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长夜谍影 > 第九百四十章 胆大的鲍学海

长夜谍影 第九百四十章 胆大的鲍学海

作者:掠过树梢的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22 来源:小说旗

“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怎么这样横行霸道?”

“是啊,怎么不由分说就把人家的门锁弄开了,这不是强盗吗?”

“那家是老鲍吧?他平时那么老实,怎么会惹上这样的人?”

鲍学海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他感到一阵强烈的恐慌和不安。

他从后窗逃离之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兜兜转转到了前门附近。

在他的住处的斜对面刚好有一幢破败的楼房,据说原来是一家富户的外宅。

这家跟当年的孙大帅有些关系,靠着孙大帅发了不少的财。

十年前,北伐军从江西湖口、浮梁一带出发,如同烈火般炽热的钢铁洪流,沿着长江向东挺进,直扑安徽,兵锋所向,正是繁华的古都——南京。

富户见状不妙,收拾金银细软举家奔赴上海,乘船再到了香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座大宅子先后转了几次手,但因为周围的环境又脏又乱,主人便搬离了此地,一来二去就废弃了。

现成宅子里到处都是荒草,即便是二层小楼里也是垃圾和排泄物满地,搞得乌烟瘴气、臭气熏天。

鲍学海知道这个地方连乞丐都不愿意来,他索性站在楼上观察下面的情况。

刚才顾清江带着行动队员破门而入,引来了不少不明真相的街坊邻居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些人不会便衣警察吧?”

“那老鲍看着老实巴交的,应该不会干作奸犯科的事。”

“听说他刚刚被张立揍了一顿,你说会不会是张立同警察串通好了,故意来找茬的。”

“你怎么知道是警察,我看像是特务,你没看他们手里的枪都是崭新崭新的,你见过几个警察能有这么好的枪?”

“也对啊!”

“如果真是特务的话,那老鲍的身份岂不是……?”

“我就说过,不要把房子随便租给外地人,天知道这些人以前是做什么的,结果让人找上门来吧?”

“老郭,那老鲍还有一个月的房租没交吧,我看你这一次可是血本无归了。”

听到下面的人叽叽喳喳的议论纷纷,鲍学海心有余悸,若不是自己发现的早,反应的快,此刻怕是早就被戴着手铐押走了。

从烟杂店老板带路实施抓捕这件事来看,汪英肯定是凶多吉少了。

汪英跟他接触过几次,知道他的容貌,也知道他的掩饰工作和具体住址,这当初都是为了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可以提供更多的联络方式,没成想此刻成了巨大的隐患。

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定是汪英没有熬过严刑拷打,把自己供出来了。

鲍学海的心中暗自盘算着,现在的情况极其恶劣,自己这边的紧急示警消息还没有传递出去,汪英就出事了,自己也暴露了身份。

是现在就立即撤离,继续跟上级联络示警,还是等摸准了情况再说。

他甚至怀疑汪英早就开口了,而让自己发出示警消息,只不过是为了引蛇出洞。

想到这里,鲍学海就感到一阵后怕。

很快,他就看到一个青年男子从他的屋子中拎出一个皮箱。

那里面装的正是他的电台。

他对这部电台十分的爱惜,定期除尘保养,花了很多的心血。

此刻那个中国人却是把它当作战利品拿在手里,看得鲍学海的心都在滴血。

自己还是太大意了,当接到汪英的示警消息之后,自己应该多琢磨琢磨的才对。

不论其消息的真假,首先自己要转移,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有效应对接下来发生的情况。

可是,现在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了。

好在,这些中国人是无法找到密码本的。

鲍学海的内心活动十分丰富,就在这个时候他就看到一个男子混在看热闹的人群中。

这个人也是一副普通市民的打扮,和大家一样,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热闹,听着大家的议论,不时还随声附和一句。

可是他一双眼睛却是不漏痕迹的扫向人群之中,暗地里寻找着什么。

鲍学海立即判断出此人应该是混在人群中的特工。

顾清江带着人向后追击鲍学海,怕还有其他的间谍落网,于是又暗地派自己一些队员,乔装改扮隐藏在周围,看一看有没有日本间谍回来打听情况,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再有所收获的。

