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37章 结果反推进程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37章 结果反推进程

作者:溪湖山村闲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15:20:09 来源:小说旗

10月22日,项 英转道西安、重庆、长沙、南昌,最终到达皖南,叶挺也回到了军部。两人进行了一番长谈,最终项英也没有劝动叶挺,叶挺的离去已成为现实。叶、项两人没有个人矛盾,只是各自立场不同而已。

叶挺离开之前,李振华特意去为他送行。

叶挺很洒脱,拍了拍李振华的肩膀,表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他只是想踏踏实实的为抗日做一些事情。广东正在遭受到日军的侵略,他想回去出点力。要李振华在新四军这好好干,赞扬李振华是一位难得有全局视野的年轻人。

李振华道:首长,谢谢您的看重,我会继续努力的,您这次去广东前线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说不准以后我还要在你的指挥下战斗。

叶挺微愣,笑笑,拿出一把手枪送给李振华,留个纪念,用它多杀几个鬼子。

李振华也不矫情,接过手枪道:首长,我现在也没什么给你回礼的,以后我们见面我争取给你弄把日本将官刀。

";年轻人就该这样有志气,好、好、好,我等着你的日本将官刀。";

叶挺走了,生活还要过,战斗还要继续。新四军的战斗也一直不停。

翌日、李振华在军部汇报工作,主要汇报了防卫工事建设情况以及军工处的生产情况。汇报完后,军部要求李振华写一份皖南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前景报告,以供参考。

李振华接受了任务。他知道此次叶军长的辞职,深深触动了项副军长。

李振华回到参谋部,坐在办公室细细构思这份文件该怎么写。他是知道历史的进程的,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从结果反推过程,从结果反推原因、论据。说服更多的人相信他。

首先是理清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南方日军攻击武汉后应用沿粤汉线向南攻击湖南,战线维持在湘西。广东沿海、福建沿海一带将受到攻击,日军沿粤汉北上力图打通平汉线。 虽然武汉失守了。但**并不会屈服,日军的战略目标并没有实现。

日军主要控制了长江沿线各大城市,津浦铁路、陇海铁路沿线各大城市,广大的农村及山区日军没有能力完全控制,这就是我军发展的最大舞台,在敌后我军我党大力实施社会改革,可国府法律充许的范围内,进行政府改造如民选政府,三七减租,严励打击汉奸、伪军。让沦陷区百姓感受到我党与国民执政的不同,争取民心。日军在中国战场不能做到以战养战,日军必败。

国际上德国占领了匈牙利、又在向捷克索要苏台德区,显示出德国野心勃勃的扩张欲,德国是一战战败国,凡尔赛条约在整个德国都是耻辱的存在。现在英法两国国民因在一次大战的巨大损失极度厌烦战争,必将导致其政府为避免战争采取绥靖政策,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绥靖政策又将导致德国的扩张野心更加膨胀。

德国与英法两国有根本性的矛盾,德国与英法两国必有一战。英法两国是世界性大国,德国想打败两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员物资从殖民地输送到英法两国,德国必定会找同盟国,在东方日本有强大的海军,可以说是唯一的符合条件的国家。而日本侵占中国、损害了英法利益、日本所需的石油、橡胶都在东南亚英法殖民地,因此日本也与英法两国存在矛盾。矛盾激化就很有可能成为德国的同盟国。

一场世界性的大战正在酝酿之中。只要日本拖入世界大战,在中国日军就更无力突破。日本的败亡就会加速。美国是英国的天然盟友,又是世界上最强的工业国,不管这个国家想不想加入这场大战,英、法两都会极力想办法让其加入。而轴心国的德、日、意也不会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美国不参与这场战争上。基于现实的利益,美国也不能不参加这场战争。美国想成为领袖国家,在全球主要国家都加入纷争时,美国作壁上观,战后有什么理由让众多的国家信服。基于这点德日意三国不会无动于衷,谁也保证不了三国不会采取断然措施。如果出现了这一情况,因为现实的利益,日本将会南下席卷东南亚。而在中国,日军则无力进攻,维持战线到失败。中国甚至可以坐等美英法打败德国后,日本就会投降。但我军不能如此,我军要趁这段时间尽快发展壮大。去华中、华北、甚至东北。

如果日本投降了,那么中国将出现我军是华北、华中唯一的军队,**绝对不会允许日军向我军投降,让我军接收物资的事发生。国共两党必将起冲突,很大概率国共会发生内战,江南是国民党核心区域,国民党首先会清剿该区域我军,而我军在区域固地城狭窄,无法大力发展,国民党也不会允许新四军在此区域发展壮大。而江北不同,位于敌后,国民党鞭长莫及,而我八路军可向华北发展,新四军向华中发展,最终可以连成一片。因此我军的发展方向在北方,向东也是向北方发展的跳板,新四军向南发展政治上不允许。

华中华北地域广阔,我军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可以迅速壮大我军。当国共如果发生内战时我军才有一战之力。华中、华北地势平整,不利于我军与强势的**大规模作战。这时大别山区、桐柏山区,山东的沂蒙山区等战略意义突显,而在大别山区我军本身就有群众基础,大别山位于华中腹地,长江上游。山区纵深较大,会起到很重要的战略威慑作用。对我军在华中、华北的作战分担压力的作用。况且我党还可以加强大别山的力量,山区里又有金、银、铜、铁、煤矿,可以建立军事工业。国民党就会寝食不安。因此我的结论是,大别山区我军决不可轻言放弃,要大力经营,在与国民党的谈判中争取把大别山一部划为我军防区,即使付出些代价也在所不惜。现武汉很大可能将沦陷,大别山区成为敌后,只要我军在此地多打几次胜仗,起到牵制日军进攻武汉的作用,划给我军一部分防区不是不可能。桐柏山区我军适时也可经营。以大别山为支点,西可威胁武汉、向北威胁南阳盆地,向东可联络华中。

山东沂蒙山泰山等同样重要,我军也应该派人经营,以此地为战略支点往西可扩展到华北平原,往北威胁京津,往南可沟通华中新四军。加上太行山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

另外还有一个方向更加重要,八路军可沿太行山向北扩展到燕山山脉,逐步往东北发展,抗战后东北将成为国共争夺的焦点,如果我军在此提前布局成功,背靠苏联、这里将成为我军稳定的后方,成为前进的起点。

而皖南则不同,虽然山区多纵深大,但这里**驻军众多,在抗战背景下我军无法在此地经营。抗战进入相持后国党绝对不会允许我军在此发展,必将消灭我军或逼迫我军北上。因此皖南只能作为一个中转点,向东向北的中转点。

10月25日武汉沦陷了,全国民众都陷入了迷茫、沮丧之中。日军不可战胜的论又开始甚嚣尘上。

就是在这一天,李振华把润色好的论新四军的发展方向一文上交军部。李振华认认真真的讲述了文章中观点与理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新四军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