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六零,我能获得宝藏情报 > 第36章 西坡公社

重回六零,我能获得宝藏情报 第36章 西坡公社

作者:藤上七只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4 12:4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冯舒雅脚步轻快地走进车厢,瞧见秦远,明显一愣,很快温润笑道:

“真巧呢。”

秦远笑着和她点点头。

这时,马建华挥手指向一旁的中年女人,介绍道:

“阿远,这位是药培所的谢春兰所长,此次,她将和冯舒雅同志一同前往纹山。

在那进行为期一周的药材培育研究和采购。

到时,两位女同志的安全就交给你们了。”

秦远点点头,自信回道:“没问题,交给我吧。”

浓眉大眼的模样,让人好感顿生,谢春兰微笑说道:

“早就听过小秦同志的大名,这趟便拜托了,同时中药材公司,作为院里的兄弟单位,已经正式向院保卫科发了委托函。

返程时,有一批三七药材,也将委托你们押运。”

这事,秦远听马建华说了,和冯舒雅一样,谢所长同样在中药材公司担任职务,职位还不低。

他当即正色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谢春兰办事利落的性子,简单一番寒暄,随后带着冯舒雅找到卧铺坐下。

马建华看了眼手表,见时间不早,又带着秦远,找到火车的列车长签字。

三联运输单据,发货、运输、押运,各执一份。

随后,又给秦远换了些火车专用的粮票。

这种票62年才发行,只有1两、2两2种票,票上印有火车头和水库图案。

等秦远回到车厢,已经快到晚上9点。

此时,车厢上又上来2人,为中药材公司的采购员,一男一女,穿着中山装棉服,正恭敬地陪谢春兰谈话。

人员全部到齐。

马卫平虽说也在这班车上,但在别的车厢,涉及特务,他那边的行动,有保密性。

火车马上就要出发,秦远找了个位置坐下。

很快,董志刚凑过来,放下枪,放松说道:

“我们7个人一个车厢,还有硬卧睡,奢侈的,可比上次一队去东北的押运任务,轻松多了。”

老郭又拎着水瓶,给两位上司添水,并笑说:

“咱这次和兄弟单位药材公司联合申请,两家级别都高,而且沾了钾肥的光,它们换成钱,得有小一万,不得了的。”

说话间,一阵震动从众人脚下传来。

“呜呜——”

伴随着一阵急促汽笛声,绿皮火车缓缓启动。

发车了。

看着绿皮火车驶出车站,没入夜空,秦远沉吟片刻,布置值班任务。

“你们先去休息,今晚,上半夜由我来守着,董副队守下半夜,老郭明早接替。”

“是,队长!”X2.

绿皮火车不是直达,走走停停,停站的时候,鱼龙混杂,必须得有人看守。

这年头,火车上小偷也不少。

像前年,还有小偷,许是饿的急了,连车厢一起偷,偷了整车玉米。

“况且...况且...”

迎着寒风,一列绿皮火车在广袤的原野上疾驰,速度高达60公里/小时。

不能要求太高,60公里的时速,秦远挺满足的。

这已经是绿皮火车全速行驶,平常都三、四十的龟爬。

秦远出神地看向窗外,两旁的景色一闪而逝,一路下来,壮丽辽阔的景色看了不少,美是真美。

但穷也真的穷,农村皆是低矮土房子,村民面黄肌瘦,论起来,桥东村,还算可以了。

今天,是他出发的第三天。

“脉象真的有所好转,跟我预料的一样,那位高人开的药方,的确管用啊。”

忽地,一道温润的声音,打断秦远思绪。

却见卧铺小边桌上,他的手放在上面,对面冯舒雅伸出葱白手指,给他把脉。

把完脉,冯舒雅用娟秀的字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好秦远症状,方便时时追踪。

两人上铺,谢春兰躺在硬卧上,翻看滇省寄过来的三七生长资料。

她人员管理和药材培育,都是一把好手,但并不擅长中医医术。

只是偶尔把目光瞥去下方,不禁摇头失笑。

下面这俩,论长相在农科院数一数二,忽略年龄差距,倒是郎才女貌。

“开饭啦!”

