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 第6章 看来,朝廷是想截胡他的盐!

“那……一百五十贯。”李君心中一动,给出了新的报价。

“魏夫人,这是我能出的最高价了。如果不行,我只好去找别家了。”李君说着作势要离开。

“成交!”魏夫人大声一喝,生意便敲定了。

交易顺利达成。

然而,李君目前的资金并不足以支付六座山的总价。

但魏夫人显然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先让李君支付了三座山的费用,剩下的三座则可以在一个月内补齐。

李君爽快答应。

四百五十贯,这笔钱正好足够。

这次的盐山买卖,恰好与上次贩盐赚来的钱对得上。

魏夫人笑得合不拢嘴,看到院子里堆满的铜钱,心里一阵得意。

魏征也没料到,这六座荒山竟然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

“这买卖,真是赚到了。”他感叹道。

“当然了,我在生意场上混了这么多年,哪次不是赚?”魏夫人得意地扬起头。

……

离开魏府后,李君感到今天的气氛格外轻松愉快。

也许是心情好吧,总之,他觉得特别畅快。

不到一千贯的钱,就买下了这么多山。

这六座山,足够支撑他未来的制盐帝国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李君打算等到盐开始卖出去之后,再趁机收购更多。

说实话,这些山简直像白菜一样便宜。

“少爷,咱们接下来做什么?”春香走在后面,心里有些心疼。

她从未见过如此大量的钱,而现在,这些钱却一下子消失了。

昨晚她兴奋得几乎一夜没睡。

没想到,才这么短的时间,就已所剩无几。

李君沉思片刻,开口道:“回家。”

他原本打算去看看母亲,但一想,母亲刚刚改嫁,自己去打扰恐怕不太好。

而且,他根本不知道她和新丈夫住在哪里。

于是,他决定将母亲当作陌生人处理,先做好正事。

这些山脉,急需开发。

“嗯。”春香应道,驱车朝县郊驶去。

回到家后,李君迅速开始制盐和贩盐,用最快的速度换取了一百贯。

接着,他雇佣了一批流民。

在大唐初期,流民是最不缺的资源。

这些人基本来自各地,不是长安本地人。

他们几乎不需要工资,只要给口饭吃就行。

李君决定用这些人扩大生产,稳妥而高效。

他挑选出一批人,带到一号盐山,开始开采矿石并进行第一道工序。

另一批人则被派往二号山,建立了第二个工厂,进行第二道工序。

这样一来,盐的生产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

这些流民对李君感激涕零,视他为恩人。

李君给了他们身份和家,除了饭食,每个人还得到了工钱。

大唐的百姓简单朴实,他们所需的并不多,只要能吃饱就好。

几天后,第一批盐就生产出来了,效率远超李君之前用孩子们时的产量。

现在,盐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每日一千斤,远远超过之前的倍数。

李君支付了魏家款项后,开始指示春香大规模收购其他盐山。

速度快!精准!狠!

春香办事利索,做得非常出色,李君也放心将制盐生意交给她打理。

……

而在长安,当李君的精盐大量上市时,终于引起了李世民的关注。

李君通过程家将精盐推向市场。

程咬金见到这些精盐时,感到震惊。

他原以为,精盐的存量应该不多,但没想到它居然源源不断地涌入。

他赶忙向李世民禀告此事。

“陛下,这盐比朝廷的,甚至比世族的盐还要好上许多。”

“如果这种盐开始出售,必然会引发巨大的波动。”

“它对朝廷和世族的冲击,几乎是致命性的。”

“在这样的精盐面前,咱们如今吃的青盐几乎毫无抵抗力,除非我们将价格定得极高。”

“但这样一来,销量就会大幅降低,而且制盐者一定会另开盐店,自己卖盐!”程咬金迅速分析道。

李世民眉头紧锁。

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三人互相对视,也被眼前突如其来的局面弄得措手不及。

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想到,精盐会如此大规模地进入市场!

