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 第五十六章 《宰相吕端》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第五十六章 《宰相吕端》

作者:昭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02:05:18 来源:小说旗

第五十六章《宰相吕端》

那三司副使林特狠着双目言罢,身旁三十五岁的知制诰王钦若又怒道:“宰相大人!这叛逆杨为源在我大宋押运十多年朝廷物资,不知道贪墨多少国帑,又不知为契丹胡虏送去多少大宋脂膏。正所谓饿狼守庖厨,饿虎牧牢豚,实在可恶至极!我大宋江山,早晚败丧在这些叛佞蛀虫之手,还请宰相速速秉明官家,不彻查此案,天下人愤怒难平。”

看宰相大人半天不言语,一旁的户部判官丁谓斜眼笑道:“杨为源通敌?我怎么不相信呢,怎么可能?他一个小小的转运副使,就敢干通敌卖国之事,不可能……”

“对呀!怎么可能呢!”

参知政事张洎急得白眉蹙成一团,攥着半白胡须惊疑道:“杨为源乃是寇公提拔,怎么可能通敌叛国?我不相信他能做出如此悖逆之事。”

近前一俯身他就请道:“还请宰相大人彻查此事。”

丁谓听了两目一转,斜眼又正,正眼又斜,笑得咬牙忍着。

林特和王钦若相视一眼就挺直了腰杆。理了理云锦紫服的圆领口,握了握腰间玉带,挺起胸膛他只朝微笑的吕端望去,心思道:“这个只知道修书的笨蛋副相,简直说话不经大脑,吕端,我看你今天怎么保他寇准!寇老西,我看你死到临头,都是被这些蠢下属害的,官家刚把你撵滚蛋,现在要是知道你通敌卖国,哼哼……”

合手如柱的参知政事李昌龄,这才抬眉看眼吕端。

但见他修长的身姿坐于中堂,如苍松一般纹丝不动。汴锦紫服,罩得是肩挑社稷之英躯,长翅幞头,顶得是智藏乾坤之良策。两目威严露仁慈,双颊嶙峋守清色。

却看得李昌龄轻叹口气,心思着,“官家说你‘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哼,我倒想看看你这个苍髯老翁,今个怎么个大事不糊涂……”

林特瞥一眼知制诰王钦若,王钦若就从袖子里捏住奏本,冲着中堂大声怨道:“启禀宰相大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事不宜迟,当断则断,属下已拟好参本,还请宰相尽快奏明官家,不然贼人逃脱,实在是我朝社稷之大祸害!另外,下官奏请嘉奖转运使张方锦,为保护朝廷物资而挺身赴义,实乃为官楷模!”

言罢,眯着眼轻声道:“宰相贵为国政之首,却要将那叛逆杨为源的尸首藏匿起来,难道要置我大宋江山于不顾吗?”

“呵呵……”

吕端终于发出声音,却捋了捋皓白的胡须,朝堂下众人一个个瞅了瞅,忽的变脸一拍桌子,“来人呐!”

一声喝令,吓得众人全都一哆嗦,王钦若吓红了脸,甩出袖子就憋住怒气,看他要干什么。

林特耸起肩膀继而一松,却看着那才三十岁的丁谓缩成了猴形,气得苦笑道:“宰相大人,要,要干嘛?”

看那李昌龄瞪着眼睛朝自己瞅来,吕端忽的转笑,柔声道:“上茶。”

一句“上茶”,听得众人瞠目不语,却都轻甩袖子不屑一顾。

“大人,下官正说大事,您……”

吕端抬手就止住林特,“莫急!杀人,也不急在这一时。”说罢就吩咐道:“给刚才说过话的人,每人一杯。”

那副相李昌龄刚碰到银杯,忽的停住了,心思自己刚才一句话也没说,拧头就背着袖子,“我不渴!”

吕端也悠悠地饮了一口,闭着眼睛一时回味着,继而笑道:“这是官家今早赐的龙凤茶,建宁军节度使刚刚运送过来,龙腾凤翔,果真精美无比,天下无双。这建州榷山场,乃我朝‘六务十三场’之一,所产茶叶利润每年可入库数十万贯,不得了!诸位,这茶味道如何?”

置杯望去,冷目清眸,端的是大宋宰相之威严;

正声转盼,襟怀磊落,确乎是帝国柱石之风范。

王钦若跟林特都撇了撇嘴,暗气道:“难道宰相要跟下官们议论这破……议论茶叶吗?大人!”

吕端又按下来,看得李昌龄合掌就耷拉着脑袋,心思,“糊涂老东西,装疯卖傻……”

抬起头就看着那矍铄双目望过来又道:“都饮完它,消消你们的怒气,天物圣品,不可浪费。”

众人无奈,只好答个“是”字,有的慢品,有的竟一饮而尽。

“好茶,汤色如玉似金。”

副相张洎喝得满口余香,刚要说话,就听吕端笑道:“丁大才子,乃是茶中高手,你给咱们介绍介绍这建州茶呗。”

丁谓一听,斜眼即正,刚说出个“好”字就被王钦若蔑了一眼,眨巴眨巴眼睛傻笑道:“宰相大人,真会说笑,下官哪懂什么茶啊,不懂不懂……”

丁谓少年成名,自幼爱茶,对龙凤团茶深有研究,国朝之内,讲茶者有他在不言茶。三天两头就往北苑跑,他恨不得把家搬进去。

“宰相大人,我等已喝完,请大人快快如山执法!”

