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家有喜柿 > 第十三章 没有感情,怎么都看不上

家有喜柿 第十三章 没有感情,怎么都看不上

作者:作者晓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4 02:05:03 来源:小说旗

这段时间,潘冠霖和宋家惠两人商量好了,为了能让商言更好地学习,他和老伴儿分工协作。每天大外孙放学后直接回自己家。

潘冠霖先一步去女儿家给外孙做饭,顺便带着水果牛奶之类的食品装满冰箱。老伴儿就在自己家给喜红带女儿。如果笑笑回了自己家,他们就还让商言住在自己那儿。

刚开始没觉得什么,可是后来天气越来越冷了,潘冠霖的老寒腿有点发作,来回折腾有点力不从心,索性有时就住在了女儿家。那边宋家惠自己一个人给二闺女看孩子,有时黑白伺候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她的身体也很快吃不住了。

潘冠霖和老伴儿互相打气。

潘冠霖说:“现在是两个孩子最困难的时候,咱们不帮她们谁帮她们啊?如今孩子们的压力被我们大多了,你看心怡才刚刚参加工作,就天天早出晚归,六日也没有歇过一个整天的,幸好有个大伯家做落脚点,否则半夜回家还得自己做饭,自己收拾家,太辛苦了!”

宋家惠也说:“以前我也看不起谁家的闺女,有了孩子后就当了家庭妇女。解放后,妇女好不容易有了平等工作的权利,搞不懂这些人为了贪图安逸宁可在家里做米虫。可真到了自己两个女儿身上,我才知道,现如今的姑娘们,想要把工作和家庭都搞好,那是真不容易。如果没有老人帮衬,那就是难上加难。咱们不帮谁帮孩子,有时她们想自己扛着,也是力不从心。”

“咱们退休了还能为孩子发挥余热也是应该的,就算不落好,也不能看着孩子们玩不转!”

“只要他们能好,咱们怎么都行!”

这天潘冠霖还是一如既往地想坐在大外孙的身边看着他写作业,商言仍旧是和往常一样让姥爷赶紧出去。可今天,老爷子就是要和外孙死磕到底,坚决不去客厅。

老人家以前就是教数学的,他干了一辈子这个事儿,当年初中高中一起教,本以为自己可以宝刀未老,可是发现现在孩子的数学题做法同他以前教的大不一样了,很多题他也做不出来,就是做出来也很难给孩子讲明白。

潘冠霖白日里用了八个小时终于把昨晚上商言的数学题整明白了。这好容易等到孩子下学回来,他正准备大显身手,哪能听从孩子不让讲就放弃,道理说不通,自己去书包里找练习册。

一眼,他就发现了孩子书包里装着好几个‘玩具’。老人家这火又蹭蹭往上冒。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玩玩具,这么大的孩子心里一点数都没有吗,非得大人时刻盯着才行?

商言上卫生间回来就看到姥爷在翻自己东西,暴脾气也又窜儿了。

“还有没有**,还有没有人权,姥爷您能不能别乱翻我东西?我的书包除了我谁也不能碰,你下次再动我书包,我可要发火了。”

有了上次都教训,潘冠霖对外孙对容忍度每天都在提高,想打也舍不得打,骂也不敢骂,只能自己憋着火儿:“那你先告诉我,这些都是什么?”

“您自己看啊?这也就是些小东小西,要是看见您翻我的情书,我这非得一口气上不来!”

“胡说八道什么,我看你是越来越没溜了!”

潘冠霖看到商言都书包里装着漂亮却不实用只能当作礼品的笔记本,看着好看也不一定好用的签字笔,还有修正带橡皮擦,书签小闹钟这些玩意儿。

他严肃地对外孙说:“让你去上学,你买这些东西,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当年你姥爷教书时学生门连书皮都不许包有图案的,就是怕分心。”

“您那是什么年代啊?”商言说,“现在就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好玩好看有意思的东西会直接跳到我们的面前,防贼一样防着我们,也是不能够的!”

