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76章 肃托与海啸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76章 肃托与海啸

作者:溪湖山村闲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15:20:09 来源:小说旗

王宏鸣的脸色也有些不太好看了,于是答道:肃托是湖西根据地集体决策,中央也有文件《铲除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托洛茨基匪帮》,杨司令,此事由社会部负责,应不在检查工作之内吧。

杨文翰严肃道:我是山东根据地军政委员会委员,有权过问此事。

王宏鸣一愣,他一时也没有反应过来。因为115师相对独立,他是没有意识到杨文翰山东根据地军政委员会的身份。湖西党委属华中局,但也受山东军政委员会交叉管辖,因为115师罗政委也加入到了山东根据地军政委员任委员。王宏鸣一时语塞。

杨文翰缓和了一下脸色道:我想知道一下事件的经过,王政委能否告知一二。

王宏鸣也顺势下坡,向扬文翰、李振华讲解了湖西托派事件的来龙去脉:湖西根据地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根据地干部匮乏的现实,边区举办了青年干部训练班,这些革命干部通过培训在毕业的时候,碰到一个问题,那便是有些学员不服从分配,只一味地强烈要求回到自己的老家工作。干部训练班领导把这个事情向边区上级作了汇报,请示边区领导的意见。

当时,苏鲁豫边区组织部长的王须仁负责处理这件事情,他接到命令后,迅速调集社会部力量彻查此事,根据中央文件《铲除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托洛茨基匪帮》,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不服从分配,是典型的无政府主义状态、托派表现。一定是有托派在暗中搞鬼,而且青训班的教师魏定远有重大嫌疑。

经过调查后魏定远被抓捕归案,初步审讯,一开始魏不承认有此事,但在社会部不懈努力工作下,魏承认了自己是“托派”,而且供出了完整“托派组织”:托派省委、特委、县委、区委、支部、小组等,还供出一批名单。这是肃托工作的一次重大胜利。

湖西根据地依照名单根据地顺藤摸瓜一举捣毁了这一反动组织。现在还在组织对这一匪帮进行深挖。根据地还制定的“肃托”规则:承认是托派的,为了深挖组织,暂时可以让他苟活;不承认的是“茅厕的石头又硬又臭”是要坚决清理的,毫不留情。

杨文翰、李振华鼻子都要气歪了,这种肃托手段就是典型的瓜蔓抄,与肃反何其相似。

杨文翰忍住气问王宏鸣:现在查出来的托派分子有多少人,将怎样处置。

王宏鸣道:有一百多人,估计这两天还会有收获,根据地准备9月3日进行集中公审,对一部分罪大恶极的托派份子将采取断然措施,震慑狡滑的托派份子,以利于今后的审讯。

杨文翰道:首先第一点:肃托工作有必要进行。第二点肃托工作要重证据轻口供。第三点我要求你们立即向115师及华中局、山东军政委员会报告,我也会向他们报告。第四点在没有得到上级的首肯下,不允许对任何一个人下达处决命令,如若不然相关人员将承担政治责任。第五点我要求加入肃托审训工作。

王宏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在杨文翰这里他不但没有得到任何支持,反而感觉到了杨文翰对肃托反应不是很正面。王宏鸣回来后找到白子明、王须仁商议,三人均感觉比较棘手,虽然山东军政委员会平时并未对湖西党委及115师进行实际管理、但确定有名义上的管辖权。所以杨文翰的五点要求在他们看来是手伸的太长,他们也不得不进行回应。三人经过商议决定:1、王须仁加强审讯,固定口供证据。并尽快带口供、证据向115师党委报告。2、有限度允许杨文翰参与到肃托审训中。3、向上级社会部反映湖西托派问题。

就在杨文翰、李振华在为湖西肃托纠结时,远在苏北阜宁狂风大作。苏北黄 克诚这四五天提心吊胆,8月26日开始,黄克诚就派部队上了扞海堤,特别是在韩小堤上布置了更多的人,如果是发生海啸这里是最容易被突破的。8月31日果真如李振华所预测的那样开始狂风大作,黄克诚立即按照预定预案展开行动,驻扎在韩小堤的二个团立即展开抢险工作,424团、425团一部随即对海岸边百姓、盐民向内地疏散,黄 克诚严令部队必须把沿海岸居民全部疏散,必要时不惜采用强制手段。

