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三零五章 突击视察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一三零五章 突击视察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王言没有在京久留,回到了他忠诚的晋陵。

洋鬼子劳文没有离开,还是整日的当着猴子,在翻译的陪同下,了解着晋陵的实力。

在广交会上,他对于王言的权力边界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可来到了晋陵以后,看着持着步枪站岗的民兵、警察,看着街上密集的人群,看着各种的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看着轰鸣的工厂,看着哗啦啦有着银子声响的流水线,他差不多的感受到了王言的权力的那么万分之一。

没接触到的时候,想象力是不足够的。劳文的千万资产,甚至不足够让他在洛杉矶出头,更别说加州,别说整个美利坚了。

整个晋陵二十多万人口,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全都掌握在王言的手里。劳文也只是感觉到了牛逼,而没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他这辈子都认识不到。

但同时他也有点儿后怕,真要骗了晋陵的钱,他怕是想好死都难。哪怕他在大洋彼岸,也难以逃脱这样的命运。

他接触到的每一个晋陵人都有强烈的自信,都透露出一种彪悍的作风。他不怀疑,在骗了钱以后,晋陵人会跨越大洋,找到他,然后让他生不如死。

他更不怀疑,晋陵是否有能力找的到他。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只有不想找的人,没有找不到的人,这不是什么高智商犯罪的警察办案追捕,也不要讲什么证据。加州的华人黑帮很有势力,找他真不是什么难事。

王言回到晋陵以后,跟劳文聊了几天,详细制定了之后如何营销,如何发展等等,如是一番以后,才让劳文回去美国。

等到劳文回去以后,会发工作邀请,晋陵这边再派人过去,对劳文进行监督,同时再暗戳戳的做一些王言交代的其他的工作,在美国置办出一份晋陵的家业。

选出来的人有年轻的,有年长的,王言专门给他们开了思想课。主要讲的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差距,与晋陵的差距。讲了美利坚的社会规则,说出了美利坚运转的核心。花花世界迷人眼,但如果是看清了本质以后,那感觉就不美妙了。

尤其资本的是别人,自己只是资本的一颗随时可以更换的螺丝而已,那就更让人糟心了。

当然王言也给了这些外派人员很大的自由度,甚至明晃晃的把话都说到了明面上。吃喝嫖赌都可以,别赌晋陵的钱,别害晋陵的人,别碰毒。如果违背,人就别回来了,回来就枪毙,在美国能不能活下去,还要看他们做的事对晋陵集体到底有多大的伤害。

总之传达的就是一个意思,集体的利益,不容侵犯。

谁破坏集体,谁就是集体的敌人,就要被集体消灭。跑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人给弄死,出了这口气才行。

他已经明言划了线,这都能犯事儿,那就是找死,王言会帮他们的。从这方面来说,国外办事儿比国内更方便。

不过这些人也不是一直都在那边工作的,一年轮一回,让晋陵人民晋陵的出去看看,等他们知道牛逼哄哄,今天打这个明天干那个的美国也就那么回事儿,美国人民水深火热,晋陵那时候也就牛逼了。

这是属于精神、文化、意识形态的事情,这当然也是重中之重。

事实上王言也一直在进行这些方面的工作,别的不说,只戏院一项,现在的晋陵在曲艺界是很有口碑的。不管大人小孩,都爱听戏。而且也不局限于省市范围内,全国的名家,晋陵这两年都请来开过专场,连唱好几天,县里的氛围非常好。

此外还有各种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这么说吧,县里但凡有点儿历史的东西,全都有人看着。县里的文化局,专门开了一个办公室,对这些历史文化古迹进行考证,进行各种资料的整理,同时还请了相关专家过来,也得到了拨款,对这些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修缮、保护。

到现在已经理清了脉络,专门出了个宣传的小册子,给晋陵人民科普。只不过对于这些东西,晋陵的老人们不太感兴趣,年轻人倒是还行,搞对象的时候可着全县晃悠,但也没太多心思关注这些。

不过外地过来的人就比较喜欢了,有为数众多的司机、业务员、考察团队,他们都看这些东西,这是属于展示晋陵的底蕴的环节。晋陵正规的考察接待,这是环节之一。看历史,看现在,看规划的未来。

同时,这个文化局下属的办公室还负责晋陵历史的整理工作,在规划中,是有一个‘晋陵人民历史博物馆’的,要从古早的史前,一直梳理到蓬勃进发的现在。

要增强晋陵人民的凝聚力,树立起历史文化意识。

此外,晋陵还有人民出版社,有晋陵人民文学杂志社,有晋陵人民儿童文学杂志社,有晋陵**社,鼓励人民文学创作,鼓励人民读书、评论,发表意见。

晋陵的报纸上,除了晋陵的各种大的动态,比如县里的会议,下一步的规划,各种的月度、季度、年度盘点,各种的优秀职工表彰之外,还开了版面出来,有一些职工会写小故事,有一些会写个人总结,还有一些会写思想报告,更有的优秀的党员报告也会登出来。