王钦若瞅眼林特,低眉又逼道,再一抬眼,那高瘦的花甲老翁看得他不得不俯身施礼,“大人。”

吕端已走下堂站在他跟前,“老夫虽不知茶,但也听说,茶贵清正,非光明者不能识其真性情,茶贵醇厚,非忠良者不能晓其真本色,各位也曾茶园里行走,茶道上经行,可不知乎!可又践行了多少!’”

言罢,他即端望着墙上皇帝赠的其中一幅墨宝。

“‘勿忘读书,开卷有益,盛衰兴替,鉴必光明。’”

吕端读罢一俯身,众人不管如何站立,尽皆转身拜去,“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年不过十八,王学士就写出了《平晋赋论》,官家览罢就给朝臣一起赏阅,淳化三年,甲科及第。”

“宰相,这……何出此言?”

“真是好才华!”

吕端竖个拇指也不理他,抬步就走近了林特,“林神童!十岁就被南唐国主李璟授予兰台校书郎一职,何等才俊!”

林特低头苦笑,施个拱手礼,“宰相言重了。”

“丁判官,淳化三年甲科进士第四名!王元之说你韩柳之后,两百年始有此人。”

吕端盯着他斜眼又正,看得他一屈身,“不敢不敢,让宰相笑话了。”

“不不不!”

吕端抬袖又盖得他缩着猴身,“不是笑话……这满朝文武,谁人不知你丁天才是我大宋文坛妙手,翰林院哪个学士能比得了你?啊?”

“羞愧羞愧,下官惶恐,一时汗不敢出。”

说罢吕端就长笑一声,“哈哈……汗不敢出!官家诏修《太平广记》,想必你都能背下来了吧?”

丁谓一俯身,平如木板面,“陛下圣明。”

“你无耻!”

吕端一个回指吓得他缩成猴形扑通一声跪下来,“大人,我……我怎么了?”

“别人污蔑寇平仲也就罢了,你是怎么来到东京,又是如何进入这大宋庙堂的?你跟大家说说,谁领的你!你敢说吗?你好意思说嘛!无耻!”

丁谓愣道:“我,我没污蔑他啊……”

看着吕端那威严冷峻的眼神,丁谓磕头就再不敢抬起,憋得王钦若火脸中烧,“宰相何必如此!他是受到寇,寇准的提拔,可丁是丁,卯是卯,他能为大义而不避小恩,那是君子之品!”

“君子之品?”

吕端一声嗤问,又走近他,“你说他君子之品?哦,你认为这是君子之品,来人呐!”

又一声呵命,听得李昌龄一抖擞,心思,“老东西,不会又喝茶吧?”

“把张方锦给我拎上来!”

“这……”

林特脑子轰鸣大乱,心思,“都把他藏到乡下了,怎么还能……不可能!”

可一转身就看到那面白如玉而今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的张方锦。,已经瘫了一般。

“坏事!”

王钦若刚说罢吕端又命一声,“来人呐!将那京东东路转运副使杨为源抬进来。”

众人看去,那杨为源竟被抬了进来,却双目炯炯,竟是一个大活人。

“把张方锦在京城和青州的宅契、店契,成都的地契、江宁的丝绸账册,广州市舶司的公凭,还有建州的茶券交引,都给我拿进来给各位过目。”

一听“建州的茶券”,李昌龄才知道为什么吕端要请大家喝茶了,原来另有深意。

“完了完了,张方锦,你个笨蛋,你把大家可害苦了!老子只能忍痛割爱了……”

林特看完一人一手的贪赃证据,跟王钦若交流几眼,便按照事先策划好的后路行事。

林特就瞪着张方锦怒道:“大人!此中必有蹊跷!下官一定彻查到底,该法办的决不轻饶,下官一定也奏明官家,将张方锦这个祸国殃民的败类清除大宋,还,还朝堂一个公道!”

“哈哈哈……”

吕端笑着一个个看罢,危坐中堂捋胡训道:“你们三位,哪个不是才华横溢,丰赡学士;哪个不是少年成名,春风得意。可刚刚红口白牙赞誉这个‘为官楷模’,现在又口口声声说要法办这个贪墨巨贼,好快的心思,你们的才华,都用到这个份上,老夫也只能顺着你们的意思来,此等毒瘤不除,不足以解天下之恨!可你们又如何解释你们之前的那些蝇营狗苟,巧取豪夺!哼!如今官家寿宁节将至,太子殿下署理开封府又无暇它顾,你们竟趁如此关节,兴风作浪,意欲何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