不得不说,顾清江是一位优秀的特工,即便在情况紧急之下,在一些事情的细节上考虑周详,滴水不漏。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追捕的主要对象——鲍学海,竟然堂而皇之地站在废弃的小楼窗户后暗中观察他们。

此时的鲍学海,心中并未因躲过了中国特工的追捕而感到庆幸,而是浑身冒出了一身冷汗,自己还是太大意了,竟然敢亲身犯险来查看现场,没有想到中国人并没有放弃这处现场,而是悄悄布下了陷阱,等待自己自投罗网。

继续留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鲍学海决定立即撤离。

转身走向楼梯,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谨慎。

高抬腿,轻落足,他像一只猎豹,在狭窄的楼梯间内悄无声息地移动。

地板上散落着垃圾和粪便,发出阵阵恶臭,但他无暇顾及,只是用眼角余光快速扫视,避开那些污秽之物。

手紧紧握着腰间的枪柄,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耳朵则像猎犬一样竖起,捕捉着楼道里每一丝细微的声响。

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他却保持着冷静,多年的特务生涯让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逃生本领。

终于,他来到了一楼。

这里的空气更加浑浊,一股霉味和**的气息交织在一起,几乎令人窒息。

但他没有停顿,继续高抬腿、轻落足,一步步向门外走去。

院中到处都是荒草,杂乱无章地疯长着,鲍学海差点被这些荒草绊了一跤。

好在他迅速调整身姿,才稳住身形。

到了大门口,鲍学海没有贸然走出去。

多年的特务生涯让他养成了谨慎至极的习惯。

他将身体紧贴在门框旁,全身肌肉紧绷,耳朵竖起,捕捉着门外的每一丝细微声响。

之后,微微探头,先是向左看去,然后又缓缓地将头转向右边,同样仔细地观察着。

直到确认门外没有任何异常,没有埋伏的敌人,也没有可疑的动静,鲍学海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迈步出门。

然而,鲍学海在离开废弃小楼的时候,并未注意到宅子西南方向的一棵大树树冠中有人影一闪。

那棵大树显然有些年头了,巍然屹立,枝叶茂密,仿佛一把巨大的绿色伞盖,遮天蔽日。

在这样茂密的树冠中,藏一个人根本是看不见的。

人影一闪即逝,仿佛只是树冠中的一片叶子随风摇曳了一下。

然而,这片“叶子”却带着一双锐利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鲍学海的背影,直到他完全消失在巷子中。

那人立即从树上爬下来,身手敏捷,宛如一只灵活的猴子。

这人迅速地来到巷口,而此时人群中的行动队员也发现了他,立即快步走过来,听到此人的叙述,那行动队员皱起眉头思索了一下,然后低声命令道:“带两个去跟着这个人,不要惊动他,找到他的落脚点就好,等之后我们再进行甄别。”

这边的跟踪刚刚开始,顾清江就带人回来了。

一路狂奔,他们并未发现鲍学海的踪迹。

顾清江就意识到这条鱼多半已经脱钩了。

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搜捕的困难非常大,需要大量的人力,但并不能保证效果。

顾清江只得返回来。

到了院子中,便问:“有情况吗?”

方才那名行动队员犹豫道:“倒是发现一个人偷偷地在对面废弃的小楼中打量咱们,被咱们留在树上的观察哨发现了,我已经派人去跟了。不知道有没有问题,只是有些怀疑。”

顾清江问:“这个人穿什么衣服,什么体貌特征?”

