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阿姐,我中举了! > 第36章 分成与买断

阿姐,我中举了! 第36章 分成与买断

作者:螳螂爱跳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1:05:39 来源:小说旗

张银宝听了陈及冠说的话,纠结看着栩栩如生的画像,“可是,我着实喜欢这画像的紧。”

他如今十余岁,虽然未到弱冠之年,但已知晓男女之事,古代男女是十分早熟的。

如此漂亮仙子,哪怕不是真人,他也不想让于旁人。

陈及冠劝道:“不过是一虚构之人,有笔在手,他日你想要多少,我再画就是了。”

张银宝恋恋不舍卷起画像,“既如此,等下学后,我叫仆人明日回县城一趟,把这画送到书铺便是了,顺便让家中再给我准备些吃食。”

陈及冠拱手,“多谢张兄,这份情谊,在下记住了。”

张银宝摆摆手,“只要冠弟别忘了再给我作上一幅苏媚娘画像即可。”

徐锦书轻咳一声,“冠弟,切莫忘了为兄,届时多少银子,你说个数就成。”

虽然表现的很阔气,但徐锦书在心里默默祈祷,千万不要卖了高价银子,否则他可负担不起。

但下一瞬间他就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冠弟家境窘迫,品性上乘,彬彬有礼,他怎可有如此想法。

应该卖高价,银子越多越好。

陈及冠笑了两声,“都有,两位兄长都有。”

张银宝收起嬉笑,正色看着他,“冠弟,有一事我当事先说明。”

陈及冠看着他,“张兄,请讲。”

“你也知晓,我乃是商贾之子,在商言商,按照家中书铺规矩,字画一类,应当是直接买断。”

“书铺里的朝奉会估算字画价值,买断以后,字画所卖的收益尽数归于书铺。”

朝奉就是典当师傅,这些人是字画行业里的老师傅。

张银宝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若是字画的价值不好估算,也会放于书铺售卖,所得会按照三七进行分成,你七,书铺三。”

“不过我乃是少东家,无论如何处理,书铺都不会从中收取任何价钱。”

他不愧是商贾之子,将事情摊开明明白白讲清楚,最后又说不收陈及冠中间价。

这份人情送的自然而然,叫人记挂他的好。

陈及冠连忙道:“怎可如此,不成规矩不成方圆,张兄还是按照书铺的规矩来,否则我宁愿不卖这画。”

张银宝哈哈大笑,“冠弟,你我之间不必如此见外,区区一些银两,我张银宝还不放在眼中。”

陈及冠在这件事上十分坚持,你来我往推辞半晌,张银宝这才无奈接受,但陈及冠也在心中记下了他的情谊。

陈及冠趁机问道:“张兄,不知话本一物是买断还是分成?”

如果是买断的话他就要考虑了,毕竟买断的价格一般不会高,着实太亏了些。

张银宝回答:“话本通常为分成,不过我家书铺规模较小,很少收话本,都是从外地的书铺购买话本,运回到县城,转手赚个差价罢了。”

“冠弟你放心,若是你写的话本不差,为兄一定帮你在家中说话。”

陈及冠又问:“不知如何分成?”

张银宝回想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他,“约莫是二八分成,你二,书铺八。”

他解释道:“冠弟,要让你知晓,印刷书物,路途运输,都是不小的耗费,书铺也只是赚个辛苦钱。”

陈及冠理解点头,“如此已经极好。”

他从没有妄想这时代的小说能和前世一样,达到五五分成。

前世的科技如此发达,构建一个网站平台就可以了,成本无限降低。

但是古代是要实实在在用昂贵的白纸去印刷,还要动用镖局,运输到各处,甚至还要承担销售任务。

当然,如果话本足够好,有的是书铺愿意做这等费心事,毕竟一本普通的话本也得一两银子。

好一些的话本卖的更贵,只要能卖出数量,绝对是一笔不菲的银子。

了解清楚后,陈及冠心中也有了底,打算把话本操持起来了,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素描画上。

素描画想来是卖不出什么价钱的,毕竟只是一个虚构的女子画像,也没什么意境,就像是后世的海报一样,单纯图个好看。

但要是他的话本推出,足够受欢迎的话,说不定连带着这些人物画像也会受欢迎,这就是联合效应。

日头西斜,黄昏如同迟暮老人,燃尽了最后一抹阳光。

徐锦书和张银宝背起书箱,朝陈及冠拱手,“冠弟,再会。”

“徐兄,张兄,再会。”

两人离开,秦峰和郭和也拿着石板从外面走进来,先将石板放好,随后开始收拾东西。

离开前,同样对陈及冠拱手,说了再会。

转眼间,学堂就变得空荡荡,反倒是下方的青山村热闹起来。

青山村背靠周秀才的学堂,逐渐富裕起来。

免税的田地暂且不谈,光是每年的秋税、人头税和土地税,上面来的徭役就不敢欺负他们,毕竟周秀才可以直接上报县令。

其次,这座私塾也可以为村里人创造收益,学子们居住在这里,吃喝拉撒总是要的吧。

虽然大部人都是从家里带粮食过来,但只要人居住在这里,就少不了消费,

别的不说,光是每日的柴火,学子都得交钱,这柴火可不是白白让你享受的,是青山村的村民一捆捆从山里抬下来的。

当然,说起来价格也不贵,每月学子的柴火费用,大约只要五十文铜钱。

而像是徐锦书和张银宝这等富少,租赁在村中的,那就消费更多了,吃喝拉撒都得花费铜钱从村中采购。

这如何不让青山村的村民高兴?

许伯和王婶儿更是其中的典型人物,有幸在私塾帮工,这可是在镇上都找不来的好事。

要不是他们和周秀才有血脉关系,才轮不到他们。

至于具体是什么亲戚关系,这就不为人知。

总而言之,每次学子放学,村里人看到这些稚嫩的学子,都会抱以最大的热情。

伴随着耳边隐隐约约的吵闹声,陈及冠先是回到宿舍,将书箱放下,这才迈步朝灶房走去。

灶房已经有不少学生,大多是十多岁的年纪,陈及冠虽然才八岁,但个头却没比他们矮多少,但面容看起来要更稚嫩些。

他一出现,立马受到大部分人的关注,这里面是皮囊外在的因素,也有他读书天赋好的名头,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有个秀才爹缘故。

陈及冠也没想到,秀才爹的名声在十里八乡如此出众,读过书的人似乎都知道,并且把秀才爹当做了榜样。

这也是为什么,陈及冠在私塾为何如此受欢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