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六六四章 藏都不藏了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六六四章 藏都不藏了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汪兆铭叛国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一开始还仅仅只是那些大人物,接着是学生,其次是工人,渐渐的到了最后,便是田间地头种两亩薄田,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也知道汪兆铭是谁,明白了这么样的一个天一般高的人物,干的是什么事儿。

千夫所指,万民齐骂。汪兆铭似无所觉,也确实没什么觉,毕竟他身在越南,要是没人告诉他国内的情况,他也不知道。他知道自己一定会挨骂,但那骂声终究没有被他听到多少,对他的影响有限。要是到了后来的网络时代,他就能感受到威力了。

所以即便汪兆铭在中国人人喊打,也没耽误他在越南跟日本人商谈进一步的卖国事宜,不时的还会公开发表言论,挑动着很多人的神经。报纸上充斥的,尽是各种时评社论,无不痛骂汪逆。

作为亚洲第一大都市的上海,这里有着更多的文化人,他们是学者、是学生、是工人,或者是其他的什么职业,这里有着更加浓厚的议政环境,逢人张口避谈主义、谈理想、谈中日战争、谈世界列强,这里当然安静不下来。

“汪兆铭狗汉奸,出卖国家,出卖民族……”

街道上,学生、工人们打着大大的条幅,在街头巷尾游行,场面很壮观,群情激愤。他们瞪着眼睛,他们脖子上青筋尽显,他们高举着紧握的拳头,他们声讨汪逆,大骂日本帝国主义。

他们很有胆子,在公共租界以及法租界也就罢了,虹口那边都有人游行。不过不是在日本领事馆,而是在伪政府那边。他们人山人海堵满了长街,他们不要命的喊着口号。

金神父路的茶楼,王言坐在二楼临街的包间喝着茶水,下方正是拥挤的游行人群。

陪他一起喝茶的,有其他的包括何绍宏在内的三个中央巡捕房的华捕探长,还有石长兴、顾永诚,齐四则是在一边趴在窗户上看热闹,门口有两个小巡捕持枪守卫。

王言早就不是小人物了,他只是一直没什么架子而已。当然了,在一些人眼里他仍旧是蚂蚁。否则的话,毛齐五也不会听着戴雨农的命令,弄了七八个,打着他不同意放权就要弄死他的想法。

但现在,即便是戴雨农,再想像上次一样威胁着要弄死他,也要好好思量两天了。因为他已经成功升任了中央巡捕房的督察长,成为了法租界最有权势的中国人,尽管他以前就是。但上去了,和没上去,总是差着意思,毕竟现在他手下带枪的巡捕就有三百多人,不可同日而语。

顾永诚叹了口气:“言哥,咱们的场子全停了,不少工人都出去游行了。没去的那些,也干不出多少活,索性都给他们放假了,太耽误事儿了。”

“也就这两天,都是闲的。我听说他们在日占区还有胆子闹呢?不过枉送性命而已。咱们倒是不要人命,可下边这些人还得少赚几天的薪水,家里上上下下好几张嘴,都是自找麻烦。”

王言顿了顿,喝了两口茶水,看向顾永诚:“不过咱们一向是优待的,就当全都放假了,这两天的工钱都照常给结了吧,也不差那几个钱。”

“您真是仁义。”顾永诚竖起大拇指捧跟。

王言摇头一笑,没有在意这些,问其他的两个探长:“你们俩都是青联的,骂汪逆的讨贼锄奸游行都是你们搞起来的,还要闹到什么时候?”

到了探长的位子,没有一定的智慧与手腕,没有帮派的背景,他们上不来。酒囊饭袋,都死了。这两个探长也不例外,都是人精。

一个胖胖的和事老样,慈眉善目给人感觉很好说话,四十多岁的年纪,头发也有些斑白,他叫瞿万平。另一个是身体比起壮硕,看着孔武有力,但身高只有一米七多一些,给人的感觉很敦实,也四十多了。身体强健的原因,看着比瞿万平精神很多,他叫贺兴。这俩人都是青帮悟字辈的,很有些能力,要不然也活不到今天。

悟字辈,是林鸿远这个死鬼老头子,给王言最好的礼物了,使得他不差这些青帮大老的辈分。否则再是实力为尊,但总也恶心人。要不为什么黄金荣那老小子给自己立了个天字辈呢,就是不服。

