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雨雾江南 > 第54章

雨雾江南 第54章

作者:风暴118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2:16:18 来源:小说旗

54

诸如此类的话,犹如一瓢瓢冷水向他们父子泼来。一次,朱雨深为水稻田放水的事和本村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头闹上了。那老头家的田在上游,他截住了朱雨深从水库里放出的水。朱雨深提出二人对半分水,谁知那老头却蛮横地说:“你家田那么小,就这路上的剩水也会灌满了你们家的田。这个你都不懂,你念书念到书壳子上去了啊?怎么这么笨!”朱雨深被他骂得愣在那里,任由他霸道地截了水。

朱雨深来镇上上中学时,中午带菜在学校食堂蒸饭吃。因为早晚都要走六七里的田埂路,回家还要干农活,所以非常艰苦。

一天中午吃过饭后,朱雨深和几个同学一道去镇上买作业本和笔芯。当他们走到邮局门口时,看到有人在卖柿子,同学就跑过去买柿子。朱雨深站在远处没有动,因为他口袋里除了买文具的钱外,没有多余的钱。

那个卖柿子的妇女穿的那件粉红色衣服朱雨深觉得很眼熟。当同学们身子歪向一边时,朱雨深看清了,那就是他阔别多年的母亲。她离家出走时,穿得就是这件衣服。几年了,她几乎没什么变化。朱雨深知道她后来的家就在离镇不远的张村,因为离得近,可能经常来赶集。此时她低着头,应接不暇地忙着生意。

同学们买好柿子后,也没留意朱雨深,就一哄而散,朝文具店走了。朱雨深站在原地,双眼盯着母亲看。她的面前有两框柿子,红彤彤的。买的人走后闲下来时,她再把顾客们挑乱的柿子挨个摆好。忽然她抬起头来,看到了朱雨深,两个人的目光对视了一会儿。她若有所思地双手拿起四个柿子,准备走上前来。

恰好此时,一辆装砖的破三轮车开到了她面前,挡住了她直接走到这边来的路。车上下来一个凶巴巴的男人,问她卖了多少钱。那人边说边捏了一个柿子,快速咬了几口,把吃剩下的啪地一声往地上一扔,说:“你快回去烧饭吧,老子饿了,跑完这趟要回家吃饭。”

朱雨深想,这应该就是母亲后面的男人了。随后三轮车开了过去。朱雨深看到母亲把手里的柿子又放回了框子里,拿起了扁担,挽起了框子上的绳子,准备走了。见此情景,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便大步往文具店走。走了一会儿后,他回头看了一下。他看到母亲放下了扁担,愣在了那里。

当天晚上,朱雨深回家后,吃过晚饭都没洗涮,就和衣躺到了床上。他没有跟父亲提在镇上遇到母亲的事。但中午时母子相逢的那一幕,让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他想起自从母亲走后,他就生活在父亲的愤怒与打骂之中。每当他看见其他同龄的小孩躲在母亲怀里亲昵时,心中就涌起无限的渴望。妈妈离家出走后,两个姑姑经常来他们家。来帮忙洗被子,打扫屋子等等。特别是大姑姑,来的很勤快。而且在她的劝说下,心灰意冷的父亲才打消了把朱雨深送人的念头。

但是有一次,朱雨深和表弟一起玩水,弄潮了衣服。回家后,姑姑先把朱雨深骂了一顿。然后扔给他一套小衣服,叫他自己换。却把表弟搂到怀里,一边帮他换着衣服,一边心肝啊、宝贝的叫个不停。

朱雨深当时心里酸酸的。他想姑姑毕竟不是自己的母亲,她只是表弟的母亲。从此他就不怎么喜欢去姑姑家了。

父亲出去干活时,怕他乱跑,就把他锁在了院子里。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石凳子上看书、写字。偶尔抬头,看着头顶上邻家歪过的柿子树,看着那自由自在戏嬉着的燕子。燕子妈妈在身边呵护着它们。石凳的凉气直窜到了他的心灵,他感到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所以长大后,他基本不知道什么叫“温暖”。

幼小的他当时经常在想:自己母亲到底在哪里呢?于是他便在两个姑姑面前问起母亲的事。每当此时,还是大姑娘的小姑姑默不作声;大姑姑却说:“你别问了,你妈是个狠心的女人。几年前她就不要你们父子了,你就当作她死了吧!”这样的答案让朱雨深很不满意。

