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26章 江北新任务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26章 江北新任务

作者:溪湖山村闲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15:20:09 来源:小说旗

李振华又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项首长专门找他谈了一次话,问了军工厂的现有情况,谈到这次军工处要抽调三支队伍分别去茅山、江北、以及陕北。担心人员的抽调会对军工处生产造成影响。

李振华道:“生产多少会受到些影响,熊大正已有了针对性安排,计划调出的工厂人员现在开始带徒弟,半个月后就可调补空缺,计划调出的研发人员也有备份。调往陕北的主要三酸二碱的研发人员,火药的研发人员。茅山调动的主要是弹复装、地雷制作及枪械修护人员,而江北则是军工处的一个分解备份。”

话题转到江北,聊到高 亭,还有大别山根据地的问题。李振华建议从皖南调一个主力营出来,保护军工人员到大别山,不用回来直接就驻扎大别山,在适当的时机对江北新四军进行混编,降低军队个人色彩。

项首长表示武汉如果失守,大别山地区也就成了敌后,让他去大别山,考察一下。

李振华也没有多想,答应下来。

7月初的一天,李振华出发了,随同的是军直属特务团一营,除了北上军工人人员,还押送一批军火,包括飞雷炮、地雷、手雷、弹等。趁黑过了长江来到无为地区,新一团团长袁连生亲自到江边迎接。两人相互沟通了一下,立即启程前往八公山,饭食和住宿都已经安排好了。袁连生待李振华吃完饭,把他拉到了自己的房间。让他坐在椅子上,自己坐床上。

李振华从挎包里拿出两条飞马烟递给袁连生。

袁连生忙收下,拆开包装抽出两支,一支给李振华,自己点上火,美美得吸了一口。

袁连生拍了拍李振华的肩膀。”好兄弟,袁哥我断顿好几天了。早上看到树叶都想把它晾干了当烟丝抽。";

李振华笑道:以后你就不愁烟抽了,军部决定在这边设个烟厂、火柴厂。

袁连生道:还有没其它的,比如说子弹厂、炸药厂。

";你够贪心的,我带了探矿队,如果这里有铜矿,那就在这边建个小炼铜厂,这里还要搞个修械所,能复装子弹、做手雷、地雷、炸药包。子弹厂、炸药厂要放在大别山。";

";也好,有总比没有好。";

";袁哥,你们屯垦搞的怎么样?";

";才刚开始,皖江圩田易旱易涝不好弄。";

";那就兴修水利,和地方党委商量,只有我党领导下百姓做到丰衣足食,百姓才会真心真意的跟着我们干。抗战是长期的,粮食是重要物资必须做到自给自足。家禽养殖也得搞起来。民用产品的工厂,你们自己想办法。可以去云岭学习。";李振华道。

";行,我会把这个事提上日程的。";

";在我们的控制区搞减租减息,减轻农民负担,建立民选村、镇长,鼓励大家搞工商业,建工厂。统一税务,降低税率,甚至税收可以减免,找地方的士绅合作,多听取工商业人士的意见,形成规矩、制度。我们严格遵守规则,保护他们的安全。我就不信,工农业发展不起来。";

";要是你能留下来就好了。";袁连生道。

";我也没办法,你去找黎明大哥,让他调拨些专业的人给你。这次带了些弹药,7团、新7团的我们带过去舒城、新开岭。新一团的你们自己收起来,其它团的暂放在你们团,江北指挥部会通知部队来取。";

";香烟厂你关注点,上个月云岭香烟厂利润有个大洋的利润,";李振华又道。

";我的妈吗呀?这么赚钱?有了钱就好办事啦!";袁连生道。

";厂子都还没开起来,你激动什么劲,烟厂的技术人员也过来了,主要设备也运过来了。你现在开始就可以收购烟叶啦。";

";我知道了,你这是给我送来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啊!兄弟,啥也不说了,我记着你这份情。";袁连生深情表白。

";行了,行了,到时有钱了,可不要犯错误哦。";李振华说道。

";兄弟,这段时间兵工厂有没什么好玩意。";表连生转换话题。

";军工处正在试验水雷、还没定型,需要一段时间试验,哪天定型了,我弄两个过来给你做试验,长江的军舰挨上一颗可能都会沉没。";

