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八五二章 轻取幽州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八五二章 轻取幽州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翌日,吃过了早饭,嘱咐了那些倒戈的百姓,再出发之时已是十点多。

百姓们跟王大将军告辞,带着大将军的叮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全都拿着武器,还有不少人穿着昨日处理尸体扒下来的甲胄,结伴着往回走。

他们这些人,家里多是渔阳、广阳、代郡、涿郡的人,也就是那边因为距离远,受到辽东的影响小。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轻易不敢冒险,即便听说了辽东如何如何,也轻易不敢下决心投奔,再者他们也不是想走就能走的,都是在乡里之中。

目前的大汉只是衰落了,还没亡呢。再者基层的三老,亭长,地主等等,都是不允许他们乱跑的,只能说上层的统治几乎没有了,但是不代表各地方的统治消失了。若非如此,刘虞及其手下何德何能,可以拉起好几万人,要跟王言决一死战,不过是从上到下,都统一了思想。

这一次,他们回去之后将不再受欺负。因为幽州下到十四,上到四十,健全的、有生产能力的男人,都在这一次的征召中。而且另一个特点则是,往往一个村的人,基本都是在一起的。所以他们回到乡里,但凡有人还敢逼逼赖赖,不用想,定然拔剑就杀。

昨夜黄忠也派通信兵来报消息,接到王言消息,黄忠直接领军出击,按照指示喊了三遍招降的口号,不过还是爆发了战斗,一触即溃,黄忠也是好不容易稳住了溃兵,没有让他们到处流窜,并且弄死了敌将以及高级军官,今天随着王言一样的动作,将那些弃暗投明的百姓遣回乡里,并急行军前往蓟县。

居庸那边,虽然因为距离蓟县更近,防守力量更大,军士的战斗力可能更高,但是相对的,太史慈跟周仓那是两卫一万五千兵马,兵力更多,打起来防守的两三万人,不说砍瓜切菜也差不多了。

王言带人赶到前线,再经历了招降,不过五天而已。从草原往周仓、太史慈传信的通信兵,快马加鞭之下,这时候也到了周仓那里。而后周仓调兵,两天至居庸,三天合兵一处便可发动进攻。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王言慢吞吞的赶到蓟县城下之时,应该正好遇到被太史慈、周仓打崩的溃兵。

这些小调整都是顺势而为的,王言先前的安排,也是给了一定重视的。没打之前,谁也不清楚什么样。虽然他必胜无疑,但胜利的代价也是不一样的。

但事情的发展十分顺利,他只是让人喊了喊招降的话,两万多大军便不战自溃,弄死了各级军官。虽然这与他打算把人绑了,干活干到死的安排,不很相符。但是他也理解,活捉的难度太大。

不过不管怎么说,兵不血刃便溃散了敌方大军,这种感觉实在太轻松。只是这种事儿以后就不好办了,因为已经发生过一次,彼时其他人便会格外重视。民心所向是没毛病,但是刀子在人家手里呢,再向又能如何。甚至以后幽州以南的人想要北上来投,都费劲了,就得以杀立威,绝了百姓的念头。

以后再想遇到这种临阵倒戈的事儿,就不容易了……

王言带着军队,快速的向蓟县行军。沿途的城池,看都不看一眼。现在的目标是打下蓟县及周边地区,因为这里是幽州治所,按照后来的说法,这里是省会地区,而且因为他蚕食的原因,幽州豪族基本都在这躲着呢。

他要封锁蓟县地区,没跑路的豪族,一个都别想跑,家底全都得抄个干净。至于其他的城池,只要拿下了蓟县及周边地区,基本上轻而易举。派人喊一喊,让城中军民都知道蓟县已破,他们大概率自己就会绑了县官献城。顽抗死守的,还是太少了。

