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天命缉凶录 > 第82章 各有安排

天命缉凶录 第82章 各有安排

作者:破虏将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07:24:21 来源:小说旗

“紫霞与你不同,她经历了太多世事变迁,又在白胜身边待了好几年,耳濡目染之下,必然会对其心性有所改变。”

陈寻制止了小青的辩解,继续解释道,“因此,我相信她的悲痛是真实的,也相信她对邓闲、对你的感情是真实的!”

“但或许有什么秘密与她自身的安危、利益相关,即便与白胜有关,她也不愿意说出来。”

“就比如邓闲在临死之前所说的证据,你是亲耳听到的,而经过我们的搜索,发现关键点便在紫霞身上。”

“可惜的是,她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不肯说出来,这就难免让人怀疑了。”

“不会的!”

小青对紫霞的感情深厚,急忙说道,“也许姐姐有苦衷,我去劝一劝她就好!大人千万不要抓她!”

陈寻见她脸色发白,便温言安抚道:“你放心,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要并未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若只是为了日后生计或是金银财帛,我定会宽容处置。”

“这也是我让你尽快安排邓闲葬仪的原因,据我判断,关键或许就在桃花谷内的凤梧亭!”

“这些事你心里清楚就好,不可说出来!若是紫霞能够迷途知返,将来你们姐妹还可以在一起,共同管好这仙乐楼!”

“小青一定铭记在心,请大人放心!”

听到陈寻这么说,她总算放下了一半的心,脸色也缓和了不少,“我这就去安排,绝不会有所耽误。”

“等一等!”见小青转身欲走,陈寻叫住了她,说道,“日后若是没有其他人在旁,你叫我大哥就行!”

小青闻言一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脸颊微红,低低的应了一声“嗯”便匆匆离去。

“木兄,你在这县城里人头熟,与邓闲也算有些交情,葬仪之事就帮着小青一起处理,如何?”

“典史放心,这件事我自会全力协助,不过大人将这么大的生意交给小青,是否有些不妥?”

听完了陈寻的想法,木清还是不太放心,提醒道,“她终究是个女子,太过娇弱,恐怕未必有这个本事撑得起来!”

陈寻却是摇头笑道:“这一点你不用担心,小青聪明能干,心地又不错,再有人从旁襄助,绝对没有问题!”

既然陈寻有这个把握,木清也就不再劝说,而是提醒道:“按照朝廷的律例,像这种涉案之店,先要收归县衙,再统一进行竞价出让,这一步绝不可省略,否则便会受人诟病。”

“你们的县令大人一定会配合的!”

陈寻手指着桌上的供词、账册说道,“白胜出手豪阔,其中不乏给孙三思的贿赂,当然金额算不上太大。”

“但是他并未犯下什么大恶,因此只要我抬一抬手,这件事便可遮掩过去。”

“既然如此,仙乐楼竞价只能算是他所付出的代价之一。”

经历了这段时间的风波,他也隐隐察觉的局势瞬息万变,便多留了一个心眼。

就在陈寻忙于调查之时,在县衙后院休息了两天的钦差大人顾襄终于恢复了正常。

县城最好的大夫,用了最好的补品,县令孙三思还早中晚三次前来看望、问安,表现的甚为殷勤。

“孙大人,你也是一县之长,总要多费心处理政务,不用如此客气。”

顾襄接过俏丽的丫鬟递上的香茶,喝了两口道,“我只是一时脱力,并无大碍。”

“如今丹阳县上下,没有哪一件事比钦差大人的身体安康更重要!”

孙三思一本正经的回禀道,“您为国事操劳过度,正应该好好歇息一番,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嘛。”

“至于白胜、肖媚娘之案,下官已经交给陈典史处置,这两日都在外面跑,想必会有所进展。”

闻听此言,顾襄将手里的杯子放下,挥了挥手,让伺候的丫鬟出去,这才问道:“这两天陈典史都在外面?还未开堂审案?”

“是!陈典史派人去了火油坊,封了仙乐楼,据说还要给那位死去的邓闲办身后之事,确实未曾提审白胜、肖媚娘,还有被抓回来的那些人。”

孙三思字斟句酌的说道,“下官想,或许陈典史查案是另辟蹊径吧。”

顾襄重重的咳嗽了两声,心中甚是不满。

有些话他不方便说出来,但陈寻难道不清楚他们抓白胜的目的是什么?

关键是要找出究竟是谁在永胜乡放火,最终找到于承宗于少保,这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当此之时,花费时间精力给一介平民百姓办什么葬礼,岂不是本末倒置?

邓闲这个人冒死为他传递信息,也算是个不错的年轻人,顾襄对于其死不无惋惜,但处在他的位置,承担的使命之重,不容许他有太多的妇人之仁。

“对了,陈典史还说,想请大人为邓家提一个匾额,以为表彰!”

孙三思低着头,没有看见顾襄的表情,自顾自的说道,“下官以为,这既可以表彰邓闲,也有利于钦差大人宣示皇恩天威,乃是一件好事啊。”

“连你也这么想,看来这必定是一件好事。若是此案能够顺利解决,我自然会亲笔题匾。”

顾襄的口气平淡,听不出褒贬,但落在孙三思的耳中,却是心中一惊。

他父亲教导他为官的诀窍之时,重点说了四个字:窥伺上意!

听起来顾大人似乎对陈典史的审案进度有些不满啊,否则怎么会加上前提条件?

“既然陈典史说过,他在三天之内便能破案,我们便拭目以待就好了。”

顾襄终究是朝廷大员、钦差大臣,气度还是有的,“他行事有时虽然脱离常规,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大人所言甚是!还请早些歇息,若有紧要之事,下官自会及时禀报。”

顾襄看着眼前看起来明显比独孤文精明甚多的县令,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主意,问道:“陈典史是个难得的人才,想必你也听说过他的事迹,在宜城县屡屡建功,此次若是破案,总该有所提拔。”

“我听说丹阳县的县丞空缺了不少时日,你觉得将他调来此地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