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八五、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史上最强大学 二八五、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趁着办公室难得的清静,徐生洲从公文包里取出那份空白抬头的“更名改大”请示,直接塞进碎纸机里,彻底毁尸灭迹。

反正带在身上也没用。总不能烧给系统大爷吧?

要是被别人发现,反倒不好解释。

就这么转身的工夫,便有人敲门。来者是个三十岁上下的男子,瘦瘦高高,带着金属半框眼镜,穿着短袖白衬衫、黑西裤、黑皮鞋,颇有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风范,此前应该素未谋面。

就在徐生洲纳闷的时候,他笑着自我介绍道:“徐校长好,我叫楚夔,是咱们学校教育学部高等教育学方向2022级博士生,导师是周天鹤教授。”

徐校长?

听话听音。如果叫他“徐神”,基本上是冲着他的学问来的。叫他“徐老师”,那基本上是冲着他这个人来的。而叫他“徐校长”,那多半是冲着他身后的神州科技职业学院来的。

徐生洲请他坐下:“周教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长江学者吧?在教育学界很有影响力。”

楚夔顺着话头说道:“周老师是2014年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目前兼任国家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确实在学界有一定的影响力。我跟着周老师,主要做高等院校改革发展方向的研究,参与过1项教委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徐生洲甚是好奇:“那你找我是——”

莫非是想把我们学校当成研究对象?那我该不该答应?

《江村经济》告诉我们,当研究对象,写进博士论文,是可以千古留名的。

搞社会学的,谁不知道开弦弓村?

《中县干部》告诉我们,当研究对象,写进博士论文,也可能是被别人抨击谩骂。

必要的时候,锦衣卫甚至可以照单抓药!

楚夔闻言直起身,态度端正地说道:“其实我今天冒昧过来,是想毛遂自荐,通过徐校长您的直招,能在贵校谋得一份工作。这是我的简历,请你过目!”

说着从文件袋里掏出一份简历,厚厚一沓,显然是附了论文、荣誉证书之类的佐证材料,恭敬地递给了徐生洲。

徐生洲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又到了“金九银十”的招聘季。

但他又有些疑惑。

遥想三年前,他在招聘会上给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当苦力的时候,京城师范大学的博士们一个个眼高于顶、气吞虹霓,路过但凡多看民办高校的招聘简章几眼,都是对自己学历的不尊重!短短几年过去,怎么供需市场就出现了惊天大逆转,甚至博士要主动上门推销自己?

还是说这位楚博士自身有什么问题?

比如虐猫、剽窃、负心汉。

徐生洲翻了翻他的简历,本科稍微有点拉,是双非地方师范学院,后来考研上了211的湖湘师范大学,博士则来到京城师范大学。在读博期间发表了2篇《高教研究》、1篇《燕京高教评论》、1篇《京城师范大学学报》,都是核心期刊,其中还有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用“初级超凡卓绝的学术眼光”快速检视一遍,论文也没有问题。

他忍不住问道:“楚博士,请恕我直言,你是名校博士,又是名师弟子,从发表的论文来看,研究能力也很突出。综合你的表现,完全可以去个211或者很不错的地方院校谋一份教职,为什么会想到来我们这种民办高校呢?”

楚夔笑着解释道:“我就知道徐校长会有此问。说实话,我确实可以去211或者很不错的地方院校。如果我厚着脸皮求老师帮忙,甚至还能去更好些的大学,比如京城‘中’字头的高校。而我要付出的是什么呢?如今高校进人都是‘学历查三代’,像我这种双非普通院校本科毕业的,很难直接入编,必须经历一个‘非升即走’的考核期。”

徐生洲道:“以你的能力,应付考核应该不难吧?”

楚夔摇摇头:“就算能力再强,考核期也要脱层皮!据我所知,现在行情是3年考核期内,必须发表6篇核心期刊论文,申请到1个国家级或2个省部级课题,每年承担1门本科生教学课程,压力之大,不亚于再读一个博士。说是考核,其实就是渡劫!”

徐生洲道:“你读博期间都发了4篇核心,3年考核期6篇,那不是手到擒来?”

