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三一五章 回归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一三一五章 回归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老四啊,你们晋陵高铁站也没什么特色啊?都一样。”

“也不是,他们车站里的标语还是挺有年代感的。”

“别说,还真是,特别像**十年代的感觉。”

一行四个看起来就是大学生的男同学拖着行李箱出了高铁站。其中三人左顾右盼,看什么都好奇。

“我们这其实也没什么特色,非要说的话……呐,你们看看这边的住宅楼,是结合了现代建筑以及我们省的徽派特色,在外形上看着有一种新中式。这是我们晋陵的三代职工房。”

打头的一个领着路,十分平常的给身后三人介绍情况。

他们是大学室友,才上大一,大家玩的不错,他们又对晋陵特别好奇,索性就带回来看看。

“我早都跟你们说了,非要来看看。哎,你们看看车站里的人。大哥们,国庆长假啊,晋陵人多到爆炸的,我都没想回来。”

寝室内行四的本地人很是无奈。

“我要是晋陵人,我看见这么多人我也不想回来。可我是外地人啊,小时候说政治、历史都说了,你们晋陵八十年代就是社会主义了,我们语文课本还有你们晋陵作家的文章呢,写的就是晋陵变迁。你们晋陵还拍电视剧,那晋陵人家火遍全国啊,谁不想来晋陵看看?”

“你这么说倒也没毛病,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我是外地人我也想来看看。不过没办法啊,我生在晋陵长在晋陵,都麻木了。我出去都不说我是晋陵人,要不然一大堆的问题,我受不了。”

“破毛孩子,晋陵给你丢人啦?你得宣传晋陵,弘扬晋陵。”

几人说话间,后边一个大叔上前来,不轻不重的一巴掌呼到了老四的后脑勺上,又叹了口气,“哎,现在年轻人的思想觉悟不够高啊,回头好好学习学习!”

说完,大叔大踏步的扬长而去。

“不是,他有病啊?”寝室其他人说了一句。

“正常情况。”老四倒是习以为常,“晋陵老一辈人都这样,责任心很强的。我刚才说的话要是让我爹听见,他也得踹我。”

“都这样?”

“绝大多数吧,其实他们也理解年轻人的想法,不愿意多磨叽嘛,他们那时候不是,出门在外,别人一问你是哪人?那必须中气十足铿锵有力的俩字,晋陵!全国人民都羡慕嘛,这也是一种虚荣。哎,这话不是我说的啊。是我们老厂长前几年开大会的时候说的原话。”

“我知道,电视、网络同步直播的嘛,年年讲话,年年上热搜。”

老四笑着点头:“老厂长很受欢迎的,他就是自己要退的,说晋陵就是六十岁退休,谁都别想赖着不走。当时特别热闹,全市大选举,天天直播开大会,选了一个月才选出来新厂长。

新厂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反聘老厂长做顾问,还是抓着研发,领着晋陵人民发展办公室主任。要不然晋陵人民不放心。”

“你放心吗?”

“肯定不放心啊!”老四说的理所当然,“那是晋陵人民的主心骨,老厂长在,晋陵就乱不了。我祝他老人家长命百岁。”

“这觉悟还低呢?”有人调笑起来。

“差远了,你们当时可能不关注。那时候晋陵都罢工了,人民全都上了街,堵到了人民广场那边。说有人搞事情,要逼老厂长下台,要发动人民战争,打倒晋陵的一切反动派。”

“新闻没有啊?”

“那能有吗?”老四撇了一眼好室友,随即摆了摆手,“走了走了,先带你们去酒店,然后去吃午饭,溜达一下午之后晚上去我家,我爸妈做饭招待你们。之后就是传统的晋陵旅游路线,我给你们当导游。

哎,你们别用那个眼神看着我啊。我是不愿意赶在人多的时候回来晋陵,不是对晋陵不熟悉。懂不懂晋陵教育的含金量啊?

从六岁开始,我就当志愿者,十二岁开始当志愿导游,学习成绩从来没落下过,截至高中毕业,荣获一次表扬,一次优秀学生,一次三好学生,一次希望之星。

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我简单的说吧,回到晋陵以后,我会下基层实习一年。只要不出大的差错,专业水平合格,我就可以成为小组长!放在政府里,就相当于一年提正科,直接成干部了。”

他摊了摊手,一脸的我不装了,我摊牌了。

“搞的你好像当上厂长似的,那么牛逼你怎么没考上晋陵大学啊,我的晋爷?”

“草!”

