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六八、试探

史上最强大学 二六八、试探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张安平作为数院的大管家,对学院各位教职工的情况是门清。

对于成老爷子的提问,他张口就来:“王实勘教授是1963年3月出生的,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毕业后工作几年才考的研究生。硕士、博士都毕业于中科院数学所,后出国到波恩马普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1999年来校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今年62岁。”

成老爷子道:“62岁?那也不年轻了!现在院士增选,好像对65周岁以上参选者有特别规定?”

张安平马上答道:“是的,年满65周岁的候选人需要2名院士推荐,而且不能走全国性学术团体推荐渠道。”

成老爷子又问:“王老师之前参选过几次?”

张安平掰着手指数道:“2015年、2017年、2019年连续参加了三次。2021年因为连续3次被推荐为院士有效候选人,被停止1次资格。2023年又参选一次,加上今年这一次,总共5次。”

成老爷子沉吟片刻:“看来王老师能不能上院士,就看这一届(2025)和下一届(2027)了!”

——因为下下一届(2029),按照规定王实堪又要被停1次。

当然,王实勘也可以选择下一届(2027)不参选,到下下一届(2029)再卷土重来。不过那时候他已经超过65周岁,条件更苛刻,希望更渺茫。

至少最近几届中科院院士增选,数学物理学部还没有65岁以上当选的!

张安平态度比较悲观:“其实王教授最有希望的是2017年那一次。现在年龄大了,成绩跟年轻那一批也没法比,只能算是‘老当益壮,难移白首之心’。”

成老爷子却道:“院士增选是非常玄学的。年龄很重要,却又不是硬杠杠,近年来七十几岁当选院士的也不是没有。成绩很重要,有时候却又不只讲成绩,还要考虑各种均衡因素。就像王老师,说不定最有希望的是下一届!”

张安平有些听不太明白:“老师您的意思是——?”

成老爷子道:“假如,——我是说‘假如’,小徐今年解决霍奇猜想,明年拿菲尔兹奖,后年参加院士增选,你觉得燕大、震旦那些人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办?”

张安平道:“徐师弟拿了菲尔兹奖,说明他的学术成绩已经得到全世界数学家公认,那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敲锣打鼓把徐师弟抬进去!之前屠先生的事,已经弄得他们灰头土脸,好赖还能找出一些特殊时期、特殊情况的说辞。到了徐师弟这里,众目睽睽之下,他们还能有什么借口?”

成老爷子说道:“借口这不就有了吗?下一届院士增选,假定数学物理学部有12个名额,首先要分给物理、力学、天文、量子信息、光电信息等7-8个名额吧?那么数学方面就只剩下4-5个名额。”

张安平道:“就算数学只有1个名额,那也是徐师弟的。我不信谁敢说自己比徐师弟强!”

“你看,又急!”成老爷子批评张安平道,“如果只有1个名额,确实不好和小徐争。但现在是4-5个名额!至少再分给应用数学1-2个名额吧?那么基础数学里还剩2-4个名额。全国那么多研究基础数学的,基础数学又有那么多研究方向,难道能让京城师范大学一家独大,一次独占2个名额?”

张安平道:“那是不能。即便是燕大,吃相也不能太难看,这几年确实没有在数理学部的某个学科下双黄蛋的记录。上一次一炮双响还是2007年,让难开大学占了便宜。”

成老爷子点点头:“如果下一届院士增选,燕大、震旦那帮人把票投给王实堪老师呢?”

张安平笑了:“那我们当然是乐见其成!反正徐师弟上院士是板上钉钉的,不是这一届,就是下一届。现在是买一赠一,我们只有笑纳。”

“你看,到时候你满意、王实勘满意,估计学校也满意,燕大、震旦那些人更满意,最后唯一不满意的只有小徐。”成老爷子语气稍稍停顿了几秒,“到了下下一届,燕大、震旦那些人又会说,基础数学就2-4个名额,就算燕大、震旦也不能保证每届上1个,你们京师上届已经上了1个,留美、难开、之江、金陵、巴蜀、中科大等学校还嗷嗷待哺呢!你们京师发扬一下风格。你会怎么做?”

张安平默然不语。

成老爷子道:“就算我们心有不满,那也胳膊拧不过大腿,毕竟数理学部是燕大、震旦那帮人的天下。最后只能委屈小徐!这样搞个两三次,即便小徐将来当选院士,也已经三十多岁了,还会跟学校闹得离心离德。”

这可不是张安平想要的结果!

张安平怒道:“他们这帮人,怎敢对菲尔兹奖得主如此?!”

成老爷子轻笑道:“田子良院士不是在跟邱欣东先生别苗头?即便邱先生有菲奖加持,那也得在漂亮国先培养国内的研究生、博士后,再在国内成立研究中心、招兵买马,又成立华人数学家大会、搞邱欣东数学竞赛,才勉强站稳脚跟。你让小徐单枪匹马,挑战国内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整个学界?”

张安平气势一滞,却仍是忿忿不平:“他们这么搞,就不怕徐师弟秋后算账?要知道徐师弟才二十多岁,而且很快就会成为国内第一个菲尔兹奖获得者,就算熬资历,也能熬死那帮老骨头!”

老邱,七十大几了。

田子良,也快七十了。

胤礽说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难道时至今日,还能有把持数学话语权四十年不倒的学阀?

徐生洲都不用等那么久,只要再熬二三十年,就能挨个给他们送挽联了!

成老爷子哈哈大笑:“你想的太简单了!在国内学界,菲奖固然重要,院士身份、学缘关系同样重要。没有院士身份、学缘关系加成,就得像邱先生那样从零开始,一点点布局。所以,小徐即便拿了菲奖,只能算是在国内数学界有了名分;得当选院士,才算是进入了国内数学界的核心。”

张安平道:“咱们师大有老师您和严先生2位院士。徐师弟又是土生土长的的‘三师生’(京师本、京师硕、京师博)、您和邱先生的弟子。这样的学缘关系还不够硬?”

成老爷子答道:“只能算是勉强够看。也正因为如此,燕大、震旦乃至邱派那些人才会小心提防小徐的崛起和立场。如果小徐身在数学江湖,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去触碰对方的核心利益,他们是不会介意多个妆点太平、展示成绩的吉祥物的!”

张安平再次默然不语。

如果徐生洲做个闲云野鹤,不去当国内数学的话事人,不去触碰、分割数学圈那些核心利益,那么他能否得菲尔兹奖、能否入选院士,又与京师数院有什么关系?

难道就是为扔钱打水漂——听个响吗?

成老爷子聊了那么久,似乎有些疲倦:“当然,以上只是我这个老家伙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万一国内学界放弃蝇营狗苟,一致摒弃成见,大力支持小徐,推动我国数学更上层楼呢?”

张安平吐槽道:“老师,您这还不如相信狮子茹素、猫儿戒腥呢!”

成老爷子道:“好在如今小徐关于霍奇猜想的论文还没有问世,菲尔兹奖更是八字没一撇。真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不烦做个试探。”

“怎么试探?”

“很简单。如果小徐明年不得奖,意味着要等到四年之后,一切自然都不用说。如果明年小徐得了菲尔兹奖,那只需看下一届院士增选时,谁会鼓动王实勘老师参选?王实勘老师又会找哪位院士提名?就不难从中看出端倪。”

张安平点点头:“老师高见!古人说得好,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到时候我要睁大眼睛,好好看看是哪些人来挑拨是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