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八九七章 大势已去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八九七章 大势已去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老曹疲惫的跳下了马,随手将宝剑扔到一边,很没形象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骑马高速奔跑,也是相当消耗体力的。老曹已经五十三岁,身子骨早都没那么硬朗了。

“闻子言大名二十余年,未曾想,你我相见竟是如此情形。”

王言也笑着下了马,将手中的马槊插进地里。扶剑而立,看着不远处的老曹:“我闻孟德大名,亦有二十余年。昔年孟德假诏天下诸侯共伐董卓,当真英雄也。今日战阵交锋,使主将扮护卫偷袭与我,汝亦扮作小卒,有失英雄正大堂皇之实啊。”

对于王言的讽刺,老曹是一点儿不好意思都没有,反而是哈哈大笑:“成王败寇,若子言战死,又有何人知我计谋乎?世人只知王言死战场,而曹操霸天下!”

老曹的话语之中,有几分霸气,更多的还是无奈和释然。肯定也不是他主动释然的,若不然这一仗也不会打起来。他是先无奈的,现在已经沦为阶下囚,也就只能释然了,不释然他也没别的办法,总不能给王言哭出来。至于所谓霸气,还是给他自己留脸面,好歹纵横二十余年,打败了许多对手呢。

当然这是属于胜利者的解读,是王言的解读,不管老曹内心之中到底怎么想的,王言说什么就是什么。正如老曹所说,成王败寇。

老曹哈哈狂笑着,朝阳辉映着他的脸,王言却是背对着。这种画面,如果放在影视的镜头表达中,好像老曹才是正义的那一方。

王言没搭理他,转身看着战场上的情景。在王言出动凿穿了战阵,曹军就已经有些崩溃,在中军帅旗移位,甚至是被扔了以后,曹军就崩了,再也维持不住战阵,各自逃命,一团乱麻,这也就是所谓的兵败如山倒。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想要再成战阵,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军阵的系统已经完全崩溃,令旗挥冒烟了也是一点儿用都没有。只能等到彻底的跑出了追杀圈,重新收拢残军再成战阵。就好像现在五万曹军,等到主帅收拢的时候,能有三千都够牛逼的。

因为曹军已经放弃抵抗了,很多人逃命都是下意识的行为,但是在跑了一阵之后,就反应过来,直接扔了兵器,往地上一坐,爱咋咋地。

正常的情况,应该是老曹在这哈哈大笑,王言也跟着一起哈哈大笑,现在只有老曹自己笑,那就很没意思。老曹咂摸了一下嘴,意兴阑珊。

看着王言挺拔威武的背影,阳光从王言身前照射过来,这让老曹闪瞎了眼。这种画面的镜头表达就和谐了很多,王言身上放金光么。

老曹说道:“你待如何?”

“是你待如何。”

“实不相瞒,战前我麾下文武属意往攻天竺,开疆域外。”

“甚好,昔年韩遂求和,便是往攻贵霜,以此活命。尔等攻天竺,亦可免遭屠戮,大好性命为中国开疆,使我华夏之民主寰宇,此千秋不灭之功。”

老曹奇道:“汝有治世之能,无敌之勇,然终为凡人。百年以后,汝之子孙必然不如。彼时我之后辈励精图治,复攻中原,汝当真无惧耶?”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王言笑呵呵的说道,“汝亦无需多想,能带离中国者,不过四五十万而已。励精图治?其中艰辛,此四字岂能说尽?”

其实曹操说的很有道理,没得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哪怕天竺的土地,其实很不错,但他们一定是心心念念着回中原。

尤其老曹是带着那些豪族一起走的,这时候的豪族,那可是正经的贵族。往上追溯,都能追到商周时期,更能追到上古神话时期,而且他们是真正的有序传承下来的嫡系。正经来讲,不少的千年家族。

而他们又是屈辱的被王言驱赶出中国,从而让一帮百姓登上政治、历史舞台,他们如何甘愿。所以他们一定会自称华夏正朔,一代代的惦记着还于祖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严格执行嫡传制度,绝对不允许与天竺蛮夷通婚而生的子弟执掌大权,以保证血统、法理的纯正。

在这方面,李世民最有发言权,可给他骂完了。

不过即便他们再往回打,也没什么所谓。因为王言对百姓的改造已经完成了,再是衰弱,也不是那么好打的。甚至就算如同满清那样,强硬的从头杀到尾,百姓们早就完成了觉醒,总有不服的人站出来。打来打去,肉都烂在锅里,不是王氏帝国也没什么。

即便不是王言这般历经千年,只是从两千年后过来,上过历史、政治课,脑子还算正常的人,都该明白遵循客观规律这样一个基本的道理,没有千秋万代的王朝,只有千秋万代的人民……

至于王言说的让曹操带走四五十万人口,这自然也是必要的。毕竟靠着老曹等豪族,又能有多大的能为。还是要让老曹带走一批男女,如此才有开疆拓土的资本。

而且虽然过去了以后,百姓仍旧少不了仍旧被豪族统治着。但是到了那边,汉民百姓那就是自己人,不论怎么说,即便豪族再贪婪,对于自己人总也是要更好些的,转而更多的去剥削天竺蛮夷,补贴汉民。他们又不傻,当然明白他们的基本盘在哪里。

