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四九、慕高石窟

史上最强大学 二四九、慕高石窟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顾泠泠看向徐生洲,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看护得很严啊!”

徐生洲道:“我倒想看护得紧一些,可是我们学校没有考古系,小细胳膊也拧不过省里面的那些大粗腿,不然怎么也要捂一段时间,等吃干抹净再放出来。现在,是别人看得紧!”

顾泠泠道:“据我所知,很多国内外学者对你们学校把持《永乐大典》正本、秘不示人的行为都颇有微词,认为是挟宝自重,阻碍了学术的正常发展和沟通交流。对此,你怎么看?”

徐生洲也不回避问题:“这个罪名,我认!谁让我们学校是民办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里处于最边缘的位置?姥姥不亲、舅舅不爱,连办学经费都要自筹自支、自负盈亏,好不容易攒下点家底,不想方设法细水长流,用于扩大名气,只怕连日子都过不下去。”

顾泠泠道:“如此一来,你们学校在社会上是名气大了,在学界可就名声臭了!”

徐生洲笑了笑:“我记得有位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同样道理,家长和学生认同,少数文科学者不认同,你算老几?如今在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文史研究领域,《永乐大典》正本的地位与价值,就像上世纪初的甲骨文、量子力学,你不喜欢、你不研究,是你自绝于学术主流。对于这些二流学者的谩骂嘲讽,我只当是秋风过耳。”

顾泠泠道:“我个人觉得,你们学校对《永乐大典》正本的数字化速度还可以再快一点。如今每个月公布1册,全书一万多册,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

新年以来,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开始尝试对《永乐大典》正本的数字化,内容定期在学校网站上公布,每月1册。自从消息传出后,网站访问量暴增,特别是每月更新内容那几天,几乎全世界研究中国古代文史的学者都会过来下载观看,还有其他凑热闹的,为此,学校网站的服务器都增设了好些台。

徐生洲看着对方:“钻石,知道吗?”

“当然知道了。怎么啦?”

“大家都知道钻石,都知道它价值不菲,芝麻粒大小就值几千、上万。事实上呢?碳元素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钻石也并非天然稀有的宝石,仅在地球上就至少有数万亿吨的储量。而人工合成的钻石,与天然钻石在物理、化学、光学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还更加纯净和完美,成本也远低于天然钻石。知道为什么钻石还卖得那么贵吗?”

顾泠泠不傻:“因为有寡头公司控制产量,又大肆洗脑,自然物以稀为贵。你的意思,你们也要搞饥饿营销?”

徐生洲摇摇头:“我不懂什么饥饿营销,只知道现在这样就挺好,既能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又能保持学界对《永乐大典》的关注度,还能让每册《永乐大典》都得到最深入、最广泛的研究。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顾泠泠又换了另一个话题:“我们注意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独立学院’,即各大高校与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绝大多数已经在最近几年完成转设,其中不少转设为公办本科高校。如果有可能,我是说如果,你们神州科技职业学院愿意转设为公办院校吗?”

徐生洲以前确实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就像顾泠泠说的,现在有不少独立学院转设为公办院校,但独立学院并不是纯粹的民办院校,更类似于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一旦时机成熟,民退国进,彻底转为公办院校是于法有据。而像神州科技职业学院这种纯粹的民办院校,在改开之后还没有国家直接接手的先例。

徐生洲反问道:“转设为公办院校,我们学校能得到什么好处?”

顾泠泠道:“就会有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啊!对于老师、学生来说,也会更有保障。”

徐生洲道:“我们学校现在有充足的办学经费,不乱糟蹋的话,撑个十几年没问题。——当然,转设为公办院校,对老师、学生来说确实利大于弊,但对于我这个校长呢?”

顾泠泠顿时语塞。

就像《三国演义》中鲁肃劝孙权所说的,众人皆可降曹,惟将军不可降曹。为什么呢?孙权手下的将领谋臣,降曹以后还能做刺史、太守,荣华富贵一世;而孙权降曹,则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说不定哪天曹操父子不高兴,就赐你三尺白绫、一杯毒酒。

同理。转设为公办院校,学生的毕业证含金量更足,工作更好找了;老师有了编制,铁饭碗更稳了。但对于校长徐生洲呢?

有了组织、书纪,说话还算不算数?

以后再坐那辆奔驰S400,算不算超标?

再在学校食堂请朋友吃顿饭,算不算违规?

