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一八、万人丛中一握手(上)

史上最强大学 二一八、万人丛中一握手(上)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石新科见电话那头半天没有回音,试探着问:“校长?”

徐生洲也醒悟过来:“唔,告诉黄柯校长、人事处何兴华处长,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对合同期满的老师认真、从严考核,优秀的加工资,一般的及时提醒,不合格的及时转岗或清退。当然,清退的也要做好思想工作,给足经济补偿。”

说实话,两年前那时候,神州科技职业学院风雨飘摇、人心涣散,但凡有点能力的老师都提桶跑路了。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招人,也甭管什么博士、硕士了,搂到篮子里就是菜,根本无暇分辨良莠好坏。

而残酷的真相就是,招来的这些人,80%以上都是经过各种挑拣,挑剩下来的残次品!

谁也没想到两年之后,神州科技职业学院虽然还是民办大专,但发展势头却发生180度大转变,每位在校老师都相信,学校很快会完成凤凰涅盘,成为一所像模像样的本科院校,甚至工资福利待遇还要好过隔壁的985金陵大学。

我投中了天使轮,跟你同甘共苦两年多,结果你刚有起色,就想提起裤子翻脸不认账?

这事搁谁的头上,不得怒火中烧!

但作为校长,徐生洲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得有优秀的师资团队。这些不合格的老师留在学校里不及时清退,就会一直占着茅坑不拉屎,不仅发挥不了任何积极作用,还会成为一笔长期背负的负资产,甚至让后来者有样学样,带坏学校风气,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氛围!

徐生洲权衡利弊得失,决定宁愿付出更多的经济补偿,也要让学校保持一支有活力、有能力、有干劲的师资团队。

区区赔偿算什么?

我一次抽奖就是5个小目标!

石新科又小意地说道:“据人事处的消息,好像生物系李特老师他们又不愿走了,还向人事处递交了要求续签合同的书面报告。”

——这不是石新科从人事处听来的消息,而是前几天李特等人请他吃了个米其林,又做了个大保健,最后好言相求,请他在徐生洲面前美言几句。因为李特他们也知道,上次因为福利分房的事,彻底惹恼了徐生洲,如果不服个软,只怕首当其冲就被炒了鱿鱼。

徐生洲冷笑道:“这是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吗?”

按照徐生洲的本心,那就是“一次不忠,终身不用”。尤其像李特这样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每天就算计着自己那点蝇头小利,吃亏难受,占便宜没够,就应该直接开掉。

但徐生洲担任校长以来,自我感觉还是进步了的,或者说是变得油滑世故、更有城府了,至少不会像刚接手那会儿,全凭一股子蛮劲,遇到石头就踢开,遇到南墙就撞过去。现在会理性一些,知道作为校长,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喜怒,而影响程序的正常运转;不应该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干扰集体的理性判断。

石新科陪着笑说道:“可能是社会的毒打,让他们认清了残酷的现实吧?”

徐生洲道:“他们的去留,我说了不算,要看考核小组的考核结果和意见。但可以明确的是,即便续签,合同内容也要作适当修改!”

石新科连忙说道:“我会向人事处转达您的意思。”

徐生洲又道:“转告人事处的时候,请他们多搜罗一些近年应届毕业的基础数学、理论物理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等我回去的时候要用。”

石新科道:“是!我一定及时转告。”

等挂了电话,徐生洲环顾了宿舍一眼,自己的杂物基本上已经搬到了学校安排的青年教师公寓,只有几件随身换洗的衣服,还放在这间断断续续住了两年的宿舍。虽然在这两年里,他不是一个循规蹈矩、恪守纪律的好学生,但绝对没有辜负宝贵的时间。

在临别之际,他还有些惆怅和留恋。

等他拎着行李走出这间屋子,他也就彻底告别了学生生涯!

不过告别之前,他还想见一个人。这个人的学位论文,就夹杂在张安平交给徐生洲评选的那堆论文里,初看上去并不起眼,甚至系统大爷给出的评价也不高。

徐生洲最开始在看的时候,也觉得这是一位年轻的数学研究人员挑战着名猜想失败的典型案例。

这种案例在漫长的数学史中屡见不鲜。像栽倒在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面前的学者传记,其厚度估计能和《女人为什么生气》一书媲美!

而这位名叫戴文超的蓟门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博士生,挑战的是“潘勒韦猜想”。

潘勒韦猜想,可能很多人都很陌生,但它的一种特殊形式“三体问题”,估计很多人就会会心一笑,原来是这个问题!

其实“三体问题”很早就有人提出并研究,包括着名数学界庞加莱。经过钻研,大家发现如果有三个星体通过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就会像“三角恋”“婚外情”一样不稳定,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变得混沌起来。用数学的话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三体问题不存在解析解。而用庞加莱的话来说,则更诗意一些:

“繁星是无法超越的。”

与庞加莱同时代,还有一个白旗国人也在研究三体问题,虽然不及庞加莱,还是有点小成就的。他的名字叫保罗·潘勒韦(paul painlevé)。1895年,潘勒韦在一次讲座中提出了一个猜想,即在几个星体通过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其中某个星体有可能在有限时间内,被其他星体甩到无限远的地方去。

史称“潘勒韦猜想”。

潘勒韦自己提出了这个猜想,但却能力有限,解决不了,一怒之下跑去从政,并先后两次担任白旗国的内阁总揆。

——这也充分说明,从政还是比搞数学更简单的。

但潘勒韦猜想却成为数学界的一个经典猜想,一直悬而未决。

直到近一百年后,华裔数学家夏志宏在漂亮国读博期间,证明了在至少5颗星体存在的情况下,潘勒韦描述的场景是可以成立的。这相当于证明了N≥5时,“潘勒韦猜想”是正确的。但体问题的潘勒韦猜想,也就是小说《三体》中的设定,至今仍有解决。

戴文超就企图杀掉这只生金蛋的母鸡。

可惜他失败了!

徐生洲在阅读他的论文时,感觉到了一个探索者在黑暗中苦苦摸索,他似乎能觉到在前方的某个位置隐约有熹微的亮光,仿佛就是出口。当他朝那个方向努力的时候,总是会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或者靠近之后才发现,那只是苔藓植物发出的些许荧光而已。

他在求解过程中,几乎每一次方程极其复杂,其中会大量使用先验估计。徐生洲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他为了便于计算,使用了一套新的坐标系,引进了13个常量,应用一些性质进行了13次估计,并使用了归纳假设,可以称得上是眼花缭乱,又让人觉得惊心动魄。

可惜,他还是失败了。

所以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不像是研究成果,更像是试错报告,证明他所采用的那么多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徐生洲却想和他见一面,好好聊一下:小伙子,你很强,但你方向错了,注定努力是白费的。凑巧的是,我知道正确的方向。

要不要到我碗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