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一〇、随便看看

史上最强大学 二一〇、随便看看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徐生洲半开玩笑地说道:“既然胡教授有吩咐,那我就拿出毕生功力,好好看看这些论文!”

胡元科吓得神色一变,连忙说道:“我刚才是开玩笑的,不必当真!你随便看看就行。”

好家伙,差点引狼入室!

江湖传闻,自从徐生洲这小子当上《数学月刊》青年编委之后,还没有一篇论文在他手上直接录用的,最好的结果是“小修”(minor Revision),百分之六七十是被给出两三页的修改意见,或者直接删改的亲妈都不认识,然后要求“大修”(major Revision),其余的直接建议“退稿”。

《数学月刊》主编马平川私下开玩笑说,要是所有编委都像徐生洲这么搞,杂志要么没人敢投稿,要么大踏步跃进ScI二区。

没人敢投稿,自然是句玩笑话。

只要有论文考核指标,只要它还在中文核心期刊范围内,就不愁没人投稿。

据说现在有些聪明人,干脆托私人关系把自己论文投到徐生洲手中,等拿到修改意见之后,再认真改改,直接改投国外ScI二、三区的期刊。成功率还特别高!

但话说回来,徐生洲这小子的眼光确实非常独到。他亲眼所见,兰大物理系副主任薛壑都被这小子问得落荒而逃。就国内的理论物理学博士生水平,99%比不上薛壑。这要是让他来挑刺,恐怕桌上这几本论文有一个算一个,个个都得是c(较大修改后重新送审)或d(不同意答辩)!

我胡某人的名声还不得臭大街?

徐生洲哭笑不得:“我就是开个玩笑。”

“打住!谁还不知道你‘徐一问’的赫赫威名?”

徐生洲妥协道:“好吧,那我就随便看看。”

几本论文都是理论物理学科的,主要以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为主,也有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引力理论与宇宙学等方向,看得出来,胡元科教授涉足的学科领域还是挺广的。

徐生洲关注理论物理学科,既是绸缪已久,也是机缘巧合。

说“绸缪已久”,是因为他很早以前就考虑过神州科技职业学院未来的路怎么走。第一步肯定是“升本”,接下来应该是“改大”(学院改名大学)、“申硕”(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至于“申博”(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可能是有生之年了。

学院改大学,在米国人看来可能只是无谓的字词游戏,像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校名用“Institute”,达特茅斯学院、威廉与玛丽学院、波士顿学院校名用“college”,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名为“University”的同行。但在国人看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必也正名”,好像不叫“大学”就低人一等,出门见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何况在当前教育体系内,大学和学院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层次!

就比如学科门类,学院只要求应拥有1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大学则要求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

徐生洲的着眼点也正在此。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从来都不是校领导拍拍脑门就能决定的,至少对于地方普通院校是如此。它既要考虑你的师资配备,也要考虑所在地区的学科布局,还要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同时你自己也要考虑学校的学科建设,因为国家有规定,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要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徐生洲的设想,是把学校建成以文理基础学科和应用技术教育齐头并进的高等院校,所以他想瞄准3个学科门类来努力:

首先是人文学科。

学校已经将商务英语专业为英语专业;再依托《永乐大典》正本和《文汇阁四库全书》,办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再加上金泽河、严长寿、黄柯3位历史学长江学者,办好历史学专业;依托收藏的40幅中外名画,结合学校旧有的动漫设计专业,办好美术专业。这算是文科基本盘。

其次是工科。

这是学校整合紫金信息职业学院、雨花理工职业学院、三江职业技术学院、钟山财会职业学院等多家兄弟院校后留下的班底,诸如软件技术、网络工程、汽车运用与维修、土木工程等等。听着感觉不入流,其实就业还凑合,很多考生也愿意报,所以就暂时留了下来。徐生洲想等什么时候腾出手来,把这几个专业好好规整一下,把它们作为应用技术教育的基本盘。

