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八九一章 战启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八九一章 战启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张鲁和刘备先后投降了王言,并且王言已经开始对汉中以及扬州东部地区进行统治,推行各种制度,大搞生产建设,同时开始训练民兵,曹操方面当然着急。

他们很清楚,如果他们不去攻打王言,那么等到四五年以后,王言发展的粮秣充足,又训练许多整编部队,那时候王言一定会来打他们。同样的,他们也清楚,在这几年之内,他们不打王言,那么王言也一定不会来打他们,甚至还会跟他们友好通商,互通有无。

尽管以前很多跟王言通商的豪族、富户都已经家破人亡,但是也没有人会放弃互相经商。所有人都知道,王言终有一日会弄死他们,但是通商的利润实在太大,而且王言那边有很多的必须物资,不通商都不行。

他们一面为着赚钱,家族在这乱世之中愈发强大兴盛而高兴,一面又为着未来不定的家族前路而哀叹,遥望着北方大地,想着王贼的强大,说着难听的脏话,愤怒又惊惧,无数午夜梦回,都是一刀一刀的削掉他们的皮肉,成了任人盘玩的挂了瓷的骨人,那可真是太恐怖了。

昔日他们还信誓旦旦,以为王言手里没人,治理天下靠的还是他们。但是他们眼看着,王言一步步从造纸开始,而后印书,又找了蔡邕,吸引了许多寒门士子,大兴文教,十余年过来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写会算的人,由着他们深入基层,最基础的亭级行政单位彻底的纳入了统治范围。

同时又废除了三老,打破了宗族,消亡了宗族宗法,选各村学子任职村长,辅助亭长开展治理工作,将王法深入了村子,深入了每一户人家之中。

彼时王言尚未南下幽州,所有人也都认识到了王言的危害之大,但是那时候诸侯各自为战,利益驳杂牵扯,没有办法组织力量集火弄死王言。以致于一步步的到了今天,王言一统北方,治下竟然没有一家豪族掌大权。即便甄氏,也不过是靠着家族中识字的人多,占据了不少位置。主要势力,还是在商业贸易上强大。

他们家族再也没有巨量的土地,再也没有私兵,家族确实强大了,但也确实衰落了。相比起当年甄氏在无极的强力,这时候一点儿豪族的威势都没有,只能说是一个有钱的家族。

但是所有人都清楚,钱从来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了权力,他们就会有钱,这也是自古经商皆为贱业的原因。最没出息的子弟,才会去经商。但现在是有钱,没有权力,那么有再多的钱,也不过是砧板上的肉而已,难成气候。

豪族们十分相信,就算王言现在弄死了他们,以后的治下也还是会有豪族出现,他们仍旧会一点点的腐蚀、掌控帝国的权力,最终又成了大汉先前的样子。这是他们对于自己,对于人性的认识,人们就是贪心不足。

但那又怎么样呢?因为他们死了。腐蚀、掌控王言帝国权力的豪族,不会是他们,这可太糟糕了……

所以他们其实比老曹还要更加的急迫,刘备投了王言,使得长江不是险阻,张鲁投了王言,使得巴蜀虽有险阻但也不是不能打进去,再者王言一统北方,实力雄厚,怎么看怎么十死无生。

由是,他们终于自主的联结起来,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直接被剑顶着脖子下了台,这俩人不体面,那就帮他们体面。虽然确实很屈辱,但这俩确实留了性命。

作为一个上位者,要是没有两个死忠,那这位置也坐不长久。所以还是发生了一些动乱的,死了那么一批人,最终这些豪族们彻底的肃清了境内的反对派,将荆、益两州,拱手送给了曹操,敲锣打鼓的欢迎曹操来对他们进行统治。

这时候,也是春天,就是在刘备交割权力之后,曹操彻底的统一了除孙策、士燮以外的全部势力,势力范围包括扬州大部,荆州全境,益州除汉中以外的全部地区,治下人口达到了一千三百万,瞬间庞大起来。

而且还不仅仅是单纯的庞大,因为荆州、益州豪族十分的欢迎曹操,这是他们共同对抗王言的希望。所以这就导致了老曹的政令畅通无阻,治下的行政效率高的不行,统治阶级空前团结,一心一意要干死王贼,使中国重回安定。

这是他们总结出来的思想,王贼之害,荼毒千古,以致山河动荡,民不聊生,人心不宁。不灭王贼,不废其法度,中国亡矣。他们有义务,有责任,拯救天下万民,重整汉家河山,还于旧都。

为此,他们还有人写史,虚构了王言的经历,并使得王言在黄巾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好像黄巾是王言发起的一般,大肆攻击王言的政策,攻讦王言的人品,否定他所做的一切。