瞿万平摇头笑道:“还得两天吧,上面下的命令,咱们也没办法。你说说,大家都是抱团取暖,这上赶着给日本人上眼药,我这两天睡觉都做噩梦。”

“这话说的,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咱们就是不组织,那些学生、工人就不上街游行了?”贺兴就直了很多,他说:“我就不信日本人真敢杀那么多人。”

“南京时候,他们杀的还少了?”王言喝着茶水,笑呵呵的说道:“不过这次只要做的不过分,日本人应该不会杀人的,只是弹压一下罢了。毕竟他们赚了大便宜,声势越浩大,他们越有利。这汪兆铭是真厉害啊,不声不响的跑到了越南,搞出这么大一个霹雳。这中国的革命啊,我看是难了。”

何绍宏接话道:“中国革命难不难,跟咱们关系不大。咱们呐,不帮忙,也不扯人家的后腿,就踏踏实实的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怎么都不耽误咱们赚钱享受。”

“这是实在话,打生打死的事儿就让别人干,反正不管谁赢谁输,都要我们这些人做事。”

一群人就这么哈哈笑着,活像城市中搅动风云,屹立不倒的幕后黑手。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发战争财,无国家无民族的杂种。

又说了好一会儿,那边的齐四看了看手表,招呼道:“言哥,时间到了,咱们该走了。”

“都中午了,还有什么事儿啊?最近有一家新开的粤菜,味道不错,我做东,咱们去喝点儿?”瞿万平拦了一手,邀请王言这个新长官一起吃饭。

王言摆了摆手:“日本领事馆的副总领事,岩井英一先生同我约了午饭,我倒是不想去,可是有拒绝的机会么?你们吃吧,回头我请你们,先走了。”

出了茶楼,又走了一段距离到没什么人的巷子中坐上车,这才绕路向着虹口过去。游行集会,就是那么几条大路,其他的地方还是很通畅的。这次的规模确实很大,其他的街上基本都没人,不次于先前的卢沟桥。

一路畅通无阻的到了虹口的一家日料店,竟是比以往过来还要快上许多。不过他一般也很少往这边晃悠,来也都是在晚上。

在一间日式风情的屋子中,王言见到了岩井英一,此刻穿着一身日本和服,端正的跪坐在日式的榻榻米上。

王言脱了鞋,走过去盘膝坐在他的对面:“好久不见了,岩井先生。之前您跟我说,要去香港公干一段时间,事到如今,我想就是为了汪兆铭的事吧?”

“哈哈,王先生,你果然是个聪明人,其中关系,一想就通。没错,当时我是受了影左祯昭大左的请求,配合他完成了此次汪从重庆撤离的事情。影左大左你也清楚了,汪离开重庆,就是他一手操作的,我也只是配合他做了一些辅助工作罢了。他也听说过你,以后有机会,我可以引荐你们认识。”

“那就多谢岩井先生了。”看着岩井英一脸上自得的笑意,王言捧跟道:“这一次做出了这么大的事,岩井先生应该要高升了吧?”

“天皇陛下以及内阁已经下了嘉奖令,算是表彰吧。至于你说的高升,我已经做到头了,升的再高那就只能回到日本工作。相比起来,我更愿意留在中国,这里才是我熟悉的地方。再有九个月,我就满四十岁了,我十八岁来中国,就在东亚同文,到现在已经快二十二年了,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呢?中国,真是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啊……”

“哦?岩井先生的意思是,这辈子都想留在中国了?”

“你觉得不能留下么?你们国民党的副总裁都心向大日本帝国,要加入到*****的伟大计划中去,你觉得不能留下么?”

前后呼应,前一个疑问,后一个肯定,表示着此刻岩井英一的强大信心。相信其他的日本人,此刻也是这种感觉。这实在太正常了,中国人多灰心丧气,日本人就多气焰嚣张,汪兆铭做的好大事。

“您知道,我一向实话实说,希望你不要怪罪。”见小鬼子点头,王言说道:“先前武汉会战的时候,您的意思也差不多,但最后虽然重庆败了,可还是没有投降。当今形势瞬息万变,但我以为,汪兆铭并不能决定那么多。在汪兆铭到达越南的时候,我听说了这个消息,对汪兆铭做了一些了解。他在国民党内部,是属于失败的一方,他的权力被蒋架空了。唯一有用处的,或许就是副总裁的头衔。”

岩井英一哈哈笑:“我承认,上一次是我们想的过于简单。但是王先生,你要知道,国民党的军队全线溃败,当今中国,最富裕的东部地区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国民党又能撑多久呢?至于你说的汪兆铭的问题,我们当然也知道,但是王先生,你认为中国像你这样的聪明人有多少?

