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九三九章 一仗打出青云路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九三九章 一仗打出青云路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喂?”

“是我啊。”

“我还不知道是你个王八蛋?”郝淑雯对着电话破口大骂,“你要打仗去怎么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你知道我多担心你嘛?越南猴子怎么没打死你狗日的呢。”

“真打死我你还得大老远的抽空,跑这边烧纸来,多不划算呐。”王言哈哈笑。

“滚滚滚,没受伤吧?”

“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就这样吧,挂了啊,电话费挺贵的,给你报个平安,知道我还活蹦乱跳的就得了。过一阵子应该有表彰大会,我还去北京呢,到时候咱们就见着了。等我明天就给你写一封老长老长的信过去。”

“你还心疼电话费?不想跟我聊天就直说。”

“哪跟哪啊,我在邮局呢,后边还有排队的同志呢,不能耽误人家啊。”

“那行吧,就这样,等你来北京的,看我怎么收拾你。”

郝淑雯干脆利落的挂断电话,王言对着后方的人抱歉的笑了笑,又是打起了电话,这一次是给萧穗子打了过去。

“你还好吧?”穗子的声音有些哭腔。

“好着呢,我可是打遍昆明军区无敌手,越南猴子算什么?是不是担心了?不说上战场,就是怕你们胡思乱想,整天自己吓唬自己。”

“那你死活也给我们一个消息啊,这可倒好,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还是淑雯跟她爸那问的,说你当了代理连长,立了大功……”

“要是你们不知道,一准儿就是想着我去给后方演节目了,一个月没动静也不会想东想西,等你们知道的时候,我都安全回来了。”

“那要是回不来呢?”

“不要为没有确切发生的事担忧,自己吓唬自己,我不仅回来了,还立了那么多的功劳,你应该为我高兴才是,我这不是挺好的么。一会儿要去买点儿东西,晚上到刘峰家里吃饭。等过一段时间肯定有表彰大会,到时候咱们就见着了。现在在邮局呢,等着打电话的人不少,就先挂了啊,明天给你写信。”

“好。”

萧穗子也没有缠着非要多说,挂断了电话。

王言再一次的回过头去,露出歉意的微笑,又给林丁丁打了过去。

“我好想你~”她的开篇,热烈、大胆、直接。

“让你跟着担心了。”

“其实也没怎么担心,我相信你,我知道你一定能行。听郝淑雯说,你立了不少的功劳,就知道你干什么都是最好的。”

“谢谢。”

“你对我还是有所保留,不过没关系,我想你应该知道,我才是最爱你的。”林丁丁转而说道,“你还不知道吧,陈灿和朱克去年都考上了才复校的人民大学,之前陈灿又找上了萧穗子,不过萧穗子没给他好脸色。”

随便的提了一嘴,林丁丁并没有等王言回复,继续问道,“你立了那么多的功劳,是不是要来北京接受表彰啊?”

“是,不过时间还没定呢。好了,不说了,在邮局呢,后边很多同志排队,挂了。”

“我会一直想你的~”

咔哒,这一次才是真的打完了电话。

林丁丁还是那么善解人意,至于她说的陈灿的问题,那又哪里是问题。陈灿的父亲是首长,王言其实早都是认识的,甚至对他还相当欣赏。这也说明,陈灿是个懂事儿的,或者说这首长是正直的,以至于陈灿根本不敢说话。

不过干部子弟有干部子弟的好,郝淑雯她爹没打仗都知道王言的情况,别说陈灿他爹是参战的了,陈灿肯定也是清楚王言的彪炳战绩的,估计吓的都睡不着觉。

王言去结算了电话费,这时候,有人问道:“解放军同志,刚才听你打电话,你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

邮局中的人很多,熙熙攘攘的很吵闹,打电话的声音难免大些。王言现在就听着边上人说给家里汇了钱,赶紧带其母亲去省城看病呢。

“是啊,才回来蒙自这边,到时候多关注关注报纸,应该能看到我的照片。”

有些时候,总是有些令人喜欢的巧合。王言笑呵呵的指着那人提着的一套‘14军’,说道,“这书就是我写的,感谢你的支持啊。”

“你是王言?”那人反应过来,奇道,“你不是文工团的嘛?怎么还上战场立功了?”

“主动请缨嘛。哎,你可别以为我跟你吹牛啊,我是不是真王言,是不是真上战场了,以后都能知道。”

“那倒是。“这人认同的点了点头,稍作迟疑之后,他问道,”王言同志,能不能麻烦你给我这书签个名,写个寄语?”

