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七三、更名

史上最强大学 二七三、更名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不是徐生洲看不起金陵那些书画家。

实在是眼前这座建筑美得惊心动魄,除了传世的那些铭心绝品,任何一流以下的书画作品放进来展览,都有种自家如花似玉的女儿被黄毛搭讪了的玷污感!

石新科也深表赞同:“就是!他们拿过来的作品就跟闹着玩似的,扔在路上都没人捡,还想办展览,让我们收藏,当我们是垃圾站吗?”

徐生洲笑了笑。

现在的艺术发展,早已经脱离普通人的审美范畴,尤其像他和石新科这种理科男,更难以理解那些所谓的立体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所有美术作品在他们眼里,都可以简单归结为两个问题:

像不像?

好看不好看?

眼前这座漂亮的美术馆,要想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仅仅作为校园地标、网红打卡点、影楼背景板,那就需要一位见识卓绝的馆长。

徐生洲不指望这位馆长能像陈师曾那样,本身是“现代美术界第一人”,还能发现提携齐白石这样的书画巨匠,至少他要么是书画名家,要么是鉴定高手。仿照那个装比的广告,就是:

选一位馆长,配得上眼前这座美术馆!

随着人群走到门口,陶文霞已经站在门口恭候。

不用说,肯定是石新科提前通知的。

石新科现在做起这种事来更加得心应手,几乎没有一丝火气,全然不像数学系毕业的。或许,这就是天赋吧?

陶文霞笑容满面:“校长,恭喜获得钟奖特别奖!”

徐生洲自嘲地说道:“瞧我这校长当的,就像出嫁的姑娘,在外面住几个月才想起回家看看,回到自己家反倒像是做客。”

陶文霞道:“那是校长在负重前行!没有校长你这一趟趟外出,哪来我们学校这一栋栋高楼?哪来学校账上那一个个小目标?又哪来这美术馆里一幅幅名画?”

得!

怪不得你们对我频繁外出毫无怨言,感情你们都以为我是出去化缘的。

在陶文霞陪同下,徐生洲大致在美术馆里转了转。还别说,同一幅画,在图书馆特藏室和在美术馆展厅的观感就截然不同。

陶文霞似乎还有些遗憾:“咱们美术馆的展品件件都是国宝,可惜还是少了些!美术馆那么大、那么漂亮,结果大部分都空在那儿,着实可惜。”

徐生洲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陶文霞试探着问道:“买点?”

徐生洲摇摇头:“买名家的?几百万、上千万一幅,贵不说,还不一定保真;即便保真,买个三幅、五幅,意义也不大。买潜力股?你我都没那个眼光,别被那些骗子当了羊牯。至于买普通点的?根本配不上咱们这么漂亮的美术馆!”

陶文霞道:“那我们就征集名家作品。”

徐生洲再次摇头:“名家的作品是要卖钱的!如果我们是公立院校,他们还愿凑个热闹,毕竟‘作品被某某大学美术馆收藏’多少可以增加点身价。可我们是民办院校,向他们征集作品,怎么听也像是空手套白狼。他们不傻的!”

陶文霞默然不语。

徐生洲道:“当然,也可以试试。邀请那些名家来美术馆参观一下,切身感受与中外大师巨匠共处同一展厅的巨大尊荣,没准儿他们真会不吝笔墨,捐赠作品。有枣没枣先打三竿。”

陶文霞点点头:“确实可以试试。”

石新科跟在他们身后,打量着空旷的展厅,随口提议道:“之前校长不是收到几十种名家手稿的捐赠吗?我觉得可以放到这儿,单独做个展厅,一个是书、一个是画,都是珍宝,珠联璧合。”

陶文霞和徐生洲异口同声说道:“不行!”

“呃……”石新科没想到自己会被两人联名反对。

徐生洲解释道:“主要是很多手稿还没到公布的时候。”

陶文霞心里想的则是:名家手稿是书,书是属于图书馆的东西,凭什么放到美术馆来?能不能有点边界感!

——当然,这种画地为牢、占山为王的想法,她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提到手稿,她倒想起另一件事:“自从刘健教授到校之后,就专心研究钱锺书先生的手稿《百合心》,目前已经完成文字的辨识和标点,下一步会深入研究小说的结构、技法和思想等。我觉得如果下半年举办‘钱钟书与现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话,差不多现在就可以放出风声,开始预热了!”

刘健就是刘瑾瑜的父亲,巴蜀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不久前决定到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工作。

徐生洲道:“现在是自媒体时代,话题想热起来还不简单?就像新科说的,明天开个展柜,里面放上钱先生《百合心》手稿前几页,再搁到名画的那个展厅,不出三天,保证全国现代文学研究圈都在讨论这事儿。”

陶文霞笑道:“只怕金陵及周边的中文系都会跑过来凑热闹。”

徐生洲道:“咱们开店的还怕大肚汉?他们来得越多,热度就越高,到时候研讨会参与者也就越多。我们学校的名声不就起来了?”

“我们学校的名声确实是起来了!”

听闻徐生洲回校,副校长陈康彦、人事处长何兴华等都赶了过来。陈康彦打完招呼,兴致勃勃地接续说道:“我们刚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书面通知,在2025年项目评审中,学校共有6个项目获准立项,包括2个面上项目、4个青年项目,资助金额达到220万元,不仅实现零的突破,而且让学校的科研实力一举跃居全省高校的中游水平!”

众人皆是大喜。

尽管徐生洲早早就知道了结果,依然不妨碍此刻的兴奋:“好!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大家的努力。大家既然付出了努力,学校就必须予以奖励。对获得立项的项目,学校给予资助金额2倍的奖励,其中1倍是项目团队的奖金福利,1倍是学校对项目的配套经费。”

陈康彦搓着手:“会不会有点多?”

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平均标准,是青年项目30万元,面上项目50万元,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90万元,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75万元,国家优青项目200万元。

神州科技职业学院这么一搞,青年项目的经费直接等于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则接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都比原先的项目资助高了一个等级!

徐生洲不以为意地说道:“6个项目加起来,也不过才花出去440万元。都是小钱!有本事大家不要为学校省钱,早日中个创新研究群体、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或者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也就是今年,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平均资助金额是1000万,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是1300万,基础科学中心就更牛比了,直接是6000万。

再来个资助金额2倍的奖励,想想都觉得刺激!

陈康彦微笑着看向徐生洲:“等徐校长完成霍奇猜想证明、拿到菲尔兹奖,学校申个创新研究群体、基础科学中心也不是不可能!”

陶文霞是学校的老人,经历过学校垂死挣扎、濒临关停再到腾笼换鸟、涅盘重生的全过程,此刻尤为感慨:“今年学校顺利通过‘专升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6项资助,还建成这么漂亮的美术馆,获得几十种名人手稿的捐赠,这在两三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没想到在校长手上,轻而易举就办成了!每一想及,便令人感慨万千!”

何兴华同样也有此感:“是啊,学校在校长的带领下,真的犹如脱胎换骨,发展一日千里!”

徐生洲道:“学校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只要大家人心不散,学校会一天比一天好!”

众人齐齐点头。

徐生洲又道:“都说新学期新气象,值开学在即,正好有个事情跟大家商量。就是暑假的时候,我拜访了一些领导,争取到一个政策,允许我们学校在不危害社会公序良俗的情况下更名一次,名字可以随便选择。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