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三〇一、托子

史上最强大学 三〇一、托子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原来如此!”

顾泠泠恍然大雾。

至于她是真明白还是揣着糊涂装明白,徐生洲就不清楚了。

顾泠泠又问道:“那么解决霍奇猜想有什么重要意义?”

这该死的“能好怎”灵魂三问!

徐生洲放下手里的烤串:“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霍奇猜想,可以对代数簇的结构和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促进代数几何学的整体进步;可以丰富拓扑学的研究内容,为解决其他拓扑问题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还可以展示数学中不同领域之间的深刻联系,强化抽象理论与具体问题之间的互动,进而对科学研究的整体方法论提供宝贵的启示。这些算不算重要?”

顾泠泠半天才反应过来:“那就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

徐生洲坦诚地说道:“数学这东西吧,特别是纯粹数学,很难说它有什么用途。它不像搞生理学的,能够摇铃让狗狗流口水;也不像搞经济学的,能够在过去的5次危机中成功预测到9次。要说它唯一的用途,或许就是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丰富世界的知识成果。”

顾泠泠是中译中满分选手:“也就是说,破解数学猜想更像一种智力游戏,就是比赛谁更聪明,以及验证人类的智力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呗!”

“这么说也可以。”徐生洲不否认。

顾泠泠又问:“这次论文有多少页?”

“四五百页。”

“那不是比上次证明冰雹猜想的论文还长?”

徐生洲没有刻意纠正她的认知偏差:“确实是多了一百多页。”

顾泠泠马上来了兴致:“上次你们在京城师范大学搞了一次学术报告会,影响很大,反映也很好。这一次你们还会再搞学术报告会么?”

徐生洲道:“我们神州大学会在12月底的时候组织召开第二届代数几何国际研讨会,邀请全世界着名学者参加,我将在会上宣读研讨我的论文,希望到时候顾记者能够赏脸光临。”

徐生洲不说则罢,他一提起神州大学,顾泠泠马上想起前不久在学校受到的冷遇。

她说话的语气马上转冷:“哟,你们这次舍得摆出《石头记》古抄本了?”

徐生洲马上说道:“我们只论学术,不谈风月。”

顾泠泠羞恼道:“谁跟你谈风月?”

“别欺负我们学理工科的不知道,《红楼梦》是不是又叫《风月宝鉴》?”

如果是单纯的采访,听一个颜值在线的央妈记者花式吹捧,还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但她要是站在审判者的角度,对所有她看不惯的东西进行冷嘲热讽,徐生洲可不惯着她。匆匆说几句场面话,便以“还有别的事情”为由挂断电话。

还没端起酒杯,电话又再次响起。

徐生洲抱歉地朝肖和平、戴文超等人微微点头,才重新接起电话:“田院士,你好!”

戴文超顿时目光一凝。

数学界姓“田”的院士并不多,一位是燕大的教授,另一个则是上一届刚当选的中科院数学所的研究员。但能让徐生洲如此说话的,无疑就是前者。

电话那头的田子良院士发出爽朗的笑声:“我刚刚给你打了好几个电话,一直没打通。看来徐老师现在是业务繁忙啊!”

徐生洲解释道:“刚才央妈记者打电话过来,东拉西扯聊了好大一会儿,没想到错过了您的来电。”

田子良马上揭过此节:“看来央妈也知道你完成了霍奇猜想的完整证明?”

徐生洲道:“没办法。这世界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田子良大笑起来:“完成霍奇猜想的完整证明,不仅是你个人的巨大贡献,也是全国数学界近些年的杰出成果,甚至在全球数学界都会引起强烈震动。今明两天,你的名字肯定会登上世界各国的新闻报纸,Nature、Science甚至是pNAS(通常称为《米国科学院院报》)都会邀请你撰写新闻。如此大好事儿,还怕有人知道?要是换成别人,只会担心没人知道!”

