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桃源战记 > 第二章 缘灭

桃源战记 第二章 缘灭

作者:笑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05 05:25: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传上古时期,人族与妖族饱受魔族的杀戮欺辱。人族几大部族的领袖联合妖族,经过漫长艰苦的战争,终于将魔族驱赶出中原大地,史称——开天之战。没有了魔族的欺压,人族和妖族终于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但好景不长,由于人性中**的驱使,人类中的几个最大的部族之间开始了互相征伐,都想着要将别的部族吞并奴役,让自己的部族成为整个中原唯一的主人。

几大部族互相攻伐,历时十三年。人族和妖族的人口急剧萎缩,当某一天各大部族终于意识到,如果继续打下去,极可能人族和妖族将失去压制魔族的力量。遂经过协商,按照当时各大部族残余的实力,将中原划分为五块区域,各方就此休战。

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其中的两个大部族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打败其他部族的实力,暗中协商,一同征伐其他三大部族,然后平分天下。又是经过了八年的战争,野心勃勃的两大部族还是高看了自己的实力,被三大部族击败,部族的人口和土地被三族占据。

或许是因为百年间接连两次的大战让人妖两族付出的代价过于惨烈,或许是因为三方制衡本就是世间最稳定的结构。近一千年间,中原大地安乐平和,三大部族之间仅有偶尔发生的小摩擦,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三大部族经过几次制度的改革,改部族制为君主制,先后成立了国家。分别为中原西北部的大晏国、占据东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区域的大曲国和南部沿海的大曦国。

其中大曲国最是实力强大,且文化昌盛,以中原正统自居,称大晏国为西蛮、大曦国为南夷,其轻蔑鄙视之意溢于言表。两国自是不满,但奈何其时大曲国势熊力大,两国也只好忍气吞声,只敢在心中暗骂诅咒。

大曲国第三位皇帝刘祺,雄才大略、文武兼备,在位前十年激励民生、厉兵秣马,同时联络大晏、大曦两国,互相订立盟约。十年后三国连手,再次将魔族杀得溃败千里,一直将其全族驱赶至归雁山脉以北的不毛荒原,并于归雁山脉通往中原的四处山口处修建镇北、镇魔、定鼎、不归四城。彻底断绝了困扰中原几千年的魔族之祸。

武功已绝顶,雄心勃发的刘祺又接连发布统一文字、改良造纸术、建造书院等一系列文治改革,并于驱逐魔族后的第二年,发布华历,称当年为华历元年,强令大晏、大曦两国使用华历及文字。

大晏和大曦两国自是不堪其辱,但奈何刘祺携驱逐魔族的大胜之威,在人族之中声势一时无两,两国也只好暂时忍气吞声。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战争的种子又一次被埋下。

文治武功皆已达到顶峰的刘祺,开始了一项更高的追求,听信方士之言,开始迷信长生不老之术。长年累月的服食方士进献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刘祺的身体渐渐变得虚弱,神智也时常混乱。朝中商议国事之时,有些大臣会得到莫名其妙的赏赐,而下一刻,这些得到赏赐的大臣却又突然被下令全家抄斩。至于宫中服侍刘祺身边的宫女太监则更死的更多。

刘祺偶尔在清醒的时候,知道了之前做下的错事,都会痛心疾首的责怪自己,但过不了几天,便又故态萌发,如此反复多年。宫中朝中众人开始变得人心惶惶。

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神智又变的不清醒的刘祺,被几个随身的太监宫女捂死在龙床之上。

这一年是华历8年,刘祺时年38岁。

刘祺死时正值壮年,膝下虽有五子,但却始终没有确立皇储人选。一时间大曲国内派系林立,五位皇子及其身后的各大势力开始了皇位角力,大曲国内血雨腥风。

眼看着大曲国内乱渐生,蛰伏多年的大晏和大曦两国那会放过这种好机会,同时起兵攻打大曲国。忙于内乱的大曲国众朝臣顿时被两国迅疾的攻势打蒙了,好在当时负责大曲国镇魔城的郑奇英大将军率领五百亲卫日夜兼程,一路收拢溃兵及沿途各城军卒,三日间疾行五百里,赶到涪城,将十数万大晏铁骑拦住,避免了大曲国二都之一的武神城被两面夹困的窘境。

郑奇英以一己之力抵挡住了大晏铁骑,被打蒙的大曲**政朝臣这时也幡然醒悟,经过紧急磋商,在太后及一干军界大佬们的推举之下,刘祺的第三子刘熹继承大统,登顶帝位,其余四子尽皆封王,皆大欢喜。