晋陵还弄了个音乐厅,当然不是专门建的,但有规划,甚至体育场也在选址筹备之中,会请乐队来演奏,会请歌星来演唱。

不过这些工作,都是王言跟县里开会的时候,起个头,定一下调子,之后县里这边操作的。他一年到头也关注不上几次,但每一次关注都要适当的改进一番。

晋陵的精神文明建设肯定是落后于物质生产发展的,但目前总体来说,思想教育还是跟上了发展速度的,思想端正精神就差不了,总是能跟上的……

送走了劳文,也办好了外派的事宜,要发给劳文的各种货物也已经出了关,转眼也就到了年底。

正在晋陵开着高级别会议,做着年底盘点,来年工作计划的时候,在没有人通知的情况下,一个相当大阵仗的车队,从市里出发了。

前后都有骑着摩托车的警察,中间是一行十余辆车,有正常的小轿车,也有军用的吉普车。车队行驶在通往晋陵的宽敞马路上。

“这路修的蛮好嘛,一马平川。”

手里掐着烟,看着车窗外的情况,“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轿车、货车都有,这就能看的出晋陵的情况喽。”

“是,领导。晋陵人民在全国都是最富裕的那一批,这些骑自行车、摩托车的,还有坐拖拉机的,都是去市里玩的。晋陵刚富起来的时候,晋陵人民对市里可是很向往的,他们都来市里买东西,游玩。

那时候路还没修好呢,都是晋陵的拖拉机往城里拉人,热闹的很。这两年来,晋陵人民就不去市里了,少了不少,也没有以前的盛景了。反倒是咱们市里的人,开始往晋陵跑,想去晋陵看看热闹。”

“人这么多,人民出行不安全,最好还是做一条客运的专线,多加几辆车做成公交,也方便晋陵跟市里的交流嘛。”

“是,领导。这个事儿已经在推进了,晋陵出钱买了十辆客车,来年开春才能交付使用。到时候一个小时左右一趟,双向发车。后续看客流情况,不够再加。”

“你们的工作做的不错。”老者点了点头。

前边副驾驶坐着的秘书不着痕迹的回头看了一眼,领导提建议,你说你已经做完了?

……

不过五十公里的路程,没用多久便到了地方。

车队停在了县城的市场外,在这里,一个车队的出现格外的惹眼,这规格一看就知道是领导。不过人们倒也习惯,毕竟来晋陵的领导不少。

所以人们也没怎么在意,多是好奇的打量一下,就自去做事了。然而还是有很多人是围着看热闹的,他们在警察的维持秩序之下空出了一些距离。

同时这边巡逻站岗的晋陵公安以及民兵,也是第一时间过来协助维护秩序,这一套业务他们是很熟练的。一方面是领导来的多,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县里给他们的任务之中,以及他们的条例之中,都有相关的规定。

很快,在空出了位置以后,位于中间位置的车门打开。内里穿着中山装,外面套着面大衣的领导下来了。

也是这时候,围观的人们兴奋了。

霎时间,众皆哗然。

“队长……”

有维持秩序的警察呆呆的看着身边的队长。

那队长咽了口唾沫,回过神来,随即啪的一巴掌呼到了手下的后脑勺上。

“还问什么呀?领导视察,赶紧报信儿啊。快点儿去!那边有电话,赶紧打。”

说话间又不轻不重的踹了一脚,催着手下赶紧通风报信……

于是十多分钟之后,正在开会的二十多个县里的高层领导,有的坐面包车,有的坐轿车,有的坐拖拉机,急忙赶到了地方。

这时候,视察组的人正在市场中与摆摊的小贩亲切交谈,查访民情呢。

王言等人赶紧着挤进了人群中,凑到了大领导身后。

“首长好。”

领导温和的点了点头,但是没有搭理王言等人,继续跟市场中的小贩们说话,问着从哪进的东西,成本多少,卖多少钱,一天赚多少,家里几口人,吃喝怎么样。

这是领导们都会问的问题,不过今年有些不同了,因为就在去年的大会上,提出了小康的概念,但还没有具体的定性。

据王言知道的公开的行程,在来晋陵之前,视察组应该是在江浙考察。问那边的领导们,新的一年,能不能实现居民收入再翻一番。

现在是眼看着没有几天就过年了,可能完全是临时兴起,打破了固定的安排,顺路来晋陵看一看。毕竟已经四年了,晋陵搞出了偌大的声势,改革急先锋,怎么也该过来看一看了。

所以打个突袭,不让人准备,直接看到最真实的情况。

结果当然是没有什么意外的,只看市场的人山人海,就能感受到晋陵的繁华了。

“你们搞的蛮好。”

