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 > 第37章 何大厨

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 第37章 何大厨

作者:蜀叔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4 11:37:04 来源:小说旗

等到考官们宣布了这次考核结果之后,有人欢喜有人愁。

今天考核的将近三十人,有大概一半,连五级厨师都没考上,一个个羞得满脸通红。

今天的考核,最低就是五级,低于五级的都没资格来峨眉酒家考试。

这些人只能等之后的另外一场考核,那是专门考核六到十级的,最高只能定到六级。

何雨柱师兄弟几人倒是全部考过了,他和二师兄都拿到了四级厨师证,三师兄则是五级。

拿到等级证书的这一刻,三师兄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他对于自己的厨艺心知肚明,能拿到五级就不错了。

“柱子,你这次有些可惜了,以你的水平,运气好点说不准都能再提一级的。”

倒是二师兄对于何雨柱的考核结果有些遗憾,他觉得自己这个小师弟努努力,应该是能考到三级的。

“师兄,我还年轻,能到四级就可以了,大不了以后再接着考呗。”

何雨柱对于这个结果也表示接受,反正他在轧钢厂上班,等级考得再高,工资也就那样。

随后师兄弟三人一起去了丰泽园,考核结果也得给师父说一声才行。

等田丰知道考核结果之后,也勉励三人以后继续努力。

随后他单独留下何雨柱,开始说起今天考核的事情。

听完师父的话,何雨柱才知道,原来自己今天考核,师父还专门打招呼了。

弄得他有些哭笑不得,别人的师父都是想着给徒弟走后门,只有他的师父才会想着压一下。

他也理解师父的一片苦心,怕他年纪轻轻的就拿到三级证书,以后在厨艺上就没有了继续钻研的心思。

何雨柱知道,田丰是真把他当亲儿子对待,才会这么为他着想。

田丰比谁都希望何雨柱能够考到更高的等级,说出去也有面子。

但是想着何雨柱还年轻,怕他飘了,为了让他以后在厨艺上能够继续进步,所以现在才会压一下。

何雨柱考核成为四级厨师的事情,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厂里也就给何雨柱批假的食堂梁主任知道,至于院里,也就易中海知道他要去考核等级。

但是他对于厨师这个行当也不清楚,知道何雨柱考了个四级厨师后,觉得也还行,随口夸了两句就忘到脑后了。

这时候大家只知道明年开始会施行分级制度,具体怎么分知道个大概,每一级工资是多少就不清楚了。

不过大家也都清楚一点,那就是不管怎样,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艺水平肯定不会错的。

只是在他考核等级之后,上门请他做家宴的人多了很多。

很大一部份人,都是他的师父师兄们还有关师傅介绍过来的。

这部分有家宴需求的人,大多都是周末有需求,而他的师父师兄们周末基本没时间,所以都推到了他这里来。

之前是因为何雨柱年龄太小,大多数人一听说他的年龄,也就打消了想法。

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厨子这一行当,手艺得靠时间累积,没有个三十岁往上,手艺也好不到哪去。

现在何雨柱有了明确的等级认证,别人一听,也知道他的大概手艺,就不会有年龄上的顾虑了。

毕竟能到五级厨师,就能够在饭馆上灶,三级厨师就算是店里的大厨了。

至于再往上,一家店里有个一两位二级厨师就得烧高香了,二级厨师都能算是镇店之宝了。

丰泽园这种老店,川菜也就田丰一位二级大厨,鲁菜倒是有两位,其中就有指点过何雨柱的关师傅。

像田丰和关师傅这种二级厨师,国宴人手不够的时候,他们也会被抽调过去做菜。

到了他们这种地位,一般也不会上门去做家宴,有人来请都会推给徒弟。

何雨柱正好周末休息,所以他们才会把周末宴请的人推到他这来。

除了能多挣点,还能顺带练练手艺,一举两得。

田丰对于这个小徒弟,也算是良苦用心了。

何雨柱多少也知道师父的用意,所以也欣然接受安排。

所以他最近一到周末,就会出去做宴席,每次做完宴席,主家除了该给的费用,加上打包点菜,有些还会多拿些点心之类的小吃作为谢礼。

毕竟何雨柱现在的手艺是真没得说,客人吃高兴了,主人家也感觉脸上有光,多拿点东西作为感谢,也是应有之义。

时间一长,何雨柱也从别人口中的小何师傅,变成了现在的何师傅,何大厨。

何雨柱出去做家宴,每次带回来的糕点,大部分都进了雨水的嘴里,乐得她直呼她哥比她爹都厉害了。

在雨水的记忆里,以前何大清出去做菜,偶尔也会带些糕点回来,何大清也会吹嘘这是自己手艺好,主家的谢礼。

只是在她爹走之前的一年多里,她再也没有吃过何大清带回来的糕点了,也不知道是她爹手艺变差了还是怎么的。

所以在雨水的观念里,只有手艺好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谢礼。

每次何雨柱听到雨水因为这些糕点夸他手艺好的时候,都会嘴角抽搐,哭笑不得。

在他的印象里,何大清的手艺肯定没得说,至于后来为什么见不到那些谢礼了,他也清楚是怎么回事。

自家的小棉袄都没得吃了,那肯定是进了何大清的小心肝儿白寡妇的嘴里了。

毕竟小棉袄哪有小心肝重要的。

这些糕点雨水一个人也吃不完,何雨柱每次带回来,也会分一些给聋老太太和易中海家。

不管剧里这两人是怎样的,就现在他们对何雨柱的态度,就值得他真心对待。

何大清走了之后,雨水基本上都是由一大妈照顾,何雨柱以前还旁敲侧击的问过雨水,没听到过她受什么委屈。

聋老太太更是把何雨柱宝贝得不行,以前时不时的就会给他些钱,生怕他没钱花了。

现在施行票证制度之后,聋老太太每月的粮票也全都拿了出来,从没想着去倒卖粮票。

四九城户口的居民,每人每月有八斤白面的定量,孤寡老人每月额外多发五斤。

有工作的,视分工不同,单位每月额外会发一些白面票。

像轧钢厂每人每月就能发十斤白面票,闫埠贵这种教师岗位则是每人每月四斤。

聋老太太每月十三斤白面票全都贡献了出来,何雨柱也从没在吃的上亏待过她,只要有好吃的,总有她的一口。

自从开始施行票证制度之后,倒卖粮票的人是日益增多。

一斤白面一毛八,一斤粮票的价格是两毛往上,票比粮贵你敢信?

就拿闫埠贵家来说,以前他家还偶尔会吃点白面,现在基本上吃得都是棒子面,白面都被他拿去换成了棒子面。

四九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有钱人,那些人每月也是那么点定量,想吃好点,就得去鸽子市淘换。

普通家庭的白面票,基本上都会拿到鸽子市去换成钱或者棒子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