“没问题。”王言笑着应下,当即便从兜里掏出钢笔,请教了一下这人的名字,在每一本书上都写着不同的话。

其实王言已经签了许多名,写了许多寄语。在军政大学进修的那一年,他受邀去了出版社,接受了采访,当时有一批加印的书要送到各地,他就主动提出在扉页上书写签名寄语,算是给读者的惊喜。

见着王言在扉页上书写着龙飞凤舞的遒劲大字,这同志已经确认了王言的身份,他就见过别人买到过有签名的书,对王言的字记忆深刻。

他问道:“王言同志,这一次11军、14军都是参战部队,你有没有打算把这一仗再续上?补充到这两部书中?”

“不会,这一次我会单独写一本这一仗的书,把所有的参战部队都写进去,已经跟上级请示过了,下半年就会去各个部队了解情况。书名都想好了,就叫‘血染的风采’,还写了一首同名的歌,正编曲呢,还是方宏民来唱,这个月应该就能在广播里听到了。

另外我还有一本写咱们边防战士的书,叫‘青春高原’,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年底应该就能出版,到时候你可以看看。”

王言一边写,一边说,还说了不少。他知道,能够超前的知道这些消息,对于这个看起来生活还算不错的同志,是一件很好的事。等到回去以后,他与人吹吹牛逼,很美妙的一种感觉。

给这读者同志写了签名寄语,王言又去找了他曾经友好交流的朋友们,改革的春风距离这个边疆小城还是有些远的,物资也没有真的那般丰沛,所以所谓的黑市还是存在着。

不过相比起三年前来讲,情况肯定还是一年更比一年好的。尤其就保障最充足的军队来说,在伙食上就可以看的出,每年吃肉的时候越来越多,菜的花样也在渐渐的增加。不再是之前那般,上顿白菜,下顿土豆,虽仍旧难免占据主流,但总也是在逐渐的减少。

王言又是一通的采购,买了好多东西,鱼、肉、蛋自然是必有的,还弄了好几罐子奶粉之类的。到刘峰家中好一顿忙活,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饭,和刘峰推杯换盏的吃喝起来。

说笑之时,刘峰拍了拍脑袋,说道:“对了,王言,你打仗走之前我想跟你说来着。那时候我不是又跑了一趟北京?去你给我买的房子里看了,我还去看了你的房子,你安排的那几人挺尽心的,院子收拾的都不错,家具什么的也都有,我听说好像还是古董什么的。真挺好的,就是太大了。

你说我跟小萍我们就三口人,以后再生孩子也就四口到头了。你也是,我看你那院子是三进的,好几十间屋子,哪天你要是住进去,那不渗人吗?”

“没出息,还有嫌房子大的?我跟你说,等以后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你就知道大院子的好了。北京那是首都,以后一定是寸土寸金,同样的一块地方,别人是起高楼,住着好几十户,咱们是就一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体会体会。”

“早就体会了。”刘峰叹着气,“你是不知道,我还专门到处去打听了一下价格,年初你买不是三千五吗?你说现在多少了?”

王言很配合,笑着猜测:“五千?”

“五千?一万多!”

刘峰很有力量的比着一根手指,轻微的颤抖体现着他提起此事内心的不平静。他说,“要不然你把差价也记上,我以后慢慢还你。”

“买定离手嘛,差不多的意思。当时是三千五,那就是三千五。咱们国家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北京的房子肯定是越来越贵。你这次算一万,下次它涨两万了,你也记啊?那以后几十万,几百万呢?”王言好笑的摇头。

“哎,我欠你的真是太多了。”

“别总说这些没用的,整个文工团也就咱们哥俩了,你念叨来念叨去,你想咋还?要不现在先割个肾?”

刘峰苦笑着摇头,王言说的话肯定不好听,但也确实是,但说来说去也真没办法还。他不再磨叽,端起了酒杯:“来,喝酒,敬你保家卫国立大功!”

王言笑着同他碰杯,滋了一口茅台。

如此吃喝半晌,两口子加一起没王言一个人吃的多。

眼看吃饭到了尾声,刘峰又说话了:“有件事儿我得先跟你说,我怕到时候来不及。”

“你说。”王言嘎嘣嘎嘣的吃着花生米,笑呵呵的逗弄着何小萍怀里眨巴着眼睛看着他的小不点,他一扬头,小不点儿就没来由的咯咯乐。

这小孩的名字还是他起的呢,刘峰说他是大作家,文化高,起名比他这个当爹的好。殊不知王某人给自己的儿女起名都已经起烦了,不过盛情难却,也还是给起了一个,叫刘静修。

此名取自诸葛亮的名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以也可以叫刘俭德,当时他正是取了这两个名字,刘峰选了刘静修。他认为应该安静修身,平平安安。还说王言就是有文化,他要起名就是刘平……

刘峰接着说道:“这不是都四月份了嘛,眼看着再有不到半年小萍就要去北京上大学了,之前你说到时候说不定就把我也调过去,我是真听心里去了。你说孩子这么点儿,小萍又去那么远,一去就是好几年……”

王言摆了摆手,没让他再说下去:“这事儿我本来就想着呢,打算去北京的时候给你办了。说说吧,你想去哪儿啊?”

