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 第十四章 《心比天高》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第十四章 《心比天高》

作者:昭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02:05:18 来源:小说旗

第十四章 《心比天高》

大侍官宣罢,拜贺道:“如今大辽国,除了陛下就是大丞相,举国颂扬,臣民之福啊。”

高勋笑道:“树再高,怎敢跟大山比!陛下皇恩雨露,我等才得惠受福,人生百年,至乐者莫过于辅佐明君治理天下,如今大辽蒸蒸日上,我等享点小乐有何不可?”

“大丞相说的是!”

“来人!将十匹宝马,十副马鞍送给大侍官,高某薄面,大侍官不要客气。”

大侍官道:“哎呦,那小的谢过丞相大人!”

看着离去的队伍,高勋笑道:“立刻进宫,带好本相的兴国十策。”

“陛下,三京的官员名单臣妾已经拟好,这是臣妾重新起草的官职细则,请陛下过目。”

大殿内,萧绰立着不动,耶律贤看眼高勋道:“大丞相!劳烦您看看皇后的。”

高勋接过,心下一惊,“不可能!怎会比本相还要细腻,这汉制方略……”

高勋眯着眼就看着平和的萧绰,笑道:“皇后娘娘可问过韩大人?”

萧绰也不看他,也不回答。

耶律贤笑道:“大丞相就说皇后的如何?”

高勋俯身拜道:“皇后娘娘聪慧,陛下圣明。”

瞅了眼手里的内容,高勋皱了眉头,因为确实比他的更好,可他还是骄傲无比地笑道:“汉制方略复杂异常,涉及大辽臣民百万户之巨,不光契丹皇族要分步实施,就连十六州也要逐年修订审理,事不可一蹴而就,陛下,臣还有一份国策纲领,请陛下过目。”

高勋才拿出未跟任何朝臣商议过的“汉制革新”。

看着纲领中,细化边陲三路招讨司官职,分立东北女真和室韦,划分三京军政版图,分步实施十六州和渤海国的军民政治,尤其是对数十属国的制衡策略,更是从前所有,清晰明畅,图文并茂,看得耶律贤如置身大辽江山之内。

“好!好个大丞相,不愧是大丞相!”

耶律贤欣喜道:“朕得大丞相,如兼得众臣,好个让东丹国和幽云十六州,成为大辽经济的左膀右臂!‘屯田官斛粟法’、‘和籴仓法”、‘战马群牧制’、‘军马簿籍制’,妙!此乃备军大计!”

一眼瞥到萧绰,耶律贤即刻止言,高勋俯身道:“能为陛下分忧,乃臣的本分。”

萧绰面无表情,耶律贤笑道:“大丞相辛苦了,先去好好休息吧。”

“谢陛下!臣告退!”

耶律贤又道:“等一下!赏!”

一番感恩戴德过后,高勋理了理朝服,瞥了萧绰一眼,这就挺胸仰首,两臂后背,大步款款,迎着春风得意而去。

见他不见了身影,萧绰刚要抬步说话,殿外却跑来一个身影,“陛下!臣还有一事!”

高勋不等皇帝答话就道:“臣请陛下恩准郭袭任南院枢密使。”

“准!”

“谢陛下!”

一拂袖子,高勋大步而去,萧绰气得叉腰,朝皇帝瞪目,甩手立住不动了。

然而好久,耶律贤只是注目望着皇后,一动不动。

“陛下,您怎么这么看臣妾?”

耶律贤顿觉身体有些乏力,“朕没事,想休息了。”

几日来,耶律贤将高勋的方案几乎背了出来,每次提问萧绰,她也是如数家珍,对其中还能细细布局的军政大要,萧绰也相继提出见解和可行方案。

“如此能臣!陛下,舍得杀他吗?”

萧绰盯着耶律贤,可耶律贤边画着地图边回道:“杀不杀,看的不是他能或不能,贤与不贤,是时机,当杀之时万人阻挠必杀,不该杀时,虽举国喊杀,必生之!”

萧绰虽然复仇不共戴天,却也即刻会意,四目里已暗藏杀机。

“启禀陛下!韩大人到。”

耶律贤正身笑道:“时机已到!”

自从耶律贤登基,高勋的权势地位,一步一重天。

从南院枢密使而封秦王,又任大丞相,举朝国政几乎尽在他手。

他也心知肚明,能够有今天这番地位,凭的不是拥立之功,也不是先祖勋业,而是自己的才华。

精通百家之学,对商鞅吴起、房谋杜断有无限神往。

每每读到韩信被族,他便重复着那句: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然而他却没有感叹,双目里却是泛着笃定的光泽,“纵是如此,也要留名青史!大丈夫屈伸何难?难在默默卑微,难在雄志不遂!难在千古不知其人!吾高鼎臣!万不愿如此!”