先前一战,在令支一带,相聚蓟县四百里。王言领军日行百里,在第四天临近傍晚,与黄忠合兵一处,十分嚣张的直接在城下扎营,并且还分散了兵力往周边地区巡逻封锁。

这么做的原因不是别的,只是因为前线崩的太快,军官都被杀了,溃兵也还没有回来呢,蓟县城池之中除了几千守军,再无其余兵力。

再者也是王言估算时间正确,他到这边正遇上居庸回来的溃兵,今天再晚一些,太史慈、周仓二人就会带兵过来。

莫说还有三千兵马围着四门,就算只有王言一个人过来叫门,他们也不敢出城。多疑不是曹操必备,人们都多疑。尤其现在城中之人,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生命,更加的害怕。至少城中有粮,他们还可以坚持个一年半载的,出于对死亡的畏惧,他们自然不愿冒险开城门。

今日天色已晚,又是一路疾行,王言也没有什么指示,嘱咐军士们吃了饭,安排了值夜巡逻,便令军士们早早休息。

不出所料,到了半夜的时候,有通信兵来报,太史慈、周仓二人已经到了城北三里外。王言也没见他们,只是嘱咐着让他们封锁乡里,不使贼人趁机作乱,便在军帐中舒舒服服的睡到了第二天。

待吃过了早饭,王大将军甚至都没有披甲,就这么日常的打扮,一身青衫,散乱的头发随意的用白玉簪子扎着,腰间佩着换了不知多少把,越换越名贵的八面汉剑,一个人晃晃悠悠的到了蓟县城下,走进了一箭之地。

他仰头高喝:“吾乃王言,寻刘虞出城一叙。”

这时候尚早,城中人定然没怎么睡好。昨日王言兵临城下,并嚣张的直接在城外扎营休息,城中人定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慌乱,接着便是商议对策,再之后便是习惯性的推脱责任,十万大军干不过王言,出兵没有半个月,就被王言堵到了城里,他们定然是各种的唾骂。

再之后,两手一摊,徒呼奈何,辗转反侧,一夜难眠。

看着城墙上有人去通知,王言也不干等着,他继续喊话:“尔等守城军士,出身必与吾一般皆黔首耳。尔等可知,十万大军缘何不能阻我半月,以至今日兵临城下乎?正在我等同出身,共命运,皆为穷苦兄弟。既为兄弟,刀兵必不加于内。彼等深明大义,而今正归乡里,待吾下蓟县,定幽州,共图富裕。

人言吾待民甚厚,然吾觉不够,时常为此羞愧难当,皆因吾所为仍不够矣。尔等定然知我辽东之法,今复言之,吾所杀者,皆欺民虐民霸民之不义,欺民虐民霸民者谁耶?豪强、官吏耳。汝等为兵,或行痞事,劫掠乡里。然今日吾与尔等许诺,但无民相告,尔等无恙。有民相告,亦不杀尔等,劳役几年赎罪便是。

尔等皆城外之民,家小皆在我军马蹄之下,吾虽不为此等事。然尔等家小享我厚待,尔等却据城相抗,是何道理?尔等便不曾读书习文,亦当明白此等浅薄事理。

尔等且将吾之所言,便传城中,宜绑缚城中不义之人,开城投降。吾早日经略幽州,尔等亦早日享福。吾言既出,尔等当再三思之,免刀兵之祸,留有用之身,同吾一道,共建家园,共谋富贵。”

到了现在的地步,王言的讲话其实已经不需要多么有煽动力,便能有很强的煽动力。这是源自于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他这样的人物,孤身一人跑到人家城下喊话,这本身就代表了极强的诚意。

他说的话又不是空穴来风,那是他现在正实行的政策,更是这些人早就听过的传言。

所以城墙上的人心乱了,王言看着城墙上一个怒骂的军官,只是摇头一笑。城墙上的人心乱了,城墙内的人心,又能挺多长时间……

这时,随着一阵咯吱咯吱的声音,城门外的吊桥缓缓落在护城河上,厚重的城门也缓缓打开,有三骑从城内出来。

为首一个,着一身锦绣碧袍,头顶七寸长冠,不论是头发,还是短须,都是掺了斑白,老脸许多褶皱,双眸尚算有神,就是有些黑眼圈……

这便是刘虞刘幽州。

至于身侧两人,身着甲胄,五大三粗,甚为雄武。所穿甲胄也是玄铁鱼鳞甲,一看就是高级武将,这样的人,按照现在辽东的标准,基本就是个死。毕竟这时候好作风的将领可不多见,同样忠肝义胆的张飞还爱好喝酒打骂呢。要是没有早先相识,按照原来张飞的操行,到他们投降的那一天,张飞也是个死。

