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九八零章 缘份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九八零章 缘份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出租车停在楼下,王言下车取了两个大皮箱,径直进入了楼内。

“王老板从香港回来啦。”

教孩子弹钢琴的孔老师这天没有教孩子,因着孩子们都上学了,他只得开着房门通风,自娱自乐。看到路过门口的王言,他笑着打招呼。

王言笑呵呵的回应,开门进到了自己的屋子。虽然离开了一个多月,但是房子并没有落灰。王言把钥匙给了葛老师,老小子嘴上逼逼叨,却还是干活的,保持着干净。

打开箱子,弄着带回来的各种东西,王言又一次的出门到了孔老师家里。

他拿出了一个盒子:“孔老师,我在香港看了挺多地方,路过了一家乐器店,我也不太懂,就给你买了一支长笛,倒也没多少钱,可能咱们这边也有卖的呢,反正意思意思。天天听你弹钢琴、练声乐,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你换换花样,吹吹笛子。”

“哦呦,王老板呐,你说的我都不知道该谢谢你,还是要吵你了呀。难为你跑去香港还想着给我带东西,总归是谢谢你的呀,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哈。”

“就不应该客气嘛。好了,不打扰你了孔老师,我还给陈老师、史老师带了东西。”王言笑着摆手。

总共就那么几个人,王言索性也便都给带了些东西,肯定都得一些钱,但是却也没有多贵。他给画画的陈老师带的是一套画笔以及一些颜料,给唱曲的史老师带的是一个随身听,以及一些戏曲的磁带,在外面的时候也可以听,基本都是投其所好的。

至于葛老师、玲子等人,就是一些手表、包、饰品之类的东西。相比国内要便宜很多,也没太多钱。金宝妈妈还有小胖墩,王言也没忘了买东西。现在金宝妈妈可是他手下的头号大将,总得想着一些的。

说起来金宝妈妈也确实不容易,想赚钱嘛就照顾不到孩子,照顾孩子就赚不到钱。不过好在小胖墩还行,教育的不错,没长歪。

“哦呦,小东北你回来啦,也不说一声。”

正在王言收拾东西的时候,葛老师说着话走了进来。

“跟你说,你这把老骨头还能接我去啊?”

“什么话?夜东京嘛提前准备准备,给你接风也是好的呀。”看着王言在那摆弄着一堆东西,他说道,“玲子、菱红他们托你带的东西都带了吧?你不知道,菱红天天念叨呢,烦都烦死了。每天嘛嗡嗡嗡,我心脏病都要犯了呀。”

“忘不了啊,呐,这是你的。”王言随手扔了一个盒子过去。

葛老师下意识的接住:“哦呦,我也有东西的呀?”

“哦呦,人家嘛都有的,唯独你这个老小子没有,晚上还不要躲在屋子里哭鼻子的呀。又要讲什么‘小东北你没良心’,又要跟我算房租,还要说给我干了多少活的呀。哦呦,嗡嗡嗡嗡嗡,烦都烦死了,我心脏病都要犯了呀。”

对于王言的嘲讽,葛老师只当没听到。他喜滋滋的看着盒子,一边打开一边念叨,“哦呦,手表呀,浪琴呢,不便宜的呀,小东北,你真是破费了啊。我跟你讲,你就是最有良心的。不像玲子、菱红她们两个。”

“我这话要是说给她们听,你个老小子就惨了。”

“你不要挑事嘛,我就是说给你听一听,可不敢让她们知道。”葛老师转移话题道,“你给陶陶买什么?”

“都一样。宝总还有邮票李,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比谁贵的说法,一视同仁。”

“我有东西就烧高香了,但是你给宝总和邮票李的肯定不够。你知不知道,你买的电真空现在已经五百多块了?不到半年,二十万变一百万,这手表你不好送的吧?”