楚夔苦笑着说道:“我之所以能在读博期间发4篇核心,那是导师帮忙指明方向、划定范围、提供参考,有时候还手把手帮忙修改;发表的时候,又有导师的名字缀在后面,期刊编辑不看僧面看佛面,自然就事半功倍。等工作之后,哪还有这么好的条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而且SScI期刊的发表周期都在1年以上,国内核心期刊最快也要半年,也就是说,从入职第一天开始,就要忙着**文。**文要选题、查文献、做研究、写文章、投稿、等发表,每一步都得卡着时间,中间稍有波折,就有可能过不了考核。徐校长你说,这样提心吊胆的过3年,是不是相当于渡劫?”

徐生洲幽幽地说道:“其实我们学校也是有考核的。”

楚夔轻笑出声:“我了解过,贵校的考核非常人性,博士入职2年只需要发表2篇论文,而且只要求其中1篇是核心,这就轻松多了。关键发表论文还有奖励,级别越高奖励越多,像人文社科类A刊奖10万、b刊奖3万,远超公立地方院校。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科研导向,即不逼着研究人员**文,而是让研究人员主动去**文;**文可以不做那些短平快的题目,而是集中精力做那些重要、耗时且自己感兴趣的基础理论研究。”

经楚夔这么一番彩虹屁,徐生洲反而拿不定主意,要不要修改学校的考核指标了。

楚夔又道:“再者,如果我去了211高校,那就注定我在拿到长聘副教授之前是没有正常生活的。一方面是工作忙碌,另一方面是收入菲薄。像京城‘中’字头高校的青椒,到手就是1万块钱一个月,只能住三四十平米的周转房,还一天到晚累成狗,哪还敢结婚生孩子?”

徐生洲如实相告:“我们现在给进校博士的年薪也只有24万。”

楚夔却很是不以为意:“24万在全国来说,已经算是中上水平了,何况贵校还福利分房呢!”

徐生洲连忙澄清道:“我们只是规定,在编在岗的教职工可以按照市场价的5折购买房屋,可不是福利分房!”

楚夔也不辩解:“我要是留在京城,六环边上的房子均价都得4、5万一平,随便买个100平米的房子,我这辈子不吃不喝、不婚不育,把全部收入就全部交待进去了!徐校长你说,我这是生活吗?不,我只是活着,顶着博士的帽子、作为一个生产论文的机器而活着!”

徐生洲知道,天下苦房价久矣!

楚夔又道:“而据我了解,贵校提供的住房不仅面积大,距离学校近,而且是地铁房。周边房价已经飙涨到3万一平,你们还一直坚持9000一平,这完全就是为教职工谋福利啊!而且贵校还提供12万的安家费,家里随便再凑点,买个135平的房子压力不是很大。贵校如此承担起社会责任,让教职工真正能够安下心来过好生活,也才能更有动力做好本职工作!”

徐生洲都被他吹捧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但你也要知道,公办学校有编制,我们民办学校可没有!”

楚夔接着说道:“大家都知道,随着低生育率大潮来袭,高校关停倒闭已经迫在眉睫,教师铁饭碗也危机在即,编制还有什么用?在此大形势下,只有有能力、有财力、有背景的学校才能活下去,哪还分什么公办、民办?而通过贵校近两三年的超常规发展来看,显然是既有能力,也有财力,更有背景,存活下去的希望远比普通地方院校更大!”

徐生洲都呆了:“呃……楚博士,你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楚夔大笑:“误解?我想《永乐大典》正本、《文汇阁四库全书》,以及《女史箴图》等古今中外名画,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至少,它们的出现能有效地说服我,让我对贵校信心十足!”

徐生洲摇摇头:“希望你以后不会后悔。”

楚夔愈发信心十足:“后悔?不会的!后悔的只能是那些选择211名校、苦哈哈去当青椒的那批人。要知道今年毕业的博士数量超过10万,在读的博士生数量更是超过70万,以后各类公办院校只会越来越卷,青椒们也只会越来越苦。像贵校这样体恤关爱教师、并且待遇优厚的学校,坑就是那么多,先来就是赚到,后来的、没来的,以后才真的会后悔!!”

徐生洲也是第一次遇到“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吹”,该怎么劝他呢?

还是你高兴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