太文雅,但张明泉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她,似乎也在观察那两只小兔子到底哪里不同。

蒲颂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会议室最后一排,只坐了两个人,除了沈玥之外,还有一个男人,他是研讨会开始之后才到的,刚巧赶上了蒲颂当众批评蒲绣绣。

这个男人坐得远,整个人上半身往前倾了倾去看蒲绣绣的裙子。

“那对兔子眼睛好像正反面不太一样呀。”他喃喃自语。

他身边的沈玥下意识接口道:“是的,两面小兔子眼睛的颜色不一样。”

她说完就开始愁眉苦脸地叹气:“绣绣姐怎么还是和蒲老师吵起来了啊……”

“技巧并不复杂,”前面的蒲绣绣脆生生地开口说道,“可我就是让它正面眼睛是红色,另一面眼睛是褐色,这种技巧在座各位大师都觉得不过雕虫小技,但却能够吸引年轻人愿意上手试一试,而且有一定概率可以成功,这对他们来说会非常有成就感……”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蒲颂打断:“哗众取宠!”

最后排的男人在这时候站起来。

“抱歉,”他开口先道歉,表现得十分谦虚,“我想请问蒲老师,湘绣在您看来,究竟是应该以非遗的方式,由非遗传人去传承,还是应该发展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把这门手艺带到大家生活中去?”

到底何谓传承?

“这并不冲突,但谁都无法否认的是,现在大家生活中,刺绣已经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东西,”蒲颂在回答别人的提问时,总能比面对蒲绣绣要和颜悦色,“就比如书法,它作为一种艺术在传承,不能说生活中就用不到了,但现代社会科技进步,电脑输入远比手写字要应用的范围更广。”

他虽然没有明着回答,但话里话外,意思还是湘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特定人群去传承的,因为它在生活里已经并不常见了。

“我倒是觉得,也并不是就在普通生活中不那么常见,比如过年的时候贴春联、汉服婚礼里的合婚书,都要用到毛笔字,刺绣也是一样,”蒲绣绣这时接嘴补充道,“就比如我身上这块刺绣,它可以被缝制到我的裙子上,也可以被做成扇面,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到的东西,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那么不常见,只是有些人看不见。”

蒲颂的脸色一下难看起来。

最后还是张明泉出来打圆场:“研讨而已,求同存异就好。”

他招招手,把蒲绣绣唤到自己身边来:“这幅绣品叫什么名字?”

他指的是那幅双面全异绣。

“叫《曌》。”

武则天当年为自己取名“武曌”,意在表明女人也可如日月当空,普照天下。

这幅《曌》里的女子,就在伸手试图摘星辰。

她侧身看向已经坐下,却依然板着脸的蒲颂,轻声问了一句:“女人凭什么就不行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