“这话让你说的,那我的茅台你不好喝的吧?”王言摇了摇头,“大家都是朋友,本来嘛说是我做菜请大家吃。现在我去了香港,这才顺便买回来一些东西给大家高兴高兴。这两件事儿有什么关系?我要是不去香港,还得把我赚到的钱再给邮票李和宝总分一半啊?

现在呢,我去了香港,股票又赚了钱,我带一些回来送给大家,也让大家沾沾财运,这还不行?我这一堆东西,可是花了好几万呢,还不够意思啊?”

“我就提醒提醒你,怕你疏忽了,朋友归朋友,总不好让人白忙的。”

“你个老小子没忙还捞一块手表呢,你就乐呵去吧。”

葛老师已经解了他原本的老上海,换上了新浪琴,抚摸着表身,感受着冰凉:“虽说上海是我跟老太婆结婚的时候买的,这么多年有寄托,可这新手表戴着就是不一样啊。”

“哪个好啊?”

“当然是……都好啊。我这个老上海啊,要送去好好修一修,保养保养的,可不能放在抽屉里吃灰。老太婆要生气的呀。”

来回的欣赏了一番,葛老师说道,“小东北啊,你今天晚上没事了吧?晚上要去夜东京的吧?”

“去啊,买这么多东西也得给他们送过去嘛,另外我再看看小和尚的手艺有没有长进。”

“那我去告诉他们,再给陶陶打个电话。”葛老师慢吞吞的转身离开了王言这里,又去到夜东京告诉他们王老板回来的好消息……

王老板回来当然是好消息,葛老师的嘴很快,他的惊喜就感受到了,就把别人的惊喜给爆掉了。但似乎也没什么重大影响,因为葛老师大嘴巴说了王言不要钱,全都送给他们。这是更大的惊喜。

不等王言去到夜东京,陶陶就蹬着自行车杀了过来,美滋滋的带上了新手表,收好了王言带给芳妹的一个女士包。另外又义务劳动,帮忙把玲子等人的东西也都一起拿走了。

等王言来到夜东京的时候,收到礼物的玲子等人还在摆弄着。

“王老板来啦,谢谢王老板了啊。”菱红说道,“王老板啊,麻烦你带东西,还这么贵,不好不给钱的呀。”

毫无疑问,这是假意推让。

王言点了点头:“我本来是想股票赚钱了,反正是平白赚出来的,大家都沾沾财运嘛,就不跟你们要钱了。不过你要是给的话,我是不反对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这个包应该是三千三百多,算你两千好了。”

显然,王言是很大方的。随随便便,就是普通劳动者一年的工资。

“哦呦,王老板既然送给我,我嘛当然不好推辞的啦。”菱红脸色都没变。

众人看见她如此厚脸皮的样子,不禁大笑起来,尤其葛老师、陶陶笑的好大声。

“哎,你们两个笑什么?表嘛也差不多价钱的,你们两个一个守着棺材本扣扣搜搜,一个嘛想要大方兜里掏不出二十块钱,还好意思笑我的呀?”

“那我们也没假惺惺的要给钱呐。”

“行了行了,你们呐,三句话就吵起来,不见嘛又要找,真是搞不懂你们,拜托让我耳根子清净清净好不啦。”

玲子摆了摆手,打断了要开展的一场口水大战,笑眯眯的看着王言,“那我可不跟你王老板客气啊,我就收下了。”

“没什么好客气的,踏实收着。”王言问道,“宝总过来吗?”