他们不止是诬陷,还学着王言推广政策的样子,给百姓推广,将王言说成了一个活该千刀万剐的魔头,只有弄死了王言,百姓们才有好日子过。

又是团结力量,又是文字攻讦,歪曲历史,又是大搞舆论战,所以最擅长自我革新的,就是这些人。他们一直在变,却也从来没有变过。

他们的动静,王言当然知道,甚至胆大包天的写一篇谴责王言的文章寄过来,想要刊报发表。他们当然知道不可能被发表,就是专门发过来让王言看的,这叫攻心,正经的高级兵法。用兵大忌,便是不可怒而兴师。

王言对此一笑了之,任他们说的天花乱坠也是于事无补,最终看的还是实力。实力不行,光会骂有什么用,一个嘴巴子过去就完事儿了。

在此之前,联系刘备投降事宜之时,曹操曾进兵丹阳北部芜湖等地,这边是刘备的地盘,老曹希望通过外部的军事压力,来逼迫刘备治下豪族的反叛。

但刘备虽然没有王大将军那么强硬的屠戮豪族,一点儿缓和都没有,却是在有意识的压制豪族,任用了更多的寒门。

当然两千年以后的百姓也不应该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是什么寒门,实在是不够资格。寒门是破落贵族,家族最差也得是个地主。

所以导致了,刘备治下的豪族没能反叛成功。而王言调兵的速度又十分快,没有丝毫的军事空置,并且太史慈等人十分强势,过来就先跟老曹打了一架,将他们打退了五十里,这才转回去平定混乱。

这以后,双方兵马相拒,只有小规模的交锋,再没大规模的战争,都在各自发展着。

总体来讲,曹操方面的发展吸收了王言这边的一些经验,当然不是有样学样,否则他们更应该做的是弄死自己,大好江山拱手相送。他们学的最多的,还是在种地上。

学习王言这边大批农学博士、工学博士研究总结发明的,耕作方法以及耕作工具。甚至还想从王言这里贸易粮种,以提高粮食产量。同样也学着王言一般,组织军队规模化生产。

再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组织工匠,研究、生产武备,全力以赴为战争准备。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老曹用他智慧的头脑,强硬的政治手腕,不断的加深对荆、益两州的掌控。

与之相对的,王大将军这边就松弛的很,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发展着。

各地紧锣密鼓的大搞生产建设,种地、修路、水利、架桥,如此等等。文昌阁的各种博士,则是不断的在解决着实际问题。

王言当然也是鼓励理论科学发展的,但毫无疑问,以目前的社会现状,更加需要的是应用科学。更应该做的是,解决实际的生产建设问题。目前的科学发展,也谈不上什么瓶颈。王大将军创业二十年,在他只是开了政治挂的基础上,发展到现在也还是农耕社会,又哪里需要思考更长远的科学方向问题。

总的来讲,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的,虽然都很原始,但科学的思维已经养成,发展的十分迅速。在这一点上,中国人从来都不差,甚至是遥遥领先的。

王言之要看着就好了,总会给他惊喜。听闻最近文昌阁有个疯子,研究上了烧开水,他就知道成了。毕竟烧开水可是被誉为人类最高科技,虽是戏言,但这意思却不是开玩笑的。

而这一切,都不过是他鼓励发明创造,解决实际问题,并确定了工匠的地位罢了。

只要制度确定下来,坚持办事流程,再有着强力的监督,那么一切都会十分顺利的发展。

百姓种地、服兵役,那么相应的各种博士就解决种地、武备的问题,将军就研究着更好的训练士兵以及打仗的问题。百姓参与公共建设挣钱,那么各种博士就解决背后的经济、施工的工具、建筑的合理以及如何高效建设的问题。

百姓生活,要有油盐酱醋,盐、糖,布匹,各种的工具,那么各种博士以及商人,就去解决、丰富这些东西。

百姓总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纠纷,律法不可能规定的详细,总是有地方官员不知道如何解决处理的问题。那么就结合着实际,中央官府不断的出台完善法律,考虑的尽量全面,尽量细致,紧跟社会发展。

商人飘了,研究着各种偷税漏税的法子,那就各种的补上漏洞。更飘了,敢勾结官吏,横行不法,那就铁拳伺候。

官吏飘了,不好好办事儿,那就加强监督监管,不断完善法令,绝不姑息。

军队飘了,目无法纪,那就整饬军队,该杀的杀,该打的打。

士子飘了,那就整顿文风。

风气飘了,那就加紧整治,强硬扭转。

归根结底还是把握好百姓,百姓的日子过好了,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总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王言这几年也没有只是缩在洛阳城里呆着,而是去到各地进行巡查。如今掌控偌大的土地,还都保留着以前的样子,很多后来消失的古迹,这时候全都是新鲜的。事实上他来到这里,也没去过多少地方。无外乎就是随着扩张的脚步,大致的巡查过一遍。

这一次比较清闲,各种事都有成例,有他没他其实不差多少。所以他便让贾诩、刘备监国掌事,而他自己则是带着一堆十岁以上的孩子,以及一百亲卫,开始浩浩荡荡的巡视工作,顺便旅一场古代的游。