那些种地的农民,打仗的士兵,他们知道这些政治斗争吗?他们不知道那些,他们知道的,是国民党的二号人物,投靠了大日本帝国。他们知道,这么大的人物都投靠了我们,他们投靠也没什么。

以后在打仗的时候,只要有汪出面,被围困的中**队就不会再顽抗。这会极大的削弱他们的抵抗意志,减轻大日本帝国征战的负担。你知道,我们在各地扶持中国人的政府,如今他们都是各自为政,但是现在,我们有了汪,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政府,无论从行政效率上,还是管理上,都是一件好事。”

王言拱了拱手,表示受教,他问道:“岩井先生,这么说来,汪兆铭马上就要来上海了?或者是去南京?”

“它要先去日本,面见天皇陛下,和内阁大臣,商议好所有事情之后,才会回来。不出意外的话,登陆的第一站就是上海。但以后是要去南京的,毕竟那里是六朝王城,也是之前重庆政府的首都,这一次就是要成立一个与大日本帝国休戚与共的国民政府,那里再适合不过了。”

岩井英一看着饭店的服务员上好了饭菜,他拿起快子夹了一片鱼肉刺身:“王先生,赶紧动快吧。我们一起吃过许多次饭,我知道你胃口大,更喜好美食。今天的刺身,是从北海道打捞,飞机专门运过来的蓝鳍金枪鱼。这家店主,也是有名的料理师,刀工很好,能做出最正宗、最美味的日本料理。王桑,请。”

王言先是敬了小鬼子一杯酒,这才开始大口吃了起来。一桌子的东西,就是盘子大,不够他吃的。

“王先生真是好胃口啊,咱们吃了这么多次饭,日本料理更是吃过许多,现在应该吃习惯了吧?”

“抱歉,岩井先生,我从小吃惯了中国菜,有着地道的中国胃,时至今日,日本料理吃过多次,也还是觉得吃不惯。”

王言摇了摇头,看着面色有些严肃的岩井英一,笑呵呵的话锋一转:“不过我这人的优点不多,不挑食是其中的一个。不习惯,是因为我吃了快三十年的中国菜,而日本料理我只吃了那么几次。但是如果将这个时间拉长,我吃上个一年两年,那不是也就习惯了么?

平心而论,岩井先生,若非是从小就吃日本料理,你吃了二十年的中国菜,对于日本料理也会不习惯吧?”

岩井英一哈哈笑:“你说的对,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确实是这样的感觉,那时我在长沙,非常思念家乡的味道,但是当我再一次吃到纯正的日本料理的时候,感觉竟然是不过尔尔。不得不说,人就是这么善变。来,王先生,喝酒。”

喝过了一杯日本的清酒,看着王言继续大口的吃喝,他问道:“听说你已经升到中央巡捕房的督察长了,还没有恭喜你呢。”

“多谢岩井先生,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恭喜的,我连酒都没摆。这个位置,那是非我莫属,别人坐不上去的。”

“你们中国喜欢讲运势,我想你现在就是走运了。过去的一年,你的运很旺啊。从一个小小的队长,达到了如今的位置,生意更是扩大了一倍不止,厉害啊……”

“岩井先生谬赞,不过是恰逢其会而已。中国有句古话,福兮祸之所倚,我现在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不敢行差踏错,活的太累了。”

岩井英一摇头道:“是你自己选择的这条路。”

“若非如此,法国人也不会让我来当这个督察长,更无法对岩井先生有更大的价值,不是么?”

“你还没有忘了我们的约定,我很欣慰。”

王言笑呵呵的端起酒杯,自顾喝了一口:“怎么敢忘啊,岩井先生。我跟您,跟领事馆的其他一些官员,还有陆军、海军的将领,都有生意的往来。这是一道道的枷锁,却也是一根根坚不可摧的纽带。岩井先生,其实我们早就已经是自己人了,拘泥于一个名份,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还是那句话,若我当初早早的投靠了你们,焉有今日的督察长呢?