“我给他打过电话了,他人还在外地。不过他跟我说了,邮票李已经在出手股票了,这几天就可以全都出完。”

“那这两块手表,等宝总回来你拿给他,让他转交邮票李。至于我做菜的时间,我看就等下周六吧。我最近也要忙一忙,七八天也差不多了。到时候让宝总把那个爷叔叫上,还有汪小姐,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热闹热闹。”

“要的呀,我安排。要做什么菜你列个单子给我,就不用你去买了,我采购好你来做就好。”

“这就给你写上吧,你另外再跟宝总他们约定时间,只要过了这七八天,我随时有时间。”

王言十分干脆,过去找了纸笔,唰唰唰写了二十多道菜出来,基本上八大菜系全都有了。要说人们光看菜名就流口水,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怀疑之中难免的还是很有一些期待。

人多热闹,说笑片刻过了收到贵重礼物的喜悦,一帮人便也就吃起了饭。当然也没什么新鲜事,不外乎就是都好奇宝宝一样,问着香港是什么情况,还有关心关心王言在香港那边的生意如何,再有就是问问那边的黑社会,毕竟王言在黄河路摆摊都有卢美琳来找麻烦,何况是去到了香港呢。

王言倒也没什么不耐烦,一屋子人虽然都有毛病,但也都不是坏人,一天吵吵闹闹的也还算不错。他也没遮掩什么,虽然说的不很详细,但是也差不多的给人讲了一下他在香港的经历。

过了他这边的好奇,夜东京这帮人便又是吵吵闹闹,还给王言讲起了过去一个多月的发生的事,以及一些小矛盾之类的,要王言来评理。

聊着聊着,陶陶哎了一声:“王老板啊,等股票出手,你是不是要搬走了?要我说搬走也好,你都身家几百万了,还住着葛老师的小房子,那赚钱就没意思了呀。”

“我觉得也是,王老板,你不知道,我们还打……”看着其他人注视过来的目光,菱红猛的住了口,来了个大喘气说道,“我们还打听了一下巨鹿路的洋房呢,你之前不是说过喜欢那边的房子吗,那天陶陶就去问了,小一点的嘛六七十万,大一点的七八十万也够了。”

“对对对,我打听了。有的人要做生意没本钱,有的人嘛要出国,房子嘛对我们来说肯定贵,对你王老板不打紧的。不过你之前跟我讲的啊,王老板,你说以后房子肯定更贵,还让我们有钱就买房子的。要我说啊,你倒不如直接买一栋楼合适。”

“我是要自己住的,不是要等房子涨价赚钱。”王言摇头笑道,“买房子肯定要买的,地方大一些,自己住的也舒服嘛。这几天空了我就去看看,有合适的就买下来好好收拾收拾。还得再把户口迁过来,要不然办事儿总是不方便。”

“那你以后可要常来啊,大家都是朋友的……”在其他人的注视下,葛老师缓缓的闭上了嘴。

王言当然看出来,夜东京这帮人可能是在他身上有些文章,不外乎是背后有些议论,这是难免的事。充其量,就是围绕着他的一些事情,打个赌什么的,没什么所谓,只当什么也没看出来。

他摇头笑了笑:“空闲时候肯定过来的,我还真没什么朋友,说话的人都没有,寂寞啊。”

陶陶笑道:“该讨老婆了啊王老板,要不然我都要怀疑你喜欢男人了。”

“是啊,小东北,你是怎么想的?”

“没碰到合适的呢,来来来,别研究我的事儿了,喝酒喝酒。”

王言还能怎么说呢,他总不能说多多益善吧。

一顿饭吃过,第二天,王言便出去忙起了他的事情。主要就是两件事,一是看看调料厂和鞋服厂以及南京路店铺的各种进度,二是要把港资入股的事情整明白了,相应的事情要解决、落实好。

他这次并不是自己回来上海的,还带了一个香港投资公司委托的代表律师,来代表香港的投资公司用美刀入股调料厂、鞋服厂。反正都是王言自己左手倒右手,就是把程序走明白了,把各种的帮扶政策落实好。

另外还有一件小事,便是吃饭时说的买房。

他跟巨鹿路有很深的缘分,在这里真发生了他的许多事,但可惜,他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触,他的过往实在太丰富,让他失了很多情感上的起伏。

所以还是来到了这边,只是相对来说比较舒适一些罢了,倒是也没有旁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他很干脆,看了两处以后,直接就买了一处二层半的小花园洋房,并安排了装修事宜……

外滩二十七号,西去的大日的红霞漫了楼内昏黄。又是一天的下班时候,很多人都积极的收拾着东西。

“晚上吃什么?”梅萍问道。

汪小姐顿住了动作,看着窗外的昏黄,认真的思索了片刻,说道:“今天该去排骨年糕了呀。”

“不是吧,又是排骨年糕?”