待他三人下马,王言拱了拱手:“见过刘幽州。”

刘虞正了正身,还礼道:“见过天武大将军。”

老小子还是很给面子的……

王言笑了笑,说道:“汝等三路大军尽破,强征军卒皆以还乡。当今兵临城下,蓟县方圆百里皆有我军兵马,汝等孤城顽守,纵粮资丰厚又能如何?吾自围城,尽得幽州之地,汝等便能当一年,可能当两年三年?敢问刘幽州,今时今日,汝等何意,当明言相告矣。”

刘虞苦笑道:“将军兵强马壮,势大难挡。十万大军,不过半月皆破,神速围城,使我等无处躲藏,困守孤城,下马治世,上马统军,将军真英雄也。

将军所言俱实,老夫亦当实言相告。城中文武,非无智匹夫,皆明晰形势之辈。将军兵临城下,彼等确有献城之意,无奈将军法令严苛,彼等自觉无能活命,故尔只得顽守相抗,实为活命之无奈。

老夫无惧,自觉待民宽厚,与民为善,亦为将军行事之非常赞叹不已。前番将军来信招降,吾既言明,杀伐过甚,终必为害,今蓟县在前,将军已食其果。老夫以为,人皆有悔过之心,若将军宽恕,不究过往,取幽州当在今日,将军三思啊。”

“尝闻刘幽州爱民惜才,不忍伤百姓一砖一瓦。怎的今日为彼辈讲情?彼辈待民若牛马豕狗,巧取豪夺百姓田产,强霸百姓妻女,丰年压粮价,荒年抬粮价,使民为奴做隶。彼辈待我如牛马,我当待彼辈若仇寇,杀之有何不可?

刘幽州言吾今食恶果,吾不以为此乃恶果。不过将死之人,回光返照。孤城困守,又有何能?一日不成一年,一年不成十年,彼辈必死无疑。且城中皆心向光明之百姓、军士,刘幽州以为,彼辈能使军民几日?

刘幽州不诚也,枉称君子。吾赤诚相谈,汝偕二将,欲杀吾否?”

却是随刘虞出城之二将,听着王言的话,此刻目眦欲裂,已是一前一后成夹击之势,手紧紧攥握腰间佩剑,已是准备动手了。

王大将军毫无惧色,话语之中尽是嘲弄,须眉侧目,正眼都没有。

他话音方落,面前敌将便是大喝一声“杀!”

二将没许多废话,甚至不顾与王言咫尺之间的刘虞,仓啷两声,拔剑出鞘,一人砍颈,一人捅腰,直取王言性命。

此刻城上城下,敌我两军,皆是看着此处动静。就是如此,他们还是不顾信义,要趁着王言只一人,简单干脆的弄死王言。

今日之祸,全在王言一人,只要弄死了他,一切好说。虽不顾信义,以后出去很难立足,但弄死了王言,他们都能活命。

他们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剑出鞘,便能要了王言的命,他们便可活命一般。

王大将军淡定从容,嘴角的弧度加大少许,这竟是南下以来第一次战斗。

但见大将军不顾身后一剑,迎着砍脖子的那一剑欺身近前,仓啷一声猛然拔剑横隔。霎时间,只听得一声痛呼,面前敌将手中之剑已是掉落下来。随着剑落下来的,还有四只手指,以及淋漓鲜血。

原来是大将军横隔之剑,正格其剑柄,其挥剑奴斩,持剑四指撞上了大将军的剑刃。大将军之剑乃东海麋氏所献,取材九天陨铁,经能工巧匠四九之日打造,锋利异常,无坚不摧,端得神兵。敌将携怨,出手无情,自不留三分余地,收势不及,四指大力撞于剑刃之上,近乎齐根而断。

