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一九六、GTM52

史上最强大学 一九六、GTM52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衡平刚要起身告辞,副院长马平川推门而入,后面还跟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

马平川笑吟吟地打招呼:“哟,忙着呐!”

衡平很乖觉,马上闻弦歌而知雅意:“没有、没有,就是和徐老师聊聊研究生复试的事儿,已经聊完了。马院长您请坐。”

徐生洲也站起身,随手递过一瓶矿泉水:“马院长,有什么事给我打个电话就行,我直接到你办公室去,还劳烦你跑一趟。”

马平川尽管是杰青、副院长,面对徐生洲也不敢托大,毕竟眼前这位刚刚宣布解决了冰雹猜想,眼瞅着就要立地成神。哪怕自己没有抱紧大腿、鸡犬升天的想法,也没必要跟对方耍院长派头。那不纯粹给自己添堵吗?他笑着回应道:“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儿,就是听说你在办公室,过来和你聊聊。”

“这位是——?”徐生洲看向那位年轻人。

马平川连忙介绍道:“他叫曾奕霖,北洋大学韩成路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之前给我们杂志投过稿,你还是审稿人呢!”

杂志?

什么杂志?

徐生洲愣了有一秒钟,才想起他说的应该是《数学月刊》。

没错,章坚智老师过世后,便由马平川接手杂志主编之职。前不久,邀请徐生洲担任杂志青年编委的也是他。但《数学月刊》对稿件实行匿名评审,徐生洲真不知道这位曾奕霖写的论文是什么。

曾奕霖就像穿婚纱看偶像演唱会的小女生,满脸激动,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徐神,你好,我是你的小迷弟,真的,我特别崇拜您!尤其是看了您给我提的修改意见,觉得真是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切中肯綮,果然徐神就是徐神!对了,我叫曾奕霖,你可以叫我‘小曾’。”

徐生洲看着和自己年龄相仿佛的曾奕霖,“小曾”二字怎么也叫不出口,而且更关心另一个问题:“你写的论文是?”

曾奕霖有些羞赧:“嗯,我写的是包含局部刚性Fano除子的Fano流形。”

徐生洲马上回想起来,那应该是他审稿的第一篇论文:“我有印象。总体来说写得还不错,思路清晰、表述透彻,态度也很端正,没有故弄玄虚。”

没办法,徐生洲也不知道该怎么夸奖一篇含水量能跟西瓜媲美的初级新手论文。就像面对300斤的姑娘,昧着良心夸她身材好,夜里会内疚到失眠的,只能称赞她的人品、她的温柔。

曾奕霖倒是个懂事的,知道弦外之音是什么:“非常抱歉,我的论文不是很成熟、很深入……”

徐生洲笑道:“你才刚读研究生,代数几何本身入门又比较困难,不够深入也在情理之中。再多学习几年,自然而然就会沉浸其中。”

曾奕霖头垂得更低:“我已经研三了……”

现场气氛一度非常尴尬。

徐生洲脚趾直扣地:请问,能撤回上一条语音吗?

这时马平川笑着打圆场道:“就像小徐说的,代数几何难度非常大,咱们学院很多学生碰都不敢碰,小曾能够入门,已经非常难得了!但你不能拿小徐作为标杆来衡量自己,毕竟他是本科就能发‘四大’的奇才,别说咱们国内,就在国际上,那也是年轻一辈的翘楚。”

曾奕霖非常认同地点点头:“徐神确实非常厉害!虽然写的论文我看不懂,可在审稿意见中对我论文的修改、还有给我的提示指点,都让我受益匪浅,甚至可以说是拨云见日,给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马平川道:“小曾的导师韩成路教授,小徐你可能不太认识吧?”

徐生洲表示自己半路出家,确实不认识这位圈内大佬。事实上,别说没看过他的论文,就连在论文的参考文献都没见过他的名字。

马平川也知道会是什么答案,径自说了下去:“韩教授也是我大学老师,是国内较早一批研究代数几何的学者,特别在普及推广、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徐生洲顿时了然。

所谓“普及推广、培养人才”,意味着这位韩教授在学术创新上没什么贡献,只是在代数几何刚传入国内时抢了前排、吃了头汤。要是他自己争气,或者他的弟子里出了大牛,没准儿能把他捧成国内代数几何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或“主要开创者之一”。如果没有,也就只能在学校或学院的历史中留下个名字。

徐生洲知道该客套几句了:“韩教授那是对我国代数几何的发展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功的。”

——三十年后,徒子徒孙们给韩教授出了一本传记,腰封上就醒目地印着徐生洲这句话。

没给广告费的那种。

马平川点点头:“确实没错!如今韩教授年龄大了,他们学校代数几何方向又只有他一位教授、博导,没办法,只能退休之后返聘,算是退而未休。小曾今年研三,临近毕业,在这节骨眼上,韩教授身体又出了点问题,只能找人帮忙指导一下。三兜两转,就找到了我这儿。”

徐生洲这才大致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但他也更疑惑:马平川不是搞概率论的么?也能指导代数几何?