老四骂骂咧咧的,“走了走了,真没劲。”

晋陵的孩子,考不上晋陵人民大学,这不是正常的吗?北京的孩子,也不是都能上清华北大啊。何况就难度来说,在晋陵考晋大,比在北京考清华北大的难度,还要更加大的多的多。

出了站,排队上了无人驾驶的出租车。

“我已经感受到晋陵社会主义的富裕了,这车卖二十多万,在晋陵只配当出租车?我草,开的还这么猛,不愧是智能城市啊。”

“老四,你们晋陵真的全是这些无人驾驶的车?”

“肯定不是啊,市里、厂里的领导都是有人驾驶的,他们去的地方太多了,公共交通不方便。都有特殊通行证的,不是谁都能在马路上开车的。涉及到复杂的计算问题。反正晋陵人民也不需要车,公共交通对晋陵本地人是五折,就是个运营成本的钱。”

“那我就想买车怎么办?”

“可以买,但是在晋陵的范围内,不让上路开。”

“我就开呢?”

“那就抓你呗,直接拘留十五天。相信我,干十五天活你再出来就不想开了。我们老厂长专门治你这样的杠精,一治一个准。听说我爷爷以前就是出了名的懒汉,被厂里收拾完了,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老爷子那可真是风风火火啊。”

老四笑着解释道,“晋陵人民在晋陵绝对没有用车的需要,手机可以预约,小区也没有大门,车可以直接停到小区里的路边,下楼走不到五十米就可以上车。如果出租车比较忙,走不到五百米,必然有公交站,不到一公里必然有地铁站。

晋陵提倡人民进行身体锻炼,多走多动,所以平日里会减少出租车的投放。就是让人多走几步路。在雨雪天气,又会更多的投放出租车,会直接开到楼下接人,同时也会智能拼单,根据人流量将人送到不同的地铁站、公交站,缓解交通压力。

而如果是急救,每家都有简单的急救设备,同时居住地所在五百米之内必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两公里之内,必有随时待命的救护车以及医疗小组。

我们晋陵的手机,在晋陵拨打120会直接开通视频,远程指导急救,同一时间,附近的医护人员以及待命的急救小组也会出发,基本上可以保证十分钟之内到达屋内施救,紧急处理过后,十五分钟之内就可以到医院。

因为路上都是智能驾驶,火警、急救都是第一优先级,会保障交通的畅通。救护车可以飙到一百五,这个速度在城市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在十五分钟之内达到人民医院。

外面的工作站则是有急救小组轮换驻守,晋陵最偏远的一个工作站,到达晋陵市里的医院,也只要三十分钟。

至于安全问题,晋陵的智脑从投入至今已经有六年时间,没有出过一次事故,你们大可以放心。

不过晋陵越发展越好,以前晋陵人民是公共交通出去旅游。新千年以后,晋陵人民更多的开始喜欢自驾游。于是正好又执行了智能城市,不让私家车上路行驶。晋陵就收购了晋陵人民的私家车,不好处理了,好的留下,又集体买了一大批不同品牌车型的车,租给想要自驾游的人民。

价格不高,起步价是购车款除以六十万公里,再上浮百分之二十。超过半年的,和厂里共同负担保险费,其他的车损情况等等再加钱。我爸妈带我妹去年出去玩了一年,中间还撞了车,差点儿就够报废了,那也才花了五万。还是挺合适的。”

“不愧是晋爷啊,说话就是有底气,真让人羡慕。”

“又来了。”老四忍不住的摇头,“说到底,都是我们老厂长本事大,要是没有他,就没有晋陵的今天。晋陵的社会主义,其实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厉害,也没有那么高的福利。

不过比别的地方强的就是,兜底了医疗、住房、养老,另外新世纪以后,因为晋陵人民更多的走出去,出现了许多的纠纷,所以提供了法律援助,晋陵人民可以网上一对一咨询,也可以更进一步的让律师打官司,都不要钱。

当然这些前提是在晋陵参与劳动生产,否则想要享受这些服务,全都要花钱,充其量给打个折。

晋陵当年出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老板,还有出国的呢,他们的户籍都在晋陵,为了享受晋陵的福利,每年都给晋陵人民发展办公室捐钱,每年的年底到年初,晋陵都特别热闹,那些老板全都得回来,捐钱大会就在那时候进行,全程直播。

另外就是晋陵的户籍人口,都能享受到集体的光芒普照,类似于集体发红包了,给职工以外所有不参与劳动的人,每年发个几百块钱,别的就没了。”

“你也有啊?”

