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三十六章:驱狼吞虎,孤没得选!!!

“别高兴的太早。”

摆了摆手,李承乾回到了胡床上,倚望殿外,莫名道:“列土封疆。”

“你觉得魏王能做到吗?”

“不能。”

岑文本想也没想,径直回答道。

他曾是魏王李泰的智囊团一员,对于这个表面看着礼贤下士,实则心胸狭隘的皇子非常熟悉。

别说是列土封疆,只要李泰上位,李世民的这些个皇子有几人能活下来,那都是个未知数。

“那你觉得当今陛下能做到吗?”

“这...”

岑文本不禁语噎住了。

“啧啧啧!”

见状,李承乾摇了摇头,调侃道:“我们的这位陛下信誉度不高啊。”

“瞧瞧,岑大人这种君子都信不过,天底下还有几个人能信。”

‘..........’

岑文本腹谤连连,那可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角,谁敢轻易相信?

“有些话,孤就明说了。”

“储位之争从一开始就是当今陛下主导。”

“换句话来说,他一步步推动魏王与孤争夺储君之位。”

“究其原因,恐怕不是要选出一个真正的优秀继承人,而是他害怕。”

“就像皇爷爷一样,当年在太极宫中,看着大伯、父皇、三叔角力,无论是太子一方,还是秦王一方,任何一方都有掀桌子的能力,这才需要相互制衡。”

“只可惜,父皇破釜沉舟,用掀桌子的方式解决了这件难题,最终结果恰恰是皇爷爷不想看见的。”

“讲真的,皇爷爷当真不知道后果会是所有的儿子只剩下一个吗?恐怕不尽然。”

“可他还是这样子做了,为什么?因为,他不愿意失去高高在上的权利。”

“孤可以原谅青雀愚蠢不自知,孤却无法为大唐留下祸根,青雀必须死。”

眼中不带一丝感**彩,李承乾的话语从嘴里说出来,瞬间让明德殿的温度下降了许多。

现在的他才像是一头潜伏于渊的真龙,龙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又怎能是过家家能够相提并论的。

“殿下想...”

直到此刻,岑文本才真正的浑身发寒。

“你觉得孤有的选?”

“呵呵,打从一开始,这一切就已经注定了。”

“他是高高在上的皇,我是什么,半君亦是臣。”

“若真龙无法腾飞于九霄之上,这一切都是枉然,你应该知道。”

迎着岑文本的目光,李承乾面容平淡,彷佛说的这一切跟他无关一样,又或者是他早已漠然。

“臣明白。”

岑文本退后一步,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上,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东宫一切拜托先生了。”

看到这一幕,李承乾脸上才展露笑容。

“臣必竭尽全力。”

起身后的岑文本恭敬的站在原地,认真回道。

从这一刹那开始,他不再是孤家寡人,而是太子之臣,理当为东宫效死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孤的第一道诏令是以东宫之名,择取地方庶族士子,赠以典籍、钱帛,支持他们参加进士科考。”

“一应通过士子,安排至地方任县丞、县令,为官一方,造福乡梓。”

“太子殿下。”

岑文本脸上露出了一抹惊惶之色,劝说道:“东宫这般作为,陛下那边...”

“无妨。”

李承乾不以为然道:“你小瞧了他,他在乎的是孤结交朝臣会影响到龙椅的稳定。”

“像这等事,他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因为孤所做的便是他想要做的。”

“难道这些寒门出身的士子考取了进士就不再是陛下的臣子了?”

“别看这些人只是当县丞、县令,可这些人才是星星之火,有朝一日,这些寒门士子登临州官之位,那便是我大唐天下不再需要依仗士族门阀的时候。”

“若是太极宫来做这件事,天下门阀必将群起围攻,因为他是天子,他的一言一行都被人看在眼里。”

“但孤不一样那个,孤只是太子,东宫失去了士族的支持,所有人都以为孤是在垂死挣扎。”

“是,臣明白了。”

闻言,岑文本恍然大悟。

正因为是东宫,所以他们可以去这么做,招揽那些连官都不是的寒门士子,皇帝不会忌惮,甚至会坐视不理,因为这些人同样是皇帝的臣子,为皇帝所用。

而士族门阀只会对东宫这一举动唾之以鼻,他们从来都看不上那些所谓的寒门士子。

要不了几年,这些寒门士子出身的地方官就会成为大唐的基石,哪怕失去了士族门阀,他们一样可以稳定地方,安定民生,这才是堂皇阳谋。

“对了,有件事,你还得亲自去办。”

“呃呃!”

岑文本有些摸不着头脑。

“吴王妃善妒,入吴王府十年未曾诞下子嗣,却又不准吴王纳嫔妾。”

“如此妇人,怎能为我皇家之媳。”

“孤听闻兰陵萧氏多淑女,不若请先生牵线搭桥,为三弟寻一佳偶良配。”

李承乾叮嘱道。

“太子殿下想让吴王收拢江南士族?”

一听这话,岑文本立马反应过来。

“既然山东士族打定主意跟孤过不去,这些小老鼠在暗地里折腾,多少有些烦。”

“青雀之所以不停地蹦跶,不就是因为朝中除了孤之外,就剩他一个参政的皇子。”

“倘若孤请命召诸王回朝,你说有没有意思。”

捏着下巴,李承乾一脸戏谑的说道。

‘唰!’

岑文本眼前一亮,赞赏道:“太子殿下高瞻远瞩。”

“若吴王妃出自兰陵萧氏,江南士族必以吴王为首,汇聚成另一股朝堂势力。”

“到那时,山东士族支持的魏王与江南士族支持的吴王必将角逐,哪里还有心情招惹东宫。”

关陇八大家之中,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兰陵萧氏都是江南士族的扛鼎者。

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晋朝衣冠南渡之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几可与司马家并驾齐驱,足可见其权势之重。

兰陵萧氏是后起之秀,两朝天子,九萧宰相,南北朝对峙中,齐、梁都是萧氏族人所建,显赫至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