程咬金之前试过这种精盐,深知它对青盐的压制力。

“你们怎么看?”李世民问道,目光投向房玄龄等人。

房玄龄沉吟片刻,答道:“陛下,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如果这个人能如此大量地供应精盐,说明他可能掌握了制盐之法,或者找到了新的盐矿。”

“如果我们能收购这些盐矿,那么就能压制住世族。”

李世民的眼眸闪烁,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打击世族!这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目标。

如同房玄龄和杜如晦所言,如果朝廷能掌握精盐的来源,就能改变目前世族主导朝堂的局面。掌握精盐相当于撕开了世族那完美的圆形结构的一角,给了朝廷反击的机会。

他热切地命令道:“好!这件事,克明,你亲自来办。”

“咬金,你协助克明,帮助他找到制盐之人,克明,务必拿到制盐之法!”

“一定要迅速行动,消息很快会泄露,估计世族的人也会追踪到他!”

李世民的内心愈加火热,这个机会实在太诱人了。世族对他造成了太多困扰,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反击。

“是!遵命!”杜如晦和程咬金纷纷答应,迫不及待地准备行动。

……

与此同时,李渊带着孔颖达来到李君家。

“冲远啊,进门后,记得不要透露我的身份。”李渊笑眯眯地叮嘱道,“就说我是你的老朋友。”

孔颖达微微一笑,“圣人,明白了。不过,这孩子没读过书,是不是送到学堂去比较合适?毕竟,我是弘文馆山长,教他可能不太合适。”

李渊哼了一声,似乎并不在意。“匹配不匹配,你待会就知道了。”他顿了顿,“冲远,今天让你来,也想让你看看这孩子的才智。”

“你是全大唐最出名的读书人,眼光独到。若他不匹配,以后我也不麻烦你了。”

孔颖达略显不情愿,但在李渊的要求下,他点点头,表示答应。

……

不久后,他们到达了李君的院子。李渊兴奋地从车上跳下,走进屋里。

“乖孙,乖孙,乖孙,在哪儿啊?”

李君听到声音,笑着迎了出去,“爷爷,你来了。”

“快坐快坐。咦,这位是?”

李君看向了李渊旁边的孔颖达。

孔颖达也是打量着李君,心中疑惑。这孩子称李渊为“爷爷”?难道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的后代?他从未见过这个孩子。

李渊看着两人,笑着介绍,“乖孙,这是孔冲远孔先生,不知道你听说过么?这几天为了给你找个好先生,我几乎把腿都跑断了。”

孔颖达心中顿时生出八卦之意——李渊难道有私生子?

李君听到孔冲远的名字,也愣了一下,但很快反应过来。

“哎呀,晚辈见过孔先生,快请坐,春香,上茶!”李君立刻邀请两位落座。

孔颖达微微点头,审视着李君。“不知小友可曾读过书?”

李君知道,这是孔颖达的考核。

“读过。”李君乖巧地点点头,心里清楚,孔颖达这样的身份,收学生肯定会有严格的标准。

孔颖达挑眉:“读过?”他转头看了看李渊,“你不是说没读过书吗?”

“那你读过什么书呢?”

“嗯……很多,也很杂。”李君淡淡地说道。

孔颖达微微扬头,带着些许自豪,“天下的书,没有我没读过的。”

李君伸出手指头,认真地列举,“百年孤独,活着,城市发展史,大城市的死与生,西方哲学史……”

孔颖达听到这些书名时,他的眉头微微一挑,顿时沉默。

良久,他缓缓开口,“那就是没读过。”

李君:“……”

李渊在旁边也有些尴尬,毕竟李君提到的书名,孔颖达显然没有听说过。

“我确实对大唐的书籍不太了解。”李君低声说。

孔颖达翻了个白眼,心想自己真是被耍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颖达沉声说道,“你难道不懂吗?为何要逞强!”