潘冠霖说:“无论是什么时代,学生的天职就是好好学习。影响学习的事情一概都是错误的。”

“姥爷,就学习这事儿,我就跟您聊不下去。素质教育懂不懂,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是只有成绩,就像我长得帅,家里经济调价也不错,会弹钢琴,会弹吉他,篮球得过奖,唱歌也不错,就算学习不好,综合素质也是优。”

潘冠霖说:“对一个男人来说长得好看也叫有点,长得好看能当饭吃?长得好看就能研发出芯片?长得好就能保家卫国?你能不能志向远大一点?”

“姥爷,我求求你了,能不能别唠叨了。这不是我买的,这是我小姨送给全班同学的。”商言被数落得脑子嗡嗡的,他现在只想甩锅,不管不顾地把潘喜柿是自己班主任都事儿说了出来。

潘冠霖看着面前比自己还高了的大外孙,顿时焦虑不安起来,让潘喜柿来教商言?

那这孩子就彻底没有希望了,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也就白费了。明明一切都已经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了,这个一点也指望不上的小闺女又出来搅局坏事儿?

潘喜柿小租屋楼上的邻居装修,导致她住的地方漏水了。可她最怕的还是中介小哥口中尚云轩这个无良房东。他们白天同在一个办公室,她都觉得如临大敌。

虽然她知道这人是自来熟,社交牛逼症,但是有了中介小哥的预防针,还有自己的第六感,她真是生怕与这个有过多的交集。按照中介小哥的说法,如果房东知道了这个房子被水泡了,真是后果不堪设想。

楼上是一对新婚的小夫妻,他们对这件事非常抱歉,跟着潘喜柿一起收拾灾难现场。潘喜柿接到父母的电话时,上半身一身汗,下半身都是水,九点多钟的时候饭也没有吃,还有三个班的卷子和作业没有批改。

父母让她马上到家里来,否则明天就去学校找她。潘喜柿大感不妙,这是商言把自己在学校教书的事情捅出去了,这熊孩子真是不靠谱!

父母的家里布置得还是一如既往的温馨。就像是所有亲戚们认同的,这个房子是家族里单价最高面积最大的‘豪宅’,这里是他们一生的骄傲,可她坐在这里却是透心凉,并且感觉与此格格不入。

潘喜柿听着父母对自己大声地责骂:“你当了商言的班主任,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和我们通报一下?你眼里到底还有没有父母?前些日子商言离家出走的事情你难道不知道,对他学习上的事情,我们不配得到你的半点沟通吗?”

潘喜柿从容淡定地说:“你们别忘了上次商言还是我找回来的呢,你们不但没有半点感谢,现在我当了他的班主任还专程叫我过来挨骂?还要到我们学校去找我,我就不配得到你们的半点尊重吗?”

潘冠霖大手一挥:“行了,你也别跟我扯别的。就说你这种身为老师买礼物给学生做奖励的做法,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老师的事儿,不是自己的事儿。从商言离家出走这件事儿上你还看不出来吗?越惯着越罗锅,你得从跟本上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儿,想要好的出路就得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儿。”

潘喜柿无语望天:“你们教书是什么年代,是什么地点?那个时候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回家种地,整日连饭都吃不饱。你让学生们头悬梁锥刺股地学习,告诉他们考上大学就能拿工资,吃饱穿暖去大城市生活,他们用脚豆儿都能想象出未来美好都生活。可是现在都孩子呢?

基本上都是锦衣玉食,父母再辛苦也不会苦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哪怕父母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也都把孩子养成了富二代。你让现如今这些学生们头悬梁锥刺骨,他们得知道为什么啊?在家看手机点外卖就很幸福了!吃不饱穿不暖离他们太遥远了!”

“我跟你说不清这些歪理邪说。”潘喜柿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离,他也不想数落小女儿,可是大外孙商言是他的底线,“商言就是不能被你这么教育。我不同意!”

潘喜柿也渐渐面色不善:“现在的老人啊,要求老师和父母对孩子严厉,可自己却纵容孩子,从小惯到大,无比溺爱。等到长大管不了了,就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

“无论如何,老师要有老师的威严。从某种角度上讲老师和学生就不能是平等的,更何况还买小礼物贿赂孩子学习?你这叫降低身份。”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同以前的孩子也不一样了,教育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了。老师和孩子都是平等的。”

“怎么可能平等,老师和学生,老子和儿子,天生他就平等不了。”

“万物皆平等,只是分工不同!”

