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44章 八路军山东纵队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44章 八路军山东纵队

作者:溪湖山村闲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15:20:09 来源:小说旗

两天后,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纵队政委黎玉来到了蒙山。杨文翰、刘炎热情迎接了黎玉一行,和黎玉一起来的还有张经武。张经武是红一方面军的干部、从延安来到山东的,是山东纵队司令。刘炎也经历过长征,见面后很是亲切。

来到司令部,在一张八仙桌上坐定。黎玉首先道:杨司令,新四军主力部队,来到山东让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山东省委手上掌握的部队有2.5万人,还有1万人的地方武装。部队是山东各起义部队合编而成,轻武器不少,重武器缺乏。战斗力跟不上的矛盾比较突出。部队在军事训练、作战经验、组织纪律等方面都有些不尽人意之处。这次到蒙山来,就是想让新四军帮助山东纵队整编,同时也希望新四军能多派出些军事骨干,加强山东纵队的战斗力。延安总部也向山东纵队派出了一些干部,但也是杯水车薪。这次挺进纵队是成建制的过来山东,希望能多派出一些干部到山东纵队。

杨文翰道:黎书记客气了,天下**军队是一家。上月义勇队800人编入挺进队我还没来得及感谢黎书记。我和老刘这两天也在商量抽调骨干名单,而且还准备建立抗大分校,到时山东纵队可以选派人员来学习。而且这次我还想从黎书记这边调一些本地政工干部来,充实司令部及下属团、营、连的政工力量。这次新四军的兵工厂专家也来到了蒙山,我们想在蒙山建立大型兵工厂,现在李振华代参谋长正在蒙山选址。我想把山东纵队的兵工厂也并进来,兵工厂产出大家共享。另外这次我从江北指挥部过来带了一些电台,也给山东纵队配备一些。另外黎书记要帮忙派人协助我们采购些电台零件,贷源已经有了。我们专家可以制作电台,到时候电台装备到团都不是问题。还有山东纵队的重武器缺乏,我们将调些迫击炮、掷弹筒、还有机枪给山东纵队,争取能让山东纵队每个团有三挺机枪、三具迫击炮或掷弹筒,以后兵工厂搞起来了,我给山东纵队配备飞雷炮。

张经武欣喜的道:“杨司令,这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有这些重武器,山东纵队的战斗力将大幅提升。”

黎玉也道:鲁东游击队现在在沂山,还要杨司令帮忙整编,后续山东省委会将纵队各部队轮流过沂山、蒙山、 鲁南整编。杨司令要受累了。

刘炎道:我看黎书记也不要杨司令杨司令的叫着,怪生份的,就叫老杨吧,叫我老刘,我们就叫你们老黎、老张。

四人同声叫好,杨文翰道:大家都不用客气了,鲁东游击队整编的事,我已交待了三团张维先负责。

双方会谈融洽,半天的时间就达成了许多共识。新四军挺进队向山东纵队派出军事骨干,山东纵队派遣本地政工干部到挺进纵队。并达成了在兵工厂、抗大分校上的合作。山东纵队又抽调1400人到挺进纵队,组成挺进纵队第六团,军事骨干从第三团、第五团抽调。

下午杨文翰、刘炎带黎玉、张经武视察了三团、五团的训练、生活、以及布防。黎玉、张经武很是惊讶于新四军的精锐及武器装备的先进。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张经武看到战士们在训练场上训练三三制连队进攻队型就眼前一亮,连忙询问。刘炎拿出早准备好的训练大纲还有论敌后根据地的建设两份文件交给张经武,杨文翰也给他们做了解释,四人越谈越投机。

杨文翰讲了述新四军的发展。新四军从最初的一万多人,经过一年的时间发展到正规部队将近五万人,地方武装近十万。地域从皖南、鄂豫皖扩展到皖北、皖中、皖东、苏中、苏北、山东。两人吃惊于新四军急速扩军,军队战斗力还能保持这样的水平。这让两人更坚定让新四军练兵的想法。

两人参观完后也没急着离开,就在薛庄军营住了下来。两人拿着刘炎给的文件看了起来,黎玉看敌后根据地的建设、张经武看步兵训练大纲。两人边看边交流。一会儿张经武说:老黎这个三制连排进攻队形确实不错,以前军队一轰而上伤亡很大。一会儿黎玉又说:老张,这份根据地的建设,我有感觉似曾相识,我感觉我们也做了差不多的工作,但我们就没有做好总结,也没有这个全面,按照这个文件来做,我觉得会更好\"。一会儿张经武又道:老黎、我觉得这个思想及文化教育方法很有创意,还有下午我听训练时唱的歌也是非常提气“

讨论了好一会,。黎玉对张经武道:我听老刘说,这两篇文章都是他们李振华代参谋长写的,他才19岁,当兵才一年多。军部、一支队都对他赞不绝口。\"

张经武接口道:原来我不信一个人能做到面面俱到,但现在我觉得这个李参谋长就是一个全才。这两篇文章,我是写不出来,写出来也不可能这么完善。老刘还说,皖南的军工、民用工厂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个人不得了。”

两人正聊着门外传来嘈杂的脚步声,两人打开门向外看去,只见杨文翰正在迎接一个年轻军人带着的一群人。这群人中很多没穿军装还戴着眼镜。两人不好再看就关门回屋了。过了半个小时,杨文翰派人来请他们去司令部,到了司令部杨文翰、刘炎都在,还有刚才看到的年轻人。

杨文翰道:“老黎、老张,这位是我们的张振华代参谋长。”

李振华上前向两位敬礼。

黎玉打量了一下李振华,道:张参谋长果然是年轻有为。

李振华道:\"黎政委,你这样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杨文翰招呼大家坐下,李振华赶紧跟大家上茶。然后坐在刘炎的下首。

李振华道:“黎政委、张司令,三天前我就带专家去周边为兵工厂选址,待慢两位了。”

黎玉:“正事要紧,选址怎这样了。”

“已经有眉目了,找到一个山谷,地形利于防守,也比较隐蔽,谷内面积也比较大,里面也有水源,专家们比较满意。明天就可以开工建设厂房。现在就是设备问题了。熊专家已找到关系定了一批设备。现在就是运送的问题,这方面两位领导要帮帮忙,挺进纵队才刚到这边,人生地不熟。”

黎玉道:这个没有问题,

李振华拿出一份清单,对黎玉道:首长,这是这几天专家们列的一些材料的清单,市面上可以买得到,还需要首长帮忙。

黎玊接过清单一看还不少。道\"我尽量采购齐。\"

杨文翰道:老黎,我这里有一笔4万大洋的经费一并交给你。采购这些物资大概要2万大洋,剩下的给你们补充点军费。算是我们纵队的一点心意。

黎玉、张经武意外,各军的军费就从来没有宽裕过,黎玉道:好,老杨,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杨文翰道:还有你们还要派一些有些文化的人过来跟着专家学习,以后兵工厂肯定要开枝散叶,要为以后做准备。这些专家都是宝贝,所以人员甄别一定要仔细,千万不能让敌特混进来。

黎玉道:老杨,我知道事情的轻重,放心吧,我选的人一定是绝对可靠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