一次,当他壮着胆子向父亲打听母亲的情况时,父亲先拿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他,然后猛地操起杯子砸向大门。“啪”地一声响,吓得朱雨深半天缓不过神来。从此,他就不敢、也不想再打听母亲的事了。

但自从在镇上遇着母亲后,本能驱使他后来一吃过中饭就忍不住要往镇上跑,不管有没有事情要办。他也不知道是不是母亲吸引着他过去的。母亲依然是几乎每天都来卖柿子。朱雨深每次都是走到了一个灯箱后面,去偷看着母亲的一举一动,母亲却看不到他。

他想上次如果不是那男人半路杀出来,母亲应该是拿柿子上来给他吃,然后和他相认。但只因那男人的出现,母亲就放弃了上前给他柿子或是喊他一声的勇气。他当时失望极了,才选择了离开。

这么多年来,姑姑也好,其他亲戚也好,在他的耳朵边说了一屋子关于母亲的坏话。他没有全部相信这些。每当受到委屈时,他想到其他孩子可以躲在母亲怀里哭泣,而自己不能时。他就在思考:为什么母亲会走、会离开自己呢?难道她就一点不挂念自己的儿子吗?于是他的心里自然对母亲产生了一些怨恨。他决定如果有一天见着母亲,自己是绝对不会主动喊她的。

这些天,朱雨深看到母亲卖柿子时,努力陪着笑脸,耐心让买的人挑选。人走了,闲下来时,她坐在那里,目光呆滞地看着街上的行人。朱雨深觉得不光是长相、发型,还有神情,母亲和傻表姐都很相似。在灯箱后偷窥的他渐渐地对母亲产生了好感。可能真有所谓的母子连心吧,直到下午上课时,他的头脑里还老是晃着母亲的形象。

有一天回家后,朱雨深终于忍不住,找好一个机会,单独到小姑姑那里问起母亲离家出走的往事。小姑姑先是诧异地问道:“这么多年了,你怎么想起你妈来了?”朱雨深说:“现在到镇上上中学,经常能在街上看到母亲。”小姑姑说:“你还认得她吗?哎,你这个苦孩子……”

从小姑姑的口中,朱雨深终于得知:母亲的老家在长江北岸的一个穷县,她是跟父亲在外地打工认识的。那时父亲在市里工地上造房子,和他在一起干活的都是本镇的。其中有一个叫赖五的张村的小伙子,人长得好,但品行不好。当父亲和母亲一起回到孙村的家,很快就结婚了。婚后,母亲发现父亲家里穷,后来又被查出来身体有病,她便越来越对生活不满意。夫妻间在争吵中度过了好多年。

此时赖五也已出落成一个名符其实的光棍。因为当时在工地上他们彼此都熟悉,当他得知母亲过得不顺心,就偷偷地给母亲以安慰,劝母亲另择高门。在朱雨深读书后,母亲终于被说动了,毅然决然地跑到了别人不知道的、赖五新的打工地点。一年后她改嫁到了张村,又过了一年,听说她在那里又生了一个儿子。

当朱雨深听小姑姑说母亲又生了儿子时,心里咯噔一下,感到一股凉气袭来。父亲、母亲以及赖五三个大人之间的事,他不想关心。他觉得那孰是孰非,根本就扯不清。他只对母亲的狠心抛下自己耿耿于怀,她不能理解母亲。小姑姑的话让他彻底清醒了,原来她是有了另外一个儿子可以疼爱、可以寄托母爱。那么自己对她而言就无足轻重了,甚至是多余的了。

和小姑姑谈过话的第二天,朱雨深就大摇大摆地从母亲摆摊的邮局门口走过。那天,他却发现母亲的怀里依偎着一个小男孩,他们母子间做着亲昵的动作。那小男孩长得很秀气,长得很像母亲,他颈子上系着红领巾,校服显示他就是一中旁边镇中心小学的学生。

朱雨深心想,真是很巧啊,才说到他,他就来了。这时母亲也看到朱雨深了。她快速站了起来,走到朱雨深的面前,问道:“你是我的小深吗?”

