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八八九章 张鲁投降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八八九章 张鲁投降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袁术现在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尽管先前已经同刘备、刘表联盟,共抗曹操。但是说的共抗,也不过是三家互不相攻,在三个方向攻打曹操罢了。

但曹操想要打谁,却是他们阻挡不了的。老曹对袁术自然也是相当不满意的,先前就是一直在打他,现在过江肯定是要打回来。再者他还打算拉拢刘备、刘表,又要让人看看他全力施为的实力,可不就袁术欠打么。

所以对于刘备、刘表,他只是分兵相抗,防守即可,对于袁术那是卯足了劲的打。从开春渡江过来,一直打到了秋天,整整打了半年,连战连捷。已经将袁术从豫章北部的柴桑,打到了南部的赣县(赣州市),再往南就是交趾了,那是士燮的地盘,几乎可以说是退无可退。

而且因为他的失败,支持他的扬州豪族已经所剩无几,文武官员倒是还行,但也是各怀心思。手中的兵力也没有多少,袁术很清楚的知道,他完了。

不过他现在的情形要比袁绍好很多,又考虑到子孙的情况,所以他终究选择了投降。这个时候他已经没什么东西了,文武异心,兵力无多,老曹也看不上。但是有一样可以保证他的富贵,那便是孙策用以换兵的传国玉玺。

孙策当然很不高兴,甚至一度有弄死袁术的想法。不过考虑到名声问题,最终还是没有那么做。

他之前想要独立,被刘备给打了回去,随着这几年的战争,孙策的位置越来越高,如今一路退至赣县,几乎可以说剩下的兵马,就数他的实力最强。

要说以前没有自己做过主那也就罢了,但是他自己当过老大,又不像袁术那般算是事业有所成就,接着就被刘备给打回去了,那么他当然是不服的。

野心一旦滋生,再想收回去就基本不可能了。老曹堪称雄才大略,这一点孙策是承认的,但是他到了曹操麾下,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这一点孙策更是清楚。

所以他自然而然的脱离了袁术,带着麾下的一万余士兵,以及亲爹的旧部,还有要跟他一起创业的好朋友,周瑜。

他们继续往南,攻打士燮去了。

就是要趁着曹操没有功夫理会他们的时候,在交趾开创一番事业。

老曹也确实没功夫搭理他们,毕竟他要建立对抗王言的统一战线,研究着如何逼迫刘表、刘璋就范呢。更重要的是,勤勤恳恳的种地,老老实实的练兵,以应对王言南下。对于孙策卷着兵马去打士燮的事儿,一句话都没有。

至于投降的袁术及其文武,除了袁术以外,其他人都没怎么苛待,算是重用了。他有格局是一定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好好给曹操做事,或者后期再行反复,他们都没有机会。

因为当今天下,曹操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北方的王言。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在王言那边就是个死。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否则的话,他们哪里还要去投曹操,都是有能力的,到了王言那边的待遇其实是更加好的。

没有人会否认,王言是一代雄主,他有匹配的大格局,是一个绝对的好老板。这话自然不是平白无故说的,吕布可是就在那呢。这样的选手,如今都能够独领一卫精锐,哪里还需要质疑……

柴桑(九江市)是正经的江南,但即便是河水不冻,却也不很温暖。何况当今又是冰河时期,整体的温度都是在下降的。是以纵是正经的江南,冬日也不温暖,照样冷的厉害。又因为水气足的关系,雨下的很频繁,见太阳和煦反倒不容易。

湿冷的厉害,身体便不舒服,老曹不适应,水土不很服,所以感了风寒,又诱发了头痛,难受的不行。

相府之中,屋子全都弄成了地热,有人烧火取暖,干燥屋子,老曹一身蜀锦单衣,斜卧榻上。手中盘玩一物,手掌大小,一角镶金,正是鼎鼎大名的和氏璧,传国玺。

到了老曹这个地步,自然是不在乎一方印玺的。他比所有人都明白,权力最终来源于兵强马壮。毕竟刘协就在他手里当吉祥物呢,如何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有这方玺,不会使他更强大,没有,更加的不会让他损失力量。

但是这年月的人,都比较相信鬼神之说,也有大大小小的神棍在宣扬这些。所以当这一方传奇的印玺到了手中,老曹还是很开心的,因为这代表着天命所归。

没有人会不喜欢好听的话,更没人会不喜欢好听的寓意。就好像左眼跳,就是跳财,右眼跳,那就是大脑操控的眼轮匝肌,和颜面神经发生的间断性的、不自主的阵挛性抽搐。左眼迷信,右眼科学,人们就是喜欢好兆头,不好的肯定有原因。

老曹自然也不能例外,甚至他还要更加的自信,因为他掌控着绝对的权力。

荀彧跪坐在一边,小口的喝着烈酒,吃着下酒的花生米……

好东西怎么可能王言独享,必须得让其他的有钱人一起享受。即便现在花生米的产量不高,但是也要卖出去,还要相当昂贵。这是海外仙粮,必须炒作。老曹等人就是冤大头,拿他们的钱,贴补农学博士改良种子的资金。在这一点上来讲,老曹等人都是功德无量。