大将军动作不停,格了这一取头剑,一脚便将敌将踹飞出去,而后回身轻挑,一股柔劲使出,带着偷袭敌将的剑身偏了方向,而后飘逸的垫步近身,只震剑轻轻一抹,已是挑断了这敌将的手筋,随即侧身横踢,又是将这敌将踹飞出去,兀自躺在地上打滚。

大将军挽了个剑花,点点血迹甩至刘虞脸上,仓啷一声,已是收剑回鞘。

“贼子尔敢,大将军,黄忠来助。”直到此时,军阵中黄忠的怒喝才响起,但他的动作却是猛然勒住了才冲两步的马儿。

马儿前蹄高高扬起,嘶鸣不已……

城上城下之人,皆为大将军武功所摄,一时不知何所言。

王言笑呵呵的拱了拱手,对着懵逼的刘虞的说道:“吾知此非刘幽州之意,实乃汝为城中官吏豪强所持,今蓟县降与否,刘幽州一人难决。便不与刘幽州为难,此二人不讲信义,已矢立身之本,寻常定然害民甚矣,吾定叫此二人求死不能。刘幽州且回吧。”

刘虞身为幽州牧,出城带的两个手下都不管他的命,甚至方才刘虞的眼中也有着惊骇,可见如今蓟县已经不是刘虞话事了。

事实上刘虞对此是有认识的,若非如此,适才便不会说什么他自己无惧,从而把他跟城中之人分割开,这是下意识的话,他已经身不由己了。

本来刘虞这个糊涂的聪明人也没什么大用,否则王言现在也不会放他回去,而是直接给抓了。一旦抓了刘虞,用不上十分钟,刘虞在城中的家人,绝对无一活口。

刘虞苦笑着摇头,最终一声长叹,落寞的转身,马都没骑,就这么向着城中走去。

王大将军不管刘虞的落寞,又是拔出了剑,高高的举过头顶,对着城楼仰头大喝:“尔等为何还不行动?当真与城中豪强、官吏死守?彼辈龟缩城中,大鱼大肉,娇妻美妾。尔等固守城上,未必能得几顿饱饭,何必为彼辈死命?吾方才见那军官殴打军卒,尔等刀剑在手,人多势众,如何怕他?杀!杀了他!”

刘虞豁然转头,看着大喝的王言,看着更后方蠢蠢欲动的军士。又是一叹,蹒跚前行。

后方的黄忠见此,转头对传令兵说道:“众军喊杀!”

随即令旗一摇,鼓声大作。军士们挥舞着兵器,愤怒的嘶喊着。

“杀!杀!杀!”

南门只不足千人的军士,喊出的杀意震天响,那是他们不屈的意志。

那个被王言指着的军官眼睛蹬的老大,城墙上的近距离观看形势的官吏豪族亦是忍不住瞪大了眼,他们看着身后紧握刀枪,压抑着的军卒们。

他们感受到了危险,他们忍不住的开始喝骂,那骂声色厉内荏。

终于,有一持枪军卒怒了,他红着眼睛,脖子上爆着青筋,大喊了一声‘杀’!

这一声,喊出了他祖辈百年的屈辱与不甘。他狰狞着脸,紧攥着手中长枪,踏步向前,用着被军官打骂习来的军阵捅刺之法,端正的一枪扎进了面前大骂的官吏的肚子中。

这一声喊,这一枪刺,终于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

更多的大喊声响起,更多的人死于刀枪之下。

城头乱起,王言欣慰的哈哈大笑,看着敞开的大门,以及门口扔了兵器,老老实实靠墙站好的守城军卒,回身看着黄忠策马带人冲过来,还不忘给地上躺着的两个已经缓和许多的贼将一人一脚,让他们继续打滚。

至此,蓟县城破!得幽州矣……

暴乱的城池是不能看的,到处都是血,到处都是尸体。

城中军卒杀豪强官吏,那都是一窝一窝的杀,上到七十老人,下到未满月的稚童,一个不放过。他们天然的学会了,什么叫做除恶务尽,斩草除根。若是王言操持,他顶多就是留下青壮男女干活到死,剩下的也活不了。

