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18章 对策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18章 对策

作者:溪湖山村闲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15:20:09 来源:小说旗

晚上,振华静下心来,仔细回想了上一世的历史,提笔写下《论台儿庄大捷后日军的进攻方向》。台儿庄大捷后,五战的实力不足以支撑在徐州的防守,日本一定会调集南北日军夹击五战区,在绝对劣势下五战区最好的结果就是能把主力部队撤往豫西、皖西。日军打通津浦线后,国府临时所在地武汉必将成为日军的首要目标。五战区撤退,北线日军可以尾随追击,沿陇海线向西攻击商丘、开封、郑州。在五战区撤退的大背景下,必然会动摇**防守部队的信心,商丘、开封、郑州很难守住。郑州有平汉铁路南下通往武汉,日军如果攻占郑州,就是南北夹击武汉的开始,加上安徽日军通过大别山向东攻击,武汉就可能迅速被攻占。武汉快速被攻陷是国府绝对不能接受的,国府的大半主力都在武汉周边,武汉快速沦陷将使这些部队陷入极度危险之中,国府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转移人员、物资至四川、重庆。国家很有可能陷入崩溃的边缘。这是日军想得到的结果,快速攻占武汉,打击中国抗战士气,震慑国府,逼迫其投降。

为避免这一情况出现,挡住日军对开封、郑州的进攻将成为国府的首要问题。在军事力量无法达成的情况下,炸开黄河大堤,人为制造黄泛区就会成为国府的第一选择,可以以日军轰炸黄河大堤为借口进行。黄河溃堤必将造成豫南、皖北、苏北的老百姓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在国家即将崩溃的大前提下,谁能判断这样做是对是错。

除了详细地阐述了日军的进击路线和主攻方向,李振华还重点突出强调一旦武汉沦陷将会引发的另一个严重后果上面。因为武汉作为当时中国的重要战略要冲,如果被日军攻破并占领,那么对于整个国家的抗战士气而言,无疑会遭受沉重打击,并有可能降至历史最低点。

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内部或许就会出现一部分人,他们原本对抗日战争就持有悲观态度,此时更是会因武汉的失陷而完全丧失抵抗的信念和决心。这些人很可能会选择背叛自己的祖国,投靠敌人,成为可耻的叛徒。这样的现象并非毫无前例可循,从全国各地数不胜数、形形色色的汉奸身上就能得到充分证明。这些汉奸们不顾民族大义和同胞生死,只为一己私利而出卖灵魂,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痛苦。

文章中李振华还做出了判断:日军极有可能将目标对准广州,并发动猛烈的攻势,企图一举切断至关重要的粤汉铁路对外通道。一旦广州不幸沦陷,那么对于整个中国而言,其对外联系的通道将会骤然减少,仅剩下分别与苏联交界的新疆、毗邻越南的广西以及接壤缅甸的云南这三处地方。然而令人忧心忡忡的是,这三条道路目前均未修建铁路,运输能力可谓是捉襟见肘,难以满足巨大的物资运输需求。

尤其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是通往广西的那条路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它极易遭受来自日军的威胁。更糟糕的是,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很可能迫于日军施加的强大压力而选择妥协退让,随时随地都会毫不犹豫地切断这条生命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李振华提出建议,必须提前精心谋划并妥善经营好另外两条对外通道,以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维持国家与外界必要的联系和物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轻因外部通道受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中国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战略空间和时间。

李振华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一叠稿纸和一支已经用去大半墨水的钢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周围一片寂静,只有笔尖与纸张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不知不觉间,夜已深,屋内的灯光依旧明亮,照亮了李振华专注写作的身影。

当墙上的时钟指向深夜三点时,李振华终于停下了手中的笔。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然后轻轻地合上了笔记本。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后,他缓缓走到油灯前,吹来油灯,房间陷入黑暗之中。

一大早,李振华就把自己写好的文件交给了叶军长。叶 军长看完后,吩咐李振华保密,并表示会向上级转达。

李振华也长长的舒一口气。这是他又一次尝试利用自己所知的历史改变历史,蝴蝶的翅膀能起多大的风浪还要看后续。李振华是孤独的,独守秘密是一种煎熬。明知道黄花园口决堤的历史悲剧,却无能为力。

叶军长在舒城呆了三天,高司令命令大部队向东出击,舒城任务已完成。一行人启程回皖南,杨文翰被留了下来。他还要和高司令商议共同东进的问题。

行前,李振华找杨文翰团长告别,让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杨文翰笑话他什么时候变的这样婆婆妈妈的。

李振华和杨团长聊很久。李振华对杨团长讲道:“高司令以前是属于四方面军,做事风格可能有些霸道,高司令与政治部戴季英都是搞过肃反的,他们俩之间有矛盾。你在中间可能会受气,但是没有办法,还要从中调和一下。你和高司令有一样的经历,有共同语言。你可以试着和他增进增进一下感情,化解一下他们之间矛盾。我回去之后,军工厂那边应该有些产品了,我争取弄一部份过来。我还设计了一款武器,到时给你个惊喜。”

杨文翰笑骂道:“知道的,知道我是团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团长。”

杨文翰告诉李振华:“皖南还会调部队过来,以后我要长期驻扎在皖东北。”

杨文翰意味深长看了看李振华道:“以后调到军部,要好好干,不要丢我们磨盘岭红军的脸。这次我去皖东北淮河沿线,任务很重,要准备大规模筹集粮食、船只、药品,搭建营房等。高司令也会派部分部队到淮河沿线做工作。”

李振华一愣,马上明白了过来,对杨文翰道:“谢谢团长。”

李振华又道:“还有驻扎在无为的一营、三营在我看来也可以效防皖南搞屯垦,这边屯垦的条件比皖南更好。皖南那边军工厂稳定后,看看能不能调部分军工人员到无为这边建立小型兵工厂。”

............................................

回程的路上,李振华心情好了很多,他知道他的建议被采纳了,高司令、杨团长的部队调动方向就是明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