最重要的是,向外开拓,没有人是不能长久的,甚至容易被人家给同化了。必要保证汉民的数量,鸠占鹊巢,腾笼换鸟,以此来对天竺进行实质占领……

说这么两句,表示了一个大概的想法也就是了。王言没再搭理曹操,让跟过来的亲卫围成一圈,挟着老曹上了马,随着他的队伍前进。

抓到了老曹,并不是战争的结束,只不过是战争的一个转折罢了。这一次能抓到老曹,是老曹自己行险,只是种种原因加成之下的一个巧合。赢得战争是必然,但抓住老曹,就标志着战争结束,则不是。

毕竟老曹还有儿子,还有其他的文臣武将,还有几十万的兵力,这些兵力还在把守着各处关隘。也就是说,他们还有凭持,有讨价还价的基础,这当然是不行的。

现在要做的,是把各种的关隘都拿到手里,瓦解他们大多数的兵力,让他们没有别的路走,更不让他们以为还能谈,不能让他们想美事儿。

所以这一仗取得了胜利,后边的民兵往前推进,对岸的民兵开始过河,运送物资,同时整饬降军,往南昌逼近,拿下南昌,收缴粮草。配合吕布等人,结束其余地方的战斗。

前面的一线部队,也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当天急行军,开到了秋浦(池州市)驻军,先一步过来的典韦已经控制了局面。

主要战略还是先前说的,就是要一路沿江过去,彻底控制江岸地区,让对岸的民兵开过来,控制江南局势,而后继续进逼属地。完全打碎曹操阵营的希望,到时候也就直接把那帮人都打发了。

王言没有着急行军,慢悠悠的跟在后边,就带着老曹一起走,发号施令什么的也没瞒着,吃好喝好。也不止是老曹一个,先前的许褚被活捉了,文丑运气不好被弄死了。

就是让吕布身陷万军之中,后边又没有跟随冲阵的士兵,也是白给。何况王言的士兵很精锐,精通战阵之法,对于武将是有应对的,不至于让武将真的无双割草。

另外老曹不是自己来的,还有手下的文臣跟随,除了实在运气不好的,都被活捉。所以老曹并不孤单,他有人作伴。

跟在王言身边,每天吃吃喝喝,老曹适应的挺快。尤其他发现王言吃的是真好,身边的厨子手艺也更好,比他老曹强多了,更胜好几筹。

当然老曹也没有真的整日吃干饭,他还是近距离观察了一下王言的军队运作的。整体来讲,比起他的军队运作要更加的丝滑。军队的行动速度相当快,行止有度。不止王言吃的好,军队的伙食也要远远好过他的军队,全是干饭,顿顿有肉糜。

士卒之间嬉笑怒骂,也都有几分文采。不像没文化的人,表达都费劲,话说的没有主次。最过分的是,他看到一个小卒拿着炭笔写家书。他还特意问了一嘴,人家就是小卒,伙长都不是。

这时候,老曹算是明白了,王言到底多牛逼,也是知道了他败在了哪儿,就是王言这牛逼的内政能力。单就粮食一项,王言的军队如果吃的跟他的军队一般,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搞不好可以跟他打到天荒地老。

要不说王言攒了那么多年才打仗呢,老曹心里甚至还有点儿庆幸,要不然他怕是早没了……

老曹亲领五万大军,还有许褚、文丑这样能打的战将,一战而溃,这个消息是瞒不住的。五万多人也不是那么好抓的,总有人给后方通风报信。

虽然派了信使过来,询问王言的意思,但是同时也并没有束手就擒,仍旧在做着抵抗。他们当然很清楚王言的政策,哪想这么轻易的放弃。

王言扣押了信使,没有回应,仍旧在大举进兵。虽然老曹的手下仍旧在负隅顽抗,但是老大被活捉了的事儿,怎么可能没有影响,豪族都在又一次以非常熟练的专业手法打包家当准备跑路了,前线的大头兵虽然不知道消息,但上层惶惶,下层何安,指望着他们有战斗力,那真是太天真了。

所以整体的推进速度相当快,只用了十天便结束了扬州的战事,打死、俘虏了曹操的许多大将,比如好几个姓曹的,好几个姓夏侯的。因为蜀地不进攻,只要防守,所以曹操手下能打的都在这边呢。

又拿下了南昌,兵围临湘(长沙市),同时拿下了彭泽,进逼九江。而九江的兵马,都是被王言一路追着打的溃兵,算上原本驻守江岸,保护粮道的兵马,能有个十万左右。

不过打仗不是人多就行的,何况溃兵本就没了战斗力。而且很多溃兵是带着老曹被俘的消息过去的,这让原本被蒙在鼓里的小兵们很不安。如此情况,让本就没很强的战斗力,更是下降了数筹。之所以没被平推,只是因为他们采取了龟缩的战术罢了。

