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 第二十章 《幽云十六州》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第二十章 《幽云十六州》

作者:昭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02:05:18 来源:小说旗

第二十章 《幽云十六州》

三年后,赵光义终于要灭北汉。

“河东朔命,所当问罪。若北朝不援,和约如旧,不然则战。”

出使官员报完赵光义的原话,耶律贤却笑道:“胆子越来越大了!好啊,朕就给你个面子!”

看着文武大臣,耶律贤道:“耶律沙!你为都统,耶律敌烈!你为监军,耶律斜轸,你部随之,耶律抹只!你作督军,赵光义要是不识好歹,给朕好好地揍!让他长点记性?”

谁知赵光义这次是御驾亲征,大宋禁军精锐齐出。

“报!南朝建立太原行营,以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带崔彦进、李汉琼、刘遇、曹翰四人兵围太原城,又以米信、田重进副之,且派郭进统军开赴南京。”

耶律贤看了眼身旁的萧绰,“皇后以为如何?”

萧绰微笑道:“若要敲打他,干戈无需大动,如果陛下要慑服他,卖个破绽,也未尝不可。”

“什么样的破绽?”

“啊呀……两军未曾见过真章。”

萧绰摇摇头,定目瞅着耶律贤,“陛下不妨假想自己就是赵光义。”

耶律贤果真双目缓缓闭上。

“想想他兄终弟及,最担心的和最渴望的是什么?进攻北汉或者我大辽,都只是表面,这背后的玄机,陛下不可不察!”

耶律贤设身处地地想着自己登基后的内心,忽的一瞠目,“文治武功!呵!他胆子可真不小!有大文章!”

萧绰起身道:“文章是大,但华而不实!他一年录取千名进士,却不知道疆场考核,幽微至极,仅凭几张阵图就想开疆拓土,梦中人啊……”

耶律贤呵呵一笑,“皇后所言极是,那就让他再得意一点,咱们先坐等前线失败的消息。”

“哈哈哈,陛下进步了。”

萧绰转身就走,“臣妾看看孩子们去。”

果真前线告急,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和乙室王耶律撒合,虽然聚兵幽州城,然而面对大宋精兵,两位大将起初判断失误,被郭进打得损兵折将。

大纛旗下,赵光义来到了太原汾东行营,明知刘继元不会投降,却还要做出样子,告诉使节道:“跟他就一句:天兵势不可挡,契丹狼狈而逃,学钱俶不要学李煜。”

然刘继元却渴望着大辽来助,却等到了赵光义亲登城西,督诸将发动机石猛攻。

“报!羊马城已拿下,范超被俘。”

“斩。”

“报!郭万超来降,刘继元遣使纳款。”

赵光义呵呵一笑,“摆宴,咱们等着他把十州四十县亲手送来。”

公元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五代十国成为历史,赵光义统一长城南境,领土却刚到辽国的一半。

毁掉太原宫城,赵光义来到镇州,对着群臣慷慨激昂道:“这里是太后出嫁的地方,六十年了,弹指一挥间呐。大唐永远地去了,梁唐晋汉周,永远地去了,朕,来了!”

“官家圣明神武!功盖五代,直追太祖!”

翰林学士知制告赵昌言举杯赞叹,群臣拜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光义道:“皇兄托江山与朕,朕不可止步不前,诸位卿家!以为辽军如何?”

“不是班师回朝吗?怎么说起辽军了?”

潘美疑虑重重,却看着赵光义面已微醺,刚要回话,却听赵昌言笑道:“败军贼虏,狼奔豕突,闻听官家,幽云可图!”

“好!”

文臣附和,却听武将们瞪大了眼珠子,“什么意思?”

潘美心下一颤,再看皇帝,他却直盯着自己,“潘帅以为如何?”

可赵昌言却抢话道:“官家如能乘胜追击,收复幽云十六州如热鏊上翻饼耳!”

“呵!”

面扎纱布的呼延赞突然站了起来,“千里之遥,收幽云如热鏊翻饼?你……你喝大了吧?”

“赵学士谋略深远!崔某佩服!”

崔翰起身道:“陛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北汉已经灭国,贼虏定生畏惧,前番郭将军大败契丹北院大王耶律奚底,那可是他们的精锐,臣以为,大宋天兵所到,幽云十六州,探囊取物,不在话下。”

“妖言惑众!难道我军都不休整准备啦?”

呼延赞突然站起来,却被执杯而起的潘美扯甲道:“呼延将军喝多了,来,本帅敬你一杯。”

潘美心里已经尽数明白,这次官家的冒险,恐怕早在离开东京时就定下来了。

“就按幽州行府知事的意思办吧。”

赵光义起席离开,看得呼延赞惊道:“谁是幽州行府知事?”

潘美要问,却听赵昌言道:“潘将军,接旨吧,幽州行府知事。”

呼延赞气得想摔杯子却被潘美紧紧握住右臂,“备战吧,估计京东、河北诸州军也快到了。”

呼延赞翻了个白眼,道:“谁来统军?”