内部一统,上下一心的大曲国顿时显示出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调集镇守二都之一文圣城的文圣军全部,昼夜兼程赶至武神城外,与守卫武神城的武神军将大曦国的二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在武神城外。

大曦国自恃军容鼎盛浑然不惧,一面加紧攻打武神城,另一面则分兵抗衡远道而来兵困马乏的文圣军。同时暗中派快马奔赴西北,催促大晏国的铁骑尽快赶来支援。

哪知快马刚刚派出不到一日,便又折返回来,同时带回一个让大曦国惊恐交加的消息。镇魔城大将军郑奇英已于三日前击败大晏铁骑,目前正在衔尾追击大晏国残部。

当日夜,两支从大曦国内来的使团来到了武神城外,其中一支进入了大曦国的军营之中,另一支则进入了武神城内。

使团来自大曦国,但却不是大曦国的皇帝陛下派来的。原来就在几日之前,大曦国内的几大家族听闻大曲国内乱已平,深感不安,便紧急觐见大曦国皇帝,痛陈利害,恳请皇帝下旨撤兵,与大曲国修复旧好。但奈何大曦国皇帝陛下刚愎自用,恕不采纳谏言,甚至还要增兵武神城,想要将其一举击破。

被皇帝顽固态度激怒的几大家族,当晚便发动政变,将大曦国皇室所有成员全部诛杀,并改国号为南联盟,国内政权由几大家族联合执掌。

推翻了顽固的大曦皇室,南联盟连夜派出两支使团奔赴武神城,一方面向大曲国表达臣服之意,同时愿意解散军队,仅保留一部分维护国内治安的武装力量,并赔偿巨额赔款。另一方面,动员了几大家族在大曦**内的势力,当场解除了原大曦国领军主将的军权,将其军内党羽全部诛杀,首级于翌日送进武神城内,以示诚意。

大曦国成为了历史。

被郑奇英追赶的狼狈不堪的大晏国残余军队终于是退回了其国境内的金汤关,凭借着山高关险,挡住了咄咄逼人的郑奇英。

自此,天下大定,大曲国的霸主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三国动荡结束之后,大曲国第四任黄帝刘熹下令论功行赏,大宴群臣。此一役,首功之人当推郑奇英,刘熹亲自为其牵马执鞭,赐其司马之衔,并赐免死铁券,所率余部皆有重赏。一时间人人升官发财,天下太平。

五日后,郑奇英及所余二百亲卫在返还镇魔城的途中被山匪所袭,全员阵亡。郑奇英在文圣城内的祖宅当晚亦遭一伙不明来历的匪人闯入,全家上下四十余口全部惨遭杀害。其祖宅也被焚之一炬。

顿时,天下皆惊。皇帝刘熹震怒之下,严令彻查,同时派遣御林军大统领星夜赶赴镇魔城,好言安抚镇守其间的朱雀部,承诺必定找出杀害郑奇英的凶手,还其一个公道。

华历9年11月,经过近三个月的调查,兵部左侍郎嵩明因勾结匪徒杀害郑奇英,被判斩立决,兵部尚书吴郗以失察之罪被革职待用。同时下令兵部派遣军队,将郑奇英遇害区域周边百里之内的所有匪类清缴诛杀。追封郑奇英护国公,谥号武襄,以国礼葬之。

下葬当日,武神城全城素缟,刘熹扶棺几度哭至昏厥。

郑奇英遇害案就此盖棺定论。

华历9年12月的某一天,几辆寻常的货车吱拗吱拗的驶进了大晏国的都城泰宁城,其中的一辆货车内,躺着一名满身烧伤的少年,少年的身上缠满了纱布,有些部位的纱布被黄色的油脂浸透,一滴一滴的落在车厢里。货车每一次轻微的颤抖,都能听到少年喉间隐忍着的呻吟声。少年的左脸焦糊,一只干瘪的眼球挂在眼眶外边。另一边完好的脸庞肤色也是焦黄色、皱巴巴的。但是右眼却是明亮异常。少年睁着右眼,死死地盯着东方。

华历13年,一个戴着假面叫做贺兰袆卜的青年在大晏国的军队中,如一颗新星般冉冉升起。这个被后世称作“鬼面战神”的年轻人,凭借数十年间与大曲、魔族百余次交战而不败的赫赫功勋,让自己的家族获得了不败战神的美誉,成功跻身大晏国七大家族。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百年时间转眼而过。