“肯定的啊,是所有不参与劳动的户籍人口,所有,医院里刚出生的孩子都有。”

众人说说笑笑,也选择了无人驾驶的出租车的观光行驶模式,慢悠悠的穿梭在晋陵的城市中。

眼下的晋陵真是一个大城市了,户籍人口五百三十余万,常驻人口七百四十余万。

晋陵没有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八十年代的十年时间人口爆发的比较多,一家两三个是普遍状态。但再多就不行了,他们也交不起罚款了。

发展到了九十年代以后,物质、文化都很丰富,晋陵人民开始追求品质生活。孩子,其实是品质生活的绊脚石,越小越绊脚。所以自然而然的,孩子生的就少了,也晚了。一个是普遍,两个孩子倒成了少数,少有生三个孩子的了。

再加上最早一批老年人的陆续死亡,晋陵人口长期维持在了这个数字。

多出来的二百万人,则是在晋陵从事各种服务业,以及必要的危重的生产作业,填充进各种晋陵人民已经脱离出去的劳动中。

这些人都属于是合同工,正经的缴纳社保,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在城市里的衣食住行,也都是正常的物价,工资还普遍高不少。所以在晋陵的合同工的工作也是很抢手的,不是谁说来就来的。

同时他们的住房,就是没有扒的,淘汰下来的以前的职工房。他们的工资有一部分要付租房的费用,但是成本并不高。如此就让晋陵从这些外来人口的身上,赚回了以前投入的职工房的钱。

在人口管理上,晋陵是下了大力气的,不允许自由流动。因为晋陵不只是一个城市那么简单,各方面的物资全都是统筹供应的,外来人会扰乱城市运行。

眼下智慧城市,外来人没有在网络上进行登记,不用三分钟就要被警察找上来带走,先审一圈,审完再送到车站,直接送走。

来晋陵旅游也要有流程,需要提前三天在网络上进行登记,住宿地点也不是他们选的,而是晋陵安排的。

还有世界各地的一些需要晋陵医疗资源的富豪,也都是联络晋陵办公室,算作旅游人员进城,还要给医院捐款。

外地的中国人民当然也能来晋陵就医,正经走国家医保就行,不过报销的比例不高,自身花费也不少。晋陵医院的医疗条件,是世界最顶尖的,没有之一。

这源于晋陵持之以恒的对医疗产业链的投入、研发、攻坚,中西医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加持,相当强大。

“看见了吗?那就是晋陵人民大学。”

“真好啊……”

众人都有几分羡慕,使劲的看着大学的样子。

晋陵人民大学是围绕着晋陵的产业链建设的,培养的也是晋陵需要的专门人才,本科八年制,半军事化管理,调档案入晋陵户籍,入学第一天开始就领工资。入学两年学理论,之后就进入相关项目工作学习,学研产一体。

生物、化学、物理、数学、金融、社会主义哲学、航空航天、计算机等等专业,历年来录取最低分是六百五,纯理科院校,每一届学生只有不到一千人,是天才的摇篮,是真正的改变命运。

他们可以入晋陵户籍,可以让父母过来晋陵做合同工,同时享受医疗待遇,事实上现在来说,也就是给父母一个医疗、养老的保障。

当然晋陵也不是只有这一个大学,还有一个综合性的本科大学,不过一样也是顶尖学府,晋陵录取最低分是五百八十五,其他地区的录取最低分是六百。

这个大学的专业没什么大差别,不过加入了文艺方面的东西,有绘画、音乐、戏曲、电影、文学等等,设置的目的还是为了晋陵人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培养晋陵需要的人才。一切都是为晋陵人民服务的。

此外还有一所本科的医科大学,是晋陵人民医院的附属大学,培养医护人员,进行医学相关的各项研究。

“哎,老四,你们晋陵人要是考上晋陵大学,以后什么样啊?”

“没什么特殊的,主要还是搞研发的,推动我们晋陵的科技进步。待遇方面,跟晋陵人民也没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殊对待。医疗、养老都是一样的,就是他们的养老金可能高一些,但也绝对不会出现翻倍的情况,基本也就多个几千块钱。

不过重要的不是这些,毕竟晋陵人民对钱看的都不重,集体不会辜负勤劳的人民。重要的是,他们实现的人生价值,更受尊重。比如搞社会主义哲学的,那是对我们整个晋陵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理论研究的,既总结,也提出未来的设想等等。

比如航空航天,那是真的给飞机打螺丝,真上天执行任务的。

比如金融,九十年代初,晋陵做空日本,后来做空泰国,做空东南亚,近三十年之中的金融危机都有晋陵的身影。晋陵集团的投资公司,国内外众多知名公司都有晋陵的股份,而且股份还都不少。那都是神仙啊,弹指之间就是几百上千亿……

导弹之类军工相关的专业更别说了,晋陵平均下来,一天得放一根,就是为了搞研究,爆炸就是艺术啊……”

“真炸啊?”