";兄弟,你可要记住你说的话,我一定把你交待的事办的漂漂亮亮。";

";知道了。袁大哥,你们在大小关伏击的事,你讲给我听听,我还没有真正上过战场。";

…………

两天后,李振华到达新开岭,高 亭、杨文翰都在。李振华也为他们都准备两条烟。

杨文翰笑着接过,问他:“你不是在烟厂拿的吧,可别犯这种错误。”

李振华道:“首长,这可是我按出厂价花了钱买的。我可不占这小便宜。”

高、杨两人都笑了起来,拉着他去了团部并关上门。

高 亭道:振华我们在这等你好多天了,我和老杨有个事想让你啄磨一下。你年轻、视野开阔、这事你参谋参谋。我在大别山区年头不少了,我对这里有感情,中央有命令部队全部东进。上次你的形势分析也讲到桂军会退过来,我们就很难呆下去。但是我心理还是不甘心,振华,有没有办法保留我们的根据地。

杨文翰也道:振华,我这两天与高副司令也聊了很多。你不知道四方面军离开大别山的时候,这里死了多少人,多少红军的妻子、儿女被当成货物卖到了外地,杳无音讯。我怕我们走了,老百姓还要吃一道苦。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武汉失守,大别山就成了敌后。我们这有兵工厂,我们可以给**补充部分弹药,换取在大别山有个落脚之地。你觉得怎么样。

李振华突然想起临行前,项首长和自己的谈话。

";武汉如果失守,大别山地区也就成了敌后,这次你去大别山,考察一下。";

李振华想起当时说话的情形,他觉得项首长想法应该和高敬亭、杨文翰的意思差不多,尽量保留根据地。这是在南方打游击的红军所有干部战士心中的执念。缺乏根据地四处飘荡的过往,让这些人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见高、杨两人都看着自己,李振华表态道:两位首长,这个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不能是我们去谈判,不论是我们江北指挥部或者是新四军军部谈判,都属于私相授受,要落实到国共两党的谈判上,划出部分大别山的防区给我们才行。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说服中央,否则,若是在中央眼里形成一个抗命不遵的印像,就会使我们得不尝失,还不如放弃根据地。

按照现在的形势推算,我预估39年下半年,战局就会相持下来,我们在这至少能呆到39年年底。我们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打仗,还要发展民生。我们在大别山留下来,到时肯定会和**产生冲突。如果我们发展壮大了,在这里能打击更多的日军,我们就能站在全国人民的面前。到时我们才能呆到抗战胜利,之后的事就无法预料了。以上推算都是要在得到党中央的同意支持下才能达到。

高敬亭、杨文翰听完李振华的分析,连连点头,好在不用立即做出决定。高杨两人也明白此事的难度之大。

杨文翰道:我们就把任务都交给你了。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你好好想想。";

李振华点头答应,其实他自己心里也觉得不应该这么轻易放弃大别山根据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的是什么。因为之前的几次放弃,造成老百姓的不信任。刘邓在到达大别山的初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翌日上午,高 亭、杨文翰、李振华陪同熊大正在新开岭周边为工厂选址,高、杨两人把熊大正带到他俩初步选定的地点,走了七处地方,熊大正选中四处,分别建三酸二碱厂、子弹厂、炸药厂、地雷、手雷厂。另外选择了一处开阔台地作为武器试验地。特务团一营马上进驻到周边布防,同时安排部分官兵建造兵营、工厂厂房、宿舍。军工处的专家马上根据地形地貌,开始设计生产线布局。

高 亭看着忙碌起来的李振华、熊大正还有军工处的专家。对杨文翰道:老杨,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干。要是我真是两眼一摸黑,配合军工处的工作,还有保护军工处的安全工作都交给特务团一营了。你直接指挥,其他人谁也不能干涉。

杨文翰:“老高,军工处探矿队还要到周边山区探矿,七团要组织四个20人的小分队保护他们的安全,七团熟悉这边的地方形势,这个事要交给他们。”

高 亭道:“没问题,待会回去我就交代好七团。”

高 亭、杨文翰聊了一会儿,就回团队安排工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