王言随侍左右,晋陵的领导是说不上话的,他们自己也有数,都在后边跟着呢。

“以后还能更好。今年国家给了我们人才,随着时间过去,我们的各种产业都会取得更大、更好的突破,首长,我们晋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他们走在晋陵的街道上,路两旁都是热情打招呼的人民,在前面,晋陵的宣传人员,和随同而来的记者,一路上咔咔咔的就是拍照。

王言看的清楚,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已经拍了五卷胶卷,真是全方位的拍。

“之前你来京,忘了问你对小康的看法,你来说说吧。”

“首长,我哪儿说的上啊,这是国计民生的大方略,我一个小厂长,可说不出什么来。不过按照去年您在会上说的那个意思,我们晋陵在去年就已经实现了。”

视察组的人一边同围观的人民挥手,一边哈哈笑着回话。

“你们做的太好了,但是我们还有九万万人民呢。远的不说,只说你们县里,你给我说说,怎么发展,怎么小康?”

“首长,去年我在汇报的时候说过,随着晋陵的发展,要进行产业转移,将我们无心顾及的、落后的产业转移到其他的地方,如此一来,我们减轻了负担,别的地方也有了生计,能赚更多的钱。

比如我们最近正在研究的,要将养殖产业转移到隔壁的xx县,扩大养殖规模,进行猪、鸡、鸭、鹅的养殖,给晋陵提供更加稳定的肉食和蛋的供应。

计划取缔全县的建筑材料的生产,同时入股别县的相关产业,帮助市里提高生产力,同时供应我们晋陵的需要。

而在机械制造方面,我们也打算入股别县的相关工厂,将一部分的零件生产工作转移到市里的工厂。

在服装生产方面,我们将入股别县的鞋服厂,开设分厂,辅助生产,加大供货能力。

在饮料……啤酒……果蔬……纺织……

如此这般,只要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晋陵周边地区都能解决更多人的就业,人民有了饭碗,踏实的干上几年,大家保持步调一致,不用三五年,周边的两个县差不多就能达到小康水平。最差最差,也能达到我们晋陵在八零年时候的生活水平……”

王言说了很多,是更细致的最近几年的规划。涉及到方方面面,当然更主要还是合并三县的事情。

相关的人连连点头,如此一直走到了工业区那边,到了鞋服厂的门口,众人顿住了脚步。

有人给上了烟,还派给了王言一支,王言也很懂事儿的给领导点上,随后自己才开始抽。是走了这么长的一路,缓一缓,喘口气。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见厂里工作的职工。

他笑呵呵的看着王言:“王言啊,你总说临近两县的情况,要入股的也全是两县,更加利好的市里你却一句不提。我看你小子是居心不良,想要并了两县,由县立市吧。”

“首长慧眼如炬,确实是有这个心思,我们是难兄难弟,互相帮扶嘛。主要也是晋陵太小了,我们目前的劳动力已经基本用完了。

今年底,我们才统计完成的,县里人口二十九万余人,城里的人口经达到了十六万余,分配了楼房的也达到了八万余人,另外的十四万人中,老幼残障等占了十万,这些人只等房子盖完,他们就进城分房。余下的四万人,负责我们全县的农林牧渔。

截止到今年底,我们已经容纳了全县的所有人,全都可以是厂里的职工。老人、残障人士都发了福利,目前留在村里的人都是能干活的,他们种地的时候帮着忙活一下,寻常时候就是在家里带孩子。

在去年底,我们就已经招了临近两县的劳动力过来进行建设。目前来说,限制我们的发展的,就是劳动力与生产力。我们正在不断的解决生产力的问题,但是随着发展,劳动力的缺口必然也愈发增多。

所以未雨绸缪,我们先对两县的各项产业进行整合,同时又不用负担两个县的各项支出。晋陵虽然富,但短时间也没有办法供应三个县合计百万人口的开支。只能徐徐图之,缓慢合并。”

“看你说的头头是道,北京同意了吗?”

“首长,北京肯定同意,这是发展的必然嘛。之所以不入股市里的产业,则是因为麻烦太多,掣肘太大,人家都是领导,乱七八糟的人情关系一大堆,处理起来太麻烦了,县里边就好处理的多。首长,您可好好考虑啊。”

“等我回去组织组织相关方面的人开会研究研究……”

聊了一支烟的时间,气也喘匀了,一大帮人进入了服装厂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