这时,老郭从火车食堂打饭回来,怀里抱着一摞饭盒。

“老郭大哥,今天午饭吃的什么呀?”药材公司女采购小林好奇问道。

老郭来到秦远这边,先把盒饭分给三个领导,并笑呵呵道:

“烧冬瓜配蒸米饭。”

小林听得忍不住噘起嘴巴,说道:

“啊,又是这个,滋味寡淡,没油水,连吃两天了都。”

她年纪不大,便能当药材公司采购员,家里条件自是不差,又和谢春兰关系不浅,所以说话比较随意。

谢春兰起身,下床坐到冯舒雅身边,接过饭盒,打开吃饭,并训斥道:

“有菜、有饭,瞎抱怨什么,火车上能吃上这个,你就偷着乐吧。

等过几天,你到纹山那边,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苦日子了。”

秦远拿过饭盒。

想到前几天吃的臭豆腐,礼尚往来,便从军包里掏出一个铝饭盒,打开,放边桌上。

接着邀请道:

“冯同志要是不介意,可以尝尝这个,谢所也试试,大家都来尝尝。”

饭盒里放着斩好的蒸田鼠干,那天吃席匆匆结束,这东西剩下许多。

冯舒雅眼睛发亮,都不用秦远介绍,一下认了出来,柔声笑道:

“那我就不客气啦,竟是蒸田鼠干,干香有嚼劲,难得的美味。”

说罢,轻轻夹上一块,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爱吃臭豆腐的,接受度就是高...秦远跟她相视一笑,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谢春兰也忍不住吃了一块,不由竖起大拇指,赞道:

“做这个的大厨,好手艺,跟熏牛肉似的,比我以前吃过的鼠肉好吃。”

而小林一听说是老鼠肉,不由起一身鸡皮疙瘩,她才不要吃这个。

另外三个男同志虽想吃肉,但瞧三个领导吃的香甜,很有眼力见,默默扒饭。

一顿饭很快吃完,蒸田鼠干被干了半盒。

冯舒雅吃了不少,拿出手帕擦了擦嘴角,满足说道:

“感谢款待,等这月菜油的定量下来,我再请你吃臭豆腐。”

她一人兼三职,每月福利很好,一月吃几次炸臭豆腐,问题不大。

简单收拾了一下饭盒,随后冯舒雅从包里拿出一本薄书册,全英文书写。

见秦远投来疑惑的目光,她笑着解释道:

“这本是《植物杂交实验》论文,我托亲戚从港岛买到,寄来的。”

谢春兰放下筷子,好奇问道:

“舒雅,你说的是那个亲戚,是咱左派长城影业的演员石惠吧?”

“是她。”冯舒雅笑着点头。

港岛的长城影业,秦远知道这个,跟国内关系密切,在60年代,每年都会给国内提供数百万港币的外汇。

而石惠,他前世也有所耳闻,巾帼不让须眉,爱国名人。

当然,港岛离得太远,秦远更在意《杂交实验论文》,他好奇问道:

“这是孟德尔写的吧?”

冯舒雅两眼发亮,又惊又喜道:

“你...你怎么会知道孟德尔?”

秦远笑回:

“在部队学俄语时,看到过相关俄文资料,孟德尔被北边科学家李森科狠狠批判过,记性好,就给记住了。”

这个他倒真没说谎,前身真看过,毛熊的李科森主义,在50年代,可以算是北边的一面科学旗帜,尤其在农业领域。

当然,从前世记忆看,这李科森是名政治科学家,搞政治一把好手,搞科研,麻瓜一个。

冯舒雅像是找到知音一般,带着愤慨,倾诉着说:

“对,对,就是这个李科森,把孟德尔的学说批判成歪理,以前咱们盲目崇拜北边。

导致即使现在,仍有许多农业研究员,把李科森的话奉为圭臬。

而孟德尔观点被彻底边缘化,更被打为‘资产阶级伪科学’。

明明这是不对的。”

这女人还真是敢做敢说啊...秦远心里暗叹一声。

也就是当下,不然这话,往前或是往后推个几年,指不定惹出什么乱子。

“老人家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既然是杂交实验。

冯同志能跟我说说,里面的观点吗?”秦远感兴趣道。

前世学的孟德尔遗传定律,他忘得差不多了。

没记错的话,偶像袁老的传记上讲过,他也是通过多次杂交水稻实验,才论证了孟德尔的观点。

秦远很想致敬偶像,让那位少走点弯路。

“嗯!我边看,边给你讲。”冯舒雅眉眼笑成月牙,心花怒放着回道。

绿皮火车慢吞吞地行驶,窗外的景色,已然换成绵延不绝的山脉,雾气环绕。

早上,秦远不禁瞥了眼情报面板。

【白色情报剩余:9】

这已经是他出发的第六天,终于要到纹山了,这次押运倒是平淡无奇,除了有点枯燥。

愣神间,窗外的景色陡然变化,远处一座县城的剪影若隐若现。

过了大约一刻钟,前方车厢传来乘务员高喊:

“纹山站到了!”