把“兴国十策”捧给皇帝的一刻,见到那双兴奋过头的眼睛,高勋已然看到了自己的大路走到头了。

昨日,女里报来噩耗,谋杀先皇耶律璟,刺杀先相萧思温的两班同谋人马,全被秘密抓获。

神秘人物的暗中帮助,让高勋也摸不着头脑。

然而今日,当潜龙巨子耶律贤适亲率北府大军围了大丞相府时,高勋却在大厅里观赏着《秦王破阵乐》。

甲士涌进,重重围困。

弓弩齐备,飞鸟不经。

望着春阳高照,瞅眼帝都第一豪宅大门,耶律贤适跨进了大丞相府。

然而府内却没有一个兵卒,却听着万分壮阔而振奋的武曲。

“妈的!秦王破阵乐,他以为自己是秦王李世民?待会我活剐了他!”

几个副将大笑,看眼耶律贤适的眼眸,即刻止住骂声。

越近,耶律贤适就看得越清晰,但他没想到的是,所有披甲持戟之人,皆为女儿身。

一百二十八名女子,几乎还原《秦王破阵乐》的队伍阵型,气势恢宏,不输任何儿郎武舞。

大兵如水涌进,却听高勋吟诵道: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着,今日告功成。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吟罢仰首狂饮,三杯下腹,高勋朝耶律贤适挥了挥手。

歌舞依旧,耶律贤适也不叫停,笑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高勋依旧执杯坐着,“不不不!你误会了,叫你来,是想让你把韩匡嗣父子叫来,临死之前,唯此一愿,耶律兄不会不成人之美吧?。”

耶律贤适要问因由,却见他兀自倒酒,想他终归是大辽功臣,也就命人去请韩家父子。

临近大丞相府,韩家父子就听到了《秦王破阵乐》的高亢乐曲,振奋之中,韩德让笑道:“父亲,孩儿有种鸟尽弓藏的感觉。”

韩匡嗣道:“从来都是如此,但愿你我父子比他要好!”

见着两位阔步而来,高勋笑道:“谁都躲不掉,历史从来如此,一前一后罢了。”

韩匡嗣拱手道:“叫我父子俩,还有何吩咐?”

高勋笑道:“来!咱们四人喝一杯。”

耶律贤适接过,韩匡嗣跟韩德让也接了杯子。

高勋道:“要害你们,你们早就见阎王了,还要等到现在?这可是南朝御酒,不喝白不喝!”

韩德让竟第一个干了,高勋竖起拇指赞道:“贤侄英雄气概!老夫佩服!”

韩德让长呼一口气,瞅着高勋拜道:“不杀萧伯伯,大辽的汉制方略也要推行!高大人何必给自己挖下如此大坑呢!”

高勋大笑,“哈哈哈……”

耶律贤适跟韩匡嗣也微微一笑,听着高勋道:“两位贤兄!扪心自问!二皇子登基以前,我高勋可曾害过诸位?”

两人苦笑摇了摇头,也都心知肚明,但听他最后倾吐肺腑罢了。

高勋蹙眉道:

“自古谋国!要大成,必得乾纲独断!夫乾纲独断,遂有卫鞅官拜大良造!遂有韩信受封真齐王!遂有霍光废昏君刘贺!遂有诸葛黜庸臣李严,遂有秦王杀挡路胞兄,遂有……遂有我高鼎臣诛权臣萧思温,哈哈哈!我也是秦王!今日听此秦王破阵乐!壮哉!壮哉!恨那时杀少了,这些个贵族庸才能杀几个就杀几个,可惜啊,手软喽……”

“疯了疯了,你简直是个疯子!”

韩匡嗣甩袖子,叹了口气,“道不同不相为谋,不能共事那就各自……嗨!”

韩匡嗣怎能不知他高勋也知道这个道理。

高勋摇摇头,两目紧盯他们仨人,“放眼当今大辽,能备文武双全的,不过五位!”

举着右手,高勋看了看他们三人,偏头道:“大于越年纪已高,不算,除了我们四位,还有两位,不知我是否看走了眼。”

韩德让俯身一拜,高勋盯着他道:“跟贤侄交好的那个室昉,听说他曾苦读二十年,自比身居诸葛庐!十年来只做翰林学士,好耐力,可也屈才啦!”

说罢一饮而尽,高勋又道:“还有一人,两位贤兄以为是谁?”

耶律贤适看了韩匡嗣一眼,都猜到同一个人,却摇摇头不说。

高勋道:“此人未来,不可限量……”

饮罢,高勋才起了身,却撑不住又倒了。

韩德让扶起了他,却被他甩手打开,“走吧!我死了,给你们让路!大辽能有此等人物继续我高勋功业,何惧一死!何惧一死!”

转身他就想到一件事,“九部玄帐……”

“小心!”

弓弩射来,三人齐齐躲闪,数位奔向高勋的舞女中箭身亡。

“追!”

屋顶数个黑衣人如入无人之境,窜梁飞瓦,被千甲士追得满城跑。

“韩兄!”

提刀追去的韩德让,回头正见那位白衣贤弟卓宗仁。

“贤弟怎会在此?”

“我在追九部玄帐,韩兄在此等候,小弟去去就来。”

卓宗仁倏忽一飞身,如云中苍鹰,不见人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