“请先生教诲!”李君点点头,虚心请教。

孔颖达微微抿了口茶,“孺子可教。”

“听你的意思,你从未读过一本书。”他挑眉,“那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

“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明理,有的人是为了明义,有的人是为了富贵。换句话说,你读书是为了什么?”孔颖达询问道。

李君沉思片刻,笑了笑,“我读书嘛,也挺简单的。”

“说实话,之前我还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但前不久,我才知道,我读书只是为了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

“我想让每个孩童都有幸福的童年,每个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我想让每个女孩都能随心挑选丈夫,每个男孩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想让大唐变得比周围的国家都更强一些。”

李君轻轻笑着,“这一切归结起来,其实也就是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罢了。”

这番话语不急不缓,平淡却深刻。

李渊和孔颖达不禁被李君的话震撼了。

李渊呆呆地望着李君,心中充满了骄傲与惊讶。

孔颖达则眉头紧锁,眼中的皱纹更加深刻。

李君的话简直让他如梦初醒。

这一刻,他意识到,眼前这位少年,竟然具有远远超出自己想象的胸怀与视野。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从现在开始,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他决定。

孔颖达沉默不语。

他不知该如何回应。

尽管他自以为读遍了天下的书籍,但对眼前这种话题,他却毫无准备。

他无言以对,陷入了沉思。

李渊艰难地吞下口水,轻轻地喝了口茶,感觉嗓子干涩,手中的茶杯有些微微颤抖。

他专注地看向李君。

这个聪明的孙子,这番话,坦白说,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过。

羞愧。

即使是他当了皇帝,但他是否真的深思过这些问题呢?

没有。

他所思考的,似乎一直都是关于自己的家族,关于如何让自己立足,而非天下的安危、百姓的苦乐。

李君说的,才是他该考虑的问题。

如果是李君做皇帝,恐怕会是一个出色的皇帝。

李渊突然觉得,眼前的李君,才是那种理应继承帝位的人。

他仿佛已经看见了一个盛世的大唐正在崛起。

李君悠然地倒了杯茶,静静地坐着,没有打扰两人沉思。

这句话,他听过,记得当初第一次听到老师讲这句话时,自己也震撼了很久。

如今,轻松应对孔颖达,似乎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李君轻轻喝了一口茶。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喊叫。

“这里是李君小郎君的家吗?”

“我是朝廷户部的官员。”

“有事找他,快请他出来见我,外面还有大人等着他回复。”

院子里的沉寂气氛,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

孔颖达眉头一皱,显得有些烦躁,眼中露出不悦。

他本应沉浸在顿悟之中,却被打扰了。

李渊也有些恼火。

他正想着李君刚才的话,突然这人闯进来了。

如此粗暴的嗓音和嚣张的态度,让他极为不喜。

但他并未行动,只是背对着那人,心里有些警觉。

他担心,这人会认出他来,但同时也很疑惑,朝廷的户部怎么会找李君?

户部?

找李君做什么?

李渊轻轻笑着,抬头说道:“呵呵,乖孙,找你呢。”

话音刚落,户部官员的目光立刻集中到李君身上。

“你就是李君?”他问。

“是的,我就是李君。”李君点了点头。

“好!”官员确认了身份后,扭头朝外走去:“两位大人,李君就在院子里。”

李君心里一动,疑惑地问:“两位大人?”

他走上前,探出头看去,眼前的人让他微微一愣。

其中一位,他认得。

魏征,魏玄成。

至于另一位,则不熟悉。

“魏大人,不知道您来此有何事?”李君先开口。

“难道是盐山的价钱出了问题?”他调侃道。

魏征见到李君也略感惊讶,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他。

他刚刚出城办事,恰巧遇见了刚到此地的户部尚书戴胄。

魏征心中满是疑问。

户部尚书怎么会亲自前来?

他进一步打听后才得知,戴胄是奉杜如晦的命令来找李君的,这才好奇地跟了过来。

“当然不是。”魏征微笑着摇头,“老夫只是路过,戴大人有事找你。”

李君转头看向魏征旁边的人。

“在下戴胄,朝廷户部尚书。”戴胄直接开门见山,“这次来,是想问小郎君几个问题。”

“原来是戴大人,请问有什么事?”李君眯了眯眼,心里已有所猜测。

盐,精盐!

这肯定是关于盐的事。

否则,怎么会牵扯到朝廷户部尚书?