实际上,现在铜钱的流通已经越来越少了。商人越来越认可王大将军治下的将军钱,轻量、稳定、认可度高,毕竟北方用的全是将军钱,随着商贸的交流,将军钱自然越发受认可。

原本的诸侯不是没想过自己印钱,但是他们现在连纸都印不明白,别说制钱的特殊纸张。即便他们弄了出来,豪族不认可,王言不与他们汇兑,那也是白搭。

所以王大将军现在已经相当程度的控制了各地的经济,但是他没有用金融收割,因为最终都会转嫁到百姓的身上,日子本就不好过,王大将军自然不能让百姓更加的不好活。

又喝了一口酒,吃了个花生豆,待胸腹间的灼热过去,眼看着老曹琢磨的差不多了,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不像先前那么萎靡不振,荀彧说话了。

“主公,刘表、刘璋皆非果决之人,而今我等已拉拢荆益豪族,人心皆向主公,彼二人虽犹疑不决,然内外相逼,不得不从,不过早晚而已。彧以为,来春前大事可定。

刘备方面,其未重用豪族,且有麋氏等力挺,然则豪族虽不能挟刘备行事,却已是动摇民心。不过刘备隐有投王言之兆,王言派遣战船至广陵(扬州市),有使渡江密会刘备。且刘备昔年为王言从事,又有望天下,刘备至今未与主公通信,必然欲投王言。”

曹操眯着眼,用着玉玺温润的角磕着突突的太阳穴,沉吟许久,说道:“文若当联结扬州豪族,使其生事迫刘备速决。另黔曹仁、曹洪,领兵五万,东进丹阳。”

“是,主公。”

“汉中张鲁如何?”

荀彧摇了摇头:“今日上午来信,其言王言麾下郭嘉与其联系劝降,并领军过散关,一战而下阳平关,以窥汉中。故张鲁必降,不降则死,目下该是与王言索求优待,亦或已经投降也未可知。”

说着,他叹道,“我等尚不能兵进益州,汉中实在遥远。且扼制巴蜀门户,若将来北伐王言,实在艰难啊。主公安心,我已去信益州,要其务必牢守剑门等关隘,不与王言可乘之机。”

就算王言没有眼光,手下也会有能人,都该知道汉中的重要。所以对于张鲁投降王言,曹操阵营都是有预料的,只不过就是有些遗憾罢了。

汉中的重要性是在那的,如果他们掌握汉中,便可以汉中做跳板,直取长安,纵然王言后防严守,也可以北上并州,寻机入中原之地。至于粮食问题,那就不是一个问题,众所周知,王言治下百姓最是富裕,家家都有余粮,日子好着呢,一路全都是补给。

而在原本的进程中,后来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就是以汉中跳板,向外突破,谋求打穿曹魏后防,但都没成功。若是成功,说不得真翻盘了,大汉三兴,再续国运二百年。

老曹没什么表示,嗯了一声算是知道了,随即摆了摆手,便让荀彧退下,自己一个人难受着。

尽管在日益强大着,但是老曹已经没有刚刚干死袁绍时候的信心了,就是因为在他撤退的时候,王言轻飘飘派出了能打的武将,浅浅的交手了一下,他便全线打败亏输。而到他准备着要通过兵力调动,给王言上兵法的时候,人家只是一个简单的围攻推进,就让他没有施展的空间,那一方的不对都不敢调动。

那种感觉,实在是太过窒息。有时候细细思量,真的很让人绝望。

不过还好,老曹很坚强,他有一颗强者的心,还没有被眼前的恐怖打倒。能干死他的,只有大军平推……

事实确实如同荀彧所说一般,刘备要投降王言,而张鲁甚至已经到了洛阳。

相比起刘备同王言有交情,张鲁是纯粹的迫于形势,不得不降。因为郭嘉十分不讲武德,先派遣张辽、赵云二人,一路打下了阳平关,兵马先驻进了汉中的小盆地之内,这才派人给张鲁去信。这让张鲁怎么办?

若是找刘璋求援,当年他何必反叛刘焉?而除了刘璋,就是大山里的蛮夷,那些蛮夷自然更加的指望不上。

郭嘉给他的信并不如何温柔,说的清清楚楚,翻译过来的大意就是,大将军听闻他待民还算宽宥,给他一个机会,不投赶紧的打一仗,投降也别过多废话,耐心有限,一个月之内没有答复,战也不战,投也不投,那便开始进攻,直接弄死他。

他是不得不投啊。

经历过严重的破坏,如今的洛阳并不繁华,纵然经过了一番修缮,却也还是显的很破败,甚至当年董卓火烧洛阳的痕迹还能够看到。

不过这里萌发着新的希望,王大将军迁都洛阳,并且明言将来要定都于此,这里正在开始着新一轮的建设。各家的商人,也早都在洛阳买了地,盖了铺子。皇城的东西两边,各有一个老大的工地,里面叮叮当当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