在疏散的过程中,冲突不断。因为在苏北有农历7月15日请外嫁的女儿回家吃馊饺子的传统,晚一点出发的前往娘家的女儿们被424团、425团的哨卡拦住了去路。海岸十公里内戒严,不少回不了女人们在哭泣。他们不理解新四军突然为什么不讲理了。虽然新四军也讲了可能会发生海啸,但他们在海边住了这么多年,有自己的想法、经验,不相信新四军的判断。甚至有的人认为新四军另有所图。沿岸村庄的疏散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424团、425团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进行了强制驱离,沿岸骂声一片。新四军战士不为所动,抱着小孩,抬着老人也要坚决完成疏散任务。

扞海堤上风雨大作,宋乃德带领战士们在韩小堤上疯狂加宽加高堤坝,战士们的身上都绑上了一圈两头竹节的竹筒,有的战士想脱下来,这样抢险更方便。但都被政工人员严厉制止。宋乃德眼看一轮一轮的大浪漫过原有大堤、又漫过韩小提、继尔又要漫过新四军抢修的沙袋,大浪冲刷着大堤带走提海提的土方,冲走沙袋。宋乃德仰天长叹,韩小堤保不住了。

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宋乃德只能下令堤上战士们按预定方案有序撤离。在部队撤离二十分钟后,韩小堤轰然垮塌,沿韩小堤西面的海岸村庄很快陷入白茫茫的海水之中,宋乃德立即命令撤退下来的战士,熟悉水性的搭乘预先准备的竹筏,船只,在风雨中搜寻落水难民,有些躲藏起来不愿撤离的百姓、偷跑回来收拾财物被困在房顶、树上,看到乘竹筏、船只来救人的新四军战士,像是见到了久久未见的亲人,嚎啕大哭。

搜救工作持续了一天一夜,等最后一批被解救的人送上陆地,封锁线附近哭声一片。有见到亲人欣喜的哭泣,有见不到亲人担心的哭泣。不断有百姓跪在黄克诚、宋乃德面前,有感谢救命之恩的,也有跪求他们继续搜救的。黄克诚、宋乃德只能让战士们换班,再一次乘上竹筏小船前去搜救,宋乃德私下告诉战士们这次出去主要以打捞尸体为主,让逝者得到最后的体面。随着时间的流逝,9月1日傍晚最后一个个筏靠岸,亲人失踪的百姓彻底绝望了。

国府官员也来了,他们在黄克诚的司令部大放厥词,指责新四军抢修韩小堤不力,救援不及时造成百姓财产和生命的失损。

黄 克诚都无语了,见过无耻的,还没见过如此无耻的。新四军建的扞海堤安然无恙,韩小堤溃堤国府不找自身原因,还好意思找新四军麻烦,就因为这里是新四军防区。黄 克诚懒得搭理这些烂人,宋乃德急着让人统计军民损失。

9月3日此次海啸的人员损失统计了出来,新四军死亡了27人,失踪了19人,大多数是在救人的过程中,竹筏侧翻被水流冲走了。老百姓死亡273人,失踪61人。黄克诚、宋乃德心情沉重。尽管他们竭尽全力,仍然有如此大的伤亡。他们不知道的是历史上此次海啸造成了苏北一万三余人死亡。

项首长此时正好北上到达苏北,对黄 克诚、宋乃德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他在苏北根据地呆了一个多月,指导了苏北新四军的灾后重建,看到苏北老百姓对新四军的拥护,同时拍板了头罾到黄河故道扞海大堤的修建,大堤修建所需款项以根据地盐税为抵押发行公债,本地士绅杨沚江等人踊跃支持,经过宋小堤事件,本地士绅已对国府彻底灰心,工程由宋乃德仍由主持修建。

苏北发生大海啸的同时,世界局势也发生了大海啸,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