崔翰不言,赵昌言道:“崔大人总马步军,孟玄哲、刘廷翰为兵马都钤辖。诸军待命候旨。”

“千里之遥,怎么打?”

崔翰仰首拜道:“到时官家自有圣谋。”

潘美闭目,呼延赞捂着疼痛的面部,诸将一言不发,愁容低首,却也得硬着头皮去翻越太行山脉。

马乏人疲,六月,赵光义终于亲临幽州城南,御驾来到宝光寺,便将太祖朝功勋旧臣全部带到阵前,以防不测。

开国元勋石守信、高怀德、刘廷让、曹彬、潘美等等大帅名将,几乎尽在跟前效力。

“诸将听令,定国节度使宋偓,攻城东南,河阳节度使崔彦进,攻城西北,彰信节度使刘遇,攻城东北,定武节度使孟玄喆,攻城西南,一个月内务必拿下幽州城,不得有误!”

“一个月?”

诸将相视,即如幻听,却不得不领命围城。

大宋建国二十年来,禁军第一次包围幽州城,守城的便是三十八岁的南京留守韩德让。

一番斥候报告,韩德让感叹道:

“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他赵光义难道不知兵?”

“疲劳之师,千里奔袭,他赵光义究竟是怎么想的?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啊!”

马步军都指挥使耶律学古笑道:“韩大人此话听来,我军必胜喽?”

韩德让道:“不是我军必胜!是宋军毫无胜心,唯听赵光义命耳!”

耶律学古道:“韩大人有何破敌之术?”

韩德让笑道:“‘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陆宣公伟哉!来人呐,将城内粮草悉数清点,有巨商大贾军前效力者,胜利之日重赏!”

“是!”

“命城内将士挖地道!”

耶律学古惊异道:“韩大人!他们根本进不来,为何替他们挖地道?我数万弓弩早就嗡嗡作响了,难道还不够?”

韩德让笑道:“很快你就知道。”

幽州城,九州重防之地,兵家飘忽,评之不过四个字:易守难攻。

然而令诸将惊魂难定的是,六路后援未到,十万甲士粮草也未到。

面对城墙高且牢固的幽州城,负责攻城西南,曾经的后蜀帝国皇太子孟玄喆,不得不仰首感叹道:“这可比太祖皇帝当年打我成都城难多了。”

副将愁眉道:“属下今日才知道什么叫书生误国。”

“放肆。”

孟玄喆转头眯着眼,“虽是尽力而为,但最好别干丢人的事!”

“属下明白。”

负责攻城西北的崔彦进,看着城墙,却想起了城墙背后的辽军。

回头看眼监军内供奉官江守钧,他就回忆道:“当年本将随周世宗征胡虏,虽然接连克敌,却并未遇到胡虏精锐。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如今据斥候在契丹西北所报,他们的骑兵不论合、离、寇、追,可谓百里之期不终日,千里之赴不隔旬。倐而集,忽而散,利则击,否则回,百族顺服,终扩张为草原霸主!”

监军蔑道:“崔将军,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不成官家有错?”

崔彦进忧虑道:“耶律贤非昏庸之辈,十年治理契丹,国政大变,他们会坐等我军肆意攻城?”

监军道:“当然不会!所有陛下英明神武!料事如神,早派郭进把他们的援军打发了,潘大帅不是到了代州嘛,以逸待劳,贼胡虏来了,定打个落花流水。”

崔彦进听得心道:“这是个没睡醒的奶娃娃啊!究竟是谁以逸待劳啊……”

刚要开口,这个内供奉官监军极为得意道:“崔将军只管攻城便是!等我大宋天兵会师城内,就等着封官进爵吧,崔将军!其他三位都已备好云梯,咱们要不第一个开打?”

崔彦进哼哧一句,“我是主帅,打仗岂能儿戏!”

监军登时不悦,“嘿!儿戏!将军若是拖了后腿,看官家怎么治……呵,本监军不跟你打口水仗!”

东南大军阵前,副将轻声道:“大帅,听说军中已经缺粮了。”

言罢,主帅宋偓捋胡不答。

看眼不远处皇帝派来监军的尚食使侯昭愿,这位本朝最为显贵的大将,也犯愁了。

作为后唐庄宗的外孙,后汉高祖的女婿,大宋太祖的岳父,宋偓半生所见十数位帝王,贤愚如霄壤,勇懦似云泥,但像赵光义这般虽甚有才略却又刚愎自用,宽容好赏却又猜疑无度的帝君,宋偓一时不知如何评价。

副将又道:“大帅,这一天不吃饭,身体就乏了,我军十万之众,又是千里奔袭,都是嗷嗷待哺啊!补给到现在都没来,光靠州府征调,这,这远水怎能苏醒涸辙之鱼!官家是怎么想的……”

“抱怨有个屁用,好了,告诉监军,准备攻城,派人去看刘遇如何了?”

令出,宋偓心道:“周世宗,太祖爷,那是何等神武!却也从未如这般轻易北征,如今粮草不济,后援未到,万一辽军铁骑尽出,我军岂不两面受敌,官家!你可是要毁我大军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