朱雨深昂着头装作没听见,大步涌入成群的来上学的学生当中。从此,朱雨深基本不去镇上。当他再次去镇上时,已过了卖柿子的季节,便没再在街上看到过母亲。

转眼间到了初一下学期的春夏之交。因为本地处于江南水乡,每年的这个季节,雨水都很充沛。而且天气的变化都很突然。外出的人经常没来的及配备雨伞,从而被淋湿了全身。

一天放学后,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变天的时候,很多同学的家人都把伞送到了教室,交到他们家孩子的手上了。朱雨深放学后出教学楼的大门时,还有很多家长在撑着伞等候自己的孩子。朱雨深用一个塑料袋把书包包了起了,就准备往雨里冲,因为自家是不可能有人给他来送伞的。

当朱雨深冲到中心小学门口时,却发现了自己的母亲。她穿着胶鞋,撑了一把大黑伞,正把那读小学的儿子的书包往自己肩上挎。然后她蹲下来,准备背上儿子。因为前面的那片路比较泥泞。

母亲也看见了朱雨深,因为上次已经见过面,她已确认面前的人就是自己的大儿子。她连忙放下自己的小儿子,把伞撑到了朱雨深头上。她说:“小深,妈妈今天不巧只带了一把伞,你在那边躲一下雨。妈妈把弟弟送街上亲戚家,马上就回来,给你送把伞过来。”

因为不同路,母亲也许只能这样做了。那小男孩却用手把朱雨深往外推。小男孩的这个动作让朱雨深很不舒服。他跟母亲说:“你们快走吧!别管我了。”说着他就一头冲进了雨里。母亲见状赶忙把小男孩往走廊上一放,说:“小深等一下,你把伞拿走吧。我们马上就这样到街上借伞,也没多远。”

朱雨深说:“不用了!你不用对我好。”他跑了一阵,再回过头来看看母亲。发现她已把伞扔到了一边,放声大哭起来。

他此时真想回去满足一下母亲的好意,从而给她以安慰。但他的两条腿却不听使唤地迈开步子,向自己家的方向走去。边走,他的眼泪边汹涌地向外涌。眼泪和着雨水,流到因抽泣而动着的嘴里,是又咸又腥的味道。

回到家后,朱雨深浑身湿透了。他赶忙倒光水瓶里的水,洗了个热水澡。事后他还是因受凉而感冒了。加上头痛的厉害,他干脆请假休息了几天。从小学毕业班时开始,朱雨深就时常觉得头疼,疼得难以忍耐的时候感觉意志一片模糊,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一位走四方的郎中来到他们村上时,对帮朱雨深寻诊的大姑姑说:“你家的这个孩子有轻度的癫痫。这种病被称作天才病,治不好。但这种病有可能会给他带来好运。他人是不是比较聪明?”

虽然从小聪明过人,但朱雨深那次是第一次听别人说他聪明。可能也是平生第一次听人家说此类褒扬他的话。这种礼遇在随后的很多年里,他也不曾享受过。

初中二年级的下学期,孙镇一中五个班群英的角逐已近白热化。成绩在全年级前三名飘忽不定的朱雨深,终于在临近期末的各主科的竞赛中,总分第一的成绩名列校宣传栏光荣榜之首。如此好的成绩,朱雨深却没有听到哪位师长来表扬他。可能是因为穷,穷人的努力便不值得一提。朱雨深认为,正是因为穷这道紧箍咒套紧了他,让他兴奋不起来。不久后,他的所见所听证实了他的看法。

那是一天放学后,朱雨深打扫卫生。去打水经过宣传栏附近时,他的鞋带散了,他便蹲下来系鞋带。此时,几位师长放学后闲着没事,聚在校门口的宣传栏边聊天。只见初三年级的年级组长周老师用右手抹着下巴的胡须,看着光荣榜眯起了眼睛。其他几个老师也凑了过来。

他们顺着年级组长的目光,看到初二年级竞赛语文第三名周燕正是周组长的千金。于是有人讨好地说:“周燕这次考得不错,真是一个小才女啊!”。另两位老师马上也附和着说:“不错,真不错。”

周组长却冲着授初二语文课的罗老师说:“这要感谢罗老师对周燕的栽培,不然她哪行啊?”说着他笑得合不拢嘴。

罗老师连忙说:“我从来没有刻意栽培她,周燕本来就是天才嘛!”

于是众人附和说:天才,真是天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