“我不跟你争论这些谬论,”潘冠霖说:“我告诉你,教育理念千古不变,都是为了让孩子成材。”

“可成材的标准也不一样了。”潘喜柿说,“80年代的时候,电影明星出国都得刷盘子,可是现在的孩子们跟孩子出国旅行是家常便饭,孩子们出国念书也很少那么辛苦自己去赚学费的,您给他们描述的好生活,他们现在已经得到了,你们恐吓他们将来找不到工作没饭吃,他们现在锦衣玉食根本想不到没饭吃的滋味。”

“可这就对吗?”潘冠霖说,“你说这是好还是不好呢?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却不懂事了。家长们那么辛苦,背着房贷车贷,他们双耳不闻窗外事儿,一心只想玩儿?”

宋家惠也忍不住感叹:“父母都是靠知识改变命运从小地方来到国际大都市扎根的草根,孩子却都养成了富二代。真有家业继承吗?未必!这些傻孩子不知道,将来的好日子还得靠自己。”

“道理容易讲,可孩子就是孩子。等他们真正懂道理懂时候,最好懂学习时机都过去了。所以为了他们的两来,我现在哄着他们学,有错吗?”

潘冠霖说:“当然有错!商言为什么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家长,就是因为像你这样的人把教师这两个字给抹黑了。你道理都懂,为什么不在学校里给孩子立好规矩。严师出高徒,我当初打学生手板,能把教鞭打折了,能把捣蛋鬼的手掌给打肿了。”

“打孩子手板?”潘喜柿一脸呵呵,“那有机会您再试试吧?还不得让学生家长把您给吃了。而且这叫体罚,学校也是不允许的!”

潘冠霖说:“我一心为学生问心无愧。像你这么搞,还是老师吗?你不能因为自己条件不够,削尖脑袋要转正,就成了一个为了保住工作的乞讨者!”

“乞讨者?”潘喜柿直接跳了起来,怒发冲冠,居高临下地看着潘冠霖:“干嘛说得这么文邹邹的,你就直接说我只要饭的不就得了吗?”

这时,家门被打开了,潘心怡从外面走进来,看到三个人此时的情形,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满脸震惊。

潘心怡一一打过招呼后,回房间去。潘喜柿的眼睛一直盯着堂妹的一举一动,她有家门钥匙,鞋柜上的粉色兔头拖鞋是她专用的,不像自己脚上穿的是从酒店拿来的全新的一次性拖鞋,估计她走后就会扔进垃圾桶。

然后她又看到自己的母亲站起来,去厨房,然后很快对着回房间的堂妹喊道:“心怡啊,饭都是热的,你赶紧吃吧!”

潘喜柿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心,当听到宋家惠特意说了那句:今天做了你最爱吃的排骨蒸芋头。她怎么都觉得对方太刻意了。为了气她吗?她真的一点也不生气!

潘喜柿平静地接受着这一切,可是肚子却不争气地叫起来。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她站起身对父母说:“我和潘胜男已经说了,商言是我的学生,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导他,助他成材。可是谁要是因为对我个人有偏见去毁掉我工作的机会,就是仇人,任何人都不例外。我这次来主要就是为了告诉你们这句话。”

潘心怡走出来说:“喜柿姐,怎么我一来你就走了?我来新港之后,咱们还没好好聊聊呢。”

潘喜柿看了潘心怡一眼,一个字也不想应酬,径直地越过这个人,走出大门,连余光都没有分给她一点。

月洒清辉,入目所见皆是寂寥。可换个角度望去,处处又都是万家灯火,一盏灯就是一副小团圆。潘喜柿又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她和小舅家的表妹都在姥姥家长大,在自己都心中,这个表妹就和自己的亲妹妹一样。

要知道当年姥姥怕她的父母远在千里之外,独自留下一个一岁来的小孩子给他们照顾,万一有点差错,这个责任是负担不起的。

当时是小舅舅说会帮着老人照看,以后的日子里,人家也没有食言。就连小舅妈对她也很好,给表妹买零食时也会给潘喜柿买一份,对她非常友善,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总是对她高看一眼。

