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61章 椿树沟兵工厂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61章 椿树沟兵工厂

作者:溪湖山村闲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15:20:09 来源:小说旗

按陈、罗二人的要求,李振华带他们去了火药厂、子弹炮弹厂、地雷、手雷厂,还有步枪厂,迫击炮、飞雷炮厂、机械厂。陈、罗两位发现工厂很多已实现了半自动化。看着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子弹、炮弹。两位深切的感到兵工厂的潜力。李振华告诉他们这里的很多自动化设备都是军工部的人设计加工出来的。

李振华带两人去见熊大正,熊大正正在做试验,他们在外面等了将近1个小时,熊大正才出来。两人相见热情拥抱,熊大正问李振华是不是又要对他提要求。

李振华对熊大正道:";熊大哥要到蒙山来了。";熊大正很高兴。

李振华又道:";今天我带115师的两位首长来参观,你不会忘了吧!";

熊大正才反应过来,他确实忘了。熊大正忙向罗、陈两人打招呼。四人到熊大正的办公室聊了很久,晚上他们一起吃饭,陈、罗两人发现这里的伙食明显比司令的要好。

晚上他们就住在椿树沟,三人聊天时,李振华告诉他们,新四军能有这么规模的军事工业、熊大正功不可没,熊大正是栋梁之才,以后建立新中国才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熊大正为了抗日放弃了德国留学,放弃自己的未婚妻。杨文翰都说过这样的话:谁能比得上熊大正,我可以把他当菩萨供着。谁要为难熊大正,让他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辈子不痛快。在军工部熊大正一言而决,司令部的关于军工部的命令没有得到他的允许,也不能执行。陈、罗两位在此深切的感受到新四军对科学知识的尊重,对掌握这些知识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倚重。

李振华在兵工厂意外见到了一个熟人,原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参谋长郑兴,郑兴告诉李振华,他已调到兵工部协助熊大正的工作。李振华觉得把郑兴调到军工部真心不错。

郑兴1885 年生于山东博山,早年闯关东,考上吉林警官学校,毕业后于被派往中朝边境的延吉二道沟警察署任外事警官,后升为警察署署长。九一八事变后,他投身东北抗日救**,曾担任第 5 旅旅长。

东北抗日环境极为恶劣, 1932 年郑兴随部队退往苏联。在苏联的生活使其思想发生重大转变。

1935 年回国后,郑兴返回山东家乡,继续抗日之事业。后来在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出任参谋长。他组织能力极为突出,凭借人脉在鲁中地区创设很多给养筹备所,助力遭日寇封锁的部伍渡过难关。当时纵队欲建兵工厂,郑兴四利用人脉关系,甚至采购到一批钢材,使兵工厂得以顺利运转。

郑兴每为筹备更为充裕的物资可谓尽心尽力,颇得黎玉的信任。

但当时风气有所偏颇, 1940 年 4 月,一位前往与郑兴商议之事的干部产生误解,致其不幸中弹身亡。

李振华看着郑兴远去的背影,心里暗自下决心,绝不能让郑兴重蹈覆辙。

李振华晚上又去找了熊大正,两人聊了聊会兵工厂生产的情况。而后李振华又关心起熊大正的私人生活。

李振华道:";熊哥,我们要在沂蒙地区呆很长时间。熊哥你上次联系你老师有没有问下你未婚妻的下落。";

熊大正有些不好意思,对李振华道:";问了一下,听老师讲她好像去了重庆。具体在哪不清楚。";

李振华道:";在重庆好,至少现在安全上没有问题,以后总能找到的。";

熊大正苦笑一下,心想就是找到了又能怎么样,哪个女孩能等一个没有确定归期的人。

李振华想到前世熊大正的悲惨遭遇,心里下决心,想尽办法也让熊大正这一生圆满。

两位首长在椿树沟待了两天后,就回到了纵队司令部。

李振华向杨文翰、刘炎汇报了椿树沟军工基地的生产情况。杨文翰、刘炎听了都很满意,现在部队只要有充足弹药,不惧任何敌人。

李振华汇报完后有的犹豫,但最后还是说了出来";熊工来我们新四军的时候,他正准备去德国留学,还准备和自己的一个同学订婚。因为要帮我们新四军,他放弃了留学的机会,和未婚妻定下了两年之约,现在看来两年之约肯定是不现实。我觉得对不起他,所以我想组织上能不能找找他来婚妻,她现在在重庆,如果她嫁人了,那什么都不用说了,如果未婚妻还在等他,看看组织上能不能动员她来沂蒙。他的未婚妻也是个高级知识份子。熊工为我们新四军放弃这么多,我想我们新四军也得为他们做些事情。而且这批人等抗战胜利后,我们最好找机会让他们去国外深造,以后等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建设国家才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

杨文翰、刘炎深以为然。刘炎道:";振华,你这个想法好,也思考的很深。我们是得为这批高级知识分子做好后勤工作,我们党是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党。我会向军部报告,让军部联系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帮忙寻找。”

李振华连忙感谢,不论以后情况如何,也算是自己尽了力,也总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陈、罗两首长回到蒙山,找到杨文翰、黎玉商议两军合作之事。经过深入沟通,杨文翰、黎玉在与委员会成员商议之后决定:湖西、泰西、鲁西北大狭小,115师在这些地发展空间不大。而且115师远征过来,急需一块稳定的落脚地。军区把莱芜、平邑以东根据地先交给115师,同时把新组建的炮4营划归115师,并承诺该师的弹药补给也由军区军工部一并解决。以后沂蒙军区与115师背靠背发展,军区主要发展方向是向向南、向东发展。军区向南加强苏北根据地,苏北根据地壮大了,通过淮北根据地与皖东江北指挥部的联系就彻底打通了,苏北根据地再向南发展就能与苏中根据地接壤,我军根据地就可以连成一片。向东主要是发展胶东根据地,那边的山区地带是建立稳固根据地的理想之地。

事情谈妥之后,翌日115师686离开蒙山。陈、罗两位首长还特意发电报给八路军总部报告此行情况。着重感谢了沂蒙军区。

山西八路军总部接到115师的电报,他们也对山东军区的支援力度也是有些吃惊,单是电台配发到团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而且沂蒙军区还承诺供给115师的弹药。这表明他们军工厂有足够的产量,新四军在山东的发展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八路军弹药一直不足,于是八路军总部致电新四军军部能否在军工生产上提供一些支援。

新四军军部调集了云岭兵工厂、大别山兵工厂的一部分技术人员前往山西八路军总部。军部没有调动沂蒙军区军工部技术人员,毕竟军工部来山东的时间还短,调动这里的人员,无异于杀鸡取卵。

115师刚走没几天,黎明带着独立团二个营就来到了蒙山,部队番号改为第411团,杨文翰得到消息,带着李振华前往兵营找黎明。

黎明还正在安顿部队,见到两人过来。忙跑过来向杨文翰敬礼,杨文翰一把抱住黎明说道:";好兄弟,又聚到一起了。";两人都很激动。杨文翰松开黎明,黎明又和李振华相拥大笑。

李振华道:";熊大哥,我的进步很大,你要加油哦。";

黎明笑骂道:";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你还是个副参谋,别在我面前显摆啊!";

三人同时大笑起来。战乱年代,战友相逢很是难得。杨文翰要黎明把独立团的老伙计都叫在一起,杨文翰要请他们吃饭,大家一起聚聚,聊聊分开这一年多大家的境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