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 第167章 有人要倒霉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167章 有人要倒霉

作者:大唐彦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12:21:08 来源:小说旗

曾鉴想了一会儿,便去召见了工部侍郎,让他去查查蔚王的代耕架究竟是什么。

工部侍郎也是一头雾水,找了许久才知晓内宫监下午的时候来找过工部郎中王本和,于是便将工部郎中王本和给召了过来。

“王大人,你将代耕架再制一具,本官瞧瞧是何物让曾尚书和皇上如此重视。”

王本和一脸疑惑,这才想起来下午内宫监太监来找过他,于是尴尬的道:“大人,下官并未让工部工匠制此农具。”

“嗯?”

工部侍郎狐疑的盯着他:“为何?”

王本和道:“下官认为此乃内宫监太监假公济私之举,欺蔚王殿下年幼而行自己私事,妄图以工部工匠为他谋私利。”

工部侍郎呆呆的看着他,沉思许久,便意味深长的道:“王大人……真乃君子也!”

他知道王本和对太监内宦反感,可打狗也要看主人,内宫监是蔚王使唤来的,即便蔚王再小,他也是大明的二皇子。

难怪皇帝忽然传令过来指名要工部再制农具,如果农具真如曾尚书说的那样利国利民,那你王本和就是阻碍大明农业发展的罪人啊!

你现在居然还能淡定的说这番话?

“本官知道了。”

想了想,他还是提醒王本和道:“王大人,宫内很重视此农具,现在工部制不出来,那农具从哪儿来的?”

“民间。”

“如果此农具真利国利民……王大人好好掂量掂量利害关系。”

工部侍郎说完后,便背着手离去,留下工部郎中王本和独自发呆。

不知过了多久,王本和忽然身躯一颤。

这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

若是蔚王口中的农具真的无关紧要,他还能占着理,一口咬定内宫监太监借着蔚王的名声欺诈工部为他们所用。

如此百官肯定会站在他这一边,他一定会相安无事。

可如果蔚王发明的农具真要是利国利民的话,那他这个工部郎中可真就是官路到头了啊!

那时候没有人会站在他这一边,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农业发展,你身为工部郎中,遏制了这种农业科技发展,这不是千古罪人是什么?

王本和想明白其中道理后,整个人都不由有些颤抖起来,端着茶盏打算平息一下心中紧张,但手却不自觉的抖动起来。

只希望蔚王口中所谓的利国利民农具不过只是小孩的玩具,如此他才能好反驳。

……

当工部尚书听闻王本和并没有给内宫监制造代耕架的时候,他几乎一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蔚王对工部不满。

不然皇上不会特地让太监来工部索要代耕架,现在工部拿不出来,他工部尚书怎么对皇帝解释?

总不能说工部将你二儿子当成小屁孩子,根本就没重视过吧?

工部侍郎有些担忧的问曾鉴道:“曾尚书,这该如何对皇上解释?”

曾鉴沉思片刻,道:“如实说!”

“若此农具真有作用,那王郎中就被下放吧。”

工部侍郎道:“可如此以来,大人您在工部的威望……”

毕竟工部郎中王本和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要是这么轻易被下放离去,工部诸官吏还能畏惧工部尚书曾鉴的权威么?

曾鉴哼了一声,道:“还要什么威望,王本和就不是当官的料,继续留他在工部迟早会害了本官!”

这话倒不是气话,一介工部郎中,好歹也是五品官,都做到这个级别了,居然还公私不分,还将自己的私怨带入到工作中来,这谁敢留他?

“成了,老夫入宫一趟。”

曾鉴急冲冲的朝乾清宫走去,找到弘治皇帝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听完后,笑了一下,道:“哦,朕知晓了,成了,天色不早了,此事明天再说吧。”

“微臣告退。”

曾鉴知道,弘治皇帝虽然表现的平和,但内心绝对憋着气呢。

翌日一早。

弘治皇帝单独召了内阁六部都察院部院高官,商讨了安南、占城和西南土司的公事后,便笑着道:“今日朕带诸位去一趟万岁山看一样东西。”

一众高官一脸疑惑,不过工部尚书曾鉴心知肚明,他知道这一次恐怕谁也保不住工部郎中王本和了。

弘治皇帝这分明是在给他的小儿子出头呢。

等一众高官一同抵达万岁山脚下,看到农田内正在开垦的太监后,不由纷纷一愣。

代耕架的农耕开垦效率可见一斑,谁看了不倒吸一口凉气?

工部尚书曾鉴也被震撼到了,他知道这次神仙也救不了王本和了,这代耕架农具越是精湛,越说明此农具的作用之大!

刘健惊愕的道:“皇上,臣斗胆敢问,此物,此物谁发明出来的?”

“如此省时省力之农具,对大明农业开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此物若能推广两京十三省,不知多少穷苦百姓能受益,发明此物者,实乃天大之功,臣恳请皇上重赏!”

李东阳和谢迁也纷纷附和,几名尚书皆都如此。

弘治皇帝微微笑了一下,道:“朕家的二皇子捯饬出来的,倒是让朕也开眼了。”

噶?居然是蔚王?

此一时,百官再次震惊的无以复加。

不过弘治皇帝很快话锋一转,道:“可制出此物的却不是工部的工匠,而是外面的百姓农匠,当真是可笑啊!”

“蔚王让内宫监去工部制此农具,工部郎中却将朕家的二皇子当成稚童对待。”

“这是打心眼里面不认为一个孩子能制出利国利民之农具?这是打心底瞧不起大明的皇子?”

工部尚书早就知晓会如此,赶忙战战兢兢的拱手请罪道:“启奏皇上,臣未管好下属臣僚,此臣之罪。”

弘治皇帝淡淡乜他一眼,也不理会他,继续开口道:“如果有人改良了火铳,而兵部却不屑一顾,如果有人改良了会计核算,而户部无动于衷,大明发展到现在,是不是越来越退步?是不是要退步到农耕火种的原始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