正对皇城的朱雀大街两侧,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建筑在兴建,听闻这里以后是各部官员的办公所在,还有其他的各种半成的雕塑,一看就是威武不凡。甚至皇城的城墙上,都被抠下了一堆的墙皮,似乎是要弄浮雕。

总之城内城外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是干活的、运货的人,即便是飘着雪的冬日里,也到处都有人在劳作,只不过人们虽然冷,但干活却是热火朝天,嘈杂非常。

百姓们的吵闹与这座破败的城,格格不入,但又格外的和谐。

张鲁走出规模庞大的馆驿,踩着地上的薄雪,跟一个甲士分别上了马。马儿小跑在宽阔的朱雀大街上,钉铁的马蹄,踩踏在大青石上,哒哒向着皇城过去。

朱雀大街长九里,东西走向,直通皇城,馆驿正是在九里之末。光是看着大街两旁的建筑,大街中央半成的雕塑,张鲁就已经想到了未来这一路该有多么的震撼、壮观,那又该是何等强大的一个帝国。

他以前来过洛阳,帝都么,不来逛一逛总觉得没见过世面,那还是他年轻的时候来的。相比起来,他觉得竟然是现在的洛阳更加的恢弘大气……

张鲁望着高大的皇城宫墙,见城墙破败,只有简单的修补,并没有翻新的迹象,很是不解。“敢请教,为何此城墙无人翻新?”

“外城墙亦是未曾翻新。”那甲士笑了笑,说道,“大将军早已有言,我等必战于域外,不乱于内,城墙只护贵人,不护百姓,不要也罢。”

感受到了甲士话语之中无尽的自豪,张鲁十分识趣的对着皇城拱手:“大将军高义。”

甲士给了张鲁一个算你懂事儿的眼神,转身纵马向皇城内奔去:“随我入城。”

张鲁又仰头看了一眼城墙,双腿夹了马腹,随着甲士进了大开着的朱红大门之内。内心也在感叹王言到底是黔首出身,皇城之内武装纵马,真是一点儿规矩都没有啊……

随着甲士骑马到了写着书房的大殿,一开门便是春天的温暖。在东南角的角落,他看到了一身单衣,披散着头发,独自坐在那里翻书的王大将军。

当即,他快步过去,以头抢地:“汉中张鲁,拜见天武大将军。”

早在张鲁进来的时候,王言就打量过了,身量一米七多,保养不错的胖子。毕竟是张良十世孙,天师道祖张道陵的孙子,正经是有传承的,保养的不好才是不该。

就是眼袋有些肿,眼圈有些黑,一看就是许久没有休养好。用脚想也能知道原因,还不是被他王大将军吓的。

“起身罢,坐下说话。”王言摆了摆手,放下了手中的书卷。

“谢大将军。”张鲁高声道谢,小心且端正的坐在了王言对面的椅子上,眼观鼻鼻观心,压着呼吸,脑袋已经流了汗。

“公祺为何汗流不止啊?”王言笑呵呵倒了一杯茶水,放到了他的面前。

“回大将军,大将军乃天人也,鲁乃凡人,有天威压顶,难以承受,故而汗流不止矣。”

张鲁没说谎话,他一进来,对上王言平淡的目光,便感觉威势无匹,压力太大了。

这当然是王言故意的,张鲁是修行之人,玄之又玄的第六感比常人强很多,王言也就是吓唬吓唬罢了,就这他还没放杀气呢。就他造的孽,搞不好阎王爷都得给他点烟。

肯定也没有那么神,说白了不过就是张鲁不能左右自己命运,心中忐忑,心神不宁,休息不好,精气神不稳。王言端起了架子,强大的自信对于张鲁就是一种冲击。他要是表现出了敌意,那也就是释放杀气了。

“不必忧心,汝既明晰形势投我,必然与汝富贵安宁。”

王言喝了口茶水,接着说道,“汝乃留侯后裔,又为张陵之孙,治汉中之民也以教条行事,民间多有信徒。吾意将华山与汝张氏开宗立派,修建道庭之资需汝张氏自筹,张氏可经商,可入文昌阁,不可为官参军,汝意如何?”

张鲁腾的一下站起身,后退几步就是跪地磕头:“张氏拜谢大将军厚待。”

“公祺道心不稳,未免急了些。”王言淡淡的声音响起,“汝教规教义当加以修改,合我法度为止。”

“大将军所言甚是,必然如此。”

“张氏藏书,皆送来洛阳,彼时书坊会印刷成书,与汝张氏一份。”王言确实有几分好奇,很想看看,张氏家传到底有何能为。

“张氏但听大将军之命。”张鲁又能说什么呢?他没有选择的。

“去罢。”

一直没抬头的张鲁又是磕头跪拜:“谢大将军。”

起身,退步,这才转身离去。

出得门外,看着被雪阴霾的天空,感受着雪花落在肌肤上的冰凉,张鲁长出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