甚至可以想象,一旦转为公办,学校珍藏的《永乐大典》正本、《文汇阁四库全书》,还有中外名家画作、手稿,都会被上级以各种理由借走。你徐生洲不同意?好办,上头一纸调令,把你调到另一所学校任职就是。难道你还能用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

顾泠泠终于找了个理由:“公办本科院校一般都是正厅级。如果成功转设,你就可以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厅级干部!加上你的学术成就那么高,未来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徐生洲摇摇头:“我们这些民办院校,就好像古时候的江湖草莽,游离于体制之外,占山为王也好,自娱自乐也罢,至少得个舒心自在。要我像宋江那厮一样接受招安,撅着屁股迎来送往,我做不到,也不愿意学。”

顾泠泠道:“说实话,我一直以为你是个纯粹的学者!”

徐生洲侧头看了她几眼:“你的逻辑有些奇怪,纯粹的学者又不影响当大学校长!像我母校的陈援庵先生,是与陈寅恪先生并称‘南北二陈’的着名历史学家,也不影响他当了四五十年的大学校长。”

顾泠泠马上说道:“好像陈援庵先生先是当了教会大学的校长,后来当的公立大学校长吧?”

徐生洲懒得和她详细分说当年教会大学撤并、高校院系调整的事儿,直接祭出必杀技:“你说的没错,但陈校长的学术成就都是在当教会大学校长期间及之前做出来的。”

言尽于此。

徐生洲带着顾泠泠还有扛着摄像机的摄影师一行人等到了警戒线,和民警、保安打声招呼,就直接进入里面,惹得外面那些人纷纷叫嚷起来:“凭什么他们就能进去?这不公平!”

民警指了指摄像机上的logo:“看到没?他们是央妈记者。”

国人都知道央妈的地位,不少人选择了偃旗息鼓。但很快就有人找到了新的目标,指着徐生洲问道:“那他呢?凭什么能进去?”

民警无奈地解释道:“他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你们脚下,都是他们的地方!”

“我不信!”

“不信自己上网查去。”

众人很快来到外围,一大群人在仔细清理山体滑坡的泥土、石块等杂物。顾泠泠瞬间恢复了记者的灵性,手持话筒,找到了现场的指挥者:“你好,我是央妈记者顾泠泠。请问你是?”

“你好,我是金陵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伍福义。”

“你们现在进行的工作是?”

“我们负责对山体滑坡的坍塌物进行清理,防止其中夹杂着被损坏的石窟构件。”

“那你们现在有什么发现?”

“我们已经清理了数吨的泥土、杂物,暂时还未发现有价值的材料或破损的构件。”伍福义知道接受央妈的采访是千古难逢的机会,努力给自己找话:“但这也是好事。”

顾泠泠果然马上追问:“为什么这么说?”

伍福义道:“我们做外围清理工作的,没消息就是好消息,充分说明石窟没有受到山体滑坡的影响,基本上保持结构完整。”

你特喵真是个人才!

徐生洲都忍不住想给伍福义点个赞。

作为记者,顾泠泠就喜欢和伍福义这种能丧事喜办的人精说话,免不了多问几句:“在山体滑坡后,你见过石窟吗?”

伍福义道:“此处石窟位于慕高山东麓,根据石窟的题记、造像记中信息,是南朝宋、齐、梁、陈时期雕凿而成,姑且称之为慕高石窟。从目前来看,在山体滑坡前,慕高石窟一直被泥土、山石掩埋,没有受到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昨天晚上暴雨导致山体滑坡之后,慕高石窟才露出真容,前不久我们考古工作人员近距离观看一下,真的是精彩绝伦,大受震撼!”

顾泠泠问:“具体精彩在哪里?”

伍福义不厌其烦地解释道:“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风格柔美绮丽、灵动流畅,表现出一种与北方石窟差异明显的审美,是南朝石刻雕塑的典范之作。其次是保存完整,感觉就像不久前刚刚完工的样子,有别于其他各处石刻被岁月洗礼的沧桑,更具一种美感。第三是内容丰富,整幅岩壁有大大小小上百个石窟,雕刻内容非常丰富,大的有近20米高的旃檀佛像,小的只有手掌一半大小。可以这么说,慕高石窟完全可以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并称,而无丝毫愧色!”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力文此刻要是在这里,一定会声嘶力竭地哭诉:

他说的,都是我的词儿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