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为了家族我只能一门三不绝 > 第108章 北方镇

为了家族我只能一门三不绝 第108章 北方镇

作者:吃货甜汤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07:06:11 来源:小说旗

张大龙听大姐这么数落,满不在乎地撇了撇嘴。瞅见周李氏不在屋里,他迅速从怀里掏出一沓厚厚的钱,“啪”地一声放在茶几上,往前推了推,说道:“姐,这钱你拿着!”

大凤正坐在一旁,目光扫到茶几上的钱,眼睛瞬间瞪得滚圆,脸上写满了惊恐。下一秒,她两三步冲到张大龙跟前,伸手一把揪住他的耳朵,把他从沙发上拽了起来。

张大龙疼得“哎哟哎哟”直叫,一只手捂住耳朵,另一只手轻轻抓住大凤的胳膊,哀求道:“疼疼疼!大姐,快松手,耳朵都要被你揪掉啦!

”他心里清楚大姐是关心自己,即便疼得厉害,也不敢用力挣扎,生怕伤了大姐。

可大凤不仅没松手,反而又加大了力气,质问道:“这钱是从哪来的?怎么一下子弄这么多钱!”

张大龙实在疼得受不了,手上微微用力,巧妙地挣脱了大凤的手。

他捂着耳朵,龇牙咧嘴地揉了好一会儿,才抱怨道:“大姐,你下手也太狠了!”

一旁的两个小外甥看到这一幕,笑得前仰后合,拍着手叫嚷:“娘揪舅舅的耳朵啦!娘揪舅舅的耳朵啦!”

张大龙重新坐回沙发,面对大凤审视的目光,解释道:“姐,这钱是我这段时间挣的。”

“不可能!”大凤眉头紧皱,压根不相信,“你做布生意才多久,怎么可能挣这么多!”

“真的,姐!”张大龙一脸认真,“这段时间,我不仅自己卖布,还发动了舅家、你家舅舅。三婶娘家舅舅一起帮忙卖。这就是这段时间的全部收入,我都拿过来了。”

“真的?”大凤将信将疑地问道。

“真的,姐!我这次真改好了,不再瞎混!”

大凤听了这话,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她走上前,心疼地摸了摸张大龙的耳朵,关切地问:“刚才姐下手重了,疼坏了吧?”

“没事,姐!”张大龙咧嘴一笑,“我皮糙肉厚的,这点疼算啥!”

大凤瞅着茶几上的钱,又瞥了张大龙一眼,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问道:“你把钱拿给我,啥意思?显摆呢?”

“姐,哪能啊!”张大龙赶忙摆摆手,解释道,“我知道星期天大爷叫大家回去,肯定是要给我张罗媳妇的事,让大家凑钱。

我这段时间也挣着钱了,要是直接反驳大爷,不让你们出钱,大爷肯定觉得在我娶媳妇这事上没帮上大忙,心里不得劲,指定得生气。

所以我想着先把钱给你,到时候你和二姐、三姐、四姐合计合计,看需要多少钱,就从这一万块里出。咱们主要就是别让大爷不痛快。”

大凤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打量了张大龙好一会儿,说道:“这哪行啊!要是让你大爷知道钱是你出的,还不得训我一顿!

这事儿不能这么办。钱你先拿回去,我找二凤、三凤、四凤商量商量。要是她们手头紧,真缺钱,再找你要。”

张大龙又把钱往前推了推,坚持道:“姐,你就先拿着!我那边还有钱花。要是你们不想用这钱应付大爷,就把钱分了,就当我给四位姐姐赔不是了。”

大凤走上前,像小时候那样,抬手轻轻拍了拍张大龙的脑袋,随后把钱拿起来,直接塞进他怀里,语重心长地说:“龙啊,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千错万错都不是你的错。往后好好干,姐还等着靠你撑腰呢!”

张大龙抬起头,眼眶微红,喊了声:“姐……”

“行了,大龙。”大凤看了看天色,催促道,“天不早了,你赶紧去你四姐家吧。”

“那行,姐。钱我先拿回去。要是哪个姐姐缺钱,你可一定跟我说!”

“知道啦!”大凤笑着点点头,“我弟现在有本事了,姐还等着享你的福呢!”

“姐,我向你保证,往后一定好好干,多挣钱孝敬你!”张大龙目光坚定,语气诚恳。

说完,张大龙转身看向坐在一旁的两个小外甥,笑着说:“小文、小武,星期天舅舅给你们做好吃的,你们早点去姥爷家!”

“知道啦,舅舅!”两个小家伙齐声应道。

“那行,我先走了。”张大龙冲他们摆摆手,转身出了屋门。

他来到院子里,解开马缰绳,利落地翻身上马。

这时,大凤也跟了出来,准备送他一程。张大龙看着大凤,关切地说:“大姐,天这么冷,你快回去吧。我先走了!”

说罢,一夹马腹,骏马嘶鸣一声,踏雪而去。大凤站在门口,望着弟弟那健硕的背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北方镇原名松河镇,被四座巍峨的大山紧紧环抱在盆地之中,宛如世外桃源般静谧,可地下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宝藏,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大型多金属矿田。铜、铁、锌、金、银,甚至煤矿等各种矿物质,在这片土地下沉睡了不知多少岁月。

1957年,国家为开发这里的矿产资源,迅速成立了矿业建设筹备处。

筹备人员日夜忙碌,风餐露宿。仅仅一年,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这片土地有了正式名号——松河矿业局。

1960年,松河镇更名为北方镇,松河矿业局也顺势改名为北方镇矿业局。

到 1961年,经过数年紧锣密鼓的筹备与建设,北方镇矿业局正式投产。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小镇的宁静,也奏响了繁荣的序曲。此后,随着矿业的持续发展,北方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服务矿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小镇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配套工厂与单位。

有矿山机械修理厂,有专注科研的科技设计厂,为矿业局提供技术支持。

教育方面,从小学、初中,甚至职高一应俱全,同时还有专门的工人高中,为矿业集团培养和储备人才。

医疗保障体系也十分完善,不仅有医院,还有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为丰富职工精神生活,镇上建起了文体俱乐部、电影院,还组建了文工团。

此外,机修厂房、工程队、线路工程队、集水站和小型发电站等单位,保障了小镇生产生活的有序运转。

算上下设的13个矿场,北方镇矿业局拥有员工1万多人,带动小镇总人口达到5万多。

松河镇绝大部分都归属于矿业局管理,丰富的矿产资源让矿业局赚得盆满钵满。

矿业局效益好,工人工资待遇也远超其他地方,经济水平甚至比县城还高。

也正因如此,张大龙的二舅、三舅才动了来北方镇卖布的心思,毕竟这里的工人兜里有钱,消费力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