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机》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机》

作者:昭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02:05:18 来源:小说旗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机》

然皇帝白日里却唯独给了宰相吕端一块精美的帛书,忙了一天,他终于有时间看了。

回到吕府内,那吕端便赶紧拿出帛书,对着蜡烛,细细看去。

只见精美的帛书上写着一首长调《破阵子》,其词如下:

“纵马飞天入境,

逍遥端底成真。

太乙凤凰来做客,

得就三才无上尘,

樊笼点破人。

巳火临值水尽,

翁羊独相擎身。

垂拱**诸事定,

一纸荒唐在甲辰,

悠悠龙过津。”

深夜月朗,宰相府内,唯有书房还有微弱的烛光疏影。

接下来,吕端便要凭借着五十年的读书生涯,来破解其中的谜团。

拿下官帽,脱下朝服,将白髯捋了捋,喝了几口御赐龙井,吕端准备通宵不睡觉了。

这架前卷卷书影之下,那身影瘦长倍感慈祥的老翁,以一朝宰相之位,开始了文字破解游戏。然而到了四更天了,书房还在亮着烛光。

虽然他自幼博览群书,敏悟超绝,虽说他曾是官宦子弟,家中藏书堂可将唐后书籍尽数揽到目下。虽然他历任前朝国子监主簿、秘书郎,又直弘文馆,做过着作佐郎、直史等等文学官职,后周一朝藏书他也看遍了。

然而,除了“翁羊独相擎身”外,其它还是不知所云。

“不知,这首唐时词曲该是何人所作?‘翁羊独相擎身’,概是说老夫的嘛。”

吕端正是属羊,且今年已经六十二岁,正是白髯老翁一位,如此理解他却摇了摇头。

“‘巳火临值水尽’,巳火,水尽……”

他开始在脑际里将那《周易》六爻知识翻将出来,“亥子为水,巳亥相冲,今天是壬辰日,明天是,明天!”

他突然一惊,自言道:“今天不就是癸巳日嘛!难道官家真的要……这……”

他蒙了,虽然猜不出整首词的完整内意,然而当他想着皇帝乃是亥年亥月出生,今天已到癸巳日,又逢辰月,他忽的想到太子的生辰八字,不由得惊诧起来……

到五更天,他便叹息起来,“老夫真的要独擎龙身了。”

他已经确定圣上今天就要晏驾西去了。

他也不管其它内容看得出看不出,他开始又重新将近来宫内之事,梳理起来。早在月前,他就开始每天都去看望太子赵恒了。

可他还是握着帛书不放,他觉得身为宰相,竟连一首上不得台面的诗余都搞不定,实在有愧于读书报国之志。

大宋朝开国至今已经三十七年,两朝皇帝召命,凡天下珍贵藏书,自县、州、府、道,悉数运至东京雕版刊印。侍宋三十七年,天下书籍,几乎览之殆尽,但毕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此艰涩奥妙之术数,自己不懂也是情有可原的。

“皇帝为什么不亲口说出来,这里面究竟藏了什么秘密,官家到底让我做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他就把已经背下来的帛书烧掉了,他觉得如果自己不说,天下将不会再有人讲出来。

稍微吃了点东西,他便被大儿子吕藩送走了。整个一夜,他都觉得天亮之后,朝堂将发生大事,身子身为一国宰相,肩背天下,不可不处处谨慎。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马车里,他闭上双目,吟诵出汉朝一代名臣陈平对宰相的期望和评价。他觉得陈平能定汉室基业,他也一定可以。

然而,就在此刻,西北出大事了,西夏李继迁接到密报,于是全军出击,进攻大宋西北五州,即夏州、绥州、银州、宥州、静州,边军一路败北,只好撤回灵州。

如此大事,听得辽国上下齐齐叫好,大宋焦头烂额,吕端只好建议承认李继迁的封地,日后再做处理。

三月的黎明,京城还在一片睡意之中,春风已不是二月剪刀般残忍,却依旧能让满面的皮肤紧张起来,紧张的还有赶去大内看望皇帝的各路臣子们。

然而整个上午,福宁殿不准任何人进入,唯有皇后李氏和内侍王继恩。

这个月他们也不比吕端好过,可他们想的却是龙椅上做的另有其人。

那个人就是赵元佐。

可此际的赵元佐,已经被皇帝亲口赶走了,今天他本来应该在均州待着。可十天前就已经有人秘密把他送到了应天府,替换他在均州的人已经装病卧床了。就在昨夜,护送他的人已经秘密将他送进城内,一切就等着李皇后的吩咐。

那李皇后生过一子却不幸夭折,俯览众位皇子,只有楚王赵元佐可以依恃,所以就把赵元佐长子赵允升接到身边自己抚养。然而楚王被罢后,这种落差埋下阴影。后太子赵元僖早逝,才给他又带来了希冀。然而当皇帝准备封皇三子为太子时,她的世界又被封住了。从此心中便有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其父李处耘是开国元勋,自己的兄长李继隆又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乃禁军三衙统领之一,称“马帅”。且彼时大内太监统领宣政使王继恩,已经准备好宫廷内外一切人员安排,只等着去调度。而副宰相李昌龄近来联合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两朝功勋太监王继恩及礼部侍郎胡旦

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吕端,吕端……”

皇帝几乎用尽了气力。

“臣在。”

吕端跪下就偏头贴着皇帝口边。

“朕,最,最恨的,就是,给了你,又拿走了,拿走了……”

说罢,皇帝嘴巴便不再合拢,双目带着无尽的心思,就此驾崩。

“陛下!陛下!”