其实您回来了,应该早早的通知我一声,这样我做东请您吃饭多好?今天您电话打的突然,我那时已经跑到街上维持秩序了。近日我又新得了两件明代的古董,一个是砚台,一个是笔洗,您也好文墨,送给您最合适了。今天不凑巧,明天,我让人给您送过来。”

“哈哈哈,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我也有回礼,我那里有两瓶顶级的十四代的清酒,是我在国内的朋友给我送过来的。知道你喜欢喝酒,送给你了,好好尝一尝,那可是很难得的呢。”

“多谢岩井先生,请。”

两个人,乱七八糟的说着有的没的,不时就哈哈大笑,好像真的很高兴似的,就这么结束了一顿午饭,王言离开这里,回到了法租界。

今天岩井英一找他,也没别的,就是去了香港一段时间,回来看看他还听不听话,有没有别的想法,敲打敲打罢了。

他们之间也没什么特别的约定,无外乎就是有法租界的机密情报跟岩井英一说一说,配合他们的行动,生意要继续做大做强。

王言跟所有的日本人都是这么说的,当然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就是没什么很关键的罢了。日本人也清楚,要不然他怎么可能当上督察长……

晚上,闹了一天的游行结束了,大家总得回家吃饭,好好休息休息明天再战。

王言照常的到了饭店,吃他铺张的晚餐。饭店对面,照旧是那一帮小乞丐,他们中午没在他这里吃到剩饭,王言通过读唇知道了,这些小崽子在骂汪兆铭,也在骂那些游行的人吃饱了撑的。

他们很幸运,齐四还是给了一些关照,生病的时候出钱给治病,总算没有死人,就是有几个瘦了不少,那是大病初愈。否则的话,这个冬天,怕是要少些老面孔,多些新面孔了。

王言一边喝酒吃菜,一边听着收音机里晚间的广播,里面播报的都是最近的大事。国民党是一个说法,红党是一个说法,日本人又是另一个说法,热闹的很。

听着听着,齐四默默的起身端盘子走人,未几,汪曼春带着一阵香风坐到了对面:“岩井先生今天找你了?”

“一起吃了午饭。”

“干什么?”

“好几个月没见,敲打敲打我嘛,怕我升到了督察长太飘飘然,他帮我沉淀沉淀。”

“是该沉淀沉淀了,最近的游行都是青联搞出来的,那里面掺了多少两党的人,你还不清楚?最近这么乱,最是方便他们行事,给我们忙的脚不沾地,就怕出什么麻烦。是,我知道你就是名义上的青联主席,可再是名义,那也是主席。这次南田课长不高兴了,我估计啊,她要杀一批了。”

汪曼春对着王言抛了个媚眼,意思是你的机会来了,这才看着一边嗡嗡响的收音机:“以前也没听,怎么最近这段时间,天天听呢?”

“以前也没这么热闹啊,我这听的就是这个热闹。”王言笑道:“我可是听岩井英一说了,汪兆铭以后要成立国民政府,你的机会要来了。据我所知,汪兆铭手下也是有能人的,正是到了你发挥作用的时候。又是跟特高课亲近,是南田洋子一手提拔起来的,到时候掺沙子你是首选,位置肯定不低。”

“说的那么难听,什么掺沙子啊?你才是沙子。”

汪曼春横了王言一眼,长出一口气,说道:“具体怎么样,谁都不清楚。我不用调查都知道,军统、中统、还有红党那边,和其他的一些什么所谓的爱国人士,他们都在计划‘制裁汪逆兆铭’的行动,谁知道他能不能挺过去?

而且我听说以前汪兆铭就遭过刺杀,子弹在身体里没取出来,说是活不过十年。他是三五年遭的刺杀,到现在三年了,谁知道会不会牵动旧伤,出现什么意外?还是不要高兴的太早,否则啊,现在多高兴,到时就有多失望。”

“还是你明白啊。”王言头都不抬,就是捧。

恰在此时,放在一边的收音机一阵电流声响起,随即传来女声:“现在播报寻人消息,马宏毅,三叔家的表哥来沪投奔,现在友谊旅店,请尽快前往……”

汪曼春撇了撇嘴,哼道:“又是两党的人找事儿,他们在联络人呢。看看,我说什么了?他们一定有什么行动。越乱,他们越要做乱。”

“知道是两党联络的,抓啊。”

“能抓到还用你说?这个电台我们都关注一年多了,什么王老五,张老三,藏都不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