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 第169章 新的风暴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169章 新的风暴

作者:大唐彦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12:21:08 来源:小说旗

王春和他爹王越中间还差十个唐寅。

朱厚炜是这么认为的,王春虽然本事很大,武技很高,做一名冲锋陷阵的将军够资格,但要成为指挥官,还差的远了 。

别说战事指挥官,就算让他做官,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被人家给挤兑死。

在大明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武将,十分困难。不仅仅军事能力指挥能力要过硬,为官能力更是不可或缺。

王越能在夹缝中生存到现在,并且还能安稳的在西北指挥军事,不由让朱厚炜万分佩服。

工部郎中王本和是一定会被撸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朱厚炜真是个不到五岁的小屁孩,或许真能被王本和假惺惺忽悠住,可惜他不是。

在王本和回到工部之后,工部的调令就过去了,南京那边缺少一名工部左郎中,表面上看王本和是升迁了,毕竟从右郎中到左郎中是官职上的升迁,但从北京到南京,名义上就是被下放了。

朝廷要贬官不会一步到位,会一点点的调遣,不断在各地调令,王本和知晓其中门道。

实际从他接到被调南京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仕途到此为止了。

不过他并没有怨恨朱厚炜,甚至还觉得是因为自己找蔚王晚了,不然还有救。

……

弘治十二年,夏七月中,在内阁和工部、户部的运营下,第一批代耕架在北平诸郊开始试点运行。

由于代耕架便捷易用还省时省力省钱,很快得到北平多数百姓簇拥。

在代耕架在京郊被大面积推广后,弘治皇帝立刻令人出去放出消息,代耕架的发明者是大明朝的二皇子蔚王朱厚炜。

一时间,朱厚炜的声望在民间被无限放大。

这只是弘治皇帝的第一步,实际上他一直在找机会,眼看着朱厚炜逐渐长大,弘治皇帝打心底不愿让自家的二皇子远离京师,他早就在谋划着如何能让朱厚炜在他眼皮底子就藩,这样进出皇宫都方便。

如今机会来了,还是小家伙帮着他找到了机会。

此前的牙刷发明并不足以让朱厚炜的声望在民间被放大,但这种利国利民的农具发明出来后,无疑能最快时间抬高朱厚炜在民间的名声。

弘治皇帝知道,想要自家老二在京师就藩会很难。毕竟祖宗成法上就规定过诸藩王就藩后,不得返京。

朱元璋就是为了避免兄弟阋墙,怕子嗣会对皇位图谋不轨,所以才将此作为定制。

后来朱棣靖难成功后,迁都北平,本该到了就藩年纪的汉王却迟迟没去藩地,最后酿成了悲剧。

这更让文官们对皇帝子嗣就藩问题警惕起来,自永乐后,就再无藩王成年后滞留京师。

弘治皇帝想要打破这一层祖宗成法很难,但他却已经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

自他登基御极已经十二年,大多数事上都会对文官们妥协让步,但这一次弘治皇帝并不打算退后一步。

东宫。

弘治皇帝带着内宦怀恩走来,找到正在训练射术的朱厚照和朱厚炜,微笑着道:“今天莫要训练了,朕带你们出宫瞧瞧。”

听到这消息后,朱厚照大喜过望,赶忙道:“好哇好哇!”

“父皇你稍等,我换个衣衫!”

朱厚炜有些奇怪的看了弘治皇帝一眼,不晓得老爹这是什么意思,此前因为他们出宫遇到刺杀后,弘治皇帝就再也没让他们出过宫闱。

他这个皇帝更是在深宫十二年没出过皇宫,这次是怎么了?

锦衣卫和东厂那边已经安排好了拱卫的队伍,弘治皇帝还特别带上了王春,让王春贴身拱卫朱厚照兄弟安全。

除此外,还有一名文官,朱厚炜不认识。

马车队伍悄无声息离开紫禁城,直奔北平东郊。夏末一望无垠的农田内,家家户户都架起了代耕架,勤勤恳恳的开垦种田。

弘治皇帝笑着对一旁佥都御史陈玉开口,道:“润璞啊,这代耕架果真惠民便利。”

“此前许多无牛农户只能靠着人力翻垦,费时费力,如今弘治代耕架推广下来后,不知让多少百姓因此受利。”

陈玉恭敬的道:“蔚王殿下天资聪慧,居功至伟。”

“此乃皇室之幸,大明之幸,大明百姓之幸!”

朱厚炜越来越奇怪,不过还是安静的听着,也没开口说话。

朱厚照本想着去集市,可却被弘治皇帝拉到郊外,也没啥好玩的东西,不由兴致缺缺,不过这儿的风景倒是宜人,比皇宫强,可惜少了一匹马,不然能在这里驰骋。

弘治皇帝继续开口对陈玉道:“你说蔚王如此大功,朕封其为昌平王,为何内阁六部执意反对?”

陈玉愣了一下,恭声开口道:“皇上,此乃祖宗成法定制,太祖爷深谋远虑,计定大明,心系悠远,想必定有深意。”

弘治皇帝开门见山的道:“不过怕子嗣之争兄弟反目。”

陈玉尴尬的笑了一下,也没敢开口。

弘治皇帝盯着陈玉道:“如果朕执意如此呢?”

陈玉不敢回话。

弘治皇帝意味深长的问道:“你方才不是说蔚王心系百姓居功至伟吗?”

“此物利国利民,天下百姓交口称赞,将士立大功,朕可以封王封侯。文官计定大明,死后朕亦封国公太傅。”

“为何到了朕的儿子这里,就不成了呢?为什么他立下如此大功,朕就不能封其藩在京畿呢?”

陈玉忙道:“皇上,此举不仅会蛊惑人心,还会令不臣之心之人心生钻营之利,恐会致大明叛乱。”

朱厚照背着手走来,看着陈玉,阴恻恻的笑道:“你意思是本宫的弟弟会造反吗?”

“天下给他又如何,他本就比孤强啊。”

弘治皇帝对陈玉道:“蔚王至纯至孝,不会心生二心。”

陈玉擦了擦冷汗, 早知道今天就不陪着弘治皇帝出来了,果然皇帝无缘无故让自己随他微服出巡就没好事。

这不摆明了要让他陈玉再做一次马前卒,替他冲锋陷阵?

看弘治皇帝这样子,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和文官们争一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