这是因为老曹手下的高层,不想彻底的失去话语权,他们还在尽量的去抵抗。

但是目前来讲,曹操在江南的五十万大军,基本上全废了。蜀地剩下的必然没有五十万,称死也就是二三十万。这其中的精锐士卒,能有十万基本也就到头了。

可以说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而做到目前的这一点,从老曹突袭开始,也不过是两个多月。一场本来旷日持久的统一之战,因为老曹的弄险,草草结束。

这一日,王言在军帐之中署理军政事。前方节节胜利,后方的治理已经开始了,眼看着就要春耕,各项工作要稳步推进。统计人口,清帐田亩,分发土地,调派物资,还要把降卒遣回乡里,如此等等的工作已经展开。

不仅是这样,因为当年老曹卷席人口渡江,尤其弄走了海量的壮丁,很多人的家眷都还在河南呢,说不定老婆孩子就被王大将军发给别人当小老婆了。回家找亲人的工作也要开展,这过程中乱七八糟的事儿也是一堆。

更重要的是,对于江南的开发。虽然这里已经过一定程度的开发,但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江南水系发达,气候适宜,虽然山地比较多,但各种的梯田应用之下,土地利用的很不错。现在王言还没有脱离农耕时代,江南的粮食产量即便不如东北,但肯定也是不差的,自然要好好的开发。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干的就是对南方进行开发,调整人口分布。

这时候,亲卫走进来送信:“大将军,诸葛亮遣人送信,已攻破江关,封锁曹军粮道。”说话间恭敬的将手中装信的竹筒双手送上。

王言轻轻挑眉,有几分诧异。

诸葛亮要翻山越岭的去攻打鱼复的江关他是知道的,只不过没想到的是这么快。到现在也不过才二十余天,一个月都没到。

对于江关这样的要地,曹军自是重兵防守,想要攻打下来还是相当不容易的,是以王言才会诧异。

接过竹筒,从中取出诸葛亮的亲笔信,王言慢慢的看了起来。

看过了信,王言算是明白了过程。说起来倒也不费劲,就是守关的将领并不如何认真,毕竟外面还有大军呢,蜀地又是他们地盘。何况这里的将领也知道了老曹兵败被俘的消息,哪怕高级文武极力封锁也没用,与豪族是不能同富贵,共患难的。

因为富贵了,他们会弄死别人,以免被分享富贵。而到了患难时,他们往往会先走。

所以这么长的时间过去,消息扩散,只有数目广大的大头兵以及中下层军官还蒙在鼓里,但凡高级的文武,都知道了老曹被俘的消息。

如此情况,武将们如何不慌乱。慌乱了,就没了斗志,就松懈。

所以诸葛亮抓了押送粮草的队伍,趁夜冒充骗开了城门,虽然计划不很成功,但是城中守将玩忽职守,已是吃醉了酒,没能有效阻止反抗,那些冒充的精锐死守着城门,很快等到了大军过来,轻取江关。

诸葛亮也很懵逼,毕竟他带着大军翻越大山可是相当辛苦,结果对手就这个样,如何不懵逼。

王言摇了摇头,拿下了江关,对于他们来说蜀地的险峻就突破了。有了这个突破口,大军向内直插,在精锐的战士面前,什么都是白费。而且遏制住了这个粮道,九江的十万大军根本撑不了多久,如此又免了打仗的伤亡,这无疑是件好事。

又处理着各种事务到了晚间,王言摆了酒,邀请被俘的老曹,以及他的一干手下,一起吃晚饭。

王言坐在上首,曹操坐在下首,剩下的就是程昱、蒋济,以及老曹的战将。军帐中的气氛并不很好,毕竟都是老曹的人吗。

他们的眼神来回交换,大概是要趁机抓住王言,如此瞬间翻盘。不过幸好,后边站着两排亲卫,让他们清醒过来。

“孟德,汝且观此信。”

上菜的功夫,王言笑呵呵的跟老曹喝了一樽酒,让亲卫把诸葛亮的信送到了老曹手里。

老曹笑着接过信,看了之后脸上便没了笑容。

他看的很慢,一字一顿。

军帐中一下便安静下来,老曹的手下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动筷,更没有人喝酒,他们都看着老曹,想明白到底是什么信。

只有上首的王言怡然自得,先吃了菜,喝了酒。在安静的军帐中清晰可闻,这姿态就已经让人很不爽,那声音更是想让人弄死王言。

就这么过了许久,老曹哈哈大笑着放下了信。

“大势已去,好啊,好,哈哈哈哈。子言兄,如此好事,当为你我贺,来,饮甚……”

王言也哈哈笑,这一次终于符合老曹的剧本……

一个五十三岁的人,一个四十二岁的人,各自为一方领袖,哈哈大笑的牛饮烈酒。

老曹的手下不明白这是为什么,王言的亲卫没兴趣知道是为什么。

这一刻,老曹的孤独,只有老王能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