至于说杀稚童有伤天和,没爹没妈,无亲无故,成长本就艰难。说不准什么时候,从哪里知道了一段家族覆灭的往事,将他王大将军当成了仇敌,发誓要弄死他报仇雪恨。小小的身体,承担了那么大的压力,即便长成了,看到王贼活的那么舒坦,活的那么久,他们或许更难受。这是不应该的。

早早死去,以免活着受苦,似乎看起来对他们要更好一些,这或许是大善似无情的一种解释。

这当然是无耻之尤,但刀子在他王大将军的手里,他甚至连鳄鱼的眼泪都懒得流……

只不过还是多了许多枉死的无辜之人,比如一部分的豪强官吏的家奴。还有城中军卒以及贼人趁机作乱,抢掠钱财,奸污民女。或是杀的红了眼,完全控制不住自己,见人就砍。

这是王言一手造成的,但也是没办法。刘虞不能左右自己,城中官吏豪强定然不降,若军卒也不反叛,真的孤城困守一两年,那时城中必然更惨。

这是真正的吃人的时代,彼时才是真正的人间惨剧。

现在控制的也算得当,爆发的第一时间,黄忠就杀到了北门,打开城门放了太史慈、周仓的兵马入城,很短的时间内控制了四门,以一伙十二人为基准单位,星散全城,控制城中局面,眼下城中已经得到了控制。

作乱之人不是被抓,就是被杀。被抓的也活不了多久,幽州也不温暖,冻饿而死亦是寻常。

王言带着亲卫,骑着马儿,缓缓的在城中行走,直到了城中最豪华的刘虞府邸。

这里既是刘虞居所,也是幽州最高办事机构所在,占据了很大一片地方。装修倒也称不上富丽堂皇,但是绝对的高贵典雅,符合刘虞汉室宗亲,幽州牧的规格。

并且这里的窗子,全都是玻璃窗。这是正常的,幽州距离辽东最近,商业往来也是最频繁的,这里自然最先体会到新事物。

逛了一圈,王言还是很满意的,改一改就能用,省了不少钱。

在前厅,王言见到了失魂落魄的刘虞,以及惊惶不安的刘虞家人、仆役等上百人。

“未曾想再见刘幽州如此之快,刘幽州素有爱民美名,如今观之,官吏不敬,民亦不敬,其实难副啊。”王言笑呵呵的给刘虞洒着盐。

刘虞叹着气:“如今老夫既为鱼肉,将军莫要奚落,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他的话语有一种累了,赶紧毁灭吧的感觉。因为现在的场面,对他的打击确实大了些,以前他所自得的,全是假象,顿时感觉没意思了。

公孙瓒挟持他当傀儡,他都没想着寻死,现在却不想活了,人的复杂,在刘虞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吾不杀汝,汝亦为奸人蒙蔽,实无害矣。汝素有学问,又喜清谈,吾之文昌阁乃汝好去处。便先往辽东住些时日,待蓟县新阁建成,再回幽州。汝之财宝,实乃民膏,吾与汝些许钱财于辽东安家,子嗣躬耕为业。日后但有所成,亦能从军为官,造福百姓,赎汝昏庸。

汝家仆从,甄别忠奸后便遣散。汝等今日收拾行装,明日一早启程赴徒河。刘幽州,当专心学问,勿生他念。吾实无惧,乃为汝阖家性命所虑。”

“老夫拜谢大将军。”

刘虞已经是流了两行清泪,对着王言拱了拱,带着一帮老婆孩子去收拾东西。

王言又安排了行军司马,辨别刘虞家仆忠奸,仗势欺人,为虎作伥,什么时候都有。刘虞的地位,又那么糊涂,手下绝对没几个好鸟,都得收拾。

黄忠、太史慈、周仓等人,如今已不在城中,只留了三千兵马在城中,听候王言命令收拾烂摊子,他们则是带着大军,前去攻城略地,彻底掌控幽州。

至此时,距离幽州尽起十万大军,欲覆灭辽东,正好半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