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天命缉凶录 > 第1章 古刹惊变

天命缉凶录 第1章 古刹惊变

作者:破虏将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07:24:21 来源:小说旗

嘉道四年,六月十九日。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黄历上说,今日宜祈福,忌求财。

今天一大早,天宁寺前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虔诚的香客蜂拥而至,不仅是本县的,还有许多是专程从外地赶来。

天宁寺是千年古刹,寺内所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极为神异,据说但有所求,无不灵验。

寺内香烟袅袅,寺外也是热闹非凡、人声鼎沸,早就摸透了香客心理的商贩们卖力吆喝着:

“三炷清香,财源广进、身体康泰!”

“九柱高香,家宅平安、万事顺遂!”

“三十六柱龙头香,便能蟾宫折桂、福禄寿大全!”

一位浓眉大眼的年轻人抢占了最好的位置,随着香客手里一串串铜钱落入他的钱囊之中,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乐的嘴都合不拢。

他正干到兴起,冷不防身后被人拍了一巴掌,传来淡淡的一句:

“真有这么灵验吗?是不是骗人的?”

“你也不打听打听,我王顺的香再灵验不过,十文钱三根请不请?”

等他不忿的回过头来,才看清楚身后所站之人:二十出头的年纪,身材颀长、面容清俊,正是宜城县的典史陈寻。

“十文钱三根?”

陈寻似笑非笑的反问道,“你上个月还说是七文钱三根,如此说来,你这些年少交了很多税钱啊!”

“四爷,您就不要吓唬我了!”

按照官员序列,一县之中,典史排在县令、县丞、主簿之后,故此习惯被称为四爷。

王顺压低声音道,“我也就是趁着今天生意好,多赚几个,平常都是七文钱三根,童叟无欺!”

“算了,算了,县里赋税钱粮归你那个远房二叔管,我就只当不知道!”

两人本就是街坊,陈寻知道这王顺是个勤快人,还要养一大家子,负担不轻,便挥手放过了他。

“多谢四爷高抬贵手!”

王顺也很懂得人情世故,数了数背囊之中的存香,又掂了掂钱囊,嘿嘿笑道,“大概再有一两个时辰就卖完了,今天生意不错!晚上红袖招,请四爷赏光!”

红袖招是县城里最大的酒馆,有最好的烈酒,最殷勤客气的伙计,最美味的菜肴!

最出名的还是当垆卖酒的老板娘,称得上艳色倾城!

不要说王顺,就连陈寻这样的人进去喝顿酒,也得花半个月的俸禄,因此他笑着摆摆手说道:“你挣几个钱也不容易,留着给娘子买件新衣裳吧。”

“四爷,我记得今天不是你的休沐之日吗?怎么不多睡一会?”

王顺感激的笑了笑,好奇的问道,“往日很少见您往天宁寺来,莫非今天有什么事要办?”

陈寻扫了一眼寺门前的盛况,缓缓说道:“倒也没什么事,只是在房里听着热闹,想要过来看一看。”

“天宁寺的香火越来越旺,观音菩萨的信徒之中老弱妇孺不少,若是发生什么踩踏事故,难免出现损伤。”

王顺闻言,嘿嘿一笑,恭维道:“说实话,香客的踩踏受伤事故每年都有,但自从四爷上任以来,给天宁寺的和尚们订了章程,让他们控制人流,逐次放行,秩序好多了!”

“您看,无相、无尘守在门口,等闲人也闯不过去,只能老老实实的排队!”

王顺嘴里的无相、无尘便是天宁寺的看门僧人,不仅膀大腰圆,而且学过几年罗汉拳,往寺门口一站,便如护法金刚一般。

王顺是个伶俐人,见陈寻闻言微笑,便知道这话他爱听,便顺势道:“咱们宜城县的百姓都说,只要有四爷在,坏人无处遁形,大伙儿都能安心过日子!”

这番话虽有阿谀之嫌,倒也算不上太夸张,陈寻虽然担任典史不过三年多,但已经成绩卓然,破了好几桩悬案,还肃清了一股盘踞多年的顽匪,威望名声确实颇高。

而且他所提出的许多新鲜举措,不仅便利了百姓,也方便官府查案。

比如下发给天宁寺的文告,不仅规定了寺院守护的一整套规则,而且对于遭遇突发的劫财、伤人事件都有明确的细则,以便遵循办理。

据说道信方丈在接到文告之后,反复读了三遍,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对左右的僧众说道:“这位典史大人颇有治世之才,在弱冠之年便能思虑周详,看来前世是有宿慧的。”

也许他只是随口一说,但却无意间说到了真相!

陈寻本非宜城县之人,幼年之时逃难至此,不仅与家人失散,而且罹患重疾,在生死一线之间被一名姓陈的老儒所救。

因为他前事尽忘,不知过往,便被老人收为义子,给他取名“寻”字,也是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够找到自己的出身所在。

但是没有人知道,原先的孩子在被发现的前一刻便已魂飞魄散,如今能够活下来,便是凭借后世一道枉死的神魂,而种种创新的举措也来自于他后世的记忆。

因此陈寻也已经算是两世为人,他十分珍惜这一世的人生,想要踏踏实实的做些事,守护一方安宁。

就在两人说话之际,突然寺内起了一阵骚动,随后便有惊呼之声响起,犹如炸雷一般,人群犹如潮水般向外涌来。

陈寻的耳尖,听到似乎是有人在高喊“杀人了!快跑啊!”

寺门口尚未进入的香客们,都不明所以,面面相觑,手里捧着刚请来的香,不知是不是应该进去。

“不好!难道出了命案?”

典史的主要职责便是缉盗、典狱,陈寻心思极为敏锐,见状连忙吩咐道:

“大顺,你赶紧去衙门,叫邢捕头、燕捕头带齐人马,即刻前来。”

王顺知道轻重,没有多问一句话,即刻转身飞奔而去。

寺门本有无相、无尘维护秩序,但骤然见到人潮汹涌向外冲,便有些慌乱,不知如何是好。

“我乃宜城县典史陈寻,大家不要慌乱踩踏!”

“若是有人借机生事,或是意图逃逸,严惩不贷!”

“无相、无尘你们守住寺门,不许放人出来!”

“寺外之人,立即后退,以免涉入凶案!”

他一声大喝,中气十足,犹如半空之中闪过一道霹雳,竟然硬生生的压过了人群的喧哗!

寺外的香客都怕惹祸上身,听到有人发号施令,不敢违拗,纷纷依令而行,甚至有些一只脚跨入寺门之人,也退了出来。

刹那之间,寺门口便腾出了一小片空地。

守门的僧人更是不敢怠慢,横身拦在寺门前。

内外隔绝!

这就是陈寻所要达成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