秦远看着窗外的景象,明明是县城,感觉还不如后世的偏远山村。

真穷啊。

外面的房子多为干栏式的壮族民居风格,木材、竹子为主体,少有砖墙。

整个火车的地面,也全是土路,车辆经过,掀起阵阵沙尘。

而行人们即使在冬天,也大都穿着草鞋,有的孩童还光着屁股。

好在听冯舒雅说过,这儿的天气冬暖夏凉,冬天气温6、7度。

火车准点到站。

董志刚、老郭神色严肃,全副武装守在装钾肥的铁箱前。

秦远站起身,龙行虎步地来到前面车厢,乘务长早已在此等候,两人一起下了车。

秦远目光在站台一扫。

站里运输方式多为毛驴拉着板车,自行车都不多,汽车更是少得可怜,只有一辆。

墨绿色的解放汽车,瞧着有些年头,上面锈迹斑斑。

正停在一面印有“鼓足干劲”标语的墙下。

三个全副武装的战士立在车前,为首的举着个木板,上面写着:

欢迎沪城农科院的同志莅临。

秦远走上前去,亮出证件。

对面面容沧桑的汉子敬了个军礼,并朗声说道:

“秦远同志你好,我是药用植物研究站保卫科长丁红军。”

秦远回了个礼,轻声说了口令:

“长江。”

“昆仑。”丁红军回答电报上收到的口令。

口令正确,秦远带着丁红军来到车厢。

丁红军确认铅封编号无误后,打开铁箱,又检查钾肥封口火漆,依旧没有问题。

于是,双方确认交货,秦远的押运任务就此完成。

药用植物研究所,跟三七种植基地相邻。

难怪谢春兰说到了纹山州条件更苦。

这儿全是山路,一伙人搭上丁红军的破解放,跟逃难似的,一路颠簸,终于来到此次行程的终点。

西坡镇。

傍晚,西坡公社招待所。

秦远一路颠簸累坏了,舒舒服服睡了大半天才醒。

招待所依旧是干栏式木楼,推门下了木楼。

发现冯舒雅他们不在,找人问了一圈,说他们去了三七种植基地。

肚子饿的咕咕叫,秦远便没去找他们,而是去了招待所食堂,打算弄点吃的。

丁红军之前帮忙换了农场招待所粮票。

这招待所条件,比起桥东生产队,都不如。

秦远坐在桌上,很快招待所的大厨给他端来俩粗面窝头,加一碗开水。

“方师傅,食堂就剩这些东西啦?还有其他的没?”秦远皱眉问道。

方师傅连声抱歉:

“对不住,秦领导,越猴的国际友人来咱们公社,考察三七种植基地,好东西得先紧他们来。”

这年头,见到个外国人可稀奇了,秦远忍不住诧异说道:

“越猴的国际友人,真的...假的?别不是骗子吧?”

同时,他的脑海不由闪过马卫平给他说的“越猴宝藏”。

方师傅连连摆手,说道:

“这话可千万不能乱说,人家是什么越猴劳动党的,有公函,当初还有地委领导亲自陪同,哪可能是假的。”

这要是真的,那如今国内和越猴的关系,应该不错吧...秦远心里暗忖,这个他还真的不太清楚。

瞥了眼俩窝窝头,他拿出两块冰糖加碗里,窝窝头就着糖水对付一口。

“咕噜...”

忽地,一阵猛吞口水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秦远转头看去,但见食堂不知何时进来三人。

其中俩五、六岁的小男孩瘦巴巴、脏兮兮的,身上裹着破布片,下身光屁股,小腿冻得通红、发紫。

眼神可怜巴巴地望着俩窝窝头。

俩孩子身后,还跟个皮肤黝黑的瘦老农。

老农手里拿着根野山药,露出憨笑,讨好地说道:

“领导,野山药好吃的,要吗?”

秦远皱起眉头,却见方师傅叹气说道:

“秦领导,这老嘎是老实人,他媳妇难产死掉了,家里几个孩子,全靠他一人拉扯。

你要是想吃山药,就帮他一把,把这东西买下,我指定拿出全部厨艺,给你做个好吃的。”

秦远点点头,柔声问道:

“这山药你打算怎么卖?”

老嘎谦卑说道:

“不要钱,家里大儿学习考了第一名,想给他换个糖吃,要是没糖,其他东西也成。”

秦远想了想,从军包里拿出几块冰糖,又拿出一块2尺见方的碎布头,让他选。

老嘎死死盯着碎布头,说道:“换布,换这个新布!”

说罢,他取过背后的竹背篓,拿出里面全部野山药,推给秦远。

5根野山药,5斤来重。

山药搁在沪城2毛一斤,还是种植的,野生的挺难得。

换了布,秦远想了想,又给了老嘎几块冰糖,乐的老嘎笑呵呵的。

等老嘎走后,方师傅毫不客气的冲门外喊道:

“麻顺,这是指定是你撺掇的,给老子滚出来。”

话音落下,一个眼里闪烁着精明的汉子快步走进食堂。

冲秦远狡黠说道:“领导,您刚才的那种布,还有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