带着一堆孩子,当然不是什么观察,只是单纯的他们听说了,也很想去,所以也便带着了。至于所谓的危险,在他的治下,没有人敢冒充他的名号。无论走到哪里,他只振臂一呼,顷刻间,便是大军在侧,说打谁就打谁。

同样的,贾诩、刘备两人也没有造反的条件,甚至就算他们真的行动了,王言也不必走的太远,只绕着洛阳转一圈,就是十万大军。

这就是民心的重要作用,是他个人的无上影响力的绝对体现。

他从洛阳出发,先是巡视了一遍扬州、河南地区的建设工作,而后北上冀州、幽州,直至东北,他走的很远,一路到了在册的最北的一个村子这才算完。接着向西,进入草原,之后去到凉州,巡视这两地的建设情况,以及更重要的民族融合情况。甚至他还出凉州,带兵去了一趟西域。

韩遂这个老小子比较贼,他倚杖兵锋,同样卷了西域的蛮夷,一路过去,各种的灭国,卷着西域的蛮夷往更西而去。

不过韩遂也没有太过分,不敢盘踞在西域不离开。王言放他离开,就是让他去打贵霜的,不是让他在西域安家的。韩遂毫不怀疑,如果他没有真正的行动,王言真的会派大军过来弄死他。没办法,实在是王言太过强大。一个廖化带着六千多骑兵,一个冬天就把他打服了,王言还有更多的兵马没有调动呢。

所以过去许多年,韩遂已经开始跟贵霜交战,听说打的不错,正在向外推进。王言是他坚定的后勤补给线,各种医学研发出来的战场急救药品,成品的棉衣,以及武器装备,源源不断的跨越上千里的距离,从凉州运过去。

王言带兵到西域,不过是出于防备,看看有没有什么隐患。并没有真的想要跑到韩遂那边,看看韩遂的情况,那毕竟太远了,实在犯不上,他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去看看。

巡视过凉州后,他又去到了并州,而后往汉中,最后经长安,过函谷关,回到了洛阳。

这一趟行程,王大将军晃晃悠悠的走了六年之久,一路过来,弄死了不少人,也更加收获了民心,还看了许多风景,很不错。

当然一路跟随的毛孩子还是换了一批的,毕竟雨露均沾么。至于守了六年空床的媳妇,那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洛阳更加繁荣了,各种的建筑已经结束,破旧的城墙圈着的是一座新城。城内人流如织,人声鼎沸,繁华非常。

王言背着手,丝毫没有远游多年的风尘仆仆,反倒是一派自然的样子,很有几分出尘的意思。

他笑呵呵对着睁大了眼,认出了他的人点头示意,就这么走在大街上,往皇城过去。

认出他的人有很多,毕竟他的画像是写实的,跟他真人一模一样,这么多年他又没怎么变过。家家户户都有他的长生牌,挂着他的画像,一个两个认不出,人多了也就认出来了。

就这么,本就不近的路,硬是走了许久,中间还在一家味道不错的饭店吃了个饭,直到了晚上才真的回到了皇城之中。

贾诩跟刘备两人早都在等着,正好跟王言一起吃个晚饭。

王言大口的吃着肉,听着二人汇报工作。

其实很多事他都是清楚的,他一直都能收到他们的汇报。总结下来就是,经过六年的大建设,治下已经富裕起来,粮秣充足,尤其近几年人口爆发增长,已经突破了两千万大关。

这正是近些年在王言统治下出生的孩子长大成人,纷纷结婚,两年生一个,那也是生了几批。再加上医学的发展,以及相应的卫生建设,还有专业女医者的不断培养,保证了婴儿成活。何况先前河南新增人口许多妇孺,也都生了许多,人口爆发增长并不奇怪。

就是新增的都是小孩,目前还不堪用。

其他各项事业稳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再就是老曹那边,闷头发展许多年,也是兵精粮足,枕戈待旦。最近在丹阳的小摩擦,已经越来越严重,从以前的斥候交锋,发展到了几百上千人的小规模战争。

由此可见,老曹也已经按捺不住,想要趁早决战。主要还是王言的发展太快,同样都是六年,扬州那边就能显着对比,老曹不敢再拖了。狗日的王言都出去旅游了,实在是没拿他当回事儿。

所以再总结一下,就是可以开战了。

“待秋收之后,攻打曹操。”

王言拍板,定下了今年就开打,转而问道,“海外寻来之土豆、地瓜、玉米、花生等,改良如何?”

贾诩笑道:“土豆、地瓜,几经培育,如今已经倍多于我之粮种,此外……大将军,今后之中国,再无粮荒矣。”

刘备也在一边跟着笑,十分感叹王言当年的坚持以及投入。

土豆、地瓜、玉米的用处很多,人可以吃,牲畜也可以吃,还可以做淀粉,做粉条等等,这几年全面推广开来,以后是真的再也饿不着了。

眼看着的,王大将军即将实现当年创业喊出的口号,人皆三餐饱食,他真的在做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