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小舅妈下岗了,全家就靠着小舅微薄收入的度日,免不了还要接受姥姥和姥爷的接济。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普通人面前就是一座山,只能一家人互相扶持,度过难关。不仅是小舅,大舅家二姨家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父母这儿都成了孩子们最后都避风港。

姥姥姥爷疼爱潘喜柿,但是老人家的资源不可能都给这个外孙女,从血缘关系上来说,他们还有更亲的人。

舅舅小姨们没结婚对她一个样,有了孩子对她又是一个样儿,如今结婚有了孩子遇到了经济困难,对她的态度越发不同了,毕竟老人的钱给她花得多了,给自己的孩子花得就会变少。但是小舅对她一直是包容和爱护的。

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好,小舅也坚持带表妹去必胜客去过生日。在那个年代,必胜客还是个高消费的地方。

小舅和小舅妈好心的让同样在姥姥家生活的潘喜柿一起去吃必胜客。潘喜柿当时开心极了,对小舅和小舅妈也充满了感激之情,想着长大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带他们和姥姥姥爷一起去最贵的饭店。

必胜客的餐单远远比小舅和小舅妈想象得要贵。一份披萨,只够两个孩子吃的,舅舅和舅妈就光喝着不要钱的柠檬水,看着孩子们吃,可是比自己小岁的表妹是个大胃王,平时里没觉怎么样,如今见到好吃的披萨,顿时任性起来。指着食物问潘喜柿:“我爸妈都舍不得吃,我哥哥都没来,你为什么要和我抢?”

一份披萨只允许喜柿吃一角,而套餐里的鸡翅和薯条还有冰淇淋一口都不许潘喜柿子吃。平时的表妹不是这个样子的,但是过生日的人最大,小舅和小舅妈也不好过分阻止小寿星。

潘喜柿也很懂事的告诉大家,今天是表妹的生日,自己吃一块披萨就很开心了,今天来主要是替表妹庆祝都。

潘喜柿真的一点都不嫉妒表妹,因为从很小的生活姥姥就教给她知道,人家的父母对她再好也不是她的父母,要感恩但是更要有分寸和界限感。那时的潘喜柿不仅心中没有不高兴,还很庆幸有这样的小舅和小舅妈,否则她连必胜客都没有来过。

高一住校的时候,周六日要回姥姥家。可那时小舅家刚换了房子,在那个年代装修得很漂亮,她回家的公交车正好有一站就在小舅家的小区口。她忽有个想法,下车去路边的电话亭给小舅家打了过去,她想要再去看看小舅家的新房子,看看表妹漂亮的卧室,想要玩一下小舅家新买的音响。

表妹却在电话里直接拒绝了她的要求,因为表妹姥姥家的姐姐周末来了,晚上她们要一起去看电影,亲戚们都给她家买了很多稳居的礼物,他们一堆人正在拆礼物。

潘喜柿那一刻觉得自己很尴尬,表妹并不是只有她一个姐姐,她们并不是真正的亲姐妹,她却总想着一起长大关系不同凡响。姥姥姥姥的家是她的家但也是大舅、二姨、小舅的家,也是表哥表妹的家,但是大舅和小姨还有小舅以及表哥表妹的家永远不是她但家。

她的家在哪里呢?

走出父母漂亮的大房子,潘喜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决定不去坐地铁了,打一辆专车犒劳自己。

回到小租屋,家里还是一片狼藉。潘喜柿耐心地收拾,用拖把把地拖得一尘不染,然后把物品一件件地摆放好。下午快递到家地鲜花还么有拆,一直到现在才有时,就算没有男朋友,她也会不定期送自己一大束鲜花。墙上地钟摆已经过了十一点钟,她开始给自己做晚饭。

自从有了地方落脚后,她就减少了自己吃外卖地次数,除非极其个别地时刻,其余都是她自己做饭吃。先从冰箱里拿出从超市里买地袋装酸菜,然后是冷冻地草鱼片,她要给自己做一份热乎乎地酸菜鱼。然后拿出