“你知道的呀,梅萍,我爱吃的呀,怎么都吃不够的呀。”

“真是佩服你啊,口味那么多年保持不变。我先走了,明天见啊。”

“明天见。”汪小姐应了一声,对梅萍摆着手,又是低头收拾好了东西,这才挎上小包出去……

汪小姐已经记不清,她到底来过排骨年糕多少次。她听父亲说,在她不记事的时候就最爱排骨年糕,整日吵着要吃。后来她有了记忆,果然最爱就是排骨年糕。儿时父母带她去,少时同学朋友一起去,而今大了,也只有她自己经常去,难找到总相伴的人。

她陪着这一家店,从当年学校旁的小店,一直到了云南南路的这家店。她只钟情这一家店,老店主不做,传给了儿子,儿子做的不差老子,她很喜欢。

有些味道,尝过一次就忘不掉。

有些人,见过一次就让人难忘。

当然这并不一定是男女之间的难忘,只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就是有着强烈的记忆点,让人不经意间想起。

两次的偶然相遇,以及王言的一些特殊,交流的愉快,让汪小姐从公交站点到排骨年糕的这段不长的路程中,总是会想王言是不是也在店里,跟她有第三次巧遇。

今天,她确定了,因为她大致记得王言的车牌号,她看到那辆黑色的普桑就停在马路边。

“汪小姐来啦。”店老板还是以往的问候。

“还是老样子,要多加一份椒盐排骨。”

“王老板听到了吧,我可没骗你,自从我订了你的调料,新推出了椒盐排骨,汪小姐每次来都要多加一份的。”店老板笑着,“汪小姐,以后不用特意说的,现在椒盐排骨已经是老样子了。”

“快做快做,我都饿啦。”汪小姐笑着催促,开了瓶汽水,弄了吸管,来到王言身边坐下,“好久不见啊,王老板。”

“也没多久,我算算啊,差不多是两个月。”王言一脸认真的思索,给出了答案。

“哦呦,两个月还不久的呀。一年只有六个两个月,古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已经六十个秋了呀。”

“汪小姐数学很好。”

“我当你是夸我了。”汪小姐撇了撇嘴,咬着吸管说道,“听说你去香港了,怎么样,还顺利嘛?”

“看来汪小姐很关心我啊。”

“哎哎哎,你别自作多情啊,我是跟宝总聊天的时候想到了你,就随口问了一句,宝总讲给我的。”

王言含笑点头,吃着东西,说道:“挺顺利的,我在那边开了个公司,反过来投资了我的调料厂、鞋服厂,目前正在办手续呢,用不上几天就办妥了。”

“你是怎么在那边开公司的?也不是随便派一个空壳,就能在这边投资享受政策优待的。”

“当然是把调料卖到那边去了,香港人也吃烧烤、烤肉的,我的调料卖过去,听说吃烧烤、烤肉的人都多了不少。”

“跟上海一样?”汪小姐早已经明白了前因后果,知道前几个月上海猛然掀起来的吃烧烤的火热,就是王言一己之力造成的,也包括在黄河路打架,以及后来去赴宴什么的。

真说起来,王言在上海还是有几分名声的。不过在风起云涌的时代中,过去的几个月就是很久,足够有其他人出名。现在的王言,已经不如前几个月的热度了。但很多人总也还知道的,毕竟人们基本都吃过烧烤,王言的黑心已经被骂出名了,都知道王言的成本低……

“差不多吧。”王言点头,“香港也是几百万人生活,还有很多的大排档,小摊贩,在那边的生意也很好。而且这边的出口价是十块,在那边我卖二十。”

