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 第20章 朱厚炜启蒙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20章 朱厚炜启蒙

作者:大唐彦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12:21:08 来源:小说旗

虽然朱厚炜知道自家大哥被两个舅舅坑了,可又无可奈何,两个舅舅手里拿着的东西,朱厚炜隐约还是能看出来是盐引。

由此也足可以见得,现在大明朝食盐之暴利,要知道张家兄弟可是大明朝最顶级的外戚,居然都想方设法的贪图食盐之利,由此可见一斑。

坑就坑吧,这两舅舅迟早又会被御史弹劾到弘治皇帝那儿,总有他们哭的时候。

两兄弟喜滋滋的拿着太子盖好的盐引印章离去,浑然已经忘记两个熊孩子坑他们的场景。

相较于食盐之利,喝点童子尿还是值得的,最起码张家兄弟是这么想的。

朱厚炜跟着大哥一起在后花园看两只黑毛大公鸡斗的刷刷掉毛,两个小家伙坐在凳子上,手里拿着糕点,后面刘瑾几个伴当太监给两兄弟扇着扇子,别提多么悠闲自在。

在快要掌灯时分前,朱厚照拉着朱厚炜去了坤宁宫,在张皇后那儿吃了晚膳后,两兄弟便依依不舍的分开。

回到春和殿,朱厚炜便板板正正的坐在桌子上,拿着毛笔,努力的开始练自己的名字。

朱厚炜三个字还是弘治皇帝教他的,一笔一划,写的格外认真。

婢女秀宜给朱厚炜洗了澡,光秃秃的一片十分羞耻,不过只是个小屁孩,也反抗不了那么多。

几日之后的夜晚,弘治皇帝再次来到春和宫,看到书桌前许多宣纸上的字,弘治皇帝不由感慨自家二皇子的努力认真。

两个小家伙,要是能对调一下该多好,大的皮实不爱学,小的天生爱学习,比他大哥要文静很多,完美的符合了弘治皇帝给他取的名。

不过弘治皇帝也在思考,是不是该给小家伙请个老师启蒙了?

只是不到三岁的稚童就启蒙,多少有些过快了。

“炜儿啊,以后阿耶给你找个老师可好?”

朱厚炜好奇的问弘治皇帝:“阿耶,你教我写字。”

弘治皇帝会心一笑,揉了揉朱厚炜的小脑袋,道:“阿耶外面政务繁忙,隔三差五才能过来一次。”

“等你学好了,阿耶过来考你怎么样?”

朱厚炜哦了一声,道:“阿耶考。”

“呵呵。”弘治皇帝暖心的笑了笑,小家伙确实让他很省心,听话乖巧。

不过春和殿毕竟在后宫,总不能让那群大学士来春和殿教朱厚炜。

皇家的皇子启蒙教育在文华殿,最开始是在大本堂,后面演变在了文华殿。

只是文华殿距离春和宫又太远,于是弘治皇帝打算在东宫另开个学堂,在找专门的老师负责朱厚炜的启蒙教育。

只是这个提议说出来后,立刻遭受到了外廷激烈的反对。

今日早朝,以内阁大学士首辅徐溥为主的文官们便出列反驳弘治皇帝,言曰:“臣尝闻唐太宗言草创与守成熟难,魏征曰守成难,何也?盖因为君者**难填,今皇上违反纲常伦理,以皇子齐平太子之待遇,岂不覆辙太宗之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之鉴也?”

这些言之凿凿的话就是为了劝弘治皇帝,不要过分宠爱二皇子而让太子心生怨念,让百官心有所想。

大明朝的国本只有一个,那就是朱厚照,不是朱厚炜。

你现在让朱厚炜去东宫,享受和皇太子一样的待遇,那么下面的臣僚会怎么想?以后皇太子长大了,又会不会觉得皇二子企图夺取他的太子位,最终导致人伦之祸,兄弟反目?

道理是有道理的,如果换做别的事,仁慈能听劝的弘治皇帝肯定会采纳内阁首辅的意见。

但这次弘治皇帝破天荒的反驳道:“徐公多虑,皇二子年幼,文华殿又远,朕生为其父,岂忍孩童受苦操劳?徐老亦有子嗣,岂希望子嗣受苦?”

“今朕意已决,待二皇子大点,朕自会让其移去文华殿学习。”

“此事休要再提。”

见弘治皇帝态度坚决,内阁也就不再劝谏,毕竟关于二皇子教育问题,是牵扯不到这些文官的利益的,他们没必要将弘治皇帝逼的太紧。

不过一旦要违反文官们的利益,这群文官们一定会寸步不让。

经过和内阁的一番拉扯后,朱厚炜终于可以去东宫学习启蒙。

只是老师找谁,这又成了一个大问题,大学士诸如谢迁、刘健、李东阳等人,都是大明规格最高的儒学官吏,这些人按照品级肯定是要负责太子的教育。

如果让他们教朱厚炜,这又是逾越礼制了,文官们已经做出让步,弘治皇帝自然也不会在这些事上继续和文官们唱反调。

他想了许久,才决定找礼部右侍郎程敏政为朱厚炜的启蒙老师。

论官职,礼部右侍郎不过从三品,规格等级不高但也绝对不低,负责朱厚炜的教育足够了。

而且程敏政还有另外一层身份,他曾经也教导过弘治皇帝。

这种规格就显得更高了起来,由此也足可见弘治皇帝对他的二子究竟多么宠爱。

一辈子只有两个儿子,江山都交给老大了,对老二他当然不会有任何亏待,不管朱厚炜是不是想要,弘治皇帝都会给与其最好的待遇!

于是乎,程敏政就顺利的成为了朱厚炜在东宫的启蒙老师。

东宫那边也单独划出来一处大殿曰承德堂作为朱厚炜学习开蒙的教育场所。

弘治十一年,秋八月,朱厚炜正式开始启蒙了。

今日一早,朱厚炜在婢女秀宜的伺候下早早穿衣起床,然后去了一趟坤宁宫。

张皇后已经给朱厚炜绣好了小书包,这小书包是张皇后亲自绣的,只是里面装的不是书本,而是满满当当的吃食零嘴。

启蒙的教育读物东宫那边有,根本不需要朱厚炜带着书本过去,这里是大明皇宫,不是乡学私塾,哪里还需要朱厚炜背着书本上下学。

看着小胖墩斜挎着小书包,张皇后有些哭笑不得,小家伙才多大啊,眨眼间都要去启蒙教育了。

能学会什么呀。

张皇后虽然舍不得儿子,但也知道儿子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