金针菇洗干净,用牛肉片包裹上,放在煎锅里,很快金针菇牛肉卷也做好了。米饭是一回家就放进了电饭煲,早已经蒸熟。铺着漂亮台布地餐桌上,两道菜一碗米饭,还有一杯酸奶,是主人地晚餐。

潘喜柿在香薰炉里点燃了一支安神地檀香,然后用小音响放一曲古筝《渔歌唱晚》,把声音调小,一边用餐一边静静地欣赏。她脑海中里想起爷爷生前同她说地话:“小喜柿啊,再忙也要好好吃饭啊,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想要吃地好吃地,那就一切都不是事儿。”

这时,微信上发来了潘心怡的留言:“喜柿姐,你今天为什么生气啊。大伯和大伯母什么也不肯和我说,还有你吃饭了吗?吃的什么,拍个照片给我看看好吧?我好想知道姐姐一个人吃饭都是什么情形的?”

潘喜柿看着桌上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要拍照片并且美图发过去让对方大跌眼镜吗?她根本没有这个需要,就让对方觉得自己饿着肚子在哭泣吧,如果这样能让潘心怡开心,她其实也不在意的。

古筝曲循环播放着,等潘喜柿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她的手机又响了,是一通电话打了进来。她的目光注视着手机频幕,就算已经删除了联系人,她也能认出那串号码都主人,这是范文宾打来的。难道还有心灵感应吗?

在一个在全世界看来都是悲伤的夜晚,前男友打电话来安抚她受伤的心灵?潘喜柿没有片刻犹豫,果断地把手机调成了静音,然后扔到了沙发地角落里,让它离自己远远的。

多年前潘喜柿看过一段话:因为你从小缺爱,极度自卑,也极度渴望被爱。从小在你委屈的时候没有父亲为你出头,也没有母亲细心地开导,没有父亲为你撑腰壮胆,也没有母亲软语抚慰。

这些年你像野草一样坚强地给自己做避风港,辛苦又滚烫,外人只要稍微对你好一点儿,你就愿意倾尽所有,掏心掏肺。所以,这样的女孩很难过好一生。

潘喜柿非常反感这种腔调,如今的她在感情上不等待、不攀比、不自怜;在事业上不言败、不放弃、不将就,要做经济和情感都独立的现代女性,遇到让自己不高兴的人,心情好就怼天怼地,心情不好就彻底远离。

人生很短暂,应该更好对享受生活,无论一生中身边来来往往有多少人,最后与之为伴的还是自己。而且她并不缺爱,小时候姥姥姥爷也很爱她,所以她始终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班里的纪律依旧乱七八糟,潘喜柿和商言不止一次地谈话交心,可是半大地小子,似乎性格很不稳定,一会儿把道理听明白了,能好几天,可用不了多久又管不住自己,或者荷尔蒙分泌过多,就非要跟老师对着干,有时明明不想气老师的,可是因为一句话,就变了性子。

但是同班级以往的状况相比,九年四班的学习氛围还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哪怕是商言那几个依旧是调皮捣蛋,想学习的孩子似乎比以前多了不少。

尤其是李坤,他是商言在班上最好的朋友,但是明显能够感受到,这个孩子比商言要更重视学习,之前是因为学不会而放弃,如今班上的学习氛围好了不少,他也看得出班主任在极力地拉着班集体往前走,似乎自己也看到了希望。

下课潘喜柿总能看到李坤来办公室找各科老师请教问题的身影。潘喜柿心里高兴极了,她对李坤特别有信心,觉得坚持下去,这个孩子在期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为什么潘喜柿如此看中这次期中成绩呢?因为新初三的孩子,在经历了两年双减之后,其实在中考前大部分孩子的思想是松懈的,这次期中考试是他们中考前最好的练兵机会,如果取得了成绩上的进步,也会让很多孩子增加信心,迎接人生中第一次挑战。

这一天,潘西喜柿去带晚自习,刚刚走进教室门口,就看到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很多同学围在一起,隐约看到地上躺着一个人在打滚儿。攀喜柿的太阳穴突突地跳起来,头皮一阵发紧,冲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