行动队员回答不上来,顾清江便问清了那人离开的方向,带着人追了过去。

很快,他就追上了那位从树上下来的观察哨。

当问及情况,对方说:“这个人穿着一身粗布衣服,但后背被勾出了个洞,好像对那座废弃的宅子十分熟悉,轻车熟路便走了进去,然后出来的时候也是鬼鬼祟祟的。我总觉得有些奇怪,所以想着先跟下去,找到他的落脚点再说。”

顾清江点头:“你在前面,我们在后面支援你,一定不要把人跟丢了。”

很快,两拨人分开,跟踪前面的鲍学海。

鲍学海离开巷子之后逐渐加快了步伐。

他现在心里有些后悔,刚才从后窗直接逃了就好,何必冒着风险再回来看看呢,这样太危险了。

但话说回来了,不亲眼看一看,心中总是不放心,必须要把情况搞清楚再向上面反应,不能没头没脑的执行汪英的指令。

想到汪英此刻很有可能已经叛变,鲍学海之前那种因为完不成任务、心头有块大石压着的感觉倒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心中仿佛被一股炽烈的怒火所充斥。

他难以置信汪英竟背叛了他们共同的信念与理想。

一股被背叛的刺痛感如同利刃般切割着他的心房,愤怒与失望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让他几乎窒息。他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往日的与汪英接触的过往,这些画面与如今汪英的背叛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差让他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他紧握双拳,指甲几乎嵌入掌心。

鲍学海心中愤怒不已,但脚步很快,不一会就转过一个街角,然后一个急转,闪进一家店铺之内,隐身在里面向外面观察。

这倒不是他察觉出了有人在跟踪他,这只是鲍学海只是为了谨慎起见,做的一个标准的反跟踪动作,用意就是来判断身后有没有人在盯梢。

可是很快他的脸色就变得无比的难看起来,

因为他的视线中出现了两个陌生的青年男子,这两个人跟他走的是同一条路,而他们的目光始终朝前看,似乎是在寻找失去的目标。

当确定这个目标已经失去时,两人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

到底还是被盯上了!

鲍学海自问方才自己住处门前那些暗藏的特工是发现不了自己的踪迹的,但这两个青年男子是如何跟上自己的。

原本他们对自己也就是有几分怀疑,可是自己突然消失,这就是摆明了告诉他们自己是有问题的。

鲍学海感觉自己又走错了一步棋。

但问题是,如果没有甩掉身后的尾巴,会惹来更大麻烦,这更是他不想看到的。

鲍学海轻轻皱眉,提醒自己不要再患得患失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彻底地摆脱跟踪,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办?

鲍学海快步走出店铺,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确认大街上再无可疑人员的踪迹。

他在南京生活多年,对这座城市的很多角落都了如指掌,尤其是住处附近的街区,更是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心。

经过一家住户时,他注意到门是虚掩着的,心中顿时生出一个念头,迅速走进门内,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顺手将搭在竹竿上的两件衣服拿了下来。

然后,出门向前走了十几米,躲进一个门楼里,动作敏捷地换上新衣,将原来的旧衣服塞进了一个不起眼的墙洞中。

这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换好衣服后,他再次确认了自己的装扮,确保没有留下任何破绽,然后才满意地离开了门楼。

鲍学海在南京还有一处安全屋,但此刻他认为安全屋已经不再安全了,索性也就不去了。

走上大街,然后叫了一辆黄包车,快速向玄武湖赶去。

巍峨的钟山,似巨龙盘卧于东,成为古都南京的脊梁。

钟山山脊走向以北高峰为转折点,东南止于马群;

西南余脉绵延,由富贵山、覆舟山、北极阁直至鼓楼岗,自东迄西连绵环护着旖旎的玄武湖,正是一片灵山秀水。

玄武湖古称“桑泊”,亦称后湖、习武湖、昆明湖等。

其人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六朝时期辟为皇家园林,明朝时为黄册库,均系皇家禁地,直至清末举办南洋劝业会时,开辟丰润门(今玄武门),为玄武湖公园之滥觞。

鲍学海下车付了车资,往湖岸码头方向走去。

从这里可以看到九华山上的三藏塔,太平门也能分辨。

到了码头,鲍学海直接租了一艘观光船。

这艘观光船又窄、又小、又漏,外观和内部设施都相当简陋。

鲍学海在船家的搀扶下,踏上了那艘简陋的观光船,连忙催促船家:“快,尽快开船!”

船家闻言,点了点头,熟练地操纵起船只,往湖中心驶去。

随着船桨的划动,湖面泛起了一层层涟漪,观光船缓缓地离开了岸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