“我听你的,我想你认识的首长很多,要是好办就给我调到北京去,要是太麻烦就算了。我记得她们考大学之前你就说过,咱们文工团要被裁撤,以后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说你说不定要转业当大老板。不行的话,你给我出出主意,我转业也可以。”

“转业的事儿得等上个四五年,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政策下来,你要干也是倒买倒卖,就你这样的用不上三天就得给你抓起来,到时候我还得捞你。你想去歌舞团,还是去总政做行政?或者去歌舞团做行政?”

“什么都好,我就想能够空闲时间多一些,方便我照顾孩子。”

“那就去歌舞团做行政,去那边比较轻松一些。正好你本来舞跳的挺好,虽然是混日子的,却也不是吃干饭的。”

王言含笑说道,“那就这么定了,等去北京给你办了,正好到时候小萍也该开学了。哎呀,这么一看,房子买的还是不妥,离学校远了点儿。”

“一点儿都不远,我特意跑了一趟,估算了一下,也就十公里。到时候骑自行车,一趟也就半小时。这时间在咱们这多,在北京什么都不算了……”

话题又说到了北京,王言笑呵呵的听着两口子畅想以后在北京的生活。这样挺好,两口子有发展,日子过的也踏实……

战后回来,同打仗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非要说有的话,反而是文工团的生活要更忙起来,不断的在外演出,缓解战士们的压力。

王言并没有休息很久,只在团里呆了一周,便又开始了演出。

如同先前说的那般,这一次的演出的规模是相当大,或许,这也是他身为一名文艺兵的最后一次演出。正是他之前申请的,在所有参战部队的团级单位进行一次巡演,搜集战斗细节,用于回头写书。

这一次他要写的书有两部,属于战场纪实的‘血染的风采’是一部,有关战斗中的问题、收获、经验以及对如何解决问题、对未来的一些思考等等又是一部,他命名为‘越南自卫反击战之我见’,这两部都是大部头,一部可公开出版的,一部是内部发行的。或许要过上三五年,他写的两部我见可以见诸市场。

倒也不是说这是秘密,毕竟都是出版的东西,想要保密是不可能的。只是写的东西不合时宜,广大的人民群众,或者说其中广大的知识分子不适合看。容易引起思潮,从而反过来影响决断,这显然是不成的,所以才要留几年再出版。

此外还有中国英雄系列,在演出的过程中,他也要再写一写这次战斗的英雄人物。

这一次的巡演,王言收到的欢迎是更热烈的。他的勇猛已经广为流传,尽管所有人都觉得太过于夸张,不是人能完成的事儿,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怀疑。因为这是不可能说谎的,战士们不会,领导们不会,到了上边的一大堆的首长,以及北京的首长,更加的不会。

而他讲的东西,也是这一次战斗的事,不再讲以前的人物故事。就讲他以及他手下连队的战士们,到底是怎么战斗的,这也是战士们最想知道的。王言夸起自己来,那也是说的天花乱坠,战士们虽然嘘声四起,但是也笑的开心,自说自话总给人一种吹牛的感觉,也让人更开怀。

王言是从不吝拿自己玩笑的,他很有娱乐精神,尽管他说的都是实话。但太优秀了么,没办法的。与战士们想的一定有夸张不同,他甚至都已经说的不那么牛逼了,已经很克制。

同时他也并没有忘记此前跟战士们说的话,先前在整理照片的时候,就已经捎带着的多洗了好几份,这一次的演出之时,到了40师,他也去给战士们送着照片,顺便同他们聊聊天。

明明才打完仗没有多久,但是大家聊起来却已经很有几分唏嘘,这自然是因为伤亡。伤重的战士们还没有回来,很多人会直接转业,有的已经明确死亡。打仗之前都是一起吹牛打屁的好兄弟,打完了仗却再难相见,总难免感觉物是人非。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王言的待遇又提了,说是先给提到正营,提前先走一步,算是团里的。等到表彰之后,再提到什么级别就不知道了。

王言个人估计,称死也就是副团。哪怕是文艺兵,级别待遇也不可能随便定。他毕竟年轻,今年也才二十五岁,干到团级已经很不错了,这还是因为他功劳实在是巨大。

当然倒也不是说这功劳就白立了,级别待遇只是最基础的东西,甚至是最不值一提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前途。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似乎同样也不值一提。但如果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人,政委宁山的说法是十分准确的,真的是一仗打出青云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