朝廷的六部,掌握实权,戴胄的身份无疑是极高的。

一般的小事,他根本不会亲自出面。

李君心中已然清楚,来人定是为了盐。

“是这样,小郎君,程家盐铺的精盐,是不是你出售的?”戴胄问。

李君点了点头。

“这些精盐,是从盐山里生产的吗?”戴胄继续追问。

李君稍微停顿,还是点了点头。

“那就对了,小公子,开个价吧,我们朝廷想要买你的盐山。”戴胄松了口气,终于确认了目标,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然而,李君还没开口,魏征突然被呛到,咳嗽起来。

买盐山?

这地方,之前不是已经卖给李君了吗?

那地方,本来就是朝廷的,再由朝廷赏赐给自己,后来自己卖给李君,现在居然要从他手里收回盐山?

这真是荒唐至极!

李君嘴角微微翘起,所有的事情他已经完全明了。

显然,朝廷看中了他的精盐。

这个结果,其实李君早有预料。

毕竟,他的盐品质上乘,几乎可以秒杀市面上的所有盐。

而最近大量供给程家盐铺,必然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看来,朝廷是想截胡。

不过,怎么可能!

就算是朝廷,也不能强迫交易。

大唐的法律,尤其在早期,还是有保障的。

戴胄见李君始终不回应,急了,直接开价:“五万贯!”

魏征忍不住喷出一口水,惊愕道:“五万贯?你开什么玩笑!”

他当初卖的时候,才卖了一百五十贯。

现在朝廷开出了五万贯?

这也太荒谬了!

“不卖。”李君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五万贯?

不多!

他这些天已经赚了近五千贯,而且这几天盐山的开采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自己一个月的收入就有五万贯,而且以后还会赚得更多。

“十万贯!”戴胄咬牙,继续提高价格。

“十万贯?”魏征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

“十万贯!”戴胄加大了语气,企图继续施压。

“不卖。”李君依然轻松地摇头。

魏征已经蹲在地上,满脸惊愕。

“十万贯!你们疯了吗?”他心中愤怒不已。

“那就出个价!”戴胄急了,“这是朝廷真心收购,对朝廷至关重要!”

“我说不卖!”李君说完,便转身离开。

“不行!”戴胄跟了上去,语气更加急迫。

“必须卖!这是陛下命令的事情!”

“精盐对付世族,这是关乎国家利益的大事!”

“你要清楚,如果不卖,你就是与朝廷为敌!”戴胄快步跟上,语气更加高亢。

李君无视他,继续往前走。

突然,一声低沉的声音传来。

“滚!”

李渊转过身,看向戴胄。

戴胄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身在何方?

这简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怎么会是他!

戴胄的思维陷入了混乱,身体几乎麻木,手脚冰冷,额头冷汗如雨下。他的心里一片空白,简直无法相信眼前的景象。

太上皇,怎么会在这里?他怎么会在这儿?

戴胄脑海中一片混乱,整个人仿佛短路了,眼前的一切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恐慌。

他甚至无法自控,低头愣神,突然听到李渊冷喝一声:“还不走?”

戴胄立即不敢再有所怨言,匆忙离开。此刻,他完全失去了任何继续挑衅的勇气。

魏征正在恢复过来,心中充满悔恨,几乎要被这些情绪淹没。他恨不得一巴掌打死自家的那位女人,要不是她,他怎么可能卖掉那座盐山?

盐山的差价,让他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他正打算去找李君讨回公道,却看到戴胄气喘吁吁地跑了出来。

魏征疑惑地叫道:“戴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然而,戴胄根本顾不上回答,急匆匆跳上了马车,急声命令:“走,回长安!”

他感到一阵冷汗涌上心头,心中惴惴不安,疑虑重重。这一切难道是太上皇在背后操控的?他能不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被卷入了宫廷的某种斗争中?

不!他不想参与其中。他甚至不敢再停留片刻,生怕被卷进李世民与李渊之间的权力斗争。两位帝王,他谁也惹不起。

魏征也因戴胄的样子感到不安,匆匆忙忙跟上,决定离开此地。

李君见状,一时间有些傻眼了。他看着自己那位“爷爷”,满心疑惑。此时此刻,如果李君还认为李渊是个普通人,那他简直就太天真了。

普通人怎么可能用话语轻松吓退户部尚书?那根本不可能!

“爷爷,这是怎么回事?”李君迷茫地望着李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