“有纪录片的,你们没看过?回头我分享到群里,一共三期,从**年开始。那时候晋陵获得了军工资质,可以研发武器装备,又从苏联搞回了不少好东西,最新一期是九一年的实验。保密需要,差二十多年。从头炸到尾,还有核弹呢,特别爽。”

中午在饭店吃了饭,下午在城市里走动着,感受着晋陵的繁华。

晋陵实现了全面的人脸识别,不管会不会用,只要提前绑定了银行卡,买东西就能丝滑的扣费,也不用什么操作。上车就扫描,饭店里点菜即时付费,绝对的无感支付。

吃喝等等东西,全都在标准线以上,卫生标准更是堪称变态,整个市里是繁华且慢节奏。

建筑更有特色,早年晋陵一直贯彻的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梳理出来的历史,建设的博物馆等等,到新千年发挥了重大作用。

实现富裕的社会主义,其实也看不出什么来,城市建设都大差不差,晋陵虽然有些特色,但也没有超出想象,如同之前宋运辉说的那般,晋陵的社会主义是分配上的。人们在知道的基础上,这里看到的房子对于晋陵人民来说,都不要钱。人们在饭店吃饭,直接打七折,这个时候才感受到一些。

但实现社会主义的影响力是很够用的,带来了持续几十年的热点,让外地的、外国的人们千万里来到晋陵消费,给晋陵的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老四说晋陵没什么玩的,但实则不然,晋陵真有不少。光是吃这一项,晋陵除了街边重复的各种饭店,还专门设有好几条小吃街,摊主都是统一培训的,保障口味。此外还有上述的各种历史文化古迹,还有各种的戏院、话剧、音乐等等。

在音乐方面,晋陵每个月都要有一个明星过来开演唱会,当然能来晋陵的首要一条就是德行良好,思想觉悟在线,不是谁都能来晋陵的。

其他的书籍、电影也是如此,所有的书都要审查,所有的电影都要符合标准,才能进入晋陵播放。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人民没太多的电影可看,不过没关系,晋陵有自己的文艺作品,都是制作精良。

除了这些以外,晋陵每逢年节大驾,还有丰富的游街活动,可谓热闹非常。

晋陵是全方位的富裕的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全都是高标准……

几天的游玩下来,让三个刚上大学的年轻人看到了新天地,他们对未来有了认识。

老四带着三个室友走在共产路上,此时正是下午,日头西斜了去,在教员像的身后发着红光。

每当下午的时候,这里都是外地人来照相。本地人基本不来,因为照够了。自建成以后,每个晋陵的孩子都一定有一张在共产路上的照片,在成长之中,总也会跟要好的朋友们一起在此合照许多。

老四正拿着晋陵出产的相机,给室友照相,突然不经意的转头,看到了一个身穿着唐装练功服,踩着布鞋,梳着大背头的中年人,以及老人身边穿着运动服的年纪很大,但保养的还算年轻的女人。

“老……老……”

王言没好气的一巴掌拍到了他后脑上,“说都不会话了?”

“老厂长好!”老四赶紧的立正站好。

“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称呼,但我确实是老厂长。”王言转头对身边的宋运萍哈哈笑。

“别吓唬孩子了。”宋运萍嗔了一眼自家帅老头,拍着老四的肩膀,“孩子,不用怕,他还能吃了你啊?”

“宋奶奶,啊,不是不是,宋阿姨。”

宋运萍哭笑不得:“奶奶就是奶奶,我不装嫩。看你上大学了吧?考的哪儿啊?”

“上海。”

“还行。”王言点了点头,“我记得你爸是赵千里吧?你小子还得过希望之星?”

“是,老厂长。您还能记着我呢?”老四眼睛都瞪圆了,一脸的荣幸。

“看你眼熟,有点儿印象。好好学习吧,未来是你们的,我是日薄西山了啊。”

“您比我爸都年轻……”

王言哈哈笑,揉了老四的脑袋一把,一路对着人们微笑,溜溜哒哒的同宋运萍一起走远。

“我草!”

几人走过来,“你们老厂长看着真年轻啊,还知道你呢?”

“哼~”老四傲娇,“到了希望之星的荣誉,老厂长就亲自出席了,我的奖状还是老厂长亲自发的呢,懂不懂晋陵教育的含金量啊?”

“我草,真他妈帅啊,感觉特别有气度。”

周围的人们开始议论起来,目光追随着那一双慢走的身影。

王言和宋运萍相伴着走在共产路上,朝着市中心的人民广场走去。正对着教员负手东望的巨像,西去的落日为巨像渡了金边。

这时候,遍布晋陵每一处的大喇叭响起。晋陵一直保持着每天早中晚放大喇叭的习惯,今天又放起了歌。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

巨像的目光沉凝,自有五洲震荡风雷激的气魄。

他说,

人民万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