很多人都觉得Nature、Science以及pNAS是顶级学术期刊。

这个观点不能说错,但却不全面,其实它们更确切的归类应该是综合性科学杂志。

它们除了刊登最好、最重要的原始研究论文外,还有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因此它们在选择论文时除了原创性、重要性,还非常注重趣味性、易读性,比如类似艾滋病治疗新进展、偏头痛之谜、海洋动物如何在睡眠时保护自己、更矮的玉米植株更结实等文章,以便于普通读者阅读。这也是很多国家把Nature、Science视为科普资料的原因。

如果数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尽管Nature、Science不会刊登论文,但作为新闻报道却很常见。

注意。

是新闻!

不是论文!

像邱欣东证明了卡拉比猜想,就把思路系统整理成2页的内容,由陈三省递交给pNAS。三四个月后,pNAS便以《卡拉比猜想以及代数几何中的一些新成果》为题迅速刊载出来。

上次徐生洲证明出冰雹猜想,本来也很有希望登上Nature、Science以及pNAS的新闻板块。只是它们几家都自矜身价,对于徐生洲这样的素人是否真的证明出冰雹猜想持怀疑态度,才没有约稿。

如今徐生洲已经造足声势,而且有冰雹猜想垫底,没准儿它们几家真的会抛出橄榄枝!

徐生洲道:“那就托田院士的吉言,看看我能不能再发表一篇Nature、Science、pNAS。”

田子良又道:“如今有完整证明霍奇猜想这么重大的成绩,Icm肯定不会视而不见,明年你的菲尔兹奖章算是稳了!”

徐生洲不敢托大:“那还要看学界是否认可、评委是否认可。”

田子良却比徐生洲更有信心:“如此一来,你就成为国内第一位菲尔兹奖得主,也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了!——之前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是白旗国着名数学家让-皮埃尔·塞尔,获奖时是28岁。你明年才25岁吧?真的是后生可畏!”

田子良心中也是百味杂陈。

很长一段时间,他被认为是国内最有希望夺得菲尔兹奖的第一人。

等他过了40岁,很多人又把目光瞄准了燕大的“黄金一代”,比如许神、恽神、张神,都觉得有问鼎之资,最后却依然棋差一着。

然后,徐生洲就冒了出来,以无可匹敌的姿态横扫“四大”,笼罩整个代数几何学界!

一旦完整证明霍奇猜想的论文得到学界认可,那么徐生洲的头衔就不再是“青年数学家”或“数学天才”,而是“我国数学家”“着名数学家”,甚至是“数学大师”“在世的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到那时候,自己还能把“小徐”二字叫得出口么?

只怕叫声“徐老弟”,都算是自己倚老卖老!

徐生洲连忙逊谢:“我何德何能,敢与塞尔这样的宗师级前辈相提并论!”

两人又扯了几句闲篇,田子良才道出来意:“几个月前,在中华数学会临安年会的晚宴上,我不是想推荐我的学生跟你读博士么?回来之后我跟他交流了一下,他对你是非常崇拜、非常认可,觉得能在你这么厉害的数学家门下读博,是他莫大的荣幸。所以,我只好厚着脸皮给你打个电话。”

什么“我的学生”?

分明是你的儿子!

徐生洲一边腹诽一边问道:“那毕业的条件?”

田子良又爽朗地大笑起来:“1篇‘四大’或2篇一区么?完全没问题!如今看来,徐老弟自己都这么优秀,要求学生也确实应该更严些,这样才能名师出高徒。”

眼见田子良连这么严苛的条件都能答应,徐生洲再也不好峻拒:“既然如此,能否让他近期来金陵一趟?最好带上他发表的论文,以及学位论文,我想和他当面聊聊。你也知道,师徒之间不仅要看研究方向合不合,也要看缘分合不合、气场合不合,免得最后伤了情面。”

田子良道:“好的!没问题!我的学生叫田寿平,还请徐老弟多多指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