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接过去一咕噜全喝完了。
厨房锅里,李春燕特地给赵勇留了饭菜。
从锅里舀出来还温热,她就直接端进了屋。
赵勇端着搪瓷大碗,一顿狼吞虎咽。
吃饱喝足,他才把事情的处理结果告诉姐妹二人。
秦秀华涉嫌绑架,张大山涉嫌犯流氓罪,这两人都得经过镇上警察的进一步调查,再做出处理。
不过王菊香一口咬定,张大山跟秦秀华的计划她并不知情。
再加上她在警察面前又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警察看她年纪大了,也就不打算追究她,把她给放了。
至于薛佳琪,她在镇上打了电话,没过多久城里就来了一辆小汽车,把她给接走了。
“佳琪妹子找到家人就好。”
听完这些,沈晴晴终于放心了。
“哎呦,跟他们这种恶毒的人有亲戚关系,我想想都臊的慌。”
李春燕在一旁愤愤不平的跺脚。
她真想把张云扬的身世一股脑说出来。
却被赵勇恶狠狠的瞪了一眼,“你就少说两句吧。他俩再怎么说也是云扬的哥嫂。”
“行,那你们聊,我去洗碗。”
李春燕端起桌上的搪瓷碗,气冲冲的出了屋子。
“晴晴,思思,其实我今天去镇上还办了一件事。”
“你们是从城里来的,应该知道,城里早几年前就全部通电了。”
“前段时间我去镇上开会的时候,听镇长说咱们镇上要选一个村子作为农村通电试点。”
“毕竟在农村通电需要耗费不少人力财力,有些村庄离城远,有些村子人口少,都不符合标准。”
“综合考量下来,咱们村还算符合各项条件,所以我今天去镇上,顺便去提交了申请材料。”
村子里不通电,村民们一到晚上只能点煤油灯。
煤油灯光线暗淡,气味又重,其实一点也不方便。
如今有这样的好机会摆在眼前,赵勇作为村支书肯定要努力为村民们争取。
“二舅,这可是件大好事啊!”
沈思思激动的拍手。
细心的沈晴晴却发现赵勇的脸上除了欣喜之外,还挂着几分担忧。
“二舅,是不是在提交材料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
被沈晴晴看穿心思,赵勇叹了一口气:“像这种好机会,别的符合条件的村子自然也要努力争取。”
“我提交完材料,要走的时候发现咱们隔壁刘家村,也提交了材料。”
“而且我还听到刘家村村支书的儿子刘传雄,私下要请镇长吃饭。”
“我感觉这试点的名额,很有可能被刘家村给抢了去。”
其实这才是赵勇最担心的地方。
要是公平竞争的话,镇上会派领导下来考核两个村庄的综合情况。
可那刘传雄既然私下跟镇长有交情。
就说明这个所谓的试点名额很有可能被内定!
“这也太不公平了!私下请镇长吃饭,说不定还会送礼行贿呢!”
沈思思愤愤不平道。
“二舅,那咱们村能不能想想门路?要是能托关系跟领导搭上线,说不定还有回旋的余地。”
相比急躁的沈思思,沈晴晴就冷静理智一些。
况且她能察觉到,赵勇似乎是故意要把这件事情讲给她听的。
“晴晴,二舅也不跟你卖关子了!你们姐妹俩填申请,来咱们村支援农村建设的时候,填写过个人资料。”
“我看过你俩的资料,你母亲好像就是在县里电网局上班的,你看能不能……”
赵勇铺垫了这么久,终于说出心里话。
他一个农村小支书,顶多跟镇上的几个领导打过照面。
让他托关系找人根本不可能。
但自家这个侄儿媳妇儿,毕竟是城里来的,说不定能有门道。
“二舅,那个女人不是我们的母亲!她是害死我妈的小三,再说了,她怎么可能帮我们?”
还没等沈晴晴回答,沈思思就拍着桌子,一脸窝火的说。
“二舅,这件事情关乎整个村子村民的利益,等云扬哥回来了,我再跟他商量商量,我也再考虑考虑吧。”
沈晴晴表情凝重,她思考了几秒,才慎重的回复赵勇。
她知道赵勇是个一心为村民谋福利的好书记。
可家里的那个女人,以前就视她和妹妹为眼中钉肉中刺。
要不是为了摆脱那个恐怖的家庭,她跟妹妹也不可能义无反顾要来支援农村建设。
当初她姐妹俩走的时候,已经跟家里人闹掰了。
现在让她舔着脸回去求继母帮忙,那个女人愿意帮忙吗?
“好,晴晴,我知道你心地善良又懂事儿,这件事儿你要是帮得了就帮,帮不了也别为难,二舅再想想其他办法。”
赵勇点了点头,苦笑着安慰沈晴晴。
时候也不早了,沈晴晴便领着沈思思回了家。
一路上她心事重重。
沈思思发现姐姐情绪不佳,便主动安慰道:“姐,这件事咱俩确实帮不上什么忙啊!”
“再说了,那个女人以前不也只是工厂的一个小职员?她也是只能托了关系才被调到电网局的。”
沈思思倒是觉得,她俩那个所谓的继母,估计也没那么大的职权。
沈晴晴摇了摇头,轻叹一口气:
“思思,你难道忘记了那个女人的二哥是当官的?”
“咱爹当年不就是仗着那个女人有个当官的哥哥,才敢背着妈妈跟那个女人乱搞么?”
“她没这个职权,可不代表她哥哥没有。”
听完姐姐的这番话,沈思思心里也乱麻麻的。
“算了,姐姐,咱们就别想这些了,等姐夫回来再跟姐夫商量吧!”
“姐夫那么有能耐,说不定他能想到好办法。”
在这种时候,沈思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家姐夫。
要是让姐夫知道她俩回家求继母帮忙,可能会被为难,姐夫肯定舍不得她俩受委屈!
再说了在农村好多地方都不通电。
连她们这种城里来的知青都能习惯没有电的生活,更何况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人呢?
大部分人对生活的要求就是吃饱穿暖,隔三差五再吃上肉就已经是一件幸事。
这个年代农村人的物欲低,人也容易满足。
知足常乐说的就是大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