华历一一六年,相比起中原的其他地方,古老雄伟的泰宁城这一年显得尤为的热闹。先是大晏国臣民的骄傲,有着西北第一铁骑之称的雷骑于镇北城再次重创魔族,紧接着,有着不败战神家族美誉的贺兰家年轻的家主贺兰焚霜被左相杜若普、监察御史胡惠之等重臣联名举报有暗通魔族之嫌,并拿出数十封贺兰焚霜与魔族的往来书信作为物证,同时又有贺兰焚霜的副将等人作为人证,经过仅仅三日的查证,确定证据属实。震怒的皇帝陛下亲自下旨,将贺兰家全家抄斩。

泰宁城的民众们还沉浸在贺兰焚霜叛国通魔的震惊中没缓过神来的功夫,又一则消息将人们震得目瞪口呆。

有着“艳冠群芳”之称的大晏国长公主、四大上柱国之一叱罗威的夫人、淮国夫人、皇帝陛下的亲妹妹拓跋青重疾缠身数月后,不治身亡。

葫芦巷位于泰宁城的西边,周边住的大多是商贾富户,一条贯穿泰宁城东西走向的太古街将葫芦巷分成了南北两巷。临近葫芦巷这边的太古街两旁,多是一些酒肆布庄青楼等商家。不论黑夜白昼,总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往来。

同福客栈就坐落在葫芦巷南巷与太古街的转角处,作为一个二十多年的老店,在这一带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同福客栈前面是一栋二层的小楼,提供酒水餐食茶点等,后面则用来住宿。

正值晌午,前面的二层小楼里坐满了附近的老客或是路过的行商,客栈的老掌柜正呼喝着小二赶忙给客人上菜,这时就听到坐在一楼临床的几个老客说到了最近泰宁城发生的几件大事。

作为都城的居民,天子脚下,行政中心。闲聊的内容可不会像那些乡下的村夫土财主一样的家长里短。海宽天空高谈阔论,什么朝中又有哪位大员昨日被皇帝训斥了,又或者镇魔城那边又斩落了多少魔族的头颅之类的。

今日老几位聊得正是这几日刚刚发生的长公主病逝的事情。

只听得其中一位感叹道“哎!您几位说说啊,还真是好人不长命啊,长公主那可是咱大晏的第一绝色啊,这怎么说没就没了。”

身边的一位赶忙附和道“可不是吗!要不书里面说的好嘛,天妒红颜啊!”

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人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的说到“哼!什么重疾缠身,都是糊弄人的。我可是听说,压根就不是外面传的那会事。”

几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赶忙催促道“咋回事,还有小道消息,快说说看。”

一旁的老掌柜也是听到那人如此说道,也赶忙支棱起耳朵,生怕错过了小道消息。

那人见吊起了大家的兴致,四周瞄了瞄,见周围没有其他人注意到这里,老掌柜那也不是外人,也不在意,继续压低声音说道“我可是听说,那长公主根本就不是病死的,是被人逼死的。”

“哦!怎么说?”见那人卖关子,周围的几人也是给足了面子,扮演着合格的听众,站在一边的老掌柜,这时也提着一壶烧酒凑了上来,给那几人都满上一杯,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

“吱溜”那人得意的举起酒杯抿了一口,这才说道。“我听隔壁街坊家给宫里倒金水的二小子说,长公主前些年的时候与那被砍了脑袋的贺兰焚霜私通,还给姓贺兰的生了个野种。其实宫里和上柱国老早就知道了,但是奈何贺兰家当时军权太大,他们都惹不起,也就忍气吞声了,这不贺兰家私通魔族,全家抄斩。那上柱国戴了这么多年的绿帽子哪里还能忍得了,回去就把长公主逼死了。这事毕竟有损皇家体面,宫里也不好追究,这不就对外宣称是病死的嘛!”

那人端起酒杯又美美的抿了一口烧酒,又说道“我还听说啊,住在南巷子第四户的,里面就住着长公主给贺兰焚霜生的野种。这不,前几天刚刚传出公主的死讯,就来了一伙大兵把那户给围起来了吗,说是抓捕曲国奸细,其实啊,就是为了抓贺兰家的余孽。”

那人正口沫横飞间,便听到街上转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几人闻声望去,便见到刚刚那人提起的抓捕贺兰余孽的那伙大兵,踏着整齐的步伐离开了葫芦巷。大兵走后不久,便看到一个小丫鬟从那户人家里跑出来,跑到街角看到了那伙大兵远去的身影,便欢天喜地的转了回去。

“打脸了吧!一天天的净瞎掰,胡说八道。”听众几人顿时纷纷嘲笑起那人,那人一脸懊恼的神情,嘟囔道“这个二小子一天净他妈满嘴胡话,看老子回去不收拾他”

众人顿时嘻嘻哈哈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