“哦呦,你真黑呀,王老板。”

“不黑怎么赚钱?椒盐排骨你吃过了,你就说好不好吃。”王言伸手帮忙接过汪小姐的餐。

“好吃。”汪小姐嘿嘿笑。

“那不就是了,况且香港比咱们这边富,翻一倍也没什么影响。不过真说起来,我也没赚太多。毕竟出关、进关,还有推广、销售、送货,这都是要钱的。到了那边,一袋能赚五块吧。”

“你欺负我不会算数是不是?你在这边还赚了七八块呢。”

“怎么会呢,刚刚就说你数学好了。”

王言笑着擦了擦手,从一边的皮包里拿出了一个礼盒放到了桌子上:“从香港给你带的礼物,感谢你帮忙出主意。”

“不是吧?你今天特意来这里等我的?”

“不是,只是好久没来这里,有些想吃。另外我们两个比较有缘,我来了两次,就遇到了两次,我想是不是会遇到第三次?所以就把它放在了包里。显然,咱们俩确实有缘份。哎,别用那种眼神看我啊,我真的就来了三次,你问老板,他总不会跟我一起骗你。”

在那忙活着的老板闻声抬头:“汪小姐啊,我作证,王老板真的就来了三次。第一次是我订了调料,他给我送来的,顺便就在这里吃饭了。第二次是下雨,他开车来这边送货,也顺路就来我这里。这一次嘛,就是王老板夸我做的好吃,专门过来一趟,支持我生意。”

“什么呀,不是因为这个。”汪小姐对着后边摆了摆手,她看着王言,“我上次明明跟你说了,我不收别人东西的。”

“朋友赠送也不行?咱们俩可没业务往来。”王言看起来很无辜,“况且这也没多少钱,我这有发票的,你看看,就六百块,你先看看喜不喜欢再说话。”

“我不用看就喜欢的呀,你肯定很会挑。”

“谢谢你对我的肯定。”

汪小姐撅起了嘴,但也还是看了看发票,而后打开了礼盒。

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里面有两个盒子,一个是眼镜盒,里面只有一副没有镜片的镜框,另一个盒子,则是放了好几对镜片。

如果非要说特殊的话,就是镜框好看了一些,整体是椭圆框,表面是暗金偏银的金属色泽,眼镜腿处有着鎏金的花纹,看起来很新鲜,却也不张扬。

“这么多镜片是干什么?”

“我不知道你的近视多少度,所以就都做了一些,另外还有几个没有处理的镜片,回头你可以找眼镜店让他们磨一磨。我个人认为,你戴着这样的眼镜更漂亮,像你现在戴的这个大方框的眼镜,看起来很呆。”

“你才呆呢。”

汪小姐不高兴的还嘴,随即又嘿嘿傻乐,“不过有时候我自己照镜子,也会觉得有一些。宝总以前送过我隐形眼镜,我觉得方便就上报了又自己花钱买下来的。不过戴的时间长了不舒服,而且近视好像还加重了些,所以我有时候戴,有时候不戴。”

她拿起了镜框,来回的翻看,不确定的问道:“真多只要六百?”

“发票还会骗人吗?”

“可我怎么看怎么不像六百。”

“难道组织上还能为了一副眼镜,专门跑到香港去找到店面,问一问这副眼镜多少钱?就不能物超所值?”

“果然,它就不是六百块。”汪小姐看着笑呵呵的王言,凑近了些,小声说道,“你偷偷告诉我,它到底多少钱?”

王言也十分配合,靠近在她的耳边:“六百块。”

“我说真的。”耳朵比较痒,汪小姐猛的远离,又动手拍了王言一下。

“我也没说假的啊,真是六百。”

“那我不要。”

“没事儿,明天我去27号,找你们科长谈一谈。我就不信,送东西还能送不出去?”

