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阁,牟斌诚惶诚恐给弘治皇帝拜谒见礼,然后将在诏狱调查出来的所有结果事无巨细全部告知弘治皇帝。
整件事的始作俑者都是石洵,弘治十一年年末大雪,雪灾席卷整个京师,内阁户部拨款赈灾,赈灾的贪污款大半都入了石洵的口袋。
后来张宪主动上书请罪,才将赈灾款被克扣的事捅了出来,石洵为了掩盖贪污赈灾款的事,事先安排了人顶罪,并且将贪污的赈灾款通过他人全部悉数上交。
因为张宪的主动请罪动了石洵的蛋糕,于是石洵便开始找机会报复张宪,直到听闻皇太子和蔚王出宫的消息,于是他找到了机会,将这消息透露给了刘振刀那伙人。
只要刘振刀那伙人无论绑了谁,他都可以联合锦衣卫和五军都督府一同弹劾张宪。
牟斌又补充说了石洵早就做好应对准备,事先知晓了刘振刀等人藏匿之地,就是为了避免太子和朱厚炜会出现危险。
牟斌并没有全部在汇报石洵的罪责,有些石洵的补救措施他也仔细的说了,力求公正不失偏颇,好给弘治皇帝最好的判断。
一点不敢添油加醋,也一点不敢落井下石,对弘治皇帝实话实说有一说一。
等他说完后,暖阁大殿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牟斌默默地低着头等待弘治皇帝开口。
“决了吧。”
弘治皇帝淡漠的开口,顿了顿,继续道:“京师最近盗贼频生,石家家眷被盗贼屠戮殆尽。”
牟斌愣了一下,浑身遍生寒意,弘治皇帝自御极以来,从未做过如此骇人的决策,石家全部屠杀,不过三法司,让锦衣卫秘密处决!
因为弘治皇帝知道,这事要过三法司,最后石洵或许会被判死刑,也可能是流放充军,但绝对不会波连他的家眷。
这样的结果弘治皇帝不满意。
他要做给外廷所有人看,你们在如何争斗都可以,但利用他的儿子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是他绝对不允许的事,碰一下就全家被诛,后果你们自己掂量!
做了一辈子老好人了,让许多人都忘了他这个大明天子手里有刀,可以杀人的刀!乃至许多屑小都不怕他这个皇帝了,呵呵!
“参与此事的百户及其家眷也一同决了。”
“你锦衣卫参与此次查案的官吏是谁?”
牟斌急忙拱手道:“回皇爷,是千户沈珏。”
弘治皇帝沉声道:“嗯,朕会将他调去中城兵马司任指挥使。”
“百户官吴敏跟着石洵一同决了,其余未直接参与此事的千户先放回去,让沈珏日后再将他们全部决了。”
原来皇上擢升沈珏是这个用意,中城指挥使司一次死太多人不好对外交代,直接罪犯可以先处决,至于其他石洵的势力日后再缓缓处决,力求将影响力降到最小,维系京师军队的平稳。
……
大明弘治十一年,冬,腊月,新的一天到来,又是大雪纷飞的一天。
石府内的血迹和大雪交织,三法司赶到的时候,场面极其惨烈,血流成河,尸体遍地都是。
京师发生如此大的惨案,刑部尚书何乔新,都察院左都御史闵圭,大理寺卿元守直等高官一同抵达石府。
看到石府如此惨烈的一幕,三法司高官无不倒吸凉气,三人对视一眼,眼神倏地抽离,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判断,并且三人发表了意味深长的一番对话。
何乔新:“两位大人怎么看?”
闵圭:“瞧此残忍手段,定是江洋大盗所为。”
元守直:“定当如此!”
三个老狐狸看了这场面第一时间就知道这案子破不了,也无法破。
刑部右郎中李志沉思片刻,开口道:“大人,此案可以深查,下官认为未必不能破案,即便是江洋大盗所为,也能查出个马脚,大明京师出如此大案,若真是江洋大盗所为,势必威胁皇城,兹事体大不可不察!”
闵圭和元守直笑了笑,看了一眼这名三十出头的文官,对何乔新道:“何大人,你刑部出了个有能力的官呀!要好好栽培。”
何乔新面皮微不可察的抽了抽,看了一眼刑部这名才从地方调上来没多久的正五品右郎中李志,也跟着笑了一下,道:“李大人言之有理,呵呵。”
李志还以为自己被何尚书欣赏,更激动抱拳,主动揽了过来,道:“请何大人将此案交给下官,若破不了案,下官愿意请罪!”
“好!”何乔新开口,“年轻人有上进心是好事,我大明若都是你这种勇于担责的官,定会好起来的,不错不错。”
等三法司勘探完毕后,三名大人也上了轿子,回到皇城六部值庐。
刑部尚书何乔新双拳紧握,脸色无比愤怒,对外沉声道:“来人!”
刑部左侍郎急促来到何乔新面前,拱手道:“下官见过何大人。”
何乔新淡淡的道:“寻个机会,将右郎中李志给下放地方,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毛都没长齐,还敢来京师为官?”
石府被灭门,三法司还参与了进来,至于中城兵马司百户吴敏被灭口,压根无人在意,这种低级别的武将被屠,也是交给顺天府去处理,顺天府现在正在权力交接,张宪被贬贵州,还没有新的府尹上任,压根没时间仔细去查这案子。
人都死完了,也没有苦主闹事,自然能拖就拖,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事压下去,只要上面不追究,他们也不可能自找麻烦。
张懋被贬职,降爵,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官降一级,不过并没有更严厉的处罚,毕竟弘治皇帝还要用他。
内阁六部都察院都部堂高官全部因罪被发俸一月,石洵被屠,虽然高层不知晓石洵被屠的原因,但彼此心里大概都有个数。
张宪被贬贵州。
京师的权力机构人事班子重新调整,原锦衣卫千户入中城兵马司为指挥使,再从湖广布政司提调左参政山阴人许嗣宗升任顺天府尹。
三日后,刑部右郎中李志因查案手段过激被贬南京刑部右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