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七九、一小时报告

史上最强大学 二七九、一小时报告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徐生洲刚走出曹东明的办公室,就想捧腹大笑。

但他忍住了。

因为不能得意忘形。

他又想打开系统,现在就把学校更名为神州大学,给他们一点小小的震撼。

他再次忍住了。

原因还是不能得意忘形,毕竟就算找关系,那也是要遵守基本法的。

徐生洲下楼上了车,才哈哈大笑起来。石新科忍不住问道:“校长为什么这么开心?是市里面同意我们学校更名改大了?”

徐生洲笑道:“市里面同意没用,得更高层级的批准才行。总之是件大喜事!——明天改名征求意见结束,我们商量之后确定下来,就起草请示,后天用邮政快递给国家、省、市两级教育部门寄过去。无论结果如何,咱们态度一定要端正!”

“是!”

石新科马上在小本子上记下此事,又有些疑惑地问道:“校长,省、市两级教育部门都在金陵,是不是直接派人送过去?既快捷便利,也显得我们非常重视。”

徐生洲摇摇头:“不必兴师动众,用邮政快递就好。”

他深知曹东明等人为了获胜,必定会动员各种关系给自己设卡添堵,真要是派人送过去,他们随便找个理由拒收,面子上还真有些过不去,接下来的事情也不好解释。不如直接用邮政快递寄送,只要送到你们单位,管你同不同意,“签收即为送达”,省去无数麻烦。

“是!”

石新科还想再接着汇报,徐生洲的手机响了。

徐生洲接起电话:“张院长?开学正是您这位大院长日理万机的时候,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

张安平被他气笑了:“你也知道开学?村里娶个傻媳妇,下雨还知道往家跑,你开学不知道回学校打个转、点个卯?”

徐生洲真是佩服这位语言大师的深厚造诣:“我这不是忙着写论文嘛!再说,这学期我又没课,去了也无聊,老在你眼前打转,反而招人嫌。古人说得好,‘相见争如不见’。你看,这才不见多久,你不就急吼吼地给我打电话?”

张安平道:“我不打电话,是怕你从此相忘于江湖!赶紧回来,院里等着你给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徐生洲颇为吃惊:“按照学院惯例,开学第一课不都是请院士级大佬讲授么?”

“严老师、成老师的身体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不是还有王实勘教授?今年的院士候选人,妥妥的院士级大佬。”

“他算是准院士级。”

“那也比我这个小卡拉米强!何况院里还有那么多杰青、长江——”

张安平见徐生洲东拉西扯,直接打断他的话头:“让你授课,是严老师、成老师亲自点的将,你就别做无谓的抵抗了!学院打算9月7日上午举办新生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是典礼议程之一。你打算什么时候过来?”

徐生洲斟酌片刻:“那我9月5号过去吧。先去拜见一下老师,看看他老人家身体恢复如何,顺祝他教师节快乐。”

“好!我看看在京的成门师兄弟哪些有空,到时候我们一起组团去,让老师高兴高兴。”

学术年会期间,他蓄谋已久的“成门弟子大聚会”因为徐生洲的闭关修炼和提前撤离,被迫中道崩殂,一直引以为人生憾事。如今又寻到了聚会喝大酒的由头,如何不让他兴奋!

挂断电话,徐生洲吩咐石新科道:“请示要多打一份,抬头先空着,我后天带到京城去,有大用!”

在这个关节眼上去趟京城也好,这才充分说明咱们京中有人嘛!

做戏就要做全套。

让这群地头蛇摸不着头脑!

隔了一天,徐生洲就带着请示北上京师。

不出所料,“神州大学”获得全校上下超过九成的支持。少数不支持的,与其说是不赞成,倒不如说是少数清醒者怀疑“神州大学”这样的名字根本通不过上面的审核,只能退而求其次,选用“神州科技大学”“金陵文理大学”之类的名字。

从京城西站出来,徐生洲便看到张安平、邓国、衡平等人焦急地等在出站口,他心里顿时“咯噔”一声,开始胡思乱想是出了什么问题。

是成老爷子病情有所反复?

不可能!前几天徐生洲给他打电话,他老人家还是中气十足。

莫非是严君健院士病危?