痛哭从此席卷了整个皇宫。

三代七朝老帅,亲自入宫觐见。

“好!今日老夫就倚老卖老,说说何为社稷!何为苍生!

老夫生于乱世,蒙岳父先周太祖隆恩,做了后汉的一个押班。二十三岁,任后周朝左卫将军加驸马都尉,二十四岁做了殿前都指挥使。决战高平,大败北汉,攻占金陵,又又败南唐,做了殿前都点检,二十九岁!

老夫攻克寿州,又做了检校太尉、镇宁军节度。后周世宗不豫,老夫在檀渊,被解除兵权。后先宋太祖得受天命,老夫又做了武胜军节度,那年我三十二岁。

大行皇帝受命于天,我又做了左卫上将军。太祖英明,太平不易,我便辞了军职,做了商人,结果老夫贪财啦,犯了法,被大行皇帝同痛骂了一顿,但骂得好啊!

乱世打仗,为何?保命!太平经商,为何?为了发财!两位先皇待我恩重如山,二十年里,可算是过足了国公的瘾,可谓是享尽荣华啊!后先皇伐虏,我又做了安化军节度使,节度使,节度使,节度不了啊!

老夫都五十啦,习惯了灯红酒绿,那还能征战沙场啊,可为了北境黎民,为了我朝一统大业,我便跨上战马,砍杀契丹贼人。然天眷番邦,功败垂成,我又做了泰宁军节度使,节度,节度,我一生已经做了三代六朝天子的臣子,于节度使位上,先后做了不知多少回了……

如今我这两鬓斑白,成了一个糟老头子,从前别人怕你,今天手无缚鸡之力,谁还怕你,可是!今日谁敢给我犯浑,我他妈的就跟你决一死战!”

说着,张永德便拔刀亮出来,这闪光亮得周围将士即刻眼睛一闪,接着一个声音爆出来,“老将军威武!”

随后,众将士齐齐跪下,喊道:“老将军威武,老将军威武!”

曹彬赶来了,“谁敢犯上,谁敢做乱,老子砍死他个狗日的……”

“哎呀!喊老夫做什么,皇上,万岁万万岁……”

张永德一跪下,周围的人瞬间,齐刷刷开跪,此刻,比那将士的军令,还要大气磅礴。

数千军队此起彼伏地跪下,瞬间城内数十万禁军,齐齐跪下,高呼:

“皇帝,万岁万万岁!黄帝,万岁万万岁!”

殿内的太子,第一次听到真的震天的声响,第一次感受到数十万军队的气势,是这么的震撼心灵,他这才感受到作为帝王的那份荣耀和威严。

但这种高呼万岁,将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止一次地让他震撼,让他有种威加海内的无上容光。

待那大宋新皇帝登基程序走完了,吕端单单一个人拿了圣旨来到了殿前司。

那王继恩已经被吕端控制起来了。

见面稍稍寒暄,王继恩就赔笑道:“宰相大人辅立之功,满朝文武,无不称颂。怎么这一上位,就把老朋友给忘记了,难道先皇口中的‘糊涂宰相’是韬光养晦,装出来的?”

吕端听了,刚要宣旨,就朝王继恩瞅了瞅,想起先皇递给的纸条,他想着这王继恩受两代官家恩宠,宫内大小事无一不知,兴许从他口中能问出个头绪来。

“你我都是隆受先皇恩泽的人,如今大宋新官家刚刚登极,你我该是同舟共济,彼此协契才是。”

王继恩一拍两手,“哎?宰相大人这话我就不明白了,从大行皇帝晏驾到现在,哪件事我没有尽忠尽职地配合,倒是宰相大人您,现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早把咱们这些旧人忘得一干二净喽,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吕端听了,只略微一笑,心知他半生都在大内供职,手段奇巧诡诈,加上拥立先皇帝有功,凭借着平乱功劳,更是跋扈阴狠,若不是自己示弱守拙,说不定昨晚龙椅上的皇帝就是别人了。

“今日怎么样?当初又如何?”

吕端看着屋内还算整洁,也就坐下了。

王继恩一个无声的冷笑,转身道:“大人何必明知故问呢?成王败寇,从来都是定数,唉……我这贱命一条倒也罢了,皇后她仁慈宽厚,你们难道也要把她给赶出去不成?到时官家落得个不孝之名,你们这些辅国功臣,就能睡得安稳?”

“放肆!”

吕端登时从凳子上站起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