没听说过肛肠科的医生还会开颅,皮肤科的医生还会切阑尾。

马平川见徐生洲没接他的话头,继续说道:“正好你前不久审过小曾的稿件,小曾对你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觉得这就是缘分。所以我就想请你指导小曾一段时间。”

徐生洲满脸懵然,指着自己的鼻子:“我?”

马平川很笃定:“对,你。”

徐生洲失声笑道:“马院长你说笑的吧?我现在博士还没毕业!更确切地说,我博一!要不是学校给我破格,现在我才研二,你让我指导研三的?!不合适吧!!”

马平川摇摇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觉得挺合适的。小曾你觉得呢?”

曾奕霖紧张地搓着小手:“合适!当然合适!从看到徐神给我改的论文,我就觉得非常合适!只是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能够得到徐神的指点?”

徐生洲直挠头:“我没指导过学生。我怕误人子弟。——马院长、小曾,你们就没考虑过我们教研室的其他老师?比如这位衡平衡老师,加大洛杉矶分校的博士,近些年做出了很好的成果。比如邓国邓老师,是新科优青。还有熊海文熊老师、孔林燕孔老师,都是米国名校博士。”

衡平干净利落来了一记背刺:“什么没指导过学生?我不就被你指导得挺好?还有卢嘉阳、任红山,指导的层次从博士到硕士、再到本科生,你一个也没落下!”

“!”徐生洲气得肝疼,当场就想跟这个白眼狼割席断交,只好实话实说,“真要我指导的话,可能要求会比较高,没有一篇ScI2区水平的论文,恐怕是过不了关的。你现在已经研三,——”

曾奕霖态度非常端正:“如果徐神能指导我,我可以申请延期。延毕也没问题!”

徐生洲很谨慎:“数学这东西,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延期、延毕有时未必能解决问题。要不你回去之后,冷静下来再考虑考虑?”

曾奕霖没有丝毫犹豫:“不用考虑,来之前我已经考虑好了。”

关键是,他愿意死,徐生洲未必愿意埋。

倒不是徐生洲故意拿捏或爱惜羽毛,而是指导学生就像开盲盒,不到最后,你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特别像这种带艺投师、半路出家的,大概率是问题产品。万一是块狗皮膏药,黏到身上揭不掉,只怕想哭都找不到庙门。

马平川还在边上眼巴巴地等着,徐生洲不好驳他的面子,于是从书架上那套黄皮书里抽出一本,对曾奕霖说道:“我只看过你一篇论文,对你的基本情况还不了解,也不知道你的基础如何。Gtm52,看过没有?”

Gtm(Graduate taxes in mathematics,数学研究生教材丛书)是Springer-Verlag公司出版的系列数学优秀教材,向来以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着称,由于这套书封面都是黄色的,所以也被叫做“黄皮书”。目前整套丛书已经有近300种,几乎每种都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同时也让无数数学系学生闻风丧胆。

Gtm52就是其中的第52种,正式名称简单粗暴,就叫《Algebraic Geometry(代数几何)》,是着名代数几何学家哈茨霍恩(Robin hartshorne)在上个世纪70年代写成的,至今仍是全球最畅销的代数几何教科书、也是最基本的代数几何学科参考书。对于此书,读者的评价非常极端,要么推崇备至,要么深恶痛绝,徐生洲倒觉得还行。

曾奕霖的瞳孔顿时一缩,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只看过一点。”

“那好,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把它看完,再写一篇报告给我。然后我们再说指导的事儿。”

衡平好悬没跳起来:一个月?看完?!

别人不清楚,他可太了解这本Gtm52的含金量。

当年哈茨霍恩为了写这本书,都花了好几年时间。当然,哈茨霍恩不是磨洋工,也不是断更,而是拼了老命、绞尽脑汁,才把格罗滕迪克8卷本、1700多页的《代数几何学原理》(也就是大名鼎鼎的EGA),浓缩成这本只有5章、470多页的研究生教材。

正因为是浓缩本,整本书几乎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实打实的干活,就连习题都蕴含着需要补习的知识点——嗯,全书共有习题464道。至于正文,更是埋着无数“超链接”,需要大量知识储备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这么说吧,在伯克利,这本书都得学五个学期!

衡平在洛杉矶分校读博的时候,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死磕这本书,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读懂了。

让一个研三的学生,一个月之内看完?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