第三是理科。

依托裂银杏树和陈康彦的相关研究,办好生物专业,以后还可以扩展到药学方向。依托杰青肖和平,简文桐,还有自己,可以适当发展数学专业,——但规模一定不会很大,没办法,数学太靠天赋。以最低录取分数线招进来的学生,99%都不适合学数学,要是按照国家的专业课程标准,保准个个都得“自挂东南枝”,不是挂在高树(高数)上,就是挂在代树(代数)上。到最后只能是大放水,搞得积分不讲测度、微分不讲流形、代数不讲范畴、几何不讲同调,完全就是个假数学系!

如此以来,理科还缺少一门。

徐生洲曾想过,既然已经开办了生物专业,干脆在“生化环材”四大天坑里一条道走到黑,再搞个化学专业或者材料专业。每个专业挖2个杰青优青,再招聘30位左右的博士,花费不超过1个小目标,应该就可以勉强撑起架子来。后来想想,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实在难以解决,不能误人子弟,这才作罢。

在这个时候,他也考虑过成立物理专业,最后同样以不好就业而搁置。

不过他转念一想,成立物理专业确实为时过早,但可以未雨绸缪先成立一个物理研究所,最好是研究理论物理的,有道是“理论物理学家费纸,实验物理学家费钱,理论实验物理学家费米”,成立理论物理研究所是“惠而不费”。等时机适宜,再成立物理专业。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盘旋许久,没想到机缘凑巧,今天就遇到了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而且手里还有5次“真诚的邀请”。

可不是瞌睡遇上了枕头?

他在翻看的同时,也间或使用“中级超凡卓绝的学术眼光”来分辨论文中所蕴含的学术价值,捕捉其中的闪光点。不知是送审的这几篇论文含水量充足,还是自己现在的眼界太高,愣是没发现什么让自己吃不准的东西,系统大爷也是没有任何反应。

直至翻到第六本的时候,徐生洲才发现一点好玩的东西。

因为外审是匿名的,徐生洲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但从论文中不难看出,这位博士是跟着导师做重味重子产生、衰变和cp破坏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本身平平无奇,唯独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中从理论上预言Λb重子的某种衰变道可能呈现出显着的cp破坏,让系统给出亮眼的红光!

有趣的还在于,这个难得的亮点居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至少没有出现在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里,就这么埋没在一顿平庸的论述中。

徐生洲看完全部9本论文,也只有这位作者独得系统大爷恩宠。

他于是抽出那本论文,问胡老爷子道:“胡老师,我能联系这位作者,和他聊聊吗?”

“按照规定是不可以。”

胡元科很好奇什么样的论文能得到徐生洲的认可,接过来很认真地又翻了翻,终于回想起他对这本论文的印象。总体感觉就是中规中矩,虽然作者很努力、很踏实,但只是理论层面的推导和论证,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论述。由于没有条件进行验证,总体来说更像是谈空说玄。如果没有徐生洲的好奇,他打算给对方一个b(修改后可以进行答辩)了事。

既然徐生洲问了,他当然要刨根问底:“你觉得这论文有什么问题?”

“没什么问题。我就是觉得这篇论文有点意思。”

“有点意思?”胡元科心中千回百转:连徐生洲都觉得有点意思,那就很有意思了!可是,有意思的在哪儿呢?我怎么就没看出来?

徐生洲道:“就是我觉得论文里有些论点应该很有价值,所以我想和作者好好聊一下。”

具体哪些论点有价值,你倒是说呀!

胡元科心里着急,却又不好意思主动发文,等了半天不见徐生洲有下文,只好说道:“原来是这样啊!那我帮你联系一下,看看对方愿不愿意、方不方便。等有了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胡元科心里早已打定主意,等徐生洲一走,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博士生、硕士生全都抓过来,好好研究一下这篇论文,看看到底是哪里的论点有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