“也没见过你这样送的呀。”

“汪小姐,你一点儿都不干脆,偏偏嗓门儿还要那么大。我说准了,这副眼镜就是六百块,你也说准了,要还是不要?”

“不要。”

“好。”王言笑着点头,开始收拾眼镜,重新包装。

看着他的动作,汪小姐我问道:“那你明天要去27号?”

“当然了,我不是说了么。”

汪小姐不很复杂的头脑高速运转,想象着王言直接杀上门去要给她送礼物带来的影响,她连连摇头,一把抓住王言要收起来的礼盒。

“我要了。明天我就回去汇报,回头我把钱给你。”

“明智的选择。你看看,从香港特意给你带了礼物,你还瞪我。”

“没有你这样逼人收东西的。”

“现在不是有了我么?”

王言笑呵呵的挑眉,说道,“放心吧,就是六百。我这么说吧,哪怕真的有人去香港找到了这家店去问,也一样是六百。我是想给你送个喜欢的礼物,表示我的谢意,不是给你找麻烦的。另外还有一件事跟你说。”

“不听。”

汪小姐已经又拆开了礼盒,在那挨个的拿着镜片放在眼前比量是否合适了。显然,她很喜欢这个礼物。

王言当然也不听她的‘不听’,自顾吃喝说话:“之前夜东京开业的时候,我认识了宝总,还有邮票李他们一伙人,席间说起了股票。正好那时候我手里有些钱,就买了十万块的电真空。后来有一次跟宝总喝酒,他告诉我说股票涨了一些,我就又让他买了十万块的电真空。

当时呢就约定好了,等我的股票赚到了钱,这个月的时候就要下厨做菜,请大家吃饭。时间嘛,初步定在这周六的晚上。主要还是看宝总他们是不是方便,我现在不说,估计宝总之后也要问你的。不过正好就遇到了,所以先跟你讲一下。其实今天要是没有缘份,我也打算到时候把这礼物送给你的。”

“我不一定去的。”

“那就是一定去。”

汪小姐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她发现王言说话,不给人拒绝的。

她转而问道:“你做菜好吃吗?”

“好吃的不得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是劝我开饭店的。”

“你不是卖烤羊肉串的吗?”

“烧烤的精髓在于什么?”

“烧烤料?”

“火候。”

王言摇头笑道,“同样的,做菜的精髓也在于此。哪怕是完全一样的两份菜,两份调料,做菜的两个大师傅用一样的步骤,做出来的菜也是两个味道。

当然,如果想要一道菜好吃,原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不过如今物质条件已经逐渐丰沛,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更是什么都不缺。考验厨师的,就是在于这个火候。”

“不要说大话,到时候难吃可就丢人了。”

“我从来不说大话。”

看着王言笃定的样子,汪小姐信了。

因为第一次见面,王言看起来有些邋遢,明明发型是背着的,穿着却是很老旧。当时王言说,下一次要像王总,她第二次就见到了王总,还开上了车。第二次,她说最好找外资来投资占股,王言没有反驳。如今第三次再见,王总已经办妥了事情,从香港回来。

现在王言说做菜好吃的不得了,她当然信的,甚至还不自觉的有三分期待。

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镜片,汪小姐将镜片安装好,戴到了脸上,她转头看着王言:“怎么样?”

“漂亮。”

“有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她从包里掏出了小镜子,自己左照右照,嘿嘿笑道,“好像确实还不错的。我就说嘛,你送的肯定合适。”

美了片刻,她也没再换回去,一边收拾,一边说道:“夜东京吃饭的时候,我把钱拿给你。”

“好。”

“香港怎么样啊?是不是特别好?”

“也还好吧,肯定是比咱们内地好不少的,但是……”

两人吃着排骨年糕,王言给汪小姐讲着香港事,大体同在夜东京讲的也没什么差别,还是那么一套词。

如此说笑着,一顿饭吃过,王言开车将汪小姐送回了家。

汪小姐提着包,戴着新眼镜,目送着车的远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