这倒有可能。严老爷子已经年近九旬,身体一直不好,长期住院疗养,发生什么问题都不意外。老爷子是京城师范大学数学学科的泰山北斗、中流砥柱,这要是有个万一,对于下滑中的京师数学无疑是雪上加霜的沉重一击。

徐生洲强打起精神,故意调侃道:“张院长真是礼贤下士!我不过是去外面转了一圈回来,居然如此兴师动众,专程迎接,真是让我受宠若惊、愧不敢当啊!”

张安平一脸嫌弃:“你以为我愿意啊!还不是你小子的锅。”

徐生洲笑道:“真是难得,张大院长也有被迫营业的时候。说说看,我怎么就成了炊事兵,莫名其妙背了口大黑锅?”

衡平急忙解释道:“是这样的,今天早些时候,第三十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组委会正式发函,邀请部分优秀数学家作为本次会议的1小时报告人和45分钟报告人。江湖传闻,燕大、留美、之江都有人已经收到邮件。”

徐生洲道:“我们学校没人收到?”

衡平挠挠头:“如果我没记错,我们学校上次收到邀请,还是2002年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我国举行的时候。”

徐生洲心中了然。

2002年那届大会,我国作为东道主,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就在邀请报告人的时候“举贤不避亲”,搞了次大批发,共有1位国内数学家、2位华裔数学家应邀作1小时报告,有11位国内数学家、10位海外华人或华裔数学家应邀作45分钟报告。

当然,这个数量并不算太多,我们在2022年第二十九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就破了这个记录。

但客观来说,这个数量与二十一世纪初我国数学界的整体水平有些不匹配,报告人的含金量也就稍微差了点意思。

徐生洲对张安平说道:“张院长,学校没人收到邀请,说明学生培养不力、人才引进不够、教师成长不足,分明是你这个院长的锅,怎么能推到我身上?”

张安平差点被气歪了鼻子:“少给我顾左右而言他,你就说你收到了没有?”

徐生洲道:“我还没看到。”

张安平、邓国等人的失望之色顿时溢于言表。

每四年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不仅是对各国数学发展水平的检阅,也是对国内顶尖数学人才的排序,凡是能够入选报告人的,在今后的国奖评选、院士增选都占据先发优势。

近些来,缺乏顶尖人才一直是京城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心头之痛,也导致学科在全国的排位逐年下降。直至徐生洲横空出世,张安平等人的心里才算有了寄托,以为能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励、晨兴数学奖、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乃至菲尔兹奖上有所斩获。

万万没想到!

百亩地里一根苗,寄托着全村人的希望,最后还是颗粒无收!

徐生洲这时边掏出手机,边慢悠悠地说道:“我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外国人喜欢用电子邮件这么陈旧落后的通讯方式。就算他们没有自己qq、微信,难道抄作业也不会吗?”

作为新生代,徐生洲从接触电脑、智能手机开始,和同学好友联系就是靠qq、微信。直至大四被黑系统劫持绑定,隔三岔五向国内外期刊投稿后,使用电子邮件的频率才渐渐多起来。但日常还是以微信为主,顶多每天早起或临睡前看看有没有新邮件,依旧无法习惯外国人把电子邮箱当聊天工具的沟通方式。

“你特么!”

没想到徐生洲来这么一出,张安平感觉自己的拳头都硬了。

邓国和衡平则像制霸村口的大鹅,伸长脖子催促道:“徐老师,赶紧看看,有Icm的邮件吗?”

“确实有一封,今天凌晨发来的。”

张安平也顾不上生气,赶紧挤上去问道:“是邀请函吗?”

“是邀请函没错。”

张安平努力平抑住欢呼的冲动和每分钟150下的心率:“那是1小时还是45分钟的?”

徐生洲仔细翻看了一下:“plenary Speakers,应该就是我们习惯说的一小时报告。”

张安平觉得自己鼻子一酸,眼睛也有些发热,赶紧用力拍了一下徐生洲的肩膀:“你小子可以,总算没给我们成门弟子丢脸!咱们老师是2002年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45分钟报告人,你小子是2026年第三十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一小时报告人,青出于蓝了属于是!走,咱们现在就去见老师,给老师报